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注重培养优秀学生,提高后进生,让所有学生都得到发展。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边肖带来的高一政人教版必修教案的内容。希望能帮到你!
高政治人教版必修第二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社会主义税收的本质。
2.知道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3.了解违反税法的四种主要现象。
4.能够准确区分各种违反税法的现象。
5.牢固树立纳税光荣的信念,自觉遵守税法,依法诚信纳税。
6.以主人翁的姿态监督国家税收的征收和使用,与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等违反税法的行为作斗争。
二,教学难点
[强调]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困难]
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的识别与区分
第三,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分析归纳。
四。教学过程
链接1:介绍新课
设置上下文导入。展示关于普通人依法纳税的案例,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然后引入新课《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义务》。
导读:同学们,在开始上课之前,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感人的故事,讲的是张老伯伯仍然不忘依法纳税的故事。看完故事,我们来思考一下。为什么张大爷说“公民依法纳税,利国利民”?
环节二:新课教学
1.税收的本质
过渡:学生可以结合课本第一段的内容思考这个问题,稍后请他们发表意见。
学生阅读课本,认真总结,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启示:中国的国家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的繁荣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各种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阶层缴纳的税收为基础。所以,我国税收的性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有了收入,才能为国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因此,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自觉诚信纳税,这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也是公民爱国的具体体现。
2.违反税法的行为
过渡:我们知道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存在着各种违反税法的行为。我们来看四个案例。学生现在在学习小组里进行探究式讨论,注意思考:属于哪一种违反税法的行为?违反税法的后果是什么?
询问1:王承包了一家服装厂。由于种种原因,企业产品销售不畅,产品积压十分严重,资金周转困难,工人工资不能按时发放。王苦思冥想后,想出了一个“妙招”。他不记销售收入,把销售收入记为集资,不交税,把这部分资金作为企业的营运资金。举报后,检察院一举破案,王被提起公诉。虽然他没有把钱装进自己的口袋,但他的行为已经触犯了税法。
质询二:某电子元件厂厂长刘以货款被骗为由拒不缴纳应纳税款。税务人员多次催缴,刘从银行转了一大笔钱,仍以没钱为由拒缴。司法机关依法拘留了刘。在拘留期间,工厂支付了所有税款和罚款。
质询三:某市五金电线厂等5家企业与当地税务机关串通,在短短4个月内,开具空白发票227份,总金额1.92亿元,虚开完税证明45份。根据国家相关税收政策,退还税款1218万余元。这个案子已经解决了。
问题4:陈某是一家国企的经理。2006年,工厂应缴纳税款715万元,但他只缓缴了16万元。2007年6月,税务机关在催缴未果后,依法查封了该厂的存货。陈某不但不配合税务工作,反而带领人阻止他,煽动不明真相的员工围攻、辱骂、非法拘禁税务人员。2007年10月7日,当地人民法院以抗税罪判处陈某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0万元。
学生分组探究、讨论和回答。
教师入职培训:
1.偷税:是指纳税人故意违反税法规定,采取欺骗、隐瞒等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材料一中的王采用欺骗、隐瞒等手段偷税。偷税的方式很多,如伪造、销毁、涂改账册和票据、隐瞒营业利润等。
2.欠税:材料2中,刘从银行转账了一大笔钱,以没钱为由拖欠,属于欠税。
欠税是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批准的纳税期限后,不按时缴纳税款的行为。应税项目纳税期限为1-15日,但超过5日未缴纳税款的;或者纳税期限为30天,但超过7天未缴纳税款的,属于欠税行为。
3.税收欺诈
三种材料五金线材厂的行为属于骗税。骗税是指纳税人采用欺骗手段获取国家税收优惠待遇的行为。
4.拒绝纳税
材料四中陈某不仅欠税,还带领群众阻拦、围攻、辱骂、非法拘禁税务人员,属于抗税行为。所谓抗税,是指纳税人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拒绝缴纳税款。
环节三:巩固提高
过渡:以上四种税收违法行为在现实生活中依然存在。针对这些现象,税务机关在追缴税款的同时,还要加收滞纳金甚至罚款,触犯刑律的还要由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所以,一方面,公民要自觉履行义务,自觉纳税;另一方面,公民要行使权利,树立纳税人意识。包括:
1.增强国家公职人员意识和公权力监督意识。
2.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关注国家税收的征收和使用。
3.批评和检举贪污和浪费国家资产的行为,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第4部分:总结作业
小结: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依法纳税的知识,知道了依法纳税的必要性,各种违法行为的表现形式以及应该受到的法律制裁。这对我们正确理解国家税收政策,认识我国税收的性质和意义,增强依法纳税意识,自觉抵制违法行为,将是一个重要的指导。
用。同学们,在走上社会之后,希望大家能够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做一个守法公民。作业:联系日常生产、生活中正反两方面的税收实例,讨论应如何认识和对待依法纳税、诚信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是爱国的具体表现这一论题,并以小论文的形式表述自己的观点。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二教案2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识记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价格、纸币、常用的信用工具、外汇和汇率的含义。(2)理解物物交换的困难和货币产生的必然性。(3)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联系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货币的看法,说明应当如何正确对待金钱。(4)运用初步掌握的信用工具的知识,联系实际谈谈信用工具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作用。2.能力目标(1)通过梳理货币产生的历史,剖析货币产生的必然性,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能力。(2)通过从具体生活现象分析货币的本质和职能,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3)通过对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现象分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理解货币的本质和作用,使学生逐步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的商品货币观念,理性看待金钱的力量,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二、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教学内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课时安排:3~4课时知识结构: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纸币。教学难点:货币的本质;纸币和货币的区别;外汇和汇率。四、教学设计情景导入学生活动教学内容设计意图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二教案3一、教学设计说明:作为政府权力行使的三个环节之一的执行环节——依法行政,体现了政府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本节设计主线是让学生通过两段情景材料谈谈对政府工作人员的这种做法的认识,探究对政府的这种不作为对人民群众、对政府自身、对整个社会所带来的危害,使学生加深对依法行政的重要性的认识。同时提出让学生思考如何提高政府的依法行政管理水平以及政府如何做到审慎用权科学民主决策。主要内容是学习依法行政的原因和意义以及如何提高行政管理水平、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政府如何科学民主决策等。二、研讨主题:新授课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运用三、课堂评价:1.学生参与度:由于学生已在前一天晚上对本课的自主探究学案做了预习,因此学生课堂参与度较高。2.问题设计:设计编排合理,在课本基础上对梯度思考有所改进,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所提高。3.教师引导:新课导入自然顺畅,但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缺乏向纵深发展。4.课堂对话:教师富有亲和力,注重师生互动,课堂气氛融洽。5.知识落实:梯度思考回答问题合理,正确性高。注重知识的落实与巩固。学生记忆较快。6.总体评价:从教学过程来看,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较好,识记熟练,探究问题的意识较强,但学生探究时的问题引导有偏离主题的现象。四、课后反思1.成功之处: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实际,通过情景导入,课堂自然顺畅,学生巩固落实较好。最后知识体系构建符合本课的主旨。2.个人特色:自主学案编排合理,导入自然。教学设计符合学生实际,课堂互动效果好。3.存在问题:课堂注重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虽有探究意识,但学生小组在探究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探究过程中,探究任务没有想纵深发展,不能很好地体现难点突破。4.对研讨主题的反思在课堂上进行探究,事先一定要学生自主预习,课堂上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究时间,引导学生讨论的时候,必须要有重点,有针对性。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二教案4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二课第四框题的教学内容。监督权是我国公民依法享有的政治权利之一,正确行使民主监督权也是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本节课主要学习民主监督权利的具体内容,进行民主监督的渠道、意义,使学生正确行使监督权。本节课是第一单元的落脚点,同时又为后面学习“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做好必要的铺垫,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二、学情分析本节课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高一学生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学生思维活跃、理解能力较强,因此本课应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在合作学习中发展、在交流中获得新知、在思辨中作出正确的选择,从而树立正确参与民主监督,共同守望公共家园。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公民监督权的内容;明确公民行使民主监督权利的途径和方式;理解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意义;懂得公民要负责任的行使民主监督权利。2、能力目标能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对民主监督的途径和方式进行归纳;对进行民主监督的行为能进行正确的分析,作出正确的选择;注重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民主监督的意义,珍惜自己享有的权利,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加强法制观念,养成依法行使政治权利的行为习惯。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公民行使民主监督权利的方式、行使民主监督权利的意义2、教学难点:正确行使民主监督的权利五、教法学法1、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小组探究学习法、启发式教学法2、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二教案5教学目标本课是全书的起始课和理论基础。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懂得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了解商品、货币、价值规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为学习和理解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打下理论基础,也为以后各课的学习作好知识上的准备。具体要求知识要求识记以下知识:商品经济的基本含义、存在条件和类型。货币的职能。人民币的主币和辅币;世界上一些主要国家和地区所使用的纸币名称。理解以下知识:商品的含义;商品与物品、商品与劳动产品的区别和联系。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区别。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生产率成反比。价格、商品流通、纸币、通货膨胀的含义。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表现形式、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初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以下问题;结合现实中人们对货币的不同看法,从货币的起源和本质说明正确认识货币的作用。用价值规律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商品生产者必须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能力要求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由具体到抽象、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抽象思维能力;由已知判断合乎规律地推出未知新判断的逻辑思维、推理能力;运用基本理论,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以及党的经济政策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思想觉悟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树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意识、时间观念、效率观念,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同时,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正确认识和对待货币的作用,破除“金钱万能论”。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