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险狡诈的李林甫,为什么能独掌大权十多年?_吧?

阴险狡诈的李林甫,为什么能独掌大权十多年?_吧?

日期: 人气:
商城:爱追剧

  李林甫,唐朝宗室宰相,生性阴柔奸狡,人称“口蜜腹剑”,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人物之一。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盛唐是一个让人神往的时代,无论在经济,文化,还是外交上,都是封建时代的巅峰时期。这一切都与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年间的励精图治密不可分。

  开元之初,李隆基重用姚崇、宋璟、张说等宰相,使大唐一步步坚定地走向了盛世。期间涌现了许多才华横溢的人才,比如张九龄、贺知章、王维、李白等等,他们或在政治上有所建树;或在文学上大放异彩;或在战争中大显神威。

  这么多德才兼备的才人可供选择,而玄宗却在大唐最繁盛时候,委政于阴险狡诈的李林甫,并且一用就是十六年,独掌大权的时间在玄宗用过所有的宰相中排名第一。

  也有很多人为李林甫辩护,说他是行政专家,办事能力很强,将国家打理的仅仅有条。其实,能干到宰相高位的人,谁能没几把刷子。 被李林甫搞下台的宰相张九龄也很厉害,并不是只会作诗的文人。而且正史中也没有否认李林甫的才干,只是对他一心为私,毫无一点士大夫胸怀天下的责任感而嗤之以鼻。这样的人就算才干再大,也是个坏蛋。

  那么这样一个坏家伙,如何能够独掌大权十六年呢?总的来说就四个字:阴险狡诈。具体有三点:

  其一,阻塞言路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太宗贞观时期,之所以政治清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李世民能够容忍魏征、马周、褚遂良等一批敢于诤谏之臣,能够听进去不同意见。

  开元之初,在纳谏这个问题上,玄宗虽比太宗有所不及,但还算不错。能容忍宋璟、韩休这样的正直之臣。但敢于直言进谏的大臣,大都脾气不好,话难听,脸难看。

  玄宗将自己的生日定为“千秋节”,大臣们在这一天给玄宗进献宝镜已经成为惯例,但正直的张九龄却特立独行,给玄宗进献了一本名叫《千秋金镜录》的书,书中充满对皇帝耳提面命、谆谆教诲的口气,让玄宗极为不爽。

  在李林甫的构陷下,玄宗最终为张九龄戴了一顶“结党营私”的帽子,贬官边地。连首相都惨遭罢免,朝中正直之士谁还敢诤谏呢!

  李林甫上台后更加过分,将谏官们集中到一起训话:“今有明主在上,我们顺承旨意还忙不过来,怎么还敢指指点点呢!你们看不见立仗马(宫廷仪仗队的骏马)吗?终日一言不发,就能吃上三品饲料,一旦发声,立马废黜。悔之何及?”这番言论是赤裸裸的恐吓。

  之后一位叫杜进的补阙上书奏事,直接被李林甫贬为县令,从此,朝中噤若寒蝉。大唐在李林甫的领导下,充满了安宁祥和的气氛。玄宗也从兼听变成偏信,从明变暗了。

  其二,嫉贤妒能,打击异己

  李林甫像是给玄宗编织了一张大网,将玄宗与朝臣们隔离开来。一旦玄宗与朝臣们有破网接触的倾向,李林甫便会毫不犹豫地对朝臣们给予打击。

  玄宗是个热爱风雅的人物,虽然讨厌张九龄整日在耳边讲大道理,但对他充满贵族气质的偏偏风度十分喜爱,提拔人才时总要说一句:“风度得如九龄否?”

  一日,玄宗看到了一位骑着高头大马的官员,其气质超凡脱俗,大有张九龄的风采。一问之下,才知道是出身豪门范阳卢氏的兵部侍郎卢绚,于是打算委以重任。

  李林甫听说后一番筹划,找到了卢绚的儿子,对他说:“朝廷打算重用你父亲,要安排他去广州交州一代当地方大员!”卢公子一听就着急了,广州一代十分蛮荒,是贬官流放之人常去的地方,这可如何是好!

  李林甫说:“别慌,不如让你父亲主动提出担任太子詹事这类清要之职,既体面,又不用遭罪。”卢绚果然照办,而李林甫却反过来对玄宗说:“卢绚身体不好,无法担当大任,主动要求清要官职,真是可惜!”

  除卢绚外,还有裴宽、严挺之等人,都被他用这种极为卑鄙的手段搞掉。对于一些位高权重的人物,比如李唐宗室宰相李适之(贞观时期废太子李承乾的孙子),李林甫还重用酷吏罗希奭、吉温,罗织罪名,大肆构陷。

  安史之乱,玄宗在逃亡四川的道路上幡然悔悟,看出了李林甫巧言似忠的真实面孔,他痛心地说:“嫉贤妒能,亦无敌也!”此言点中了要害。

  其三,玄宗德消政易

  玄宗早年历尽艰辛,他的皇位不是继承来的,而是通过努力争取到的。开元之初,他发愤图强,一心要实现大唐中兴,经常通宵达到的处理政务,接替宋璟为相的张嘉贞,就是玄宗不睡觉,半夜苦思冥想斟酌出来的。

  然而随着国力的强盛,玄宗逐渐变得好大喜功,他重用张说,封禅泰山,粉饰太平,陶醉于盛世的赞歌中不能自拔。等到张九龄罢相,李林甫上任后,玄宗身上最后一丝励精图治的劲头消失了,半夜起来斟酌宰相人选的劲头早已不复存在。一心想着享受盛世带来的满足生活。

  天宝三载,玄宗对高力士说:“天下无事,朕欲高居无为,悉以政事委于林甫,何如?”当真天下无事吗?只是玄宗不想看到事了,充分表现了他厌倦政事,消极颓废的心态。所以,奸相李林甫才得以长期把持朝政。

  大唐之所以发生安史之乱,之所以由盛而衰,就是这个“天下无事”造成的恶果。

  综上所述,李林甫之所以能独掌大权十六年,其一,其二都是客观次要因素,而玄宗自身的德消政易,渐不克终才是主观根本原因。

爱追剧

0 留言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