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发动夷陵之战后还决定御驾亲征,是什么原因导致的?_吸引呢?

刘备发动夷陵之战后还决定御驾亲征,是什么原因导致的?_吸引呢?

日期: 人气:
商城:爱追剧

  夷陵之战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

  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曹丕篡汉建魏后,于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同年,刘备以为关羽报仇的名义,发兵讨伐东吴,而张飞又被部下所害,这让刘备的内心雪上加霜。章武二年(222年)春季,刘备派遣黄权督江北水军,自率陆军进军。秋七月,被吴将陆逊在夷陵之战中打败。由此,对于刘备来说,尽管是御驾亲征,却依然不是东吴名将陆逊的对手。

  在夷陵之战后,刘备退至永安。孙权听闻刘备驻扎白帝,派遣使者请和,刘备同意。章武三年(223年)三月,刘备托孤于诸葛亮,夏四月二十四日(6月10日),刘备病逝,享年六十三岁。对于刘备来说,虽然在公元223年去世,是因为年龄比较大了,但是,夷陵之战的失败,显然提前了刘备的去世时间。那么,问题来了,夷陵之战中,刘备为何要御驾亲征,而不是指派一员大将呢?

  一、刘备与关羽兄弟情深

  《三国志·关羽传》:先主於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先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早在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爆发的时候,刘备起兵,关羽、张飞二人就跟随在左右了,也即长期的出生入死,三人情同手足。现在,不仅关羽被东吴杀害,孙权还趁势夺取了荆州。并且,就张飞之死来说,实际上也和东吴存在一定的关系。

  因此,对于刘备来说,御驾亲征,无疑体现出他和关羽之间的深厚感情。在蜀汉将士中,关羽地位和资历之高,几乎无人可以相提并论。而在刘备心目中,关羽的地位,很可能还要在诸葛亮之上。所以,在笔者看来,如果刘备没有御驾亲征的话,反而会让蜀汉的将士寒心。

  二、习惯使然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汉高祖刘邦是第一位御驾亲征的皇帝。而对于刘备来说,《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评价他“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纵观刘备的一生来说,也是经常亲临战场,而不是坐镇后方的。比如在益州之战中,刘备率领大军入川,而让关羽、诸葛亮等人留守荆州。再到汉中之战时,刘备也是亲自率领大军和曹操争夺汉中之地。至于在逐鹿中原的时候,刘备同样亲自率军和曹操、吕布、袁术等诸侯进行了较量。

  所以,对于刘备来说,在夷陵之战中御驾亲征,显然也是习惯使然,也即在此之前,刘备都是亲自参与各大战役的。现在,让刘备坐镇后方,并派遣一位大将征讨东吴的话,反而不符合刘备的风格。更为关键的是,在夷陵之战爆发的时候,实际上没有合适的大将来指挥夷陵之战。

  三、没有合适的大将

  在夷陵之战中,刘备一方投入了5万左右的兵力,这占到蜀汉总兵力的一半左右了。因此,夷陵之战对于蜀汉的重要程度,丝毫不逊色于益州之战和汉中之战。所以,在夷陵之战的指挥,必然是独当一面的大将。可是,在公元221年—公元222年的时候,关羽、张飞先后被杀,黄忠早在公元220年就病逝了,马超虽然是公元222年去世的,可是,马超不太受刘备信任,加上马超在当时已经病重了,自然无法指挥夷陵之战。

  至于魏延这位大将,确实可以独当一面。但是,魏延需要镇守蜀汉的门户汉中,如果在夷陵之战爆发时,曹魏趁机偷袭的话,汉中防线自然需要承受较大的防御压力,所以魏延是分身乏术。此外,就蜀汉五虎上将之一的赵云,坚决劝阻刘备不要伐吴,无疑更不适合来指挥夷陵之战了。基于此,在夷陵之战时,刘备麾下没有合适的大将,客观上导致刘备必须御驾亲征。

  四、重新安排荆州的需要

  最后,在夷陵之战中,刘备不仅是在为关羽报仇,也是要夺回荆州,甚至借此攻占东吴的疆域。在夷陵之战前,孙权已经夺取了荆州,并在荆州的郡县安排了自己的人马。因此,在刘备看来,等到自己成功夺回荆州的时候,自然需要重新安排荆州的官吏。对于这一工作,显然不是一个武将可以胜任的。也即对于夷陵之战来说,不单单是战争层面上的较量,还需要在这一过程中安抚攻下的郡县,对于这样的工作,虽然诸葛亮也能胜任,可是,诸葛亮需要坐镇成都,辅佐太子刘禅。既然如此,刘备必须要亲自来处理这些事情了。

  综上以上几点原因,在关羽兵败麦城后,刘备决心亲自征讨东吴。一定程度上,当时已经60多岁的汉昭烈帝刘备,已经意识到自己的生命没有多长时间了,在汉末三国时期,60岁已经属于高龄了。所以,刘备一方面在曹丕篡汉自立后立即登基称帝,建立蜀汉,另一方面也决定御驾亲征,希望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为匡扶汉室做出更多的贡献。如果夷陵之战取得胜利的话,不仅荆州可以夺回,蜀汉的实力也会上升一个台阶,这无疑会让诸葛亮之后的北伐中原轻松不少。对于刘备为什么要在夷陵之战中御驾亲征,你怎么看呢?

爱追剧

0 留言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