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最新油画观后感#】憑藉著深入調查和分析的成果,小編帶來了一個充滿新意的「油画观后感」。如何寫出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名的觀後感呢?觀後感是表達我們自己觀點和態度的好方式,在撰寫觀後感時,要簡述叙述,抓住要點,不能過長,否則就有凑字數的嫌疑,請務必將此頁加入您的收藏夾中以備不時之需!
油画观后感 篇1
寒假作业——《张爱玲作品集》读后感
她的笔宛若金针,貌似描龙绣凤,却字字句句都刺在了你的心上。
这是《张爱玲作品集》这本书封底上的一句话,的确,张爱玲的文字婉约细腻,字里行间却又透着一股凄凉。作为民国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女作家之一,张爱玲的创作大多取材于上海、香港这两座繁华都市,她的作品以中国古典小说为根底,又突出运用了西方现代派心里描写技巧,并将两者有机融合,形成颇具特色的个人风格。在阅读过程,重点是阅读《倾城之恋》的过程中,我也深有体会。
首先我想说的是,张爱玲其人、其作品都像一件华美的旗袍。张爱玲生于民国,正是中国新旧文化相交替的时代,她本人又学贯中西,因此,我感觉她的文字既有中国古典文学的韵味,又赋予了西方人文主义的思想。就像一件旗袍一样,本是源于中国传统的服饰文化,又因在特殊的历史时期而吸收了国外文化的特色,显得华美异常!像《倾城之恋》这篇小说,其中就不断地出现新与旧、中与西思想观念的冲突,女主人公白流苏虽然也有着白家一样的守旧思想,但她却又是这个家庭中唯一一个可以接受新思潮、新思想,并有着自己的思想的“另类人”,她不想把大好的青春浪费在一段没有幸福的爱情里,于是她选择了自己的路——离婚。张爱玲自己曾说过:“我的作品,旧派的人看了觉得还轻松,可是嫌它不够舒服。新派的人看了觉得还有些意思,可是嫌它不够严肃。但我只能做到这样,而且自信也并非折衷派。”我想这与她的作品丰富的文化渊源是密不可分的。
张爱玲有句名言,说“生命是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由此可见她这件华丽的旗袍下面隐藏的是一颗悲伤的心。张爱玲系出名门,祖母是李鸿章之女,不过她的童年是黑暗的,生母流浪欧洲,剩下她和弟弟在父亲和后母的监管中成长。或许这是导致张爱玲后来的作品充满悲观与势利的主要原因。她笔下的女性是实实在在的:自私、城府,经得起时间考验。正是这些不近人情的角色的永恒性加重了她文字的苍凉味道,反复地提醒着我们所有现今的文明终会消逝,只有人性的弱点得以长存于人间。在《倾城之恋》的结局中,两个自私的人,因为一个城市的沦陷而走到了一起,到底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而流苏“只是笑盈盈地站起身,将蚊烟香盘踢到桌子底下去”。至于张爱玲本人,亦是斤斤计较的小女人:她认为“摸得到、捉得住的物质远较抽象的理想重要”
因为悲观,所以矛盾。张爱玲的性格中聚集了一大堆矛盾:她是一个善于将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享乐主义者,又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悲剧感的人;她是名门之后,贵府小姐,却骄傲的宣称自己是一个自食其力的小市民;她悲天怜人,时时洞见芸芸众生“可笑”背后的“可怜”,但实际生活中却显得冷漠寡情;她通达人情世故,但她自己无论待人穿衣均是我行我素,独标孤高。她在文章里同读者拉家常,但却始终保持着距离,不让外人窥测她的内心;她在四十年代的上海大红大紫,一时无两,然而几十年后,她在美国又深居简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以至有人说:“只有张爱玲才可以同时承受灿烂夺目的喧闹与极度的孤寂”。
剖析了张爱玲的复杂性格,在回到这本书中,她的多面性格与矛盾心里在书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并最终转化成了一些饱富哲理的句子:“男人彻底懂了一个女人之后,是不会爱她的”。“因为爱过,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所以宽容”。“男人憧憬着一个女人的身体的时候,就关心到她的灵魂,自己骗自己说是爱上了她的灵魂。惟有占领了她的身体之后,他才能够忘记她的灵魂”„„ 这些华彩而深刻的句子也许正是这本书最大的价值所在,它们既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使之脍炙人口,也成为人们生活中永远的导向与精神追求。
2010届七年临床影像班
季长风
油画观后感 篇2
在《呐喊》中,变形的人物形象,血红的背景和颤动的、旋转的、盘绕着向上的动荡线条如同一个人最疯狂的念头。而这正来自于作者蒙克最真实的内心世界。
画中主人公的情绪——恐惧、绝望,通过画中强烈的色彩对比、曲线与直线的对比,以及人物夸张的扭曲效果,将这种情绪传播开来,带给每一个观看的人。似乎我们无法完全理解作者在绘画时对整个世界失去希望的感觉。我们不禁感叹,作者当时画这样的作品是多么的郁闷。
在中国,鲁迅的《呐喊》一书,被人们评为在那个暗无天日的年代中伟大的呐喊声。而这幅在画中的呐喊,与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们都没有真正的呐喊的声音,只是将“呐喊”这一抽象的概念作为题目,却在纸上形象地表达了出来。
作为观看者的我们,并没有听到他的声音,但却感觉到了那种精神欲绝的痛苦,体会到了被压抑得无处可逃的处境。这是一个无声的呐喊。这是作者最希望我们感受到的,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哭泣。
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张照片时,我被照片中央的人物吸引住了。画中如骷髅一样的人物形象让人毛骨悚然。他扭曲的身体和惊恐的眼神不断地向我传递着不安的信息。
好几次当我欣赏它的时候,我不得不深吸一口气,再看一遍。似乎画中的情感是可以传染的,让每一个观者都能感受到作者当时的压抑情绪,让人喘不过气来。然而正是由于它给人传达的这种强烈的情绪,才使得这幅画给人的映像是那么的深刻。让人在仅仅见过一次后仍然将它想起,再次回想起当时仍然感觉心生压抑。
《呐喊》确实是一幅惊世之作。蒙克在创作之时,并不是为了艺术而创作。而是将这种艺术的创作作为他将内心世界与外界沟通、发泄自身情绪的唯一的途径。
生活在现代的我们不能与蒙克分担那份忧伤,只能在空闲的时候,将它从记忆中翻找出来,欣赏它,仅此而已。
油画观后感 篇3
看油画展的观后感一今天我们去参观了一个特殊的画展,这个画展的主题是“童心有爱,七彩梦想”。年少的我们,心中充满了稚嫩的梦想。我怀揣着这样的心情,走进了位于科技宫四楼的画展展厅。
一进展厅,我便看见了琳琅满目的绘画作品:素描、水彩画、儿童画、沙画、国画,应有尽有,还有别具风格的手工制品。美丽精致的手工艺品吸引了我的注意,但更让我惊叹的是一副中国传统绘画《夏日荷花图》。
这幅画画得十分逼真:亭亭玉立的荷花优雅的站在池塘**,淡粉色的花瓣将柠檬黄的花蕊轻柔的包住,十分美丽。左侧一朵荷花含苞待放,宛如羞涩的小姑娘。
荷花下,几片绿色的小荷叶刚刚长出来,两边的墨荷叶显示出小荷叶的生命力。一只蜻蜓如画龙点睛般停在盛开的荷花旁,仿佛被荷花的幽香迷住了,久久不肯离去。池塘里,几条淘气的小鱼正在荷叶下嬉戏,非常生动可爱。
看到这幅画,我便想起了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一句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我觉得,这幅画的作者想告诉我们的和杨万里一样:
我们一定要像一朵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出濯清涟而不妖。
在这次展览中,我不仅认识到了世界的美丽,而且知道了做人的真谛。这次画展,我真是受益匪浅!
看油画展的观后感二一个星期五的下午,我们小记者应邀来到位于人民路与东柳大街交叉口的邯郸银行参观油画展。原本以为是个无聊的展览,但当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走进银行大厅时,吸引我们目光的是
一幅幅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的油画。我们完全被这些画震惊了,但它们太完美了。有的同学说:
“这怎么可能是画的呢?简直比**还要清楚呢。”我也很好奇,究竟是怎样的一位画家竟然能拥有如此了得的画功?
走在路上,我看到高高的电子屏幕上显示着作者的简介:王凤国,实力派当代油画家,河北临漳县人,大专文化。他的作品曾多次在全国、省、外大赛中获奖,并在多家报刊杂志上发表。这时,老师让我们所有的小记者聚在一起,王凤国先生带我们参观了展览。
王先生告诉我们这里的每一幅画都有它的故事和起源。比如《门》,王老师说他从小在这里出生,从这扇门里走出来上学、上班到结婚。又比如《送羊》,它代表姥姥送给小外甥的祝福,面羊装在竹篮里上面还盖着一块蓝花布,窗户上的每个窗花也有它的寓意。
王老师一边讲我们一边飞快地记着笔记。最后,说到小记者的问题,大家都跃跃欲试。当然,我不想错过这个机会。
终于我鼓起勇气举起了手,王老师说:“这位同学你有什么问题?”我既紧张又兴奋地说:
“请问王老师这幅巨大的画为什么挂在这个位置呢?”王凤国老师笑着说:“它叫**满地,你看它满树和满地都是金黄的树叶,意思是象征着秋天的丰收。
咱们这里是银行同时它也象征着财源广进、大富大贵、富贵有余的意思。”随后又有同学问:“王老师您的画不卖吗?
”王老师意味深长地说:“这里的每一幅画都倾注了我大量的心血和时间,曾经有位国外友人出**买我的《送羊》我都没有卖。”“为什么呢?
”我们感到很好奇。王老师说:“它们就像我的孩子一样是独一无二的,我卖了它恐怕再也画不出一模一样的了。
”画展结束后我们都得到了王老师的亲笔签名和合影心里都十分高兴。哈哈!我给我的闺蜜说回家后我要在朋友圈好好炫耀一番,咱也算是见过和拥有名人亲笔签名的人啦!
油画观后感 篇4
这幅画无疑有一股抓人的力最。我说的是王亥的油画《春》。那天,妈妈给我买了本书刊,封面上就是这幅画。它像一块磁石,吸引着我的眼睛。我不能不看它。
画面上,夜雨初晴,晨光微露,紫燕在檐下低飞,盛开的野花在晨风中轻轻摇曳。这位来山区擂队的女知青,靠在简陋的农舍的门外,突然发现春天在不知不觉中已经降临人间。此时,定然有一种不可名状的激动冲击着她的心房,她那拿着梳子的手无力地垂落下来,迷惘的目光望着远方。她,陷入了沉思,一啊,姑娘,这样一个美好的早晨,你在想什么呢?
姑娘的脚边,有一个旧的搪瓷杯子,种着仙人掌,一朵猩红的花儿,迎着春光,傲然怒放。在十年动乱之中,这株仙人掌,连同它的主人,被命运抛到这个偏僻的小山村。然而,仙人掌是一种生命力极顽强的植物。即使落在贫的土中。不给它水,不给它阳光,它也照样生长,照样开花,而且这花,才是真正美丽的花,红得如火如它主人脉管中流动的热血。啊,这不屈的小生命,不就是眼前这位姑娘的写照吗?我想,要是画中的她当真开了口,准能说出一段混和着辛酸苦辣的故事来。于是,我似乎理解了姑娘目光中流露出来的无言的申诉:这些年来,她像所有诚实、正抓的青年一样,遭到了多少不公平的对待呀!她曾天真地幻恕过有一天也能得到升学、工作的机会,可是,也许因为她的倒霉的血统,也许因为她不屑于投机钻营,也许因为她拒绝了某些大权在握的人的好意一她理应得到的权利就被剥夺了。在那阴郁的日子里,她与仙人掌作伴,默默地忍受着,抗争着,期待着
春天终于来临了。即使对于她那样的经历了坎坷的生道路的不幸者来说,这美的春光,也催醒了她久埋于心底的希望的种子,她觉得幻想中的新生活的光辉,正在远方隐隐地闪炼。她的目光,欣喜中掺合着优伤,迷惘中流露出渴望。是的,这是一种深深的渴望,对春天、对幸福、对欢乐和对公正的渴望!
啊,姑娘,我真诚地相信,你的期待再也不会落空,因为笼罩在祖国上空的乌云已被驱散,明丽的阳光已照到你的屋前。纵有无端风雨,袅袅余寒,也阻档不了你的青春的生命像花一样开放。伸开你的双臂,拥抱春天吧!这春天是属于你的,属于我的,属于我们大家的。
油画观后感 篇5
《父亲》油画观后感
近日,我有幸参观了一幅名为《父亲》的油画作品。这幅画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家庭之间深厚的亲情和父爱的伟大。让我来为大家细致地描述一下这幅作品的细节和给我带来的感受。
这副画作采用了油画的技法,画面整体以柔和的灰色调为主,给人以一种沉静、朴实的感觉。画家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个富有神采的中年男子,他看上去举止得体、面容慈祥,仿佛聆听着某个远方的声音。这位父亲端庄而温和,眉宇间透露着岁月的沉淀和智慧的积淀。他的眼神慈爱而深沉,仿佛蕴藏着无穷的爱与关怀。
《父亲》的背景画面采用了简洁的线条勾勒出的房屋和树木,给人以清新宜人的感受。整个画面的构图非常精致,画面中的各个要素都居于其位,和谐而有序。画家通过细致入微的线条和充满层次感的光影处理,让人感受到了家庭氛围的浓厚和温馨。
观察这幅画,我不禁联想起了自己的父亲。他不仅是我力量的源泉,更是我不断努力的榜样和支持者。和画中的父亲一样,他也是一位慈爱而勤劳的人,时刻默默为家庭付出,默默奉献着。每当我遇到困难和挫折,他总是在我身边,给予我力量和鼓励。正因为有了父亲的陪伴和指导,我才能够勇往直前,追逐自己的梦想。
《父亲》这幅画作给予了我对亲情和父爱的深刻思考。父爱是一个家庭最温暖的阳光,像一把护伞,时刻为我们遮挡风雨。这幅画作用细腻的笔触和精致的构图,向我们传递了温暖和力量。无论我们身在何处,当我们感受到这份深深的父爱时,我们会感到无比坚定和勇敢。正如画中的父亲一样,他的爱是深沉而默默无闻的,却包含着无限的真诚和关怀。在他面前,我们会变得渺小而真实,他的存在给予了我们力量和动力。
这幅画作让我感受到了父爱的伟大和家庭力量的温馨。我想借此机会表达对我的父亲的感恩和敬意。无论是在成功的路上还是在失败的泥泞中,他始终是我最坚实的后盾和最信任的人。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唯有家庭和亲情永远陪伴着我们,让我们永不孤单。
通过观赏《父亲》这幅油画,我深切地感受到了父爱的伟大和家庭之间的纯粹和温馨。无论是画中的父亲还是我自己的父亲,他们都是我们最坚实的依靠和最无私的奉献者。这幅画作让我们思考和珍惜这份父爱,给予我们自信和勇气去追求我们的梦想。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在家庭中感受到这份无尽的关怀和爱意,并且学会怀着感恩之心去回报。只有懂得珍惜和相互爱护,我们的家庭和社会才能变得更加美好。
油画观后感 篇6
朱英杰在县教研室美术教师王福良的指导下,赴杭州浙江美术馆观看了由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主办的第十二届全国美术展览油画展。
对于这些农村教师来说,能否去一、二线城市看展览,无论从时间安排、经济支持还是交通条件都是不小的考验。因此,没有统一的组织和安排,一般不会自己去看展览。近年来,在王先生的努力下,每年组织中小学美术教师观看高质量的美术展览,已成为我县美术教师的传统活动。
每当遇上这种机会大家也都积极响应,倍感珍惜。
由文化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和会、中国艺术协会主办的第十二届全国油画艺术展共展出近600幅作品。面对这场高大上的视觉盛宴大家一直看到腿酸脚麻,闭馆时间到了才在工作人员的催促中意犹未竟地离开。
对我来说,我只是一个业余的艺术爱好者,我是一个油画外行。看展览就是来这里学习、享受和享受。我们谈谈看展览的感受吧。
杭州浙江美术馆地理位置优越,紧邻风景如画的西湖。展览安排在美术馆的上下两层。盛大的展览现场给人一种舒适感。
整个展览主题众多,包括城乡、社会和民族、家庭校园、军事边疆、人物历史等。作品大多通俗易懂,关注社会生活,真实反映了时代特征和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很多作品采用不同的材料,尝试新的技术形式,追求个性化的表达,让人感受到作者强烈的创新欲望。
展览中的图片很大,大多超过2平方米,自然增加了画作的重量感和视觉冲击力。
有许多写实具象的作品细腻精致,逼真的效果与摄影无异,表现了画家高超的技艺。也许随着摄影和油画的发展,未来会有一个摄影和油画的特别系列。
一些画家融入中国画的技法,让画面更具有艺术韵味。
一定比例的反映少数民族的作品,特别是反映藏族人民生活的作品,令人印象深刻。
意象或抽象作品较少,整个画展让人觉得通俗易懂。
看完展览,我觉得主要有两个不足。首先,我觉得有些作品的作者虽然很细心,画面也很细腻,但比较死板,缺乏生命力,失去了感染力。二是选集作品可能过多,近600部选集作品,造成部分作品主题、思想和表现形式的重复。
这次观看美展,对我来说就是一场视觉饕餮、精神体验,在看的过程中不时激起“跃跃欲试”的作画冲动,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获益匪浅。希望画家们继续追求,贴近生活,关注普通人,深入思考,反应社会现实,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人们需要的艺术作品。
油画观后感 篇7
《疯狂星期二》读后感作品集
《疯狂星期二》是一本非常有魔力的书,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不为它所动的小朋友。阅读的过程中,小朋友们的惊叹声、开怀大笑声不断,他们会大声说出自己的判断和想法,发现细节,找出线索,从而给出种种推测。
最有意思的是它开放性的结尾,不仅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想象,也打破了一种常规性的思维局限。之前,我也让小朋友们根据结尾去自由发挥,编出另一个“疯狂星期二”的故事。
可这一次,我想换一种方式,利用这个有意思的绘本进行“读后感”练习。
《疯狂星期二》读后感
二年级 李睿朗
今天,我读了一本绘本,名字叫《疯狂星期二》,作者是大卫·威斯纳。
它很有趣,主要写的是一群青蛙飞起来了,他们飞到了小镇,撞到了被子,还去了老奶奶家看电视。天亮了,荷叶落到地上,小青蛙也跳回了池塘里。人们发现地上全是荷叶,感到很奇怪。
我很喜欢这个故事,因为青蛙坐的荷叶很神奇,我也想坐上去到处飞。
《疯狂星期二》读后感
二年级 陈欣怡
今天下午,我和小伙伴一起看了一本绘本,名叫《疯狂星期二》,我觉得很有趣,它的作者是大卫·威斯纳。
这个故事写的是一群青蛙飞上了天。青蛙从池塘飞到了小镇,它们看见一个吃面包的人,而且还和他招手。接着,青蛙门撞到了床单上,又飞到了老奶奶家看电视,又遇到了一只狗把它吓跑了。天亮了,青蛙从天上掉下来了,它们回到了池塘。人们发现地上有许多荷叶,觉得很奇怪。
我喜欢这个故事,因为荷叶很神奇,我也想坐在上面飞。
《疯狂星期二》读后感
二年级 俞可馨
今天下午,我看了一本绘本叫《疯狂星期二》,我觉得很有趣,它的作者是大卫·威斯纳。
它写的是一群青蛙飞上天的故事。青蛙从池塘飞到了小镇,它们飞到了一个正在吃面包的人的窗户边,还和吃面包的人打招呼,再飞到了老奶奶家看电视,又遇见了一只狗把狗吓跑了。天亮了,青蛙从天上掉下来了。后来,人们发现了地上的荷叶觉得很奇怪。
我喜欢这个故事,因为我觉得荷叶很神奇,我也想坐在上面飞。
《疯狂星期二》读后感
二年级 饶欣妍
今天,我和小朋友一起看了一本有趣的绘本叫《疯狂星期二》。这本书可好看了,书的作者是大卫·威斯纳。
这个故事写了一群青蛙和荷叶飞上天空,来到小镇,和吃面包的人打招呼。又来到一个人的家里,有的看电视,有的看画。天快要亮了,青蛙们很快的飞。天已经亮了,青蛙都掉下来了,最后青蛙们快速地跳,跳到池塘里去了。
我很喜欢这本书,因为我看见这本书的荷叶太神奇了,我也想坐在荷叶上。
《疯狂星期二》读后感
三年级 殷可文
今天,我看了一本绘本叫《疯狂星期二》,我觉得这本绘本很有趣,它的作者是大卫·威斯纳。
这本绘本讲的是青蛙的故事。一群青蛙从池塘飞往小镇,路上,吓坏了一只乌龟,吓跑了一群鸟。到了小镇上,他们看到了一个吃面包的男人,有只青蛙还向他招手,结果撞上了被单。它们又飞到了一个老奶奶家看电视,在看电视的时候一只猫看见了这神奇的事件。后来,它们又遇到了一只狗,把狗吓跑了。当他们想回家的时候,天亮了,荷叶的魔法时间到了,一只只青蛙从天而降,青蛙们只能自己跳回池塘。早上,人们看到地上的荷叶,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觉得很奇怪。
我很喜欢这本绘本,我会把它推荐给我的好朋友。
《疯狂星期二》读后感
三年级 包述轩
今天,我读了一本绘本,它的名字叫《疯狂星期二》,作者是大卫·威斯纳。
这个绘本很有趣,讲的是青蛙飞起来了。它们和吃面包的人打招呼,撞到了被子,又来到了老奶奶家看电视。早上,青蛙的荷叶失去了魔法,他们全都掉下来了,然后它们辛辛苦苦地跳回了池塘。人们很奇怪这些荷叶是从哪来的。
我很喜欢这个故事,因为这个故事很有趣。
密斯杨点评: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读后感”这个词语非常陌生,再加上这本绘本,除了几个时间点,没有一行文字,概括并用自己的语言去复述这个故事就显得很有难度。
但小朋友们在经过一番热烈地讨论后,还是很顺利地完成了。
从孩子们的习作来看,这本绘本让他们印象最深刻的几个场景分别是:和吃面包的人打招呼,撞到了被子(床单),在老奶奶家看电视,遇到了狗,从荷叶上掉下来,人们对于荷叶的奇怪。
然后,二年级的小朋友都表达了对会飞的荷叶的向往,也想坐上去到处飞。三年级的小朋友因为年龄大一点,表现得要理性一些。
此外,做个说明,我每次把初级班所有的作品都展示在这里,是因为“写作”的五个步骤里最后一步就是“展示”,“展示”的功能也能让他们更认真地去对待写作。
更重要的一点是——我觉得孩子们都写得很不错,一直在进步。我在一次次的编辑过程中,对孩子们的字、词、句以及标点符号的修改已经越来越少,大家看到的基本上就是孩子写在本子上的内容。
所以也请家长们看到这些进步,及时给予孩子肯定,让他们对自己有信心,对自己的写作有信心。
油画观后感 篇8
一个青春妙龄的少女,面对终生残疾而能手扶拐杖,孜孜不倦地学习,不能不说她是主活中的强者。具有这种万劫不摧,磨骨弥坚精神的人与那种稍遇挫折,便心灰意冷、惆怅颓唐者相比较,真可谓是天壤之别啊。夭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然而,怎样摆布自己的生命之舟,确实能在抢海横流之中显出本色。挫折、失意,对于强者,只能增添他战胜困难的勇气;而对弱者,它却威风十足,气焰嚣张。
弱者在困难面前畏缩不前,屈服于挫折之下。只有强者,在困难与价折而前才面无惧色,从容自如,叱咤风云,奋然而前行。科学工作者高士其全身瘫痪后,还坚持不懈地进行科普创作;国画家费心我右手病残后,毅然使用左手挥毫作n。他们部是生活中的强者。伤残之人方能急国之所难,胸怀多难乃兴邦之望,而对于吾辈体态健美的人应当如何呢?这确实是摆在我们面前发人深省的课题。
〔评语〕这是一种比较新颖的作文方式。《有志者》的画面形象也比较鲜明,含义较深。写好此文第一步要仔细进行观察,只有观察细致入微,才能充分展开联想,才能透彻地揭示出画意的真谛,本文基本上体现了这些原则。作者观察力较敏锐,对画面的本质问题拟意比较准,行文比较果断。
油画观后感 篇9
此次展览汇聚了俄罗斯最高美术学府列宾美术学院的六位画家的多幅作品,题材以风景、人物为主,这些作品都继承了以巡回画派为代表的俄罗斯现实主义油画的精神价值,展示了当代俄罗斯现实主义油画的多元性。艺术家通过敏锐的观察,以细腻的笔触、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真实的生活场景,直接感受和思考人生的哲学意义。
俄罗斯油画既有东西方文化色彩,又有鲜明的写实绘画观念,深邃、厚重、大气,具有强烈的理想主义情怀。在俄罗斯这块充满了浓厚文化艺术底蕴的民族土地上,孕育了众多的美术巨匠。这些作品继承了俄罗斯古典学院派的风格,注入了当代中青年艺术家的思想,开启了俄罗斯绘画的另一种画风。
这个展览实际上是一个很好的展览。他向我们展示了他对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的教学和教育理念。从这次展览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感受到这一点。展览中的作品仍以俄罗斯优秀的现实主义题材为基础。只是看了一下,当然有一些探索性的东西,我觉得很不错。
但主流还是以写生和写实为主,这也是俄罗斯的优秀传统。随着苏联的解体,俄罗斯油画近年来也变得多姿多彩,但主流仍然是写是主义的表现。随着改革开放,中国油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不是一个单一的俄罗斯现实主义的表达方式,而是更具表现力、探索性、抽象性和写意性。我们看到,我们的中国油画更多地吸收了我们中国文化的精神。
俄罗斯苏维埃时期的许多优秀文艺作品,对于鼓励人民走向革命和战斗,培育具有深远影响的新一代人民,发挥了巨大作用。俄罗斯人民艺术家莫伊谢延科(1916--1988) 可谓是美术界杰出代表之一。他一生创作了许多令人难忘的军事作品。
如:“红军来了”“同志们”“甜樱桃”“通讯兵”“胜利”等,表现出俄罗斯人民在国内战争和卫国战争中的信心、勇敢、激情与豪迈,他们用流血和牺牲换来胜利与和平。建立了卓越的功勋。
莫伊切延科的油画充满激情,气势磅礴。他那简洁概括的造型,狂飙忽起的笔触,豪迈阳刚的风格,浪漫象征的构思和处理手法,与他的炉火纯青的技巧与思想心灵浑然一体,犹如一曲曲色彩的交响诗和高亢的进行曲,令人报奋和思索。本次展览重新挑选了莫伊切延科在俄罗斯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军事题材代表作品,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思想、思想和风格。
莫伊谢延科认为:“真正的艺术家应该始终体察时代的痛苦与欢乐,以这样的态度对待时代,对待自己和同时代人,这也就是表现了画家自己”。因此,他的创作与时代同行。
今年,莫伊切延科只有100多岁。本次展览是对俄罗斯苏维埃时期主题创作的回顾,纪念这位为写实油画作出独特贡献的画家。展出的所有作品均由俄罗斯国家博物馆收藏。俄罗斯国家博物馆是俄罗斯收藏各历史时期艺术品最全面的博物馆,藏品超过40万件。
而展出的这些作品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民族底蕴继往开来
俄罗斯油画在继承古希腊艺术、拜占庭艺术和西欧各国艺术传统的同时,探索着结合俄罗斯本民族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融入本土化的艺术语言和形式,经历着不断变革的发展过程;无论是古典时期还是巡回画派,其丰富多彩的艺术内容和形式兼具东西方的文化色彩和鲜明的现实主义绘画传统,朴实、厚重、深沉、略带忧郁的艺术语言富于情调,诠释着真、善、美的精神内涵,史诗般地描述和再现了俄罗斯文化浓浓的人文主义情怀和生命态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比邻而居的中俄两国息息相关,俄罗斯艺术在新中国的特殊背景下曾拥有极高的接受度,无论是**、美术还是文学,很长一段时间里在中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20世纪50年代,几乎所有的中国油画家都受到俄罗斯油画艺术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和启发。
列宾美术学院作为俄罗斯最高的美术教育机构,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大师,坚持和发展了现实主义美术创作和教学的主要发展方向。本次展览六位画家均来自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虽然题材内容和各自画风不同,但都有明显的俄罗斯传统油画特征,展示民族底蕴和当代俄罗斯油画艺术创作的主要风貌,在体现学术研究价值的同时,将带领着人们重温俄罗斯油画艺术的绚烂时光。
本次展览吸引了众多的艺术家、市民、收藏爱好者以及我们这些学生前来参观,站在这些作品前,我们除了被俄罗斯民族的风情、迷人的风光、斑斓的色彩所吸引外,还能从中领略到异国美术深刻朴素的人文情怀,以及俄罗斯现实主义油画的艺术魅力。
油画观后感 篇10
《父亲》油画观后感
从艺术作品中吸引了我,并引发了许多思考。这幅油画的标题是《父亲》,令我对这幅画作充满了期待。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我发现这幅画作以一种非常精准而真实的方式表达了父爱的深沉和内涵。在这篇观后感中,我将详细、具体且生动地描述这幅画作,并解读其中蕴含的情感以及与我个人的共鸣。
首先,我们看到画中的父亲呈现出一种庄严而又沉着的姿态。他站在一片广袤的田野之中,仿佛与大地融为一体。在他的脸庞上,有着岁月痕迹的纹路,以及沉默而深邃的眼神。父亲的脸上并没有什么华丽的表情,但却透露出一种坚定和责任的气息。他的双手紧握着农具,似乎映射出他强壮的身体,和养家糊口的艰辛。这种身体语言和细节,使我感受到他为了家庭所承受的压力,以及他为了保护家人而付出的努力。
而画面中的环境也给人一种庄严而恬静的感觉。广袤的田野给人一种开阔和无限的感觉,以及对母亲大自然的信任和依赖。远处的山峦和阳光照射下的大地,都在展现出一种宁静和安定的氛围。这种氛围与父亲的姿态相呼应,使我感受到他对家庭的责任和渴望给予他的坚定力量。
此外,画中的细节也使我对画作产生了许多联想和思考的空间。画家通过虚实相间的技巧,使细节更加丰富和生动。父亲头顶上的老树,给人一种岁月的沉淀和经历的印记;风吹动苗稻的细腻笔触,仿佛那是田野中生命的呼吸;背景中那片深蓝色的天空,展现了一种宁静而苍茫的境界。这些细节仿佛在诉说着父亲无言的故事,让人产生了对家庭、对时间流逝以及对生命的沉思。
对我来说,这幅油画《父亲》引发了我对父爱的思考。父亲是我们生命中的导航系统,他们默默付出,承担着养育家庭的责任,让我们能够茁壮成长。他们的爱无声无息,却深深地印在我们的心灵中。作为一个成年人,我开始更加珍惜和感激我与父亲之间的羁绊,并愿意更多地参与到家庭中来。
总结来说,《父亲》这幅油画以其细腻的绘画技巧和真实的情感表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观察和感悟,我深深感受到了父亲的坚定、责任和爱。这幅画作唤起了我对父亲的记忆和感激,并引发了我对家庭、时间和生命的思考。通过欣赏这幅画作,我进一步认识到了家庭的重要性,并将更加珍惜和珍视父亲的养育之恩。
油画观后感 篇11
——用艺术感悟人生
听闻李昆山先生的在线作品集免费向公众开放这个消息后,十分高兴,终于能让更多人看到这位艺术大师的作品了。
李昆山先生自幼喜欢绘画,衷情于素描、国画,早年他经商颇具成就,并创办了滦县的知名企业,随即在旁人惊诧的目光中,这位闻名百里的企业家把蒸蒸日上的生意放在一旁退居二线,拿起画笔开始专攻油画,这笔一拿就是二十多年。
在和李昆山先生的交往中,他不时给自己冠上“农民画家”的头衔。1942年,李昆山出生于河北唐山的一个农民家庭,自幼喜欢绘画,但在当时,一名农家子弟学习绘画实在是太困难了,无法接受专门艺术教育的他,珍惜每一个学习的机会,凭着自己多年的勤学苦练,终于在多年后成为一个职业画家。“我是农民的儿子,虽然我没有机会走上传统的艺术求学之路,但那片充满希望的田野却教会了我更多艺术理念。”
在研究油画创作中,他融入了自己的人生感悟和绘画理念,又不落传统俗套,融入了西方现代抽象表现主义的艺术精髓,使两种不同的理念和风格融为一体,境界开阔。其作品,可透悉他丰富的心路历程,以及独到的审美追求。其油画以凝练而准确的形象,融会着中西艺术的深厚造诣,寓意深远。他把自己的全部情感溶入到油画艺术作品的创作之中,创作风格自成一家。
相较于圈里的其他的职业画家,李昆山先生的画作里有更多的原生态,以及最鲜明的个人特色。那些平和的画面和浓郁的时代韵味就和他刻满了土地痕迹的面庞一样,平淡而不平凡。李昆山先生极重绘画技巧,他的作品是在广泛吸收了古今中外艺术营养基础上的出色创造,这里有水墨写意的神韵,有工笔重彩的严谨,有古典绘画的雅丽、富贵,有印象派的色彩追求,也有现代艺术的构成法和某种梦幻意识。
没有拜师学艺,却熟悉油画、水粉、水彩、国画等各门类绘画技艺,没有经过专业老师指导,作品却屡屡获奖。李昆山先生用“执着”两个字解读他自学成才的历程。每天反复模仿练习成了他必修功课,所以在他每一次创作之初,都对将要创作的作品进行反复思考和琢磨,不仅反复研读作品背景,还要查阅大量历史资料,做足了创作前的准备。二十年中,他创作的成品作品200多幅,因不满意而丢弃的作品逾千幅。
近年来,李昆李先生的作品在国外内比赛中多次获奖,并被相关机构和藏家收藏,各大媒体纷纷对他进行报道,他的12幅作品被中国邮政部门作为个性化邮票选用,成为中国历史上邮政部门一次采用作品最多的画家,2010年3月,在各界知名人士和当地领导的支持下,他成立了“滦县金山美术馆”,把提高民众美术修养做为自己艺术工作的重点。
面对众多荣誉,他表示最感谢还是党和政府,几十年来,没有党中央的英名领导,哪有民众的安居乐业,更别提让自己一个农民成为一个艺术家这种机遇了,让他用艺术来感悟人生。他坦言自己对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追崇,他正在创作以中国各届领导班子为内容的大型系列作品。据悉,该系列已完成作品已有部分被各界知名人士收藏,相信李昆山先生的作品将会被更多人欣赏,他的艺术之路也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