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璟,唐朝时期宰相,一生都在为成型大唐励精图治,与房玄龄、杜如晦、姚崇齐名,四人并称为“唐朝四大名相”。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宋璟历仕武则天、中宗、睿宗、玄宗四朝,期间二任宰相。玄宗时期,宋璟成为姚崇的继任者,在二人的努力下,使大唐进入了空前繁荣的“开元盛世”。
宋璟为官刚正,嫉恶如仇,在道德与人品上毫无瑕疵,是一位优秀的封建士大夫。宋璟家境不好,但他自幼积极上进,刻苦好学,二十岁便高中进士,步入仕途。
由于宋璟正直的人品与清廉的官声,使他仕途顺利,一路升迁,颇受武则天的赏识。然而武则天晚期政治混乱,暗流涌动,中宗、睿宗时期政治更加昏暗,也正是由于宋璟过于刚直的性格,也使他注定总以反对派的姿态出现,而且总是反对当朝最大的权贵,使他仕途坎坷,两次被贬。
第一次,反对武则天的宠臣,二张兄弟。
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是武则天的内宠,仗着女皇的威名肆无忌惮,横行不法。许多王公贵族都抢着拍二张的马屁,甘心为他们牵马执鞭。
然而宋璟却不理这套,处处反对二张,以至于闹到女皇面前。当着武则天的面,宋璟义正言辞,陈说二张的不法之事。搞得武则天很不高兴,宰相杨再思看到场面太僵,怕宋璟获罪,急忙将他往外拉。但宋璟却说:“圣主再此,不烦宰相大人救命!”
武则天知道宋璟脖梗子硬,是个不怕死的主,内心也爱惜人才,终于妥协,将二张关进了监狱。
不久后,武则天特赦了二张,并告诉他们:宋璟这样的人你们惹不起,赶快去向人家道歉!二张携带重礼,低着架子来到宋璟家谢罪,没想到宋璟竟然拒之不见,对他们说:“公事当公言之,若私见,则法无私也!”宋璟这个油盐不进的臭脾气,气得二张咬牙切齿。
第二次,反对梁王武三思。
中宗李显是个糊涂皇帝,复位后不知重用忠良,却看上了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武三思是个不择手段的小人,通过上官婉儿结识了韦后,搞得宫廷乌烟瘴气。
宋璟早就发现武三思是个祸患,一直保持着警惕。一次,武三思托宋璟办事,被他断然拒绝。这还不算,宋璟还当面对武三思说:“梁王难道不知道吕产、吕禄之事?”这是拿西汉吕后覆灭后,侄子吕产、吕禄等宗族被一网打尽的典故吓唬武三思,是赤裸裸的威胁。
一个小小的四品黄门侍郎,竟敢公然恫吓朝廷亲王,还理直气壮!宋璟真是一条铁骨铮铮的汉子。但宋璟也因此被中宗李显贬为地方刺史。
第三次,反对太平公主。
睿宗李旦比他三哥李显要强,继位后决心改革弊政,提拔宋璟为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宋璟第一次成为宰相。他与姚崇一起大刀阔斧的改革吏制,一时之间,朝纲为之一振。
然而好景不长,太平公主的权势日益扩大,将矛头直指太子李隆基。在推翻韦后的唐隆政变中,李隆基显现出巨大的魄力与果决的性格,是大唐未来的希望,作为有识之士,宋璟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
太平公主仗着自己权势大,宰相下班后,她率众公然将宰相们堵住,要求他们答应废掉太子李隆基,在场诸人大都惊慌失措,唯唯诺诺,只有宋璟临危不惧,站出来对太平说:“太子有大功于天下,是真正的宗庙社稷之主,公主为何有此议论呢!”
之后,为了确保李隆基的地位,宋璟与姚崇联名密奏睿宗,提出了一系列稳定太子地位的措施,并要求将太平公主安置到东都洛阳。
然而,太平公主终因权势太大,李隆基还不是对手,违心地将姚崇与宋璟出卖,说他们挑唆自己与姑姑之间的关系,将姚崇与宋璟罢黜宰相,贬官地方。
李隆基战胜太平公主后,先后启用姚崇、宋璟为相,他二人竟都不计前嫌,心甘情愿为朝廷出力。宋璟一路走来,不是看不惯这个,就是反对那个,但却力挺出卖过他的李隆基,这是为何呢?
因为在李隆基的身上,宋璟看到了帝国的希望与未来。能意识到这一切,他也必须义无反顾地承担自己的责任。这种爱国意识、责任意识,不正是一个古代知识分子,优秀士大夫所具备的高尚情操吗!
出任宰相后,宋璟仍然以他的刚正不阿处理朝政。李隆基虽是帝王,但也是有血有肉的活人,对喜欢的子女难免有所偏爱。他让宋璟为皇子与公主提前预备三十个名字与封号,然后拿出一个最漂亮最与众不同的给他,以便赏赐偏爱的子女。
这虽是人之常情,却被宋璟断然拒绝。因为你喜欢哪个子女是你的事情,我管不着,但最皇子们有偏爱就会引起宫廷纷争,国家安宁就难以保证。三十个名字都很好,让我拿出一个最好的,这事办不到。这份硬折不弯的倔强,虽然令李隆基很不爽,但宋璟的一身正气,不徇私情,不正是李隆基所看中的吗。
从武则天时期到玄宗时代,宋璟两次被贬,三起三落,他刚直的性格始终没有因多舛命运的磨练,而变得圆滑。终其一生,他始终保持了嫉恶如仇、铁骨铮铮的风骨,这或许才是名相宋璟一生最大的可贵之处。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