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的好处不仅仅在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写作文的时候,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和观点,然后通过逻辑清晰的论述和丰富的事例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在语言上,要注意使用生动有趣的词汇和句子结构,让文章更加吸引人。同时,也要注重抓住重点,避免走题或过多涉及无关内容。内容上要具体细致,尽量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整个写作的过程需要有条不紊地进行,从明确主题到整理思路,再到展开论述,最后进行修改与润色。希望这份特别为您准备的“说书人作文”能满足您的期待,也希望这篇文章能给您带来一些启发。感谢您的阅读!
说书人作文【篇1】
时间的轮回中总有来来往往、行色匆匆的人,他们在各自的生命中扮演着自己的角色,追逐着自己所向住的生活。在他们快步向前时,是否注意到自己身后那一个记得你、牵挂你的说书人。
我就很幸运地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说书人。她与天下所有千篇一律的说书人一样,一样很普通、很平凡,与众不同的是,我这位有点傻,有点粗心,有点健忘,还有点自恋。
她常常问我,她穿这件好不好看?她的白发是不是多了?还会说:我觉得今天穿这件衣服特别好看。每到那时,我都尽量说出不伤她心又不违心的话。其实这十二年来,我似乎从未看出她有什么变化。但有一次无意看到她几年前的照片,我发现岁月终究在她身上留下了经过的痕迹。许是添了一根白发、一点雀斑、一道浅浅的皱纹我,还是忽略了。
我们的生活日复一日、年夏一年,平淡无奇。而她为了让平淡的日子多些不一样色彩,拿出了她的看家本领:说书。她讲的是我小时候的故事,每次都不尽相同,却一样精彩。她说书时绘声绘色、眉飞色舞的样子都能打动我,仿佛这时她与生俱来的本事。
母亲不是真正的说书人,却是我的说书人。她的故事里有岁月,有她,有我。哦,我知道了,我只能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倾听我生命里的说书人所诉说的故事
说书人作文【篇2】
小时候的我,最喜欢听书,常常痴迷于书中的人物里不能自拔。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那时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极度匮乏,尤其是我所居住的偏远的小山村更是如此。
那时,我们这个小山村连电都没有,劳累了一天的农民吃过晚饭便早早地躺下休息了。农闲时节,人们常聚在一起拉家常,什么谁家的母猪下崽了,谁家的儿子娶了漂亮的媳妇,谁家的媳妇偷汉子了,谁到生产队地里偷苞米被抓住了……陈芝麻烂谷子,有时因为传瞎话传到对方耳朵里,对方于是找到说瞎话人质问,甚至大打出手,闹得满屯子沸沸扬扬不亦乐乎。
村子里唯一的热闹是每两个月才能来一次的电影。在屯子中间的小学校里支两个木头杆子,挂上银幕,没有电用的是发电机,一边看电影,一边听发电机咕嘟咕嘟叫唤。站在雪地里冻得直跺脚也不肯离开,甚至跟着放电影的前村后村撵着看。
冬天的夜寂寞而漫长,为了打发时间,人们便会邀请村里那几个会讲古(说书)的,轮番给大家讲古。我家西屋住着姓聂的人家,他家两间半房,我家和王家两间半房。三家共用一间厨房,厨房在中间。聂家有两铺大炕,大炕上常常坐满了人,连地上的凳子上也坐满了人。人们一边嗑着瓜子,一边听书。为了使屋子更亮些,聂家在煤油灯外面加上玻璃罩,挂在梁驼上,过一段时间用针挑挑灯花。大人中多数人会吸烟,或叼烟袋或叼自制的`卷烟(喇叭形),屋子里充满了旱烟味,烟雾缭绕呛得人直咳嗽,不得不开屋门放一放烟。
说书人中印象最深的是老高头,当时有50多岁,在生产队当队长,人称高官。我听他讲过《小五义》、《施公传》、《封神榜》、《包公传》、《瓦岗寨》等,高官本人没念过书,他会讲的书都是从县城的书馆里听来的。年轻那会儿他每年冬天都用马车拉柴火进城去卖,卖完柴就把马车寄放到大车店,自己跑到书馆听书去了。高官记性好,过耳不忘。多长的书只要听一遍,就记在心里了。加之本人的再创作,讲起来绘声绘色,有板有眼。他口中的英雄人物几乎是无所不能,能上天入地,令人称奇。记得他讲到某英雄前往几千里之外的某地去,他这样描述道:“只见他站在十字路口,在脚下画一个十字,然后闭上眼睛,口中念念有词,就听见耳边风声呼呼作响,不多一时,风声停了,睁眼一看,到了。”在描述某人武功高超时讲:“此人一抬脚已升入半空,脚踏祥云,手搭凉棚向下张望。然后飞身而下在地上一跺脚人以隐身地下,从地下远走了……”在描述某人昼行夜宿,来到一家小店吃饭,描述店家做饭速度快时他讲到:“店小二不敢怠慢,只见他脚凑火,手和面,胳膊肘子叮当倒大蒜,不多一时,饭菜做好。”
由于高官书讲得好,人又没架子,受到屯里人的尊重,有时谁家做好吃的,就早早把他请去,吃过晚饭,自然是留下给人家说书。叫上七大姑八大姨左邻右舍一讲就是大半夜,直讲得大人孩子睁不开眼睛,火炕上响起了此起彼伏的鼾声,方才止住。
屯子里还有个老于头,也会说书。因为念过几年私塾,变成了屯里的秀才,每年春节都给人写对联。老于头单身,性格孤傲,请他说书比登天还难,有时轮番去人请也无济于事。为了听书,有的人家只好好酒好菜招待,他先是假意推辞一番,才肯赏光。
老于头说书毛病多,没有洋烟卷不讲,没有茶水不讲,说书时不安静不讲。一次正讲到火头上,忽然停了下来,人们都愣住了,不知是什么原因。只见老头气得胡子一抖一抖的,半晌说不出话来,于是,东家试探地问:“大哥,您怎么不讲了,小弟哪做的不到,请言明,有话好好说,别生气啊!”过了好一会老头才平静下来说明原因,原来他说书时有人没有看他的脸。
尽管老于头毛病多,但是书说得还是不错的。毕竟屯里会说书的人少,人们也不愿得罪他。
此外,屯里会说书的还有刘叔,刘叔小学毕业,是屯里的文化人,在屯里的小卖部当营业员,我听他说过《西游记》。刘叔口才好,讲得出神入化,我特别爱听他讲。讲到关键处,刘叔常常连说带比划,大家连连叫好。
此外,会说书的就是父亲了,父亲初中肄业,是屯里文化最高的人,是民办教师。他也常被人请去说书。我听他讲过《官场斗》、《三国演义》、《聊斋》等。父亲为人谦和,与屯里人关系好,又是老师,人们就格外尊重他。父亲说书能说得听书人如醉如痴。
如今,人们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屯里的说书人也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我介绍的几位说书人除刘叔还健在外其他几位也先后作古了。但不知怎的,我常常想起他们,想起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想起那长长的火炕上演绎的古今中外的精彩故事。其实好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只不过形式不同罢了。多想再坐到火炕上听一段书啊!
说书人作文【篇3】
古代之江湖,近代之纷争,现代之合作共赢,但那个江湖却消逝在了历史的长流之中,但有一人一直在讲述来自于它的故事,使得人们开始回忆起来自古代的江湖之景,此人便是说书人。
“路边的茶楼人影错落,街上传来两三声吆喝,人前摇扇醒木拍桌,各位看官你细听分说”。说书人正在一个茶楼讲述着各种故事,茶楼之中人声鼎沸,许多人讨论着说书人正在讲述的故事;“话说在长坂坡被一人大声吓到马下,出声者是谁,此人姓张名飞字翼德,万古唯留莽撞人.....”,说书人神采飞扬地讲述着这个故事,但在关键时刻又停顿了说出了让无数人恼怒的:“预知后事如何,且听我下回分说”。这时候听书的众人露出生气的表情发出吁的声音,说书人也不当回事就离开了茶馆回家了。
说书人一边哼着歌一边看着在路上行驶的汽车,看到漂亮姑娘就会往他的方向吹起口哨,每当这样这些姑娘就会从他翻起白眼,说书人也不在意的回到了家,到了家后,说书人仔细一看自己家里的陈设,只见除了普通的家庭用品外,没有多出的物品了,仔细一看桌子上多出了一些账单,说书人看到后叹了一口气,“看来这个月又要还钱了,把家里的钱财全部救助母亲了,最后母亲还是没坚持住”。说着说书人便留下了眼泪,这时候有人敲响了说书人家的大门,说书人一愣神,就反应过来后,就打开大门,一看是一位女性。
说书人看向她,露出疑惑说道:“你是..”,哪位女性性格开朗,比较外向自我介绍道:“我是小梦,是你母亲生前一位嘱托人,叫我过来帮助你的!”。说书人一想觉得不太对,就赶她出去说:“你既然是来帮助我的,那明天和我一起去茶馆吧”,说罢说书人一边摆手,一边关上大门....到了夜晚说书人看向半圆的月亮,就叹了一口气:“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罢了罢了,我现在还是将自己过好吧....”
到了第二天说书人和小梦一起来到了茶馆,那些听众一见多了一个女性,便打趣地说道:“哟,说书人,今天把老婆一起带过来说书啊,这可少见啊”。说书人摆摆手说:“这是她自己跟过来,我拦不住”。小梦听后立马回应:“哟,不是你呼爹喊娘把我请出来的吗”。观众听闻,到笑了,说书人听后露出愤怒的表情,最后又化为无奈,开始说书了。说书人滔滔不绝的说着:“这江山风雨岁月山河,那天山女子独守空城....”。说书人在把江湖之事说着,到了夕阳西下,人影散乱,说书人收拾东西回家,小梦也跟着回家了....
连续了几个星期之后,小梦与说书人也混熟了,说书人便好奇说道:“小梦,你为什么跟着我呀,我母亲的命令不会让一个如花似美的姑娘一直跟着我的”。小梦答道:“哎,我只是觉得你比较可怜而已,年幼丧父,现在母亲又离世了,当年我做过你母亲的护工,托你母亲的命令来照顾你”。说书人点点头与小梦又去了茶馆,但是到了第二个星期,小梦离开了,无声无息的离开了,谁也不知道她去了哪里,只留下了一封信给说书人,说书人看信写道:“你好呀,说书人,我虽然一直不知道你的真实姓名,但是我是很喜欢你讲述的那些江湖故事的,可惜的是我身上有病,需要去治疗就离开了你,以后我们应该有机会再见的,对不起,以前说了一半的谎话,但是我期待我们未来相见的日子”。
说书人看完后叹了口气,来到了茶馆,接着讲述故事,开头说道:“各位看官,我今天讲的故事可不同,你们要细听分说啊”,说罢说书人开始讲述:“这江山风雨岁月山河,侠胆柔肠醉了多少看客,本就是浮萍游子漂泊本无根,萍水相逢浪迹天涯君莫问....”说书人讲述着新的江湖故事,只是这次,说书人讲述的是自己的江湖故事。
说书人作文【篇4】
在每个人的记忆深处,都会有一些人因为种种原因而使你对他们的印象很深刻。而在我记忆中,有不少人使我印象深刻,难以忘记,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个充满爱心的“说书人”。
记得每次放假我都会和朋友相约去跑步,那一天,我们跑完步后就坐在凉亭里乘凉,突然,我们发现前面聚集了不少人,于是我们就走过去看。只见一个三十几岁的青年人正在给人们讲故事呢,他正讲到:“那个小男孩担心天气太冷会冻到他的妈妈,于是他早早躺在床上,帮他妈妈把被窝弄暖和,让他妈妈在睡觉时不会冷到,这就是古时候的孝。”听着听着我们就被吸引住了,于是就坐在那边和别人一起听。他说,正所谓百善孝为先,虽然是一个小小的举动,但却能温暖人心,我们应该要学会孝敬父母,不要嫌父母烦,或觉得父母啰嗦,其实父母做的那些事都是为了你们好……讲完之后他便离开了,我们也感觉受益了不少。
到了第二天,我们早早就去那里,准备“听课”。他来了之后就先问了那些人的学习成绩,然后他就说:“知道我为什么要问你们的成绩吗?”我们纷纷摇了摇头,说:“不知道。”他笑了笑,说:“其实一个人的成绩固然重要,但是一个人的素质更加重要。如果一个人只懂得学习,而不注重素质,那么就算他的成绩再优秀,也是没用的。因为父母要的并不是你的成绩优秀,而是你的素养能跟得上你的成绩。如果你的成绩很优秀,但是你经常在外面和别人打架,惹是生非,让父母伤透了脑筋,你觉得这样是对的吗?又比如,你一回家就主动帮父母做家务,对父母有礼貌,那么即使你成绩没那么好,父母也不会埋怨你的,因为他们已经知道你有努力。”这时,有一个十二、三岁的小男孩举起了手,说:“那么老师您的意思是说,成绩没那么重要,个人素质比较重要对吗?”老师笑道:“也不是这样说的,成绩也是重要的,但素质也是要有的。如果你的成绩真的比较差的话,那起码你得要有一个良好的素质,这样人们也会喜欢你,而你以后找一份工作也不会那么艰难。我给你们讲个故事吧。以前,有一家公司要招聘一个员工,学历要求是大学毕业的。但是有一个小伙子他因家庭贫困,不得不休学找工作,所以他的学历是高中毕业的。当轮到他面试时,面试官问道:“你是高中毕业的?”“是的”小伙子答道。“你应该知道我们招聘的要求吧?”小伙子说:“我知道,虽然我是高中毕业的,但是我相信我能胜任这份工作,所以我想来试试。”“回去等我们的通知吧。”面试官说道。小伙子鞠了个躬就走了。当他正要走出门口时,发现门口有一些掉落的废纸和散落的扫把,他出于习惯,就随手把废纸扔到垃圾箱,把扫把拿起来摆放好。接着要开门离开的时候,面试官叫住了他,“请留步,你明天可以来上班了。”小伙子很震惊,说:“你们不是规定要大学毕业的吗?”“我们对你们真正的考验不只是学历,我们注重的是个人的素质,刚才那些都是我们刻意弄乱的,为的就是要测你们的反应,结果很多人都是直接无视的,这让我们很失望,但是你却很认真的摆放好,这说明你是一个素养好的人。”面试官微笑地向他解释。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学历并不能代表一切,不是学历高就一定能找到工作,最重要的还是个人的修养。”……
说书人每天都会来到凉亭边,给我们讲些故事,并且讲一些道理给我们听,使我们获益匪浅。所以我对他的印象特别深刻。
说书人作文【篇5】
每次听容祖儿的《小小》就有种莫名地感动,牵扯着的回忆总是如此清晰而痛楚的讲诉着一个凄美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式的小小爱恋。我感动着那纯纯的双眼满满的期盼,那小小的心里酸酸的苦楚,有着无奈的凄美。
你是我永远的新娘,来!握着我的手,天再黑你都不要怕,小小的胸膛挺得高高的,你那小小的手是我永远要握在手里的宝贝。
烟波流转喜笑颜开转眼瞬间幻化成云烟。青梅竹马式的爱情是从古代遗留给我们的海市蜃楼般的幻梦和美好。古人那唯美的浪漫的清纯的小小的爱恋,还有惹人怜爱的小小痛……
在我看来那些小小的眼泪都是末世的珍珠,那些微笑是天使遗留的梦。人已去梦已遥远,我们摒弃了那远古时的忠贞的唯一的爱情观,还是那纯美的爱情抛弃了我们?是因为现在的'年轻人不在懂得珍惜和拥有!
“记得当时年纪小,你爱谈天,我爱笑,有一回并肩坐在桃树下,风在林梢,鸟儿在叫,我们不知怎样睡着了,梦里花落知多少。”这是一首很旧的的儿歌,浅浅的几句诉说了一份浪漫的温馨的爱恋,三毛也曾在梦里花落知多少用这几句哀哀的纪念着她的挚爱--荷西,
我们还在着默然的就这么瞬间的遗忘了幼年的那些美好。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见证过谁的成长,过得每个阶段总会有人出现和离开。站在记忆的边缘,望着那些经往的时光,已经由鲜亮在慢慢变浅变黄,以至于浅得似乎没有了颜色,如那和黑白的照片里嫩白的眼和脸。鲜亮的慢慢褪色成泛黄的照片存储在大脑深处。
张爱玲也曾写过经过一个经过无数的惊险的**,老了的时候她还记得从前那一回事,常常说起,在那春天的晚上,在后门口的桃树下,那年轻人。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不经事的脸,转眼遗忘的容颜。回忆是个说书人……
说书人作文【篇6】
放了学,我们几个鼻眼周围常常抹出一片片乌云状图画的小伙伴,便去晒谷场推轴承小车疯跑。晒谷场北高南低,推着跑着,喊着叫着,一不留神,就如饿狗扑屎般扎入南边的自留地里去了。幸好地里一年四季总不闲着,最不必担心手脚磨破皮擦出血的是麦苗青青的时节,扎入其中,一如跃入碧波荡漾的河中,是何等得痛快!于是,大家比试看谁扎得远,扑得漂亮。麦子拔节抽穗后,长得更高了,就需要考验我们的技术了,再扎入其中,那是免不了要遭受自留地的主人叨叨不绝劈头盖脸的一通恶骂。对于我们这帮皮猴一样的孩子,他是怎样担心地里的庄稼被我们毫不吝惜地损坏,一见我们就如来了大敌一样担惊受怕,远远地窥视着我们的一举一动。
事实上,我们常去的晒谷场,严格说来,它的晒谷功能并不是主要的,主要的功能还是晒茶叶。写到这里,我想,你已经猜出来了,这晒谷场的附近一定有个茶厂。情况正如你猜测的一样,的确有个茶厂,而且就在晒谷场的北面,并且这个茶厂是当时村里最宏大也是最豪华的建筑。单是正门两边墙上暗红色的仿宋体“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八个大字,每个字就足有吃饭的小方桌那般大小。当时的我哪里知道什么仿宋体仿唐体的,反正每个字的笔划都比我的腿粗。我曾经怀疑这写字的人是不是写错了?“以粮为纲”的“纲”应该写成“缸”才是,这粮食放在缸里才妥啊,才不遭老鼠咬啊!
还有,这个茶厂的水泥房梁用的都是自行车三角架粗细的钢筋,谁家用得起这钢筋,谁家用得起这水泥?村里住的多是土木结构的房子,墙是泥的,要用板和木棍之类的夯筑工具,下搁两根圆棍支撑泥墙板,两长一短的泥墙板开口的一端用夹子固定,往泥墙板里倒上土石,两个筑墙工便手持夯子你起我落地夯筑起来。一个夯一下,身子弯一下,另一个夯一下,身子也弯一下,就如两只对虾不停地弹动身体。看到有人夯泥墙,我都要忍不住笑出声来,因为夯墙工的屁股扭得实在太有节奏,太好看了。夯好一段,抽出两根支撑的圆棍,移过一截如法炮制,就如游戏中的贪吃蛇一样不断前行。一间像模像样的房子筑成,堪比垒造长城,这是筑墙工屁股都要夯麻的浩大工程。但这般浩大的工程,与起村里的茶厂比起来,简直就是灯芯草做琴弦——不值一谈了。
之所以这座茶厂被全村冠以最宏大最豪华的建筑,自然是茶厂中摆放得齐整整的各种炒茶机器了。而这也是特别吸引我们的地方,即便是茶厂最安静的秋冬季节,我们也要时时去看看它们,越是安静神秘的地方,越激发出我们顽猴一样的好奇心。
门上了锁,自然是进不去的,我们是从北侧的窗户翻进去的。北侧的窗户是木窗户,没有玻璃,也没有镂眼,只用插销插上,风吹日晒的,木窗户显得纹路清晰,摸上去有些凹凹凸凸,这样的窗户一合上里面就漆黑一片。因为太黑了,虽然有些好奇,但终究还是有些害怕,每次爬进茶厂,总要约上三两个小伙伴才好。
翻窗入内,便有一股浓厚的干茶香混杂着焦炭味还有几分尘腐味贯鼻而来。茶香已然渗透了整个屋子,那些吃透了茶香汁水的机器,润透了茶香蒸汽的墙壁、木制的窗户、木制的过道地板,在这茶厂安静休息的时节,正缓缓地释放着曾经纳入的那份清香扑鼻的浓洌。焦炭味也特别浓,想是未燃尽的煤渣火熄后还留在灶膛里。
过了片刻,我们的视力渐渐地适应起来,终于看清了那些摆放得齐整整的如伏卧着巨兽似的炒茶机器了。高大的炒茶机,那翻炒用的宛如二师兄钉耙的机械手此刻像施了定身法停在那里,有的刺向屋顶,有的探寻锅底,有的横拍锅沿。而春夏忙碌时节,这些铁爪是怎样喀嚓喀嚓地翻动不息。四五台身材秀气的揉捻机一字排开,每一台揉捻机都有一个柱形的铁桶,铁桶上有一个伞形的盖,盖子下就是将翻炒过的茶叶压住,在柱形的铁桶里揉捻成形。铁桶绕过的地方,有弧形的突起,就像一根根晶莹的冰条,每次茶厂忙碌时,我就一个人呆呆地看着这晶莹的冰条如何被热乎乎的茶叶滚过,看炒茶师傅如何旋转轮轴将伞盖升起,又如何一按开关,“啪”地一声将揉捻好的茶叶倒入机器下面放置的竹制箩筐中,然后由另外的师傅将揉捻好的茶叶摊撒到门前硕大的晒谷场上。
我们小心地踩着木制地板的过道在屋子里转悠,木制地板发出令人心悸的“咚咚”声,两台烘干机缩在墙角,像参禅入定的老僧。晒过的茶叶,还需在这儿最后完成炒制的最后一道工序,在徐徐转动着的烘干机庞大的肚子里,发出嚓啦嚓啦的响声,鲜绿养眼的茶叶在此完成了从容颜到品性的质的蜕变。这个想法,当然是我现在的思考,当时的我只是惊奇这烘干机不仅能顺时针转,还能逆时针转;不仅能烘干茶叶,还能烘干稻谷。我清楚地记得,有一年夏季“双抢”——抢收抢种时节,连日雷雨天气,生产队里收割进来堆在屋里的稻谷发热发烫,竟长出芽来。这到手的粮食,全变了种子怎么行?亏得两台不紧不慢的烘干机日夜奋战,好歹将粮食保住。看来,茶厂墙面上写首“以粮为纲”,还真是有几分道理的。
现在回想起来,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些事记得如此真切?想来是不好好读书,就惦记着吃和玩了。对这些吸引我兴趣的事,总是印象深刻。但终于对推小车渐渐失了兴趣,对翻窗的事也无可无不可。这一切的改变,缘于我爷爷的书桌上他不知从哪儿借来的《西游记》《济公传》《薛刚反唐》等书。
爷爷是个喝过墨水的人,村里人是这样评价的,反正爷爷中山装的口袋里是插着钢笔的,是有人相邀能随时写出字来的真钢笔。逢到春节,爷爷就给邻居写对联,他根据对联红纸大小做了一个木框,写时拿木框一比划,间距特别整齐,句子是老句,什么“三多九如”“总把新桃换旧符”之类的。爷爷好看书,看完了似乎还不过瘾,想着也和他人分享分享。收工归来吃罢晚饭,他就搬一张板凳,邀左邻右舍坐于灯下开始说书。爷爷的说书,我很不以为然。人家单田芳、田连元说书是信口开河哗哗哗地不瞧一眼书能一口气说出十里远去,而我的爷爷说书时必要戴上眼镜,必要将书搁在腿上,看一段说一段,这哪是说书呢?可是,大家都听得好像劳累了一天的身子被我爷爷的故事解了乏,让爷爷说得更有几分心气相投的兴致了。
于是,我也琢磨着先睹为快了。只是爷爷不知道担心书被弄坏了,还是怀疑年少的我不能和爷爷心气相通,他在书桌上用钢笔写了张“桌上书物不要随便乱动”的字条,还附上我们弟兄仨的名字。贴了字条,我也不加理会,照看无误,只是要俟爷爷外出钓鱼之机才能如愿。爷爷的钓鱼,按现在的说法称之为“发烧友”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钓竿七八竿,全是自己动手制作,浮子用的是鹅毛的硬羽。每逢雨天,爷爷披一身蓑衣,戴一顶斗笠,提一个装蚯蚓的竹罐和一张板凳,扛上一捆钓竿,奔向青云浦,一坐就是大半天。回来时,多了一串用草绳串着的鱼串。
爷爷坐在阴冷的河边钓鱼,我坐在温暖的书桌看书;爷爷沉迷在垂钓的乐趣中,我沉浸在故事的妙趣中;爷爷回来时多了一串鱼,我看了后激动了大半天。最令我着迷的是分上中下三卷的《西游记》,那时86年版的'《西游记》还没开拍,逢到周末爷爷外出的日子,我就一个人脑海里编织着孙悟空斩妖降魔的故事。书上那些“有诗为证”“有诗赞曰”“但见那”这些段落,我是跳过不看的,因为实在看不懂,而且不看这些全然不影响故事的完整性,以后再次碰面,昂首略过心下坦然。其次看的是《薛刚反唐》,尚存记忆的是薛刚借兵时说过一句“借我一兵不嫌少,借我万军不嫌多”,至于其他的,全无印象了。《济公传》没看了多少,爷爷就将书还了。
我现在有理由怀疑爷爷写字条的用意,既是让我们不要动书物,为何不将书藏起来呢?无论如何,我都要感谢我的爷爷,让我萌生了做个说书人的念头。
一个阴冷的冬日周末的午后,风刮得厉害,厚重的彤云将天空遮得严严实实,我一个人又转悠到茶厂来。本想再翻窗入内看看那些沉默不语的机器,但又因为一个害怕而没有进去。茶厂后面是百猪场,那就去百猪场看看吧,我这样对自己说,去看看那头屁股上粉红的蛋蛋走起路来一甩一甩的壮得如小牛的公猪吧。这的确是一头颇富传奇色彩的公猪,不仅是因为它的高大威武,更是因为它才有了百猪场猪丁兴旺的辉煌历史。
冬季的百猪场气味已经不那么浓,反而是屋中堆放的菜饼的香味分外诱人。我就在好闻的菜饼香味中推开了百猪场的门。屋子深处,有一群人围在一起烤火,有一个朗声说着什么。那些人见一个小孩进来,叽咕了几声这是谁的孩子,便不再理会我,非常专注地听那人说话。
这不是在说书吗?我也向火堆挨过去,只听那人说,济癫和尚挥一挥破芭蕉扇,那些个财主佣人一个个如着了魔定住不动,眼泪鼻涕一起流下来……我看看被炉火映得通红的脸,一个个也如着了魔定住不动,嘴巴微张着,仿佛等着有人喂食——突然,炉火爆裂了一下,弹起几颗火星,升起一缕青烟,几颗溅起的白灰似乎也被济癫和尚的芭蕉扇扇到了空中,转着飘上去,又做着之字形荡下来……
我和那些人一块走出百猪场时,天已经开始飘起了粉一样的细雪,风还是刮着,比刚才小了些,雪纷纷扬扬,做着之字形落下来。百猪场后面的茶山很快就白了,做个说书人真好,我又想到了这个念头。
可以肯定的是,我想做个说书人的愿望已实现了大半,不过,人家说的是大书,我呢?说的是小书——小学生的教科书。
说书人作文【篇7】
折扇开,醒木落。
说的是古今奇人,趣闻轶事。
“今《众名姬春风吊柳七》便就此打住,众位听客还想听个什么新鲜事便请明儿个再来……”
说书人的书说的好,从堆起的茶钱和仍不肯散去的听客便不难看出。
当说书人遇上柳七,遇上他说的那个人。
当故事遇见历史,是梦,真,假。
——崇安,五夷山下。
那个白衣执扇稚气未脱的少年,悠然走着。
“严则必勤,勤则心成……”他一副勤勉诵书的模样,四书五经皆可信手拈来,于认真中带点倨傲。
如玉石新霁,皎色璇玑。
柳家排行第七的,柳七。少年时代的意气风发,读圣贤书,望展鸿鹄之志。
说书人默默看着,少年的目光似乎穿透了他。
他有些疑惑这种现状又难免有些兴奋,兴奋是见到了他讲的故事里的人,不,是历史。兴奋之余又有些扼腕着,因为在他的剧本里,柳七这样的志向是注定要落空的。
“若尔屡试不中兮,将奈何?”说书人不由问道,夹杂着类似自言自语的叹息。
有时候,相同的段子说多了,其中人物的心情便总能体味那么几分,若柳七可以听到,定是会戏笑着吧,那样写着花柳琉璃的人,落拓,不羁。
“归省值花时,闲吟落第诗。”意外的他答了声,疏淡,眉宇间全然的不以为意,自负到了极点。
高中,升官。他假设的路。
说书人感到了一股稍稍的违和感。
他最得意的词作也终将奠定他屡试不中的悲剧。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黄金榜上,再一次没有柳三变的名字。
震惊与失意,无可奈何的笑,眉宇间隐着几分晦色。
——此人风前月下,好去浅斟低唱,且填词去。
且填词去,自来恣意疏狂的奉旨填词柳三变便源自于此。
说书人即将真正见证一段历史,见证柳七开始混迹风月,填词民间的历史。
按捺不住的激动,他烂熟于心却未亲眼见过的历史。
于失榜名落中沉沦,又在烟花巷陌中蜕变,真正以词为生的风流才子,人间过客。
然而,柳七却没有踏足风月十千沽酒,而是带着小厮走进了他这里的宅第。
“蹙损眉锋碧,纤手还重执,镇日……”宣纸铺开,蘸上还未干的墨,续抄墙上的词。
大概是宋初流行的调子,字迹潦乱不堪。
——真州柳永少读书时,遂
说书人作文【篇8】
君阁趣味古风活动
[说书人]唇上江湖
一人一句直至结束
今日背景:凉薄
夜风微凉,我独自背着包袱走着,家乡饥荒,亲人遇难,我是唯一逃出来的一个
我包里只有三个大饼,但是已经吃完了,我很饿,天好黑,扶着墙慢慢走着,我从小一直很怕黑。我摸摸包裹,发现里面只有一根蜡烛,我点燃了蜡烛,便看见了不前处有一个红衣女子
我走上前,拍了一下那女子的后背,一阵风吹来,蜡烛灭了。她满满转过身来,她的眼睛很美,脸上是极好的妆容。
姑娘家住何处我怯怯地问道。她浅笑着答道:就在前面不远的茅草屋里,小姑娘要去坐坐吗?耳边响起了她铜铃般悦耳的声音。我不由得点了点头。
茅草屋中
她为我倒了半碗茶,接过我身上的包袱,她一个附身,我看到了她胸前有一朵极其艳丽的牡丹,我问她:姐姐那是你天生就有的吗?她低头苦笑,眼中闪过一丝黯然,却并不接话。
我想,这定是个有故事的人
突然门被一阵风吹开了
茶水氤氲的气息消散,有一下没一下的敲击着窗户。我的牙齿打起寒颤。
女子说,姑娘,莫怕,今日天冷风大,天色也不早了,姑娘夜里赶路恐怕不妥,不如在这凑合一晚吧。
可是我身上身无分文
无妨,老板娘仿佛看出了我的窘迫。
谢谢我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于是,我随老板娘进了店,她让丫鬟端来一身材质极好的白色衣服。那素色衣裳的胸口出有一朵血红的彼岸花。她端来一份食物,这是田鼠,自家养的,没什么吃的,姑娘将就一下吧。
我有些恶寒,但是实在饥饿,还是将就了
第二天
女人不时看向我,踌躇了半晌给了我一朵玫瑰,轻声向我道别。
黑色的玫瑰?我皱了皱眉头,好像在哪里见过,我晃了晃头,索性不去想。
只是这玫瑰越看越让人心神不宁,迷迷糊糊中,我昏睡了过去
醒的时候在一家客栈内,旁边有一位白衣公子,我慢慢起身,公子回头过来。他递水给我,姑娘,这是在下所管的客栈
那公子笑到,姑娘唤什么名字,在下是子暮。
无姓,只名凉薄。
子暮让婢女端来热水,容我梳洗打扮
姑娘若不嫌弃,便在这里住下可好,他温和的笑道
我也自知没有去处,便在小店住了下来,时不时画一些画让他去卖了补贴家用,倒也过得安稳
后来,子暮常常带我出去骑马,游山玩水
那日我正在画画,子暮推门进来,凉薄姑娘,在下就要成婚了
我默默放下笔,盯着子暮,成婚?我心头一慌,强作淡定,什么时候?
子暮笑笑,三日之后,接着他头也不回就走了。
我回头,看着那副画,画上是一个男子,只是面部被掉落的画笔染上了污迹,门外有人在窃窃私语,我不禁走上前去悄悄打开了们,听下人说子暮要娶的是一个温婉贤淑的女子
谁,这么好命,嫁与他,他要成亲了,我还在这里做什么
于是我拿起书柜上的刀,背上包裹。我想一个人默默的离开,不想惊动任何人。
从马厩里牵了一匹马,踩着脚蹬有些不稳,我来不及拉住缰绳,突然,我落入了一个温暖的怀抱中,
你要干什么,放开我!你成你的亲去,回来干什么!我有些恼怒。
子暮纹丝不动,浅笑到:可是,你要走了,我娶谁啊
后记:原来,我们曾经相识,5岁时,青梦湖我不慎落水,一个小男孩将我救起,为了安抚我的情绪,便摘了路边一朵黑色小花插在我的发上,竟想不到,那个男孩是他。在亲人被杀害时,他正巧目睹了全部,只是想到男女不便,便让自己姑妈去救我,我想,他以九百九十九多黑色玫瑰为聘,我以一生相许,这一段缘,极好
整理:祭祀
后期修改:君凉卿
说书人作文【篇9】
我一直认为茶馆和说书人是密不可分的。说书人必定在茶馆——或称为茶社说书,有了茶馆才有了说书人;茶馆则必定有说书人,没有说书人的茶馆即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茶馆,或许要叫做茶楼更合适些,约莫着类似于汪曾祺笔下的如意楼和得意楼。
这茶楼呢定时拔地而起的,三四层的样子。第一层接待手头有那么点儿闲钱的平头百姓,门前点头哈腰笑容满面迎客的小二哥眼瞅着绝不会显得寒碜的。第二层接待衣着光鲜的地主乡绅一流,上县城里卖完粮上茶楼坐坐。第三层接待谈吐不凡风度翩翩的浊世佳公子,多是旧知识分子和学者,要知道那些喝过洋墨水儿的“海龟”去的可是咖啡馆和电影院。这第四层大概要接待些有身份的大人物了。二三楼以上,窗明几净的雅座。
茶馆与茶楼不同。我总想茶馆门前没有小二哥,一眼看去四四方方的,顶了天两楼。走进茶馆,可以看到高高架起的台子,上头放一条长木桌、一把做工还算考究的太师椅(当然不会是黄花梨沉香檀之类的名贵木材打的)——这便是说书人的地儿了。台子四周是摆得或齐齐整整或颇有些凌乱的长木桌和长板凳。桌子上的是搪瓷缸和一壶茶,以及一两碟瓜子花生的`零嘴儿。所谓的二楼也不是什么雅座,只是稍稍有些家底的穷书生或教书匠坐的,或许还有乡绅。
来茶馆的多是贩夫、走卒、脚夫,那些真正的社会底层的劳碌人。
茶馆是适合热闹的,很有人间烟火的气息。但在说书人说书的时候,这个本是人声鼎沸的乱哄哄的茶馆,却像是不知被谁按了暂停键一样咻地静了下来。
鸦雀无声!
大概像旧社会的戏子也被带着一些轻鄙和不屑的意味叫做唱戏的,说书人也被叫做说书的,这无疑是一种贱业。可他们台子上口若悬河,娓娓道来过去的故事。或是才子佳人的话本,像《西厢记》《莺莺传》;或是说正史野史的,像《三国演义》《水浒传》。只可笑刘玄德战败时满场唏嘘,无不义愤填膺痛骂曹阿瞒阴险狡诈,散场后人人要当曹孟德那般的人。试想,台下众人屏气凝神地被说书人领到了书中去,简直是一种不可言语的法术。最后惊堂木一拍,先生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起身走人,只留下满场被吊足了胃口的茶客,直到散出书场还意犹未尽。
啧啧啧,真是好家伙!好态势!
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已经没有茶馆和说书人了,我也没有去过茶馆、没有见过说书人。在我的暗暗揣测里,说书人都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博古通今之辈,说书时嬉笑怒骂自成风流。我们行走在消逝中,那些热闹的茶馆,那些身着或蓝或灰没有一丝褶皱的长衫的说书人,已然湮没在历史的洪流里了。
遗憾无从言表。
说书人作文【篇10】
路边的茶楼,人影错落,街上传来两三声吆喝,人前摇扇,醒木拍桌,各位看官,你细听分说。经常在电视剧里看到说书人的形象,有一天,我也当了一次说书人。
三年级暑假时,我迷上了《水浒传》的连环画,走到哪儿都带着一小本,一有空就席地而坐,津津有味地品读。有一天上午,我和小伙伴去小区的小花园玩。我虽走得匆忙,但也不忘在小挎包里放上一本连环画。
才玩了没一会儿,天空便下起了小雨,大家每人拿了几块砖坐着,在小花园的大龙爪槐下避雨。龙爪槐的叶子又密又厚,“伞盖”下还有交缠在一块的粗树枝做支撑,淋不到一丝雨!闲着也是闲着,我掏出挎包里的那本连环画,是《水浒传》的“智取生辰纲”那一回。小伙伴们争先恐后地凑过来看,我的身边已坐了好几个人,都伸着脖子瞅我的连环画,好几次险些把我挤倒。
这样可不行啊!怎样让大家都“看”到这本名著呢?“我来给大家讲讲吧!”我用力地咳了一下,吸引了其他三位“听众”的目光,在听到我要“说书”时,小伙伴们兴奋地鼓起了掌。我不但免费“说”书,还手舞足蹈得表演动作。当听到吴用、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白胜等众多人物用“卖枣、卖酒”的方法,在酒里头下了蒙汗药,麻倒了运送生辰纲的士兵和总管杨志,盗走了生辰纲时,有人竟大喊一声“好!”,引来了路人惊奇的目光。大家一致认为我说书说得好,也对我“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次分解”表示期待,同时也对《水浒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嚷着回家便要买一本来看。
书,带给我的乐趣,我永远难以忘记。
说书人作文【篇11】
明村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村子,村子只有冬天,像是被诅咒一样,天空终日飘雪。村子里有不少能人异士,也因如此,这个村子也吸引了不少民间高手来这里,如此能人就更多了。强人越多,怪事也就越多了。
次日,村子里来了一个说书人,说书人有很多故事,吸引了村里不少人来听。每每说书人开始讲故事,就座无虚席了。
有多少故事从他那得知?谁都说不清楚,像什么“骑士守护公主”,“麦田里的稻草人”“双生姐妹花”他都讲过,他的故事仿佛无穷无尽。大雪纷飞,一个小孩就问”锋叔叔,你有很多故事,那你能讲讲你的故事吗?“那孩子的母亲呵斥了一声,面带歉意对说书人说:“童言无忌,说书人不要在意。”说书人摆摆手“无碍。”他看看村子前的大剑,指指剑“我知道它的故事。”
雪精灵不断的飘下,落着,跳着。“那柄断剑立在那里有一段时间了吧,知道为什么它在下雨天就会微微颤抖吗?那就是它的故事。”“有一个剑客,他有一把阔剑,他凭借那把阔剑和自己的剑术成了最强的剑客,最后他来到一个村子。”孩子指指门口:“是这个村子吗?”说书人笑着点点头“其实这个村子是他从小生活的村子,因为听老人说曾经有一位神诋从天上下凡来到这个村子,他娶了一位女子‘雪’,然后被削去无尽的寿命,一辈子都在守护村庄而决心去闯荡。”
“谁知在他成名的那一年,村子里爆发了‘冰’灾,那是一群可怕的怪物进攻村子,之前有那为神诋守护村子所以村子安然无恙。而他是神诋的后裔,他却不在村子,村子险些被毁灭。所幸他带着那把阔剑及时赶到,可村子被毁坏大半,阔剑损坏,而他自己也中了冰鳞族的毒,他后悔不已。他悔自己为什么不早些赶到,他被迫出村去治疗,他把剑留在村门口替他守护村子,那些受他帮助的侠士为了感恩,来到村子住下。”太阳已然落山,说书人也该回去了,夕阳下说书人的影子像一个剑客。
那日之后,孩童消失了,出现在村子里的样子也很忙碌,仿佛在寻找什么。可村子的雪越下越大,雪快要淹没村子了,雪在这个村子无处不在,就连太阳也不见了,终日只能看见雪花飘。
“轰隆隆”,村外传来一阵巨大的震颤,村里的钟声响起,“铛,铛,铛”王村长大喊一声“是‘冰’灾,冰鳞族来了!准备迎战!”
村子里爆发了“冰”灾,孩子和其他人被转移了,只留下了能战斗的人。
第三天夜晚,大家聚在一起。“村长,这是第三波冰鳞族了吧,它们越来越强了,我们还能抵挡住吗?”“我们能抵挡住,说不定他会回来,像当年一样。”“他?真的吗?村长他真的会回来吗?”“会的,他一定会回来的。”“村子,王铁匠也好久没出现了。”“王铁匠要重铸一把剑。”“是那把吗?”
“冰”灾爆发第八天,剑被重铸了,王铁匠回来了,村子里都很高兴,可那个人没有回来,来的只有冰鳞族的吼声。
第十天,冰鳞族已经强大到防线快要破了,大家苦苦抵挡,东边闯进来一只冰鳞,眼看一个孩子就要惨遭毒手,说书人拔出重剑,一剑劈开了冰鳞。空气仿佛凝固了,只有冰鳞族的咆哮声和剑身的微颤声,剑在欢呼,人们也在欢呼!士气大震,冰鳞族被一下击退,说书人也加入其中,“冰”灾被击溃了。
王铁匠走出来了:“你的剑被那个孩子救了,他带着我找了三个月的石材。”大家都看着满身是雪的孩子,孩子的脸红扑扑的,并未受伤。
说书人上前一步,抱住孩子。只有雪无声的飘落,雪也小了很多,空气中仿佛有笛声幽荡。
说书人放下孩子,把重剑收回背上,双目含泪,“我,无锋!回来了!”
雪停了。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