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山作文

故乡的山作文

日期: 人气:
商城:经典语句

随着写作规范的不断完善,我们经常会需要使用到一些范文,好的范文更具有参考意义,范文的撰写要注意哪些方面呢?有请驻留片刻,小编为你推荐故乡的山作文,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故乡的山作文【篇1】

岁月的年轮又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刺骨的风在刮着人们的脸,田野是一派肃杀的景象,天阴霾着,光秃秃的树枝发出呼呼的声响。

故乡的小镇并没有因为气候的寒冷而静寂,人们行走在小街上,脚步匆匆,满面喜色。坡上,很少有人种庄稼了,活路早在几天前就告一段落。随着新年临近的脚步,家家户户都在忙着置办年货,打扫院落屋子,准备以丰盛的佳肴和干净的面貌来欢送旧岁,喜迎新春,而更重要的,是恭迎远在他乡游子的归来。

小镇的十字路口,是最热闹的地方,它是故乡的车站。人们要远游四方、求学他乡、打工异地,这里是起点;荣归故里、宁静心灵、缓解愁绪,这里是终点。人们的喜忧愁乐都汇集于此,这里是游子惦记的地方。

客车匆匆而至,又急速而去,它匆匆忙忙地送来扑进故乡的游子,又马不停蹄地送走他乡的游客。

笑容满面的游子从客车里走下来,脚跟还未站稳,迎候多时的亲人立马迎上前去,卸下肩背上的挎包,提下车上的行李,双手紧紧相握,千言万语都凝聚在那双目灼灼的一瞬间,温馨的气息弥漫在小镇的上空,这是故乡迎接游子的第一个音符。

从他乡归来的游子,行走在故乡的土地上,脚步是那样的踏实,内心是那样的激动。他们跨过小溪,越过松林,踏过田野,绕过山湾,翻过土坡,向着瓦檐,朝着炊烟走去。那里,有他们最为熟识的树木,竹林,猪圈,土地和村庄。一个个欢乐的笑语,一首首嘹亮的歌曲,在屋脊的上空,顺着炊烟袅袅而起,团聚的天伦之乐在故乡的山山水水,四面八方呈现。这是故乡最充实,最欢快,最眉开眼笑的时光。

山坡上的人开始多了起来,人们扛着锄头,提着香烛,为亡灵清扫久违的墓碑。刨掉坟头的野草,盖上新鲜的`泥土,点上香烛,燃烧纸钱,遥祝天堂的亲人,在新年中好好安息。

大年三十的日子在人们的期待中款款而至。小镇的街上空空荡荡,人们都汇聚在各自的家里,等待那最温情,最幸福的时刻。家乡的上空,鞭炮声此起彼伏,这是各家团年饭的信号,它昭示着旧岁的完结,新年的启航,也解除了游子郁积长久的乡愁。

丰盛的酒宴,是故乡真诚的表白。平时的忌讳和规矩都放在一边,人们显得格外的宽容和喜庆,滴酒不沾的也要把酒杯端起,连小孩也不例外,许多双手高高地拥成一个圆点,把祝福和希冀都凝聚在这个点上,然后一饮而尽。

相机也忙碌起来,电光频频闪动,它把一组组全家团聚的场景定格,再连接成一条直线,作为今后念想的见证。

正月的欢悦气氛浓厚到极点。走亲访友的人们络绎不绝,到小镇游玩赶场的更是川流不息。夜晚的景色格外迷人,久违的狮子灯花灯在明亮的路灯下翩翩起舞,锣鼓声在寂静的小镇显得尤其嘹亮,欢声笑语把黑夜的寒风挤到夜的暗处,故乡的天空是一派喜气洋洋。

团圆是短暂的,但喜庆的日子会永远铭刻在游子的心中。游子就要走了,走向祖国的四面八方。故乡知道,离别是不可避免的,目送着远游的儿女,亲人的眼里,储存着不舍的泪水,相拥而别是为了来年的幸福。游子的心头,从此刻开始,又种上了乡愁。客车渐渐远去,留给游子的,是一条幸福而艰辛的路。

故乡的山作文【篇2】

蛛丝不再结满雕梁,蛛丝缠绕在人的心上,细细的`,密密的。记忆的潮水无声无息地上涨,不知不觉间,已经悄然溢满心房。

儿时的记忆里,对吃留下了抹不去的印记。在勉强吃得饱的年月里,一个小小人儿,能有什么样的惦记和奢望?提到吃,最先想到的是故乡的春天。

故乡春天,风景如画,山野里的风,吹开了满山的达达香花,也一并吹开了老榆树蜷缩的身子。老榆树身上先后萌发出细嫩的枝条,会在某一天,突然间挂满了一片片鹅黄色的叶子,在柔软的春风里飞扬,仿佛是在为谁做着低吟浅唱。

孩子们很少有心情欣赏这风景里的诗情画意,关注更多的是如何去吃。

悄悄地背了大人来到树下,光着小脚丫,伏抱在大树身上,可着劲地向上爬,然后端坐在大槐树的树杈上,抉一抱嫩枝,品味这些清新的叶子,似乎就拥有了整个世界的春天。在地下觉得天很远,到了树上也没觉得天更近。小小的我,就这样坐在那里,遥望重重叠叠的远山,对山外遥远的世界,充满了遐想。

榆树的新叶带着一些鹅黄的新绿,干干净净的,少有虫子眼。放入口中细细嚼,绵绵的,糥糥的,有些甜。当然再好吃的榆树新叶儿,也敌不过榆树钱儿的味道。榆树钱儿,这小东西圆圆的,外圈平展,里面凸。到了榆树钱儿长成的好时候,惦记它的就不只是孩子们了。大人们也会爬上树来,把整枝的枝条掰下来,不会上树的孩子们就等在下面,一把把地榆树钱儿捋了下来,忙着往小嘴里边儿捂。最后,大人们也会折一些枝条下来,抱了家去,家中的女人会摘下新鲜的榆树钱儿来,洗好了,拌上小米上锅蒸,然后炸上一碗花椒油一拌,吃到嘴里的感觉棒极了!

朴素的日子,民风古朴。吃过了晚饭,孩子们在肚子的鼓圆中得到力量。一伙儿一伙儿,一拨儿一拨儿的,出来藏猫猫儿。月光如水,繁星满天,萤火虫,提着小小灯火,在夜空里滑行,这样的时候,这样的天气,孩子们可以在外面玩很久,不用怕天黑,也不用担心有坏人。

长大后来到了海边,去过塞外,也到过江南。见过、吃过了许多儿时想都不敢想的好东西。生活在日新月异,但是故乡一直留在我的梦里,儿时那种简单的快乐,一直没有淡去。

现在,隔了近三十年的时光,在红尘中回望,已是千帆过尽。这时对自然,对人性,对美都有了重新的认识和界定。

有时想想,在故乡如画的春天里,是不是还会有孩子一如当年的我,常常呆坐到老榆树的身上,也在眺望着远方……

故乡的山作文【篇3】

二零一一年的深秋,昌平的天气也算仗义,秋高气爽的。

天气虽好,我却有点坐立不安,老北京的文化在时间和距离面前显得有些离散,尤其在昌平这个偏远的地方。深夜,一个念头浮现,夜不能眠,想回老家看看。

翌日黄昏,我踏上回家的旅程,行李很简单,一个包,一本书。在南去的列车上,我有幸拿到一个临近窗口的座位号,这是我四五年间,南来北往,东奔西跑,站多坐少的旅行史上为数甚少的幸运。

终于是走了,在人员混杂的铁皮车厢里、在打牌的吵闹和推销员喊叫中,我是沉默的读者。贾平凹的《活法》在我一字一句的品读下,渐渐地消了它的厚度,而我,渐渐地领略了他的'深度。同是一字一句的言语,他的却是这样的细致和灵敏,连常见的民间文化也活灵活现,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禅思。这算是和大作家对上了话。这话谈的倒也投机,一谈就是首都到中原的长度。

在书页的翻落里,时间也随着翻落。七个小时的精读细品,二十多个话题的犀利探索,我有些混乱了。思维的碰撞让我莫名的陷入长久的思考。郑州到了。

北方的风好像是一路紧跟,我刚出地下通道,它也便到了,不改之前的风格,依旧豪放洒脱。

二哥接人一项不含糊,我们的“好久不见”来得十分顺当。眼下已是晚上十一点,接站的人一如既往的多。我从腕上捋下刻佛的手链,送予二哥,祝他生意顺利一生平安,他更是令我惊讶的递来一张熟悉的卡片,原来,早在我的列车过黄河的时候,他便帮我买好了返程的车票。

一年多不见,二哥对社会的观察度锐利不减,三言两语就道出这座老城的悲哀:地沟油来袭,举城不食路边摊。哎,我本是奔着文化来的,但似乎是事与愿违!

除却一身的疲惫,在绿城的夜里,我梦着千百年的传说。

这梦终是被吵醒了,帘边的一缕阳光分外刺眼,这觉是没法睡了。美食广场上客人稀稀落落,我们的早餐终于成了家常便饭的那种:一张千层饼饼,两碗小米粥。

在初阳的微醺下,老城区忽是刚睡醒了的样子,没精打采的,脸也没洗的感觉。转角到了CBD商业区,情况大变,像是麦蒂完成了扣篮的瞬间,非常的受看。走过侏罗纪商业区,在手机,电脑,耐克,星巴克的环抱下,霸王龙的骨架高大雄起;穿行在锦绣中原的服装城里,国色天香、水墨丹青的元素竟上了衣衫的双襟;漫步在如意湖的杨柳岸边,国际会展中心在建的标志性高楼如提襟携领般的彰显一座城的品味。

看到文化不息,我的心踏实了许多,知道一大批文学名人还坚守着这片城,我也就宽心多了,走的时候也有了惦记,故乡更多了思念的味道。

故乡的山作文【篇4】

生活在城市,远离了炊烟,但炊烟却一直袅袅地升腾在我心里,温暖着我的记忆。

想起炊烟,就想起乡村那些红砖蓝瓦房,说红砖蓝瓦其实不甚确切,因为经历了风吹曰晒,瓦的颜色已变得有些古旧了,说成灰色或褐色的更恰当些。伴随着声声鸡鸣犬吠,以及灶膛深处母亲亮闪闪的咳嗽声,炊烟在高高低低的屋顶袅袅升起,盘旋,又在清风的吹拂下,向四处飘散,弥漫在整个乡野间。

无论早晨、黄昏,炊烟都给我一种宁静温暖的感觉。

那淡灰色的缕缕炊烟在房顶与高大的梧桐树上缭绕飞升,让你觉不出那是炊烟抑或云彩。每每这时,头缠白布的`母亲总在灶前忙碌,蹲下身子往灶膛里续上麦秸、玉米杆、花生蔓,这些庄稼杆从地里收回来,在灶膛里烧着,火光把母亲的脸庞映得格外生动,点燃心中的希望,还有知足和一种淡淡的忧伤。做饭、烧菜、续火,都是母亲一个人的事。

她们乐于这样做,从未觉得苦和累。

炊烟是乡村生生不息的希望,就像生生不息的庄稼一样,看见炊烟,山里人觉得踏实。清晨的日出把炊烟涂抹成一缕缕金黄,门吱呀一声开了,唤儿声,鸡叫声,新的一天开始了。上学的,上山的搅得小村沸腾了。孩子们背着书包上学,男人扛着锄头赶着牛儿上山,女人目送他们离开,心里有硕大的希望上升着。

傍晚,夕阳湮红一了山村,炊烟缓缓地蠕动着,像是一幅水墨画,涂抹着安宁与闲适。老人们站在平房上,翘首盼着亲人回归,就如心有灵犀一样,似是听到了家人的呼唤。村里的灯火次第亮起来了,灶膛里的火也越发亮了,把山里人的叹息忧伤与压抑的情感和对生活的向往全部吞进去了,过滤成缕缕炊烟,袅袅升起,像母亲低垂的睫毛,把一切心事和梦想细致收藏。

我的童年少年时光是在乡村度过的,看到炊烟总会想起母亲慈祥的脸,想起我离开乡村求学时的情景,假如你没有在乡村生活过,你没有感受到炊烟的缭绕、渗透、温润,你就不会懂得炊烟一词的真正含义,你就无法理解乡村生活的恬淡、质朴、安宁和忧伤。现在的乡村以老人居多,村子里的孩子们长大了,都离开了乡村,离开了炊烟,走向了大城市,村子里,空巢老人越来越多了,炊烟升起的时候,已经很少听到母亲呼唤儿子回家吃饭的声音了。

我曾反复劝说母亲离开乡村,到城里来住,但她从未曾产生离开村子的念头,她说有鸡鸭鹅的.,有菜园,有熟悉的邻居,她离不开了。她说就是踩着泥土、粪土,心里清凉,去城里闷得慌。母亲没有文化,她说的话却像哲学家一样深刻,耐人寻味。我的同事说,你别劝了,她习惯了,如果离开了一个熟悉的环境,老人容易生病的。我想母亲这一辈子是离不开村子,离不开炊烟了。

前些日子回家,听母亲说村子正在向临近的城镇规划,集中盖楼。母亲忧心忡忡地说那能行吗,就不用烧火了,不用养小鸡了?你看,我养的小鸡多好看呀,天天在院子里找食,看着就叫人欢喜。正说着,有一只小鸡跑出了院子,母亲忙去追赶。

是的,会不会有一天,村人搬到楼里,不再烧柴了,炊烟也就不存在了,天空的蔚蓝不存在了,城市里的烟囱、尾气沾染了人们的眼睛、喉咙,我们再也回不去了,那有着缕缕炊烟的乡村?而我们的后代是否还能真正读懂炊烟的含义呢?

故乡的山作文【篇5】

从记事起,我们家屋后面的空地上就长着一棵碗口大小的枣树。每到春末夏初,它便吐出嫩绿的芽、开出淡黄色的小花,离很远就能闻到枣花的清香。

与桃花、杏花相比,枣树开花很晚。很多花儿都谢了,它才开始盛开。枣树也不常诉诸文人的诗词。小学时,家中没有多少书,除一本泛黄的《拜伦诗选》和几箱医书之外,只有几本文人的集子,白居易的集子是其中的一种。他的诗文最容易懂,因此印象也格外深刻。儿时读书,每读到书中所提到的动物、植物,甚至地名、人名,都喜欢在现实生活中去找一下,看看有没有对应的。白乐天钟情于枣树,写了著名的《杏园中枣树》。屋后的这一棵枣树和《杏园中枣树》这首,时常浮现于脑海,难以忘怀。

除了这首诗和枣树,难忘的还有枣树下的往事。那便是向邻居借钱交学费。小学三年级开学,班主任让交学费,当时我和哥哥都在念书,他在开封读医学专业,每年也需要一定的学费和生活费,一时之间,家里颇为拮据。

一个学期的学费大概是一百多块钱,母亲把家里的零用钱都凑在一起,还差了十块钱。她让我先去上学,学费没有交完,我不敢去,便号啕大哭起来了。

20世纪90年代,乡村经济刚刚有起色,各家都不太富裕。邻居听到我的哭声,便借给母亲十块钱。母亲正是在那棵枣树下,从邻居手中,接过来十张一块钱。那个场景,无论何时何地,永生难忘。

凑够了学费,我才敢去上学。知道家里生活不容易,上学也只好发愤图强,十余年来,学习基本都是名列前茅,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

后来,家里要在枣树所在的地方建房子,不得不把枣树砍掉。为此,我伤心了很久。现在,屋后的枣树虽没有了,我却时时梦见那淡黄色的小枣花。家人之爱,邻里之情,是温暖心灵的一把火,激励我勇敢前行。

故乡的山作文【篇6】

记忆的叶片划过秋的枝头

像远行的帆船

昏昏沉沉

昏昏沉沉

记忆中那个弱不经风的身影

一路跌跌撞撞

一路几经波折

无数个黑夜

无数个星辰

这片让人感觉苍凉的土地

真的是我牵挂的故乡?

草木依旧

灯火依旧

街道依旧

唯独情谊无踪

一想起故乡

总会有种怀旧的感觉

心头也总会泛起无限的忧伤

内心莫名地失落

每一次踏上故乡的路遥

总会在内心有种莫名的担忧

总觉得我与故乡的距离越加遥远

这种莫名的生疏和距离

让人十分厌恶

无论对人对事也罢

还是别的什么

总觉得在记忆里少了些什么

或许我的记忆还停留在童年美好的回忆里

那时故乡的风给人的感觉特别的暖

即使是在寒风凛冽的冬季

亲人们围着一团柴火

火里是喷香的洋芋

仅此而已

什么时候这段温暖的时光已成为过去

有时什么时候

那些熟知的面孔变得如此的陌生

仿佛做梦一般

然这个梦一做就是几十年

或许这是我对于故乡最美好的遐想

更是我的期望

那些冰冷的面孔

令人发指的过去

让人觉得

人心真的是世上最难以摸索的妖精

面具下阴冷滑稽的面孔

让人无法猜透的内心

从未想过那是一个面善之人的内心

你修炼不够

玩不过

过去让我觉得

一味忍让,退缩

只能纵容一切的罪过

我不想去听

更不愿去追究

毕竟仇恨永远是一条无法流尽的河

撕破脸的情感

用再好的胶水也无法粘合完整

碎了的东西就是碎了

这是我这辈子最想逃离故乡的原因

但即使是这般

内心也忍不住的哀伤

我记住的痛苦往往比我得到的快乐还要多

我是个很偏执的人

就像邯郸学步

在异乡的土地上行走

久而久之

连乡音也变了

故乡的人情味也变了

始终没变的是那些冷漠的心灵

我本不属于这里

又何必在此长留

还不如寻一块乐土

眼不见心为净

不知从何时起

他乡已然成为了故乡

更成为了我孩子的故乡

也许从求学的那刻起

注定了我会是一个孤独的异乡人

但我从不后悔这样的抉择

虽然梦里的故乡如此陌生

但在他乡的土地上

却让我找到了自己的幸福

不知疲倦

依然追逐

我在想

当梦想的灯光照亮现实的窗户

内心那份孤独寂寥又能有多少

故乡的山作文【篇7】

2

异国他乡的月亮再美也比不上家乡的微弱灯光;明媚清澈的西湖水,也比不上家乡的多兰湖;美丽的青草绿地,也比不上家乡的那一抹淡淡的绿。

思乡,是亘古不变的话题。老舍虽在身居巴黎,但永远不会褪色的,是北京的风土人情,是那一个个市民大声吆喝,是马车夫那枯黄的脸庞。故乡,虽然比不上外国的大城市,但还有一份独特的感情;思乡的情感,让萧乾的好友,远在美国,即使身在他乡,也还想要一颗家乡的枣核。

就因为这份思乡的深情,这份对家乡的热爱,对家乡风景的眷恋,所以每一个远游的游子都想方设法要回到自己的故乡。那走过的熟悉的街道,那一条条弯弯曲曲的小溪。都能使远游的人,想起家乡,思乡之情便会油然而生。也许将来远在异国他乡,也满心骄傲的怀想家乡的风光。

香醇的桂花糕,醇厚的桂花酒,满城的富丽风光。这些还比不上一束家乡的暗淡月光。诗人杜甫在这凄凉的季节里,面对天边的玉盘,独有情怀。一束月光照在地上,湖畔映射出一个洁白的月影。这个激情的夜晚,不由地感叹美丽的家乡。所以回家并不只为了看看那一轮明月把?那是一份偏执的情感,记在了圣人的心上,也深深刻在了所有的华夏人民的心里。

千古风云变化,思乡的名句不在少数,一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就勾起了多少远游的人对家乡的美好回忆。诗仙李白,即使身在他乡,夜晚也会抬头看看月亮,想起那远方的家人。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充分表达了他独在异乡的那种离乡之愁,思念亲人的无奈

他乡许多的美好,并非我们看不到,并非我们不选一张留在心中的底片,只因它激荡不起心中的涟漪。

月是故乡明,因为热爱,这里的风景总是最动人,因为热爱,这份情感总是让人流连……

故乡的山作文【篇8】

每当中秋月色渐浓,我吃着月饼的时候,我就会想起我的祖父,就像他生前喜欢和别人谈起我。

有关他的记忆,是一种清晰的记忆。这个与我生活三十多年的祖父在一个悄无声息的中秋月夜悄然离我而去。他在84岁高龄时去世了,是伏在我的父亲怀里长眠不醒。丧事办得挺热闹,可谓极尽哀荣。灵堂设在刚新建的祖屋庭院里,入殓的时候院子里外跪满了白花花的人影,从城里请来的唢呐吹起清越哀婉的乐曲,在枝繁叶茂的榕树上空回旋荡漾,浓浓月色伴随着女眷们嘤嘤的抽泣,送葬的喇叭声在夜色渐浓里走得很远。送葬队伍在鞭炮声的引导下,一路抛洒下漫天飞舞的纸钱。祖父活着的时候,一辈子没有见过这么多的钱币。于是,一切丧礼过去了,乡村又恢复了往日的沉静。祖父的人生就这样宣告终结了。既然他老人家已经完成了生儿育女的使命,就应该离开。而我在月光笼罩中不禁回想起生命本是一个链条,一节一节下传,穿越在时光的隧道里。庭院里不时弥漫着似曾相识的气味,却无时无刻地告诉我祖父与我同在。

当我在月色渐浓的异乡独饮寂寞时,脑海里总是浮现祖父的身影。祖父出生于上个世纪初期,那也许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贫弱的一个时期。他身高1。76米左右,身材硬朗,相貌堂堂,年轻时是一个标准的男子汉。我从我父亲和姑姑的容颜可以看到祖父当年的模样。记忆中,祖父的人生总是与牛联系在一起的,祖父的体味时常带着牛味,在村子里他犁田算是能手。这头牛伴随着他从农村分单干直至1992年,时间相隔13年,每到春种与秋种时节总是背着一只装满开水的小水壶,早上七时牵牛犁田……晚上五点多钟才回到家里。那时作为孙辈的我,有时跟着祖父在田里割稻,随着呼哧呼哧的喘息,那头白发也在月色辉映稻丛间一高一低地晃动,成为一幅美丽的风景。据祖母说,祖父是耕田的一把好手,赶牛、耕地、耙田、种水稻、种花生、养塘鱼样样都行。

清风凉凉、河风习习的村子见证了祖父一生时光,往事并不远去,而记忆永续。他一生从不喝酒、抽烟、赌博,性格率真,眼里藏不得半粒沙子。多年过去了,我还记得他遇到不平事,总是自言自语,甚至用手指敲击着床板,神情比较激动,旁人很容易看出他的愤怒。在乡村生活中,我自懂事起,我发现他从来不主动欺负别人,但是也没有允许外人欺负家人。有一天,不知是哪位邻居青年骂了祖母,祖父得知,暴跳如雷,亲手挑着扁担要跟人家打架,村子里的人都怕祖父,怕他的严厉刚烈,我们作为孙子一辈也很怕。但我也发现他有柔情的一面,他在喜爱雷剧的同时,专门钻研唱腔的一板一眼,尤其是拉二胡,掌握得很到位。记得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村里有一个业余雷剧团,每次村里的雷剧爱好者在夜间的榕树下,祠堂里奏雷曲,他都负责拉二胡。记得有一次,蛙鸣鼓噪,月华如水,我和大我三岁的堂兄赤脚爬到一棵高大的榕树上,晃荡着腿听大人们排戏,也看到了祖父忘乎所以的神态。每次他都拉得声情并茂,受到人们的啧啧称赞。祖父虽然保守固执,但他对知识分子还是相当崇敬。他一辈子没有交上一个官人朋友,却与下放到我们村里工作的外地人韦老师成为莫逆之交。同时,他对村里喝过墨水的人也比较敬重,他比较喜欢与文化人交谈,特别是喜欢对我们年轻一代谈起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村里出了一个毕业于广州黄埔军校的陈鳌前辈,他的语气总是充满着无限的自豪和骄傲。在我如银似水的童年,我经常与祖父在一起,有时跟他在祠堂里谈论世事,有时跟他去姑母家看雷歌演出……常常看到他为一件小事而与别人争得面红耳赤,有时候他明知道不对的事情,还是固执己见,据理力争。现在我终于理解祖父在村里生活的无奈,他那暴躁的情绪,也是在日复一日的对生活的焦虑中形成的。当我成为别人的父亲时,我觉得现在的我跟祖父没有任何差别,在对孩子的良苦用心上,我清晰地感觉到了那份茫然,焦虑与困惑,但我比祖父、父亲幸运,比他们更多选择的机会,比如生活环境改善,教育条件提高……即使如此,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差异,仍让我这个年轻的父亲产生出苦闷感和挫败感。如今祖父故去了,我才想起他老人家的种种恩情来。

现在想来,在我这个充满田园牧歌的乡村里,祖父是一个真正的遵守信用人。自我懂事起,他不像一些左邻右舍去赊人家的肉、鱼,或者赊村里店铺的东西。他有钱就买,没有钱,人家主动赊给他,他也不要。他吃饭动作很特别,端起饭碗,一下子就吃完,据说,在生产队时,村里吃饭最快就是他。他干什么事情,动作很利索。他念过几年私塾,国文基础扎实。在我出世后,他给我取名最初为“祖桥”,用意不言而喻,后来又改为“赞(谐音为钻)荣”,意则为以刻苦钻研为光荣,寄托他的美好的愿望。他常常在春节前夕免费为乡村题写春联,这也是他在一年之中最风光的时候。每逢中秋佳节,我便回到离县城20公里的村庄,有时陪着祖父,尽量找些让他高兴的话题,但谈着谈着,有时祖父会忽然坐着发呆,只是凝望着天空上飘动的几片白云,似乎沉浸于某种悠远的思索。有一年,中秋节的晌午,碧蓝的天映射着随岁月流逝而褪色的瓦房,闪烁着金子般的光泽,皱纹似的村巷的光滑石板上坐着一些谈论农作物收成之类的人们。在榕影斑驳的树荫下,祖父正坐在石椅里打盹,显得那么安祥、淡然、和谐。那年祖父虚岁八十,部分头发变成了银白色,眼睛有点老花了,胡子也有些变白,但腰杆还是挺直的,全然看不出半点佝偻疲态,精神比较饱满。不难想像祖父曾是一位顶天立地的汉子。但祖父还是把几十年岁月带来的印痕一览无遗,就像给我展现数十年后自己衰老的模样。此时,我心灵深处有了犹如胆怯、弱小、无助的孩子对大人般的依恋和渴望。

稼木依旧,炊烟依稀,曾经生生不息的村子像草本植物,在季节的尽头似乎老去枯萎。人生就是一列开往坟墓的列车,路途上会有很多站,很难有人可以自始至终陪着走完,当陪你的人要下车时,即使不舍,也该心存感激,然后挥手道别。祖父走的那天,毫无任何征兆。听父亲说,祖父晚上身体有点不适。父亲便送其到村里卫生站打针,医生建议我的父亲送祖父到镇医院诊治,不料刚到村门口,也就是祖父的祖母坟墓(据祖父生前说过,其祖母最疼爱他)附近,祖父对我的父亲说:“生(父亲小名),我不行了,快把我送回祖屋。”话说完,祖父便闭上眼睛,永不醒来。

祖父在世的一个早晨,我回了一次老家,年久失修的老屋已经坍塌,比祖父更像一个日薄西山的老人。祖父便约父亲及我到山岭走一走,我心头隐隐约约意识到祖父为他的后事着想,行了大半天,最后来到自家竹林。祖父说,他死后就埋在这里,可以看到前面一望无垠的南渡河以及一马平川的被誉为“雷州粮仓”的东西洋,一湾清流从其脚下缓缓东流,风水很好。父亲说,祖父看到了他的.生,他看到祖父的死,也许是机缘。在村里生活八十四个年头,五十多年没有去过县城的老人,终于他骨灰及灵魂与土地三者合一了。只有1996年8月我为他拍的几张照片一直放在家里,面对它,我常常有一种恍惚,感觉祖父并没有离开,他只是在另一个世界里静静地守护着我。

见月思乡,已成为我经常的经历。自从祖父、祖母先后离开这个鲜活的世界后,在一个月色渐浓的日子里,父亲和家人6年前一起已搬到镇圩上居住,村子里的故宅院子里冷冷清清,瓦屋也已经走进它生命的夜晚。我突然想起,季羡林说过,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每值这样的良辰美景,我同样想起故乡里祖父留下的身影……

经典语句

0 留言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