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镇小学书香校园工作汇报
营造书香校园追寻教育理想
新课改给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为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性的学习,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搭建了开放式的平台。新教育实验(全国政协常委、苏州市副市长、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朱永新教授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新教育理论的实践及推广研究》)为学校特色的形成,办学品位的提升提供了契机。我们中镇小学在连云港市第一个融入新教育实验的大潮,并以“营造书香校园”为突破口,构建学习型的学校,打造书卷气的学生,创办适合所有学生发展的教育,培养全面发展而有个性的学生,走出了一条新教育实践的探索之路。
一、制度奠定基础,引领师生成长
2004年8月,中镇小学领导一班人在读书推进课程改革,引领学校发展的理念指导下,着力营造书香校园,让师生与大师对话,与经典同行,共建教育理想的精神家园。
1、购书刊成为制度
“新教育实验”开展以来,我校根据新教育实验教师和学生必备的推荐书目,半月更新一次图书阅览室书籍。除了经常在本地书店挑选,还专程多次去南京采购近2000册新教育文库图书。为鼓励教师订阅教育报刊,学校为每位教师每年补助100元,并形成制度。现在,我校仅订阅的教育教学报刊杂志就有386种,为营造书香校园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
2、写随笔成为制度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改变人生,梦想成就未来。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学校规定,每个教师每天必须保证1小时的阅读时间。其中上网阅读不少20分钟,读新教育文库中书籍不少于40分钟。每周必须写一篇教学反思稿,每月必须读一本教育专著,上传一篇有质量的读书笔记到学校网站上或教育在线上。同时规定,凡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每周都必须登陆校园网站,发贴、跟贴、发表文章,都必须达到一定次数,每月进行检查评比。
广泛的阅读,开拓了老师的视野,丰富了文化的积淀。阅读改变了老师的传统生活方式,也提升了自己的文化品位。
3、读写活动成制度
营造书香校园的课程计划,合理整合了我校课程资源。我校在保证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和地方课程计划,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把每堂课40分钟压缩为35分钟,在每天下午增设一节读写课,星期一、三、五侧重于读,星期二、四侧重于写,学生在校时间仍不超过6小时。学校还为学生的读写专门印制了精美的日记本和读书笔记本。我校十分重视对学生的读写指导,在实验课题组的统一安排下,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接受能力,定期进行读写方法的指导,对读写内容进行点拨,学生的读写能力不断提高,有力地推进了营造书香校园活动的进程。
4、彰显个性成制度
我校经常开展形式多样、内容活泼的学生读写活动,彰显学生的个性。每周每个年级组都有读写方面主题,每月学校都要举办一次读写方面的竞赛。2004年11月,我校成功地举办了第一届读书节,掀起了低年级读《三字经》、中年级读《千字文》、高年级读《西游记》的阅读高潮。精彩纷呈的走近李白、走近《三字经》、成语接龙、古诗擂台赛、美文诵读、读书演讲、优秀读书笔记展览等活动,极大地调动和激发了学生的读写积极性。“阅读之星”、“小小读书迷”、“故事大王”、“书香班级”等荣誉评比,使全校读写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为了彰显读写的典型人事,我们通过校园广播、学校网站和《新竹报》、《灌南教育》等媒体广泛宣传,不断扩大我校营造书香校园活动的影响。05年6月,我校成功举办了县“营造书香校园”活动现场会。
二、加强文化建设,营造书香校园
校园就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是我们追求教育梦想的理想园地。我们重点抓校园“七大文化”的建设,让校园浸润书香,让人类优秀文化遗产净化自己的灵魂,升华自己的人格。
1、墙体文化
(1)“五问”墙:学问是一切前进的活力和源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把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每日“四问”:自己的健康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自己担任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自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加上富有我们学校读书特色的“我今天读新书了吗?有,读了多少?”构成了“五问”,题写在学校墙壁的显著位置上,以此来引领着全校师生,学会每日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2)绘画壁:绘画壁的建设,为孩子们搭建了放飞想象、展示才艺的舞台。孩子们可以在这里任意涂鸦,尽情挥洒出自己对生活的感受,一幅幅充满灵气与童真的画卷,尽显了孩子们独特的个性。
(3)古诗墙:小学阶段必须背诵的古诗80首,我们全部绘制在墙体上。80幅色彩鲜艳、图文并茂图画,极具观赏性。古诗墙的建设,让孩子随处都可以接受古诗词的陶冶,更有利于孩子人格的塑造和情感的熏陶,让古诗在孩子们的成长中舞蹈!让孩子拥有一个诗情画意的童年!
2、走廊文化:有人说,当今是一个没有英雄的时代。许多人越来越感觉到,像雷锋、张海迪、孔繁森这样的英雄离我们越来越远,很难使学生在心目中树立时代的英雄形象,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道德教育的开展。因为一个人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