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波,这个名字并不会导致他们的切记。太普通了,然而即使把这个名字和此外一个名字联系在一起,立刻会造成极大的引来力,原来于波就是教研组工作计划(2019学年度秋季学期)' target='_blank'>马季的爱人。
于波,一个东北姑娘,业余爱好画画,铁道兵文工团团长焦乃积听了她的歌后,决定立刻吸收她到文工团干专业,可于波的父亲曾经不同意,说男人离娘远了找老公没人惦记,焦团长当年打了包票:“姑娘找老公的事,我包了!”于波来到铁道兵文工团不久,“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焦团长也靠了“边”,但他并没忘记自己的承诺。
1967年夏天的一个夜晚,焦团长见到了于波,对她说:“小于,我明白你还没有亲戚,我给你介绍一个。”当于波看见“马季”的名字时,一下子笑出声来:“焦团长,您开什么玩笑,我十几岁就从广播里听他说相声,怎么他到目前还没找着对象?他是不是五十多岁的大爷呀?”可于波而是看在焦团长的面子上去赴了约。一碰面,果然印象不佳,他这么黑,又如此胖,个子也不算高,穿了件白上衣,人变得更黑更胖了,再加上通常人对说相声的想法———滑、耍贫嘴、登不了大雅之堂。几句寒暄之后,于波站出来准备告辞,马季却对她说,我刚挨过批斗……于波的心一下子被拽了出来:这马季,还挺真诚。过了几天,马季去找于波,真没想到是带她去看大字报。
有意思,谁谈朋友,不都是试图显示优点,即使拐弯抹角也得自我表现一番,马季就是怪,要把自己的“问题”让于波看看。于波怀着好奇,跟马季来到广播文工团,一进院,就发现几面墙的大字报,真是铺天盖地,都是冲着马季来的,那年头谁还讲客气?辱骂、污蔑、上纲上线、揭老底、编事件……于波仔仔细细地看到,她竟被很多“罪行”吸引住了,于波曾经只有24岁,别看年轻,却是个有心计的女孩,她透过“罪行”看到了马季身上的好。再看看大字报前的他:笑咪咪的双眼,浅浅的梨涡,憨厚搞笑的举止,不黑,不胖,也不矮,一下子,变得光彩照人!就这么他们走到了一起。
结婚才几个月,马季就被戴上了“反革命分子”的帽子,当时于波是现役部队,军装在那些年代是护身符———“全国都学解放军”嘛!马季一天三班挨批斗,领导找于波做工作:你是军人,要站稳立场,考虑自己的前景。于波没有动摇,靠着对马季的认同与理解,靠着对马季不悔的爱情。
之后,历史翻过了新的一页,于波调到中国唱片社任美术编辑,她编辑的一曲《十五的月亮》风靡了全国。这首歌,从老山前线唱到漠北高原,从大江南北唱到长江两岸,人们都明白演唱者是董文华,也许也有人了解曲作者是铁源,但是又有多少人明白这首歌的出版编辑者是于波?以《十五的月亮》命名的唱片热卖全国,发行量达70万,于是于波又编辑了《十五的月亮》姊妹篇———《望星空》,发行量是40万,这在美国唱片社盒带发行史上是空前的,她也因而遭到了表彰。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