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大了怎样和他沟通,尊重和信任是沟通的前提,交流只能在这一基础上进行和完成。这一基础意味着沟通双方是平等的,代表着彼此是可以相互接纳的。
、学会倾听,这是沟通的第一步。假如儿子正为某事在气头上要允许他发脾气。父母不妨先坐好,安静地等待孩子,安静地看着孩子,不去打断他的话,全神贯注地倾听,不左顾右盼,停下手边的工作,这等于告诉孩子:你是被我们在意的,我们在认真地听在注意你所说的感觉或问题。
孩子往往是非常敏感的,父母在与孩子的交流中语调暗含着一种态度,它同谈话的内容同样重要,从接受者的角度看甚至还比内容更重要。想一想我们是用怎样的语调来同自己的朋友交谈的,我们对孩子又是怎样说话的,是否居高临下了,生气时是否对孩子叫喊了,渐渐地那叫喊的音量是否变成了你说话时的“正常声音”了?另外“身体语言”不可忽视,据美国人类学家得出的结论是:在所有的影响力中,语言占7%,音调占23%,表情及肢体动作各占35%,可见其作为沟通工具的作用。
常有家长把孩子的话不当回事,当他们兴致高昂地找你来说一个感兴趣的话题时,你可能不感兴趣,但也要认真听,先听孩子说,用无声地肢体语言,告诉孩子,你在倾听,而不是似听非听,或者一边听,一边刷手机,或是在做其他事。这样敷衍,还不如不听。
即使孩子的观点,你可能一开始就不同意,也要耐心听完,充分了解孩子的想法之后,知己知彼,和他接下来才能有话题可聊。
以交换意见的方式,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大家长作派,觉得自己什么都是对的。如何交换意见呢?对此,董进宇博士在家庭教育家长课堂中,曾经提到两个万金油句式,很适用。
句式一:如果你同意孩子的,那就说:“你说的对,我觉得还有……”,作为内容补充。
句式二:如果你不同意孩子的,那就说:“你说的对,事情在你看来是这样的,你看我这么理解有没有道理?……”接下来再交流自己的看法。
比如,已经上了小学的孩子想要某件玩具,但你觉得那个只适用幼儿园的孩子,你不同意给他买,就可以这样说:
“孩子,你说的对,在你看来这个玩具很好玩,你看你都是小学生了,长大了,有更多更有意思更厉害的玩具,我们可以一起看一下(这时候可以打开万能的淘宝,一起了解一下)……”
孩子和你一样是平等的人,家长觉得孩子观点幼稚,或者有什么不妥的地方,是因为你多活了那么二三十年,背景知识面比孩子广,生活经验也比孩子多。在和孩子交流的过程中,要以尊重的语气回应,而不是教育,因为教育的姿态会带来反感和对立,孩子会因为你的教育,从而对你闭而不谈。
用尊重的语气回应孩子,尊重孩子的!不同意见,能,够说出来,发现这样的不同,已然是有效沟通的开始了。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