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坪中学德育工作汇报材料:德育工作的几点尝试
z县坝坪中学秉承“以德立校”的办学宗旨,积极探索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学校在抓好常规德育的同时,以留守学生教育为突破口,逐步形成学校德育特色,提高了学校知名度,提升了学校办学品位。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小公民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农村流动人口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示范家长学校”、全国妇联“先进家长学校”,中央教科所“德育课题先进实验学校”,省 “安全文明校园”,市 “最佳文明单位”、“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学校德育成果“三条热线” 、“假日驿站”做到了“广播里有声,电视里有形,报纸上有文”。中央人民广播“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中国教师报》、湖北卫视、《湖北日报》、荆门电视台、《荆门日报》、《荆门晚报》等多家主流媒体多次报道了我校经验。省教育厅副厅长黄俭、省妇联副主席鲍清芬、荆门市妇联主席李志珍等领导多次莅临我校,对我校德育作法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予以了充分的肯定。我校德育工作的主要作法是:
以优化的德育环境为依托,注重濡染熏陶
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注重师表引领,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一、校园环境——润物无声
注重凸显校园环境的美育功能,努力形成艺术化校园的特色,充分发挥环境的熏陶作用。置身坝坪中学,如徜徉于诗词海洋,如流连于芝兰之室,身心受到感染,情感受到熏陶。巍巍教学楼拔地而起,实验楼、宿舍楼、学生餐厅,错落有致;开阔的广场,整齐的行道树,大面积的草坪,生趣盎然的庭院,优美和谐。香樟树、花坛、景点、喷泉、文化长廊,珍贵的树木,争艳的鲜花,绿色的草坪,四季常青,绿色葱葱,浑然构成一幅回归大自然、清新而动人的“风景画”。校园环境体现了贴近学生生活,陶冶学生美好情操,提高学生人性修养的审美追求。
注重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倡导积极向上、文明高雅、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学校在坚持做到让绿色长驻、环境常美的同时,充分发挥校园文化“于无声中寓教育,于点滴中教化人”的隐性教育功能,实现“让每面墙壁说话,让每一个角落育人”。设置富有创意的墙体语言,一百六十八块名人名言和五十六块师生书画,寓教于美与乐中,达到悦心、怡情的教育效果。学校三个主体橱窗的主题定期更新,既有大主题也作小文章,橱窗文化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爱校热情,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既激发兴趣,又益智明理。
广泛发动师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校训班训、校风学风的制定,楼房庭院、宿舍门牌的命名,均面向全校师生征集、诠释后讨论确定。校园内随处可见的温馨标语、警示牌,也均来自学生的智慧。这些看似简单却又独具匠心的布置,是学校丰厚的人文资源,让学生在不经意间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
二、师表引领——耳濡目染
重视教师人文精神的塑造,引导教师牢固树立“三个意识”,即服务意识、质量意识、法规意识;发扬“四种精神”,即进取精神、创新精神、协作精神、奉献精神,鼓励教师争做教书育人的楷模,为学校的发展多作贡献。制定并严格执行《师德考核细则》,规范教师从教行为。以“展师德风采、创优秀群体、树教育新风”为主题,开展师德教育系列活动。全校教师牢固树立“以服务树信誉”的办学理念,在教学中面向全体,真心关爱每个学生;在生活中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学生耳濡目染,人文素养便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升。
以完善的德育网络为保障,凸显德育实效
在工作中,我校牢牢把握一个原则:开放式教学,封闭式育人。也就是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要“放”,在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方面要“收”。为此,学校建立健全了德育的网络机制、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确保德育工作取得实效。
一是构建“三维”教育网络(学校、社会、家庭),用社会实践基地、家长联系手册、家长会、法制讲座、主题报告会等多种形式把三方紧密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是实施“三级”管理机制(领导包班、班主任负责、科任教师包联全体学生),每位学生的培养都有责任人,每个责任人都有一个《坝坪中学学生成长档案》,记录学生意见、违规违纪情况和交心谈心内容,人人都担负起育人重任。
三是运行“三制”激励杠杆(《文明班级流动红旗制》、《班主任目标管理考评制》、《学生评教制》),每天一评分,每月一量化,以此促进校风、教风、班风、学风的纯正优良。
以丰富的德育活动为主体,注重体验感悟
“教会学生做人”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一直以来,我们以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根据青少年的身心特点,以德育实践为主体,将德育工作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体验感悟,从而提高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