唱黄梅戏的技巧

唱黄梅戏的技巧

日期: 人气:
商城:教育网

要想将黄梅戏的唱腔特点更好地展现出来,给人以美的享受,引起观众的内心共鸣,黄梅戏演员就必须具有高超的演唱技巧和表现方法,立足于浓郁的黄梅戏风格韵味基础之上,这样才能呈现的更好。

唱黄梅戏的技巧

演唱艺术不仅需要演员有一个好的嗓音,还需要在正确运用气息的前提下,科学地发声。通过对气息、共鸣等方面技巧的训练,使其有较宽广的音域,伸缩自如的音量,又有变化丰富的艺术手段,这样演员在演唱中才能表现自如,更好地刻画角色,揭示人物内心情感。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黄梅戏的演唱是以真声为主,但随着黄梅戏的发展,在演唱技巧的运用中也要吸收一些假声的唱法,既不失黄梅戏的特色,又能充分利用声音来为剧情及人物服务。

声乐演唱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声情并茂,黄梅戏也不例外。应深刻理解曲目内容,将其转化为真实的感情,实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从而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带来美的享受。

发声技巧和情感表现方法之于黄梅戏表演非常重要,黄梅戏演员必须在平常的生活中加强气息和咬字、吐字的训练,从各方面把握黄梅戏的演唱技巧,“以情带声”“以声传情”,从而使演唱达到声情并茂的最高境界。

黄梅戏的伴奏

在黄梅戏中伴奏作为唱腔的支持,起到了烘托的作用,可以作为唱腔的辅助手段出现,也能充分发挥器乐艺术的特长。

最传统的伴奏方式是“三打七唱”,三人伴奏兼帮腔,七人登场演唱。20世纪40年代之前伴奏基本只有打击乐,锣鼓只有大锣、小锣、扁形圆鼓。传统的锣鼓点演奏具有质朴和洗练的特点,通常使用的就是1到9的槌,以及12槌半和四不粘的方式。

另外,还包含凤点头、蛤蟆跳缺、三条箭、推公车等类型。配合身段表演,还包含十三槌半、起板锣鼓、叫锣、七字锣等。

到现代,黄梅戏一路发展吸收、融合其他技艺,如京胡、二胡、高胡、弦乐、西洋乐器、交响乐等。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改变传统基因融入大量时尚元素,创作了新的板鼓套子和新锣鼓点,形成了独特且具有艺术性的伴奏模式。

黄梅戏的发展情况

自20世纪80年代起,黄梅戏开始与新兴媒体结合,出现了黄梅歌,即以黄梅戏音乐素材为基础,以流行音乐技法进行创作并以流行音乐的唱法演唱的一种音乐形式。

黄梅戏在剧目上也开始进行创新,以改编自莎士比亚名剧的《无事生非》最为知名。即便是在90年代,戏曲艺术生存环境日益严峻的时候,黄梅戏也开始向更多元的社会审美进行探索,这一时期创作出的《红楼梦》则是具有代表性的探索之作。

黄梅戏也开始面临着受众老龄化,流行区域萎缩的处境。2006年,黄梅戏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国家和政府的保护。在国家的扶持下,一些黄梅戏艺人也开始推陈出新,融入现代元素,并借助网络传播平台吸引受众,加大传播力度。

教育网

0 留言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