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文综高考考点地理知识点2023

四川文综高考考点地理知识点2023

日期: 人气:
商城:教学网

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知识点的总结,尤其是学生学习地理的时候,也要把所有的知识点都总结一下,这样也方便学生以后复习。以下是边肖带来的地理高考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川文综高考考点地理知识点

点击获取更多"高考知识点"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考必背语文知识点

高考数学知识点的归纳

英语高考考点分布

地理高考知识点1

青藏高原位于中国西南的岷山-邛崃-金平山西部,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喜马拉雅山之间,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其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被誉为“世界的屋脊”。青藏高原所在的地区原本是古地中海海底的一部分。后来在上新世-更新世,在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板块的相互作用下,不断扩张并向北移动的印度板块将沿雅鲁藏布江缝合线俯冲挤压形成的刚性印度板块推向亚洲大陆的南缘。

青藏高原由于纬度低、地势高、空气密度低、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体积大,形成了冬季不太冷、夏季凉爽、年变幅小、日较差大的高原季风气候。

青藏高原的隆起也对中国的气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青藏高原对西风气流的阻塞作用

青藏高原阻挡了我国低空的西风气流,分为两股气流(分支点为60 E)。北流流经中国西北、华北、东北和华东,流向太平洋。南支气流流经青藏高原南侧后,转为高温高湿的西南气流,影响我国四川、贵州、云南、华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两股气流最终在青藏高原东部110 E附近汇合。

冬季,我国近地面的西风急流南移,其北支气流会受到青藏高原近地面的阻挡力减弱,造成我国北方广大地区气候寒冷干燥。但其南支气流会加强,在昆明、贵阳与南下冷空气相遇,在昆明形成准静止锋,造成四川、贵州、汉水流域乃至山东、辽宁等地的强降雪。

夏季,我国近地面的西风急流北移,其南支气流会受到青藏高原近地面的阻挡力减弱,使得喜马拉雅山南缘的部分地区风力最低,天气最稳定。北支气流正好相反。随着西南季风的加强,西南暖湿气流将给我国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带来大量降水。青藏高原北部气流对我国影响明显。比如春季西北地区多气旋。

冬季由于青藏高原对四川盆地影响较大,风速低,空气湿度大,加上地形的影响,容易出现多云天气。由于夏季地处青藏高原“背风坡”,如果西南暖湿气流南下,东南季风西移,就容易发生干旱。

(2)青藏高原对冷暖气流的屏蔽作用

冬季,由于较高纬度的空气难以穿越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以南地区受冬季风影响较小,气温下降不显著;夏季由于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很少穿越青藏高原进入我国西北地区,所以甘肃、新疆的气候会比较干燥。

(3)青藏高原对中国冬、夏季风的促进作用

随着青藏高原的隆升,中国东部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气候单元,这就造成了热量的差异

由于青藏高原的隆升,中国的东亚季风环流更加强大,冬夏季风的变化更加明显,大陆性气候特征更加突出,冬季风的影响范围更长更广。

(4)青藏高原对华南降水的影响

由于青藏高原的隆升,在我国东部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季风气候区。再加上台风的影响,华南地区降水异常充沛,摆脱了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变成沙漠的厄运,成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

总之,青藏高原的隆升不仅使青藏高原形成了独特的高原气候,也对中国的气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中国的气候复杂多样。

地理高考知识点2

1.水土流失

中国典型地区:

中国南方黄土高原、低山丘陵区

原因是:

(1)自然原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暴雨;地表植被稀少;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

(2)人为原因:破坏植被;耕作制度不合理;采矿。

治理措施:

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植树造林;小流域综合治理。

治理的含义:

有利于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既能增加农民收入,又能促进当地发展。

地经济

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建立生

态农业模式,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2、荒漠化问题

我国典型的地区:

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等地)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全球变暖,蒸发旺盛;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鼠害;蝗害。

(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交通线等工程建设保护不当。

治理措施:

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

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

治理意义:

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

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生

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3、干旱缺水问题

我国典型地区:

华北地区、西北、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地区:

产生原因:

(1)自然原因: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降水变率大;春季蒸发旺盛。

(2)人为原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浪费多,利用率低;春季春种用水量大。

治理措施:南水北调;修建水库;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利用率;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海水淡化等。

(思考:我国东北地区为何没有形成春旱?)

4、土壤次生盐碱化

我国典型地区:

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

产生原因:(1)自然原因:频繁的旱涝气候(黄淮海平原);地形低洼;大气降水少,以灌溉水源为主。(2)人为原因:不合理的灌溉;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渭河平原)

治理措施:引淡淋盐;井排井灌;生物措施;农田覆盖;合理的灌溉,不能只灌不排;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

5、地面下沉、沿海地区盐泽化

我国典型地区:

北方广大地区和南方城市

产生的原因:

过度抽取地下水

治理措施:

控制抽取地下水;实行雨季回灌

6、赤潮

我国典型地区:

珠江口、杭州湾、渤海等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气温高;静水;静风;海域相对封闭。

(2)人为原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排入海洋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多;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由于海洋开发程度高和养殖业规模的扩大,严重的污染了养殖水域。

地理高考知识点3

①坡面开垦→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坡度、植被覆盖率、降水强度、坡面岩性);

②干旱、半干旱地区过垦、过牧、樵采→荒漠化(降水较少,生态脆弱);

③沼泽地开发→破坏湿地→气候恶化(干旱)

④围湖造田→湖泊面积缩小→调节河流功能减弱→气候干旱、洪涝多发;

⑤蒸发量大的地区不合理灌溉(漫灌)→次生盐碱化(地下水位上升,地下水盐运动);

⑥过度引水灌溉→河流中下游和河口水文生态问题(河流水量减少,河流下游断流、河口三角洲萎缩,海岸线后退);内陆河湖水文生态问题(河流流量减少,湖泊萎缩甚至消失,河湖盐度升高,河湖区生态环境恶化);

⑦农药化肥→土壤板结、酸化、污染水源

地理高考知识点4

1、对流层的特点:

①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

②大气对流运动(12km)显著;

③天气复杂多变。

2、平流层的特点:

①随高度增加温度升高;

②大气平稳,以水准运动为主,有利於高空飞行。

3、大气的热力过程:太阳辐射--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增温--大气(逆)辐射--大气保温

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

5、太阳辐射(光照)与天气、地势关系:晴朗的天气、地势高空气稀薄,光照越强;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四川盆地最低。

6、大气的保温效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并通过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

7、气温与天气:白天多云,气温不高(云层反射作用强);夜晚多云,气温较高(大气逆辐射强)。

8、气温的垂直分布: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9、气温的水准分布:

①纬度分布: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我国热量最丰富的地区:海南岛

②海陆分布:夏季陆地>海洋,冬季海洋>陆地;

③气温高的地方,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反之,气温低的地方,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10、气温年较差:

①影响因素:海陆热力性质;地表植被水分状况;云雨多少。

②变化规律:内陆>沿海,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裸地>草地>林地>湖泊,晴天>阴天。

地理高考知识点5

1、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地表到莫霍介面)、地幔(莫霍面—古登堡面)、地核(古登堡面以下)

2、岩石圈范围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之上)

3、岩石成因分类:岩浆岩(喷出岩和侵入岩)、沉积岩(层理构造、有化石)、变质岩。

4、地壳物质回圈:岩浆冷却凝固→岩浆岩-外力→沉积岩-变质→变质岩-熔化→岩浆

5、地质作用:①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变质作用)

②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6、地质构造的类型:褶皱(背斜、向斜),断层(上升岩块-地垒、下沉岩块-地堑)

7、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外力侵蚀(在外力侵蚀作用之前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8、地垒--庐山、泰山;地堑--东非大裂谷、河平原和汾河谷地。

9、地质构造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背斜(储油)、向斜(储水)、大型工程选址,应避开断层

10.外力作用与常见地貌:

①流水侵蚀——沟谷、峡谷、瀑布、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的地表、溶洞(喀斯特地貌)

弯曲的河道--凹岸侵蚀,凸岸沉积(港口宜建在凹岸)

②流水沉积——山麓冲积扇、河口三角洲、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

③风力侵蚀——风蚀沟谷、风蚀洼地、蘑菇石、风蚀柱、风蚀城堡等

④风力沉积——沙丘、沙垄、沙漠边缘的黄土堆、黄土高原。


教学网

0 留言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