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六大国医,他们留下了哪些著作?_究竟发生了什么?

中国古代六大国医,他们留下了哪些著作?_究竟发生了什么?

日期: 人气:
商城:爱追剧

  中国古代六位大国医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中国古代涌现出过许多大国医,他们不仅能妙手回春,而且还编写医学书籍,流传于世,为后人祛病除灾。

  张仲景

  张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

  张仲景在任长沙太守期间,正值疫疠流行,许多贫苦百姓慕名前来求医。他在处理完公务之后,在后堂或自己家中给人治病;后来由于前来治病者越来越多,使他接应不暇,于是他干脆把诊所搬到了长沙大堂,这也首创了名医坐大堂的先例,他的这一举动,被传为千古佳话。

  后来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

  朱丹溪

  朱丹溪,元代著名医学家,学者遂尊之为"丹溪翁"或"丹溪先生"。

  朱丹溪医术高明,时人誉之为"朱一贴"、"朱半仙"。倡导"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说,创阴虚相火病机学说,善用滋阴降火的方药,为"滋阴派"(又称"丹溪学派")的创始人。

  著有《格致余论》、《局方发挥》、《丹溪心法》、《金匮钩玄》等。

  缪希雍

  缪希雍是明代医学家,他17岁患疟疾,自阅医书,遍检方书而自己治疗,竟然治愈。

  后来他立志从医,搜求医方,苦心研究药道,博涉各种医书,学成后,缪希雍行医以“生死人,攘臂自决,不索谢”。时人搜集其医案,成《先醒斋广笔记》行世。

  吴又可

  吴有性,字又可,明末清初传染病学家。

  1642年,大明崇祯15年,全国瘟疫横行,十户九死 ,吴又可对这次疫情发挥了重要作用,救活了无数百姓。

  后来吴又可推究病源,潜心研究,依据治验所得,撰写成了全新的《温疫论》一书,开我国传染病学研究之先河。他以毕生的治疫经验和体会,大胆提出"疠气"致病之学说,在世界医传染病学史上也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因此赢得后人的广泛尊重。

  王孟英

  王孟英,清代著名医学家,出身世代医家,十四岁起父亡后,立志习医,后寓居常山县行医,尤擅长温病,曾多次治愈沉疴,医名遂大振。

  他根据《内经》、《伤寒》等有关典籍,深研有关温病的理论,又深研其前代及同时代有关温病各家学说,写了《温热经纬》和《霍乱论》等医书,为后人留下宝贵遗产。

  叶天士

  叶桂,字天士,清代著名医学家。

  最擅长治疗时疫和痧痘等症,是中国最早发现猩红热的人。

  叶天士在温病学上的成就,尤其突出,是温病学的奠基人之一。叶桂著的《温热论》,为我国温病学说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和辨证的基础。

爱追剧

0 留言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