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下册优秀物理教案5篇

高三下册优秀物理教案5篇

日期: 人气:
商城:教学网

教案要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注重培养优秀学生和改善后进生,让所有学生都得到发展。在这里,边肖给大家分享一下高三下册的优秀物理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高中第三册第一部分物理精品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和时间的单位;

2.将选择合适的工具来测量长度和时间;

3.了解测量误差和减少误差的方法。

过程和方法

1.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长度和时间的方法;

2.通过实验学习秤和秒表的正确使用。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理解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学习简单的测量知识,认识到测量在物理中的重要性,养成细致严谨的学习习惯;

2.了解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以及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技的热爱。

[教学重点]

使用标尺正确测量长度,使用秒表测量时间。

【教学难点】

测量长度时读取估计值。

[教学准备]

教师:习题和数字(事先写在或画在后黑板上)、刻度尺(量程0 ~ 1m,分度值1cm)、钢卷尺(量程0 ~ 2m,分度值1mm)、游标卡尺、螺旋千分尺、石英钟、电子表、J1202机械秒表(精度0.01s)、J1202电子秒表(精度

学生:标尺(量程0 ~ 15cm或0 ~ 20cm,分度值1mm)、铅笔、金属块、J1202机械秒表(精度0.1s)、J1202电子秒表(精度0.01s)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和内容、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

首先,课件导入

展示课件】展示一些视错觉的有趣例子。

1.图中的两条紫色线是直线吗?

2.图B中哪条红线更长?

【过渡语】我们的感觉器官很难准确判断,有时会出现错误。因此,要做出准确的判断,得到准确的数据,就必须使用测量仪器进行测量。

【提问】尺子、天平、钟表、温度计等。熟悉测量工具或仪器。都是有刻度的,测量时要正确使用,正确记录测量结果。那么如何测量长度和时间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感觉是不可靠的,测量是必要的,从而引出题目。

1.学生互相谈论自己的感受,请2~3名学生回答自己感受的结果。

2.去掉背景后,再次观察,找到:

图A中的两条紫色线是直的;图B中的红线长度相同。

3.认识到感觉是不可靠的,为了得到准确的结果,应该进行测量。

二,新课教学

1.长度单位

(1)长度单位的符号

(2)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3)知道一些物体的长度。

2.长度测量

实验:用刻度尺测量长度【过渡】测量任何物理量,必须先指定其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

【版面自学】

1.阅读科学世界中的P15“国际单位制”。

2.阅读“长度单位”一节(P10-P11)。

(时间2分钟)

[提问]

1.你在小学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它们之间是什么换算关系?

2.你现在知道什么新的长度单位?它们和米是什么换算关系?

优秀物理教案第三册第二部分

一、教学任务分析

匀速圆周运动是直线运动之后的第一个曲线运动,是如何描述和研究比直线运动更复杂的运动的延伸,是力与运动关系知识的进一步延伸,是学习其他更复杂的曲线运动(平抛运动、单摆简谐振动等)的基础。)以后。

学习匀速圆周运动需要以匀速直线运动和牛顿运动定律的知识为基础。

从观察生活和实验中的现象入手,让学生了解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得出匀速圆周运动是最基本、最简单的圆周运动的结论

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感受圆周运动的不同情况,认识到需要引入物理量来描述圆周运动的速度,进而类比匀速直线运动和多媒体动画学习线速度和角速度的概念。

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探究、相互交流等方式。我们将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为学生创造一个讨论和分析几个实际问题的平台,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会合作与交流,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素质。

通过生活实例可以知道,圆周运动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学习和研究圆周运动,激发学习热情和兴趣,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二,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知道物体沿曲线运动的条件。

(2)认识圆周运动;理解匀速圆周运动。

(3)了解线速度和角速度。

(4)在实际问题中计算线速度和角速度,判断线速度的方向。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匀速圆周运动概念的形成过程,了解建立理想模型的物理方法。

(2)学习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角速度的定义,知道类比法的应用。

3.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1)从生活实例中了解圆周运动的普遍性和学习圆周运动的必要性,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通过相互讨论和交流的学习过程,了解合作与交流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在活动中愿意与他人合作,尊重同学的意见,善于与他人交流。

三,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关键点:

(1)匀速圆周运动的概念。

(2)用线速度和角速度描述圆周运动的速度。

难点:理解线速度方向是圆弧上各点的切线方向。

四。教学资源

1.设备:壁挂式时钟

,回力玩具小车,边缘带孔的旋转圆盘,玻璃板,建筑用黄沙,乒乓球,斜面,刻度尺,带有细绳连接的小球。

2、课件:flash课件——演示同样时间内,两个运动所经过的弧长不同的匀速圆周运动;——演示同样时间内,两个运动半径所转过角度不同的匀速圆周运动。

3、录像:三环过山车运动过程。

五、教学设计思路

本设计包括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与角速度三部分内容。

本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以录像和实验为基础,通过分析得出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通过观察对比归纳出匀速圆周的特征;以情景激疑认识对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不同描述,引入线速度与角速度概念;通过讨论、释疑、活动、交流等方式,巩固所学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设计要突出的重点是:匀速圆周运动概念和线速度、角速度概念。方法是:通过对钟表指针和过山车两类圆周运动的观察对比,归纳出匀速圆周运动的特征;设置地月对话的情景,引入对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描述;再通过多媒体动画辅助,并与匀速直线运动进行类比得出匀速圆周运动的概念和线速度、角速度的概念。

本设计要突破的难点是:线速度的方向。方法是:通过观察做圆周运动的小球沿切线飞出,以及由旋转转盘边缘飞出的红墨水在纸上的径迹分布这两个演示实验,直观显示得出。

本设计强调以视频、实验、动画为线索,注重刺激学生的感官,强调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化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概念和规律的教学体现“建模”、“类比”等物理方法,学生的活动以讨论、交流、实验探究为主,涉及的问题联系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强调对学习价值和意义的感悟。

完成本设计的内容约需2课时。

六、教学流程

1、教学流程图

2、流程图说明

情境I录像,演示,设问1

播放录像:三环过山车,让学生看到物体的运动有直线和曲线。

演示:让学生向正在做直线运动的乒乓球用力吹气,体验球在什么情况下将做曲线运动。

设问1: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将做曲线运动?

情境II观察、对比,设问2

观察、对比钟表指针和过山车这两类圆周运动。

高三下册优秀物理教案篇3

一、教学目的:

1.经历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并了解力的概念。

2.通过实验感受力作用的相互性。

3.通过常见的事例和实验,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二、教学重点:

1、让学生经历和体验归纳力的初步概念的过程。

2、力的初步概念。

三、教学难点:

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道理,解释一些简单的力的现象。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请一位同学到教室前面表演举哑铃。(演示)

师:请这位同学谈谈肌肉有什么感觉?

生:我感到手臂上的肌肉十分紧张。

师:最初我们对力的认识,就是从肌肉的紧张的感觉而得来的。那么,在物理学中我们又是怎样来认识力的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新课教学

1、力是什么

师: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什么情况下会用力呢?

生:举重比赛时,人用手推杠铃。

生:拔河比赛时,人用力拉绳。

生:人用力压跷跷板。

生:人用力提水桶。

师:刚才几位同学举的在推、拉、压、提等情况下,人对物体施加了力。那么,是否只有人才能对物体施加力呢?生产中,你见过其他物体对物体施加力的情况吗?

生:我看见过推土机推土。

生:我见过大吊车提货物。

生:我见过压路机压路。

生:我见过拖拉机拉犁。

(教师选好学生所举的例子,并做好板书)

师:同学们想一想黑板上的这些例子,有什么共性?

生:上面的例子中,不论是人还是物体,当他们对别的物体用力时,都与别的物体是相互接触的。

生:都发生了推、拉、压、提等动作。

师:刚才的两位同学总结得很好,我们先来看第一位同学所讲的即发生力的时候,物体与物体总是相互接触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生:我不同意。

师:为什么呢?你能举出一个发生力的时候,物体没有相互接触的例子吗?

生:我用钢笔与头发摩擦,然后将钢笔接近小纸屑,发现还没有接触,小纸屑就被钢笔吸引上了。

师:很好,这位同学所举的例子告诉我们,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加力的时候,可以不直接接触。

师:再来看第二位同学讲的,有力发生时,物体之间总会发生推、拉、提、压等动作。在物理学中通常将物体之间的推、拉、提、压、排斥、吸引等叫做作用。

师:现在我们就可以归纳出力的概念。把上述例子中的具体物体的名称去掉,用“物体”代替,则力的概念就成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师:我们通常将施加力的物体叫做施力物体,受到力的物体叫做受力物体。

从黑板的例子中找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学生练习)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师:请同学们用手拍桌子,两手互拍,拉橡皮筋,提书包,体会一下施力与受力的感觉。你能发现力的作用有什么特点?

生:用手拍桌子时,手对桌子施力,但手感到疼,这说明桌子也对手施了力。

生:两手互拍时,左手对右手施力,右手也对左手施力。

生:用手拉橡皮筋时,橡皮筋也在拉手。

生:手向上提书包,书包对手也在向下拉。

师:大量的事实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板书: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力的作用效果

请一位同学上台表演拉健身拉力器。(演示)

师:同学们注意观察,拉力器中弹簧的形状有什么变化?

生:在拉力的作用下,弹簧的长度伸长。

师:对,刚才拉橡皮筋时,橡皮筋的长度也伸长了。这些情况说明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简称形变)。

(板书: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师:在踢足球时,足球的状态是否发生了改变?怎样改变?

生:足球有时是静止的,但受力后就成为运动的。

生:足球有时是运动的,但被守门员接住后就成为静止的。

生:足球有时朝某一方向运动,但受力后却改变了方向,飞向另一个方向。

生:足球的运动快慢也有变化。

师:物体由静到动、由动到静,以及运动快慢和方向的改变,都被认为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高三下册优秀物理教案篇4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杠杆。

(2)知道杠杆的平衡。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

(2)通过探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杠杆,进一步认识物理是来自于生活的,认识到物理是有用的。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2)难点:从常见的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杠杆,理解力臂的概念。

(三)教学准备

杠杆支架、钩码、刻度尺、线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请学生阅读教材引言部分,使学生了解简单机械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认识到学好这部分知识具有实际的意义,自然引入杠杆一节的学习内容。

二、什么是杠杆?

出示一些实物,象瓶起子,剪刀等并演示如何使用。

请学生归纳其相同点。

1、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请学生介绍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可以看作杠杆?

要点:

(1)硬棒

(2)绕着固定点转动

三、几个名词

1、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2、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3、支点:绕着转动的那个点O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l1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PS:力的作用线指的是经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所在的直线。

力臂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学生练习:作图P68动手动脑学物理第3小题。

四、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什么叫杠杆的平衡

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称为杠杆的平衡。

2、小实验:请一个大同学和一个小同学做推门比赛。(大同学推靠近门轴方向,小同学推远离门轴方向)

通过亲自动手,感受平衡时应与力的大小和作用点等因素有关。为下面探究中的猜想做铺垫。

3、探究过程

(1)提出问题:杠杆的平衡条件是什么?

(2)猜想与假设:从刚才的实验出发,引导学生猜想。

(3)设计实验,制订计划

(4)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如课本第65页。

(5)分析与归纳:

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写成:F1l1=F2l2或F1F2=l2l1

即:力与力臂成反比

(6)评估:

a、为什么在实验前,要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b、如果不用钩码而用弹簧测力计进行实验,应注意什么问题?

4、学生练习

动手动脑学物理

(五)小结

(六)作业

高三下册优秀物理教案篇5

知识目标

1、知道涡流是如何产生的;

2、知道涡流对我们的不利和有利的两个方面,以及如何防止和利用;

情感目标

通过分析事例,培养学生全面认识和对待事物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

本节是选学的内容,它又是一种特殊的电磁感应现象,在实际中有很多应用,比如:发电机、电动机和变压器等等.所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讲,或者知道学生阅读.什么是涡流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涡流和自感一样,也有利和弊两个方面.教学中应该充分应用这些实例,培养学生全面认识和对待事物的科学态度.

教学设计方案

一、引入:引导学生观察发电机、电动机和变压器(可用事物或图片)

提出问题:为什么它们的铁芯都不是整块金属,而是由许多相互绝缘的薄硅钢片叠合而成?

引导学生看书回答,从而引出涡流的概念:什么是涡流?

把块状金属放在变化的磁场中,或者让它在磁场中运动时,金属块内将产生感应电流,这种电流在金属块内自成闭合回路,很象水的旋涡,因此叫做涡流.

整块金属的电阻很小,所以涡流常常很大.

(使学生明确:涡流是整块导体发生的电磁感应现象,同样遵守电磁感应定律.)

二、涡流在实际中的意义是什么?

⑴为什么电机和变压器通常用相互绝缘的薄硅钢片叠合而成,就可以减少涡流在造成的损失?

⑵利用涡流原理制成的冶炼金属的高频感应炉有什么优点?

电学测量仪表如何利用涡流原理,方便观察?

提出上述问题后,让学生看书、讨论回答

三、作业:让学生业余时间到物理实验室观察电度表如何利用涡流,写出小文章进行阐述.

教学网

0 留言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