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朱高炽登基,是为明仁宗。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
在中国的封建王朝历史上有四百多位皇帝,这些皇帝或贤明、或昏庸、或伟大、或无为,但无一不是历史发展的推动者,给当代王朝带来了巨大影响。
而在明朝的16个皇帝中,朱高炽是在任时间最短的之一,只在位不到一年的时间就病逝了。按理说,统治时间如此之短是很难做出一番丰功伟绩的,但朱高炽就是凭借着短短一年的时间,成为了后世盛赞的贤君。他到底做了什么事情?为何会得到这样的赞颂?
一、文采出众
朱高炽是朱棣正妻徐氏的长子,他出生的时候,父亲朱棣刚刚十八岁,在外成家立业还不久。据说他出生当晚,徐氏曾梦见有“冠冕执圭者上谒”,可谓是天生的帝王之兆。
从小朱高炽就展现出了惊人的学习天赋,不仅文采出众,而且勤勉刻苦,这一点让他极受朱元璋的喜爱。朱元璋因为幼年困苦无法读书,对读书人格外看重,得知自己的孙子的如此好学更是另眼相看。
虽然偏爱读书,但朱高炽也并不是完全手无缚鸡之力,也会骑马射箭,准头极高。只是相比起练武,他更加喜欢读书,这也是父亲朱棣最不喜欢他的一点。因为朱棣是天生武将,最不喜舞文弄墨。
虽然朱高炽没有父亲的宠爱却有皇帝爷爷的栽培,朱元璋经常会有意无意地锻炼考验他。有一次,朱元璋让朱高炽与其他几位王爷的世子一起去检验军队,其他几位早早就前去的复命,只有他姗姗来迟。
朱元璋询问他为何来得这么晚,他表示清晨实在太冷,不忍让士兵们饿着独自站队,便等他们都吃饱饭才开始检阅。这番举动让朱元璋对他大为赞赏,称其爱兵如子,乃是“君人之识”。
朱元璋病逝之后,圣孙朱允炆登基。正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踌躇满志的他,登基后做的第一项大决策就是削藩。眼看着已有王爷深受其害,燕王朱棣唇亡齿寒,意识到自己必须先发制人,便以“清君侧”的名义发动了兵变,开始了长达四年的靖难之役。
二、兄弟反目
朱允炆根本就不是朱棣的对手,最终输了战局也输了皇位。朱棣登基之后,对朝中进行了一番彻底清洗,惩处了那些支持朱允炆的老臣,还将国度迁到自己的老巢的北平,可以说是大权在握,非常任性了。
朱棣登基后的日子过得舒心,朱高炽却是生活过得艰难。朱高炽与老二老三虽都是徐皇后所生,但兄弟之间并不和睦,老二老三野心勃勃,对他这个嫡长的亲生大哥十分嫉妒不服,经常搞事来陷害他。
那时战役还未完全结束,老二朱高熙与老三朱高燧就开始联手陷害大哥,说大哥与朝廷勾结,暗中联系朱允炆。朝廷那边得知这个件事情,也写了一封信给朱高熙,希望能借此机会离间燕王父子。
如果不是朱高熙聪明过人,立刻将这封信交给了朱棣以表忠心,可能真的就被误会自身难保了。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两个兄弟每次都想置自己的亲大哥于死地。
朝廷稳定之后,立储之事又被重新提了出来,朝臣们对于立储人选,争论不休。靖难之役出身的一系列武将纷纷推举二皇子朱高熙为太子,因为他是典型的军武代表,重文轻武,若是他能上位,自然对武将有利。
朱棣自己也是武将,而且非常喜欢这个曾在战场上救过自己的二儿子,所以一开始真的是想要立二儿子朱高熙为太子的。但文臣们却对太子人选有着截然不同的想法,认为应该按照祖制立嫡立长,而且朱高熙仁孝贤明,是众望所归的太子人选。
文臣们的话让朱棣开始左右为难了起来,最终解缙的一句“好圣孙”让他彻底下定了决心。朱元璋在世时孙子有几十个,但最喜欢的只有朱允炆和朱高炽,还曾夸他有“君人之识”,可见其能力是得到朱元璋认可的。
而且最重要的是,朱高炽有一个好儿子朱瞻基,他是朱棣最喜欢的孙子,不仅文采了得,而且武力也极强,是个文武全才,颇有朱棣年轻时的风采。思虑再三后,朱棣决定遵循祖制立嫡长子朱高炽为太子。
三、励精图治
虽然成为了太子,但朱高炽的日子还是不好过。朱棣不喜欢他,两个兄弟也从未停止陷害拉踩他,后期甚至一度想要拥兵自重,起兵造反。如果不是朱棣看出了些端倪,将他们二人调到京都之外,可能朱高炽也没办法稳定登基。
永乐二十二年朱棣驾崩,朱高炽担心两个兄弟造反,秘而不宣,派自己的儿子朱瞻基前去迎接朱棣的棺椁入京,直到朝堂一切稳定,才对外宣布这个消息,自己也借势继位登基。
朱高炽登基之后开始进行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先是听从了朝臣的建议取消了航海计划,取消了边境的茶马贸易,又叫停了采办黄金和珍珠的使团。之所以全部叫停,是因为这些项目实在是太烧钱了,国库根本无法支撑这样的消耗。
除此之外,朱高炽还赦免了许多建文帝的旧臣以及当年因为战争被牵乱流放的官员家属,平反了许多冤案,弥补了许多因为朱棣频繁发动战争而造成的问题。
为了让朝廷清明坦荡,他削汰冗官,还重组了内阁,任命了杨士奇、杨溥、黄淮等贤臣肱骨负责民生大事。为了减少贪官污吏,让其无利可图,也是为了补充永乐时期被消耗巨大的国库,朱高熙还叫停了许多劳民伤财的大工程。
改革完了经济、民生,朱高炽还想做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将明朝都城迁回南京。那里是明朝发迹的地方,也是文人雅士们的聚集之地,是朱高炽最喜欢的“根据地”。为了能够迁都成功,他还派太子亲自去祭祖铺路。可惜他未能亲眼见证迁都成功,很快就病逝了,在位时间不到九个月,只活到了四十八岁。
评判一个皇帝是否伟大并不能依靠继位时间来判断,而是看他能否在有限的统治生涯中留下正确的政策,造福百姓与国家。有的皇帝即使登基一天,颁布的政令也能救国救民。
朱高炽虽然在位不到一年,却做了许多了不起的大事,将明朝从战乱后的百废待兴带向了蒸蒸日上的太平盛世,为后来的“仁宣之治”奠定了基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