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历史会考知识点高中

关于历史会考知识点高中

日期: 人气:
商城:教学网

高中历史考试的知识涉及面很广,要做好并不容易。所以要认真对待这门课,积累知识。为了大家方便,下面小编精心准备了历史考试知识点的高中内容。欢迎学习!

历史会考知识点高中

秦汉文化

一、秦汉文化的特点:统一性与多样性的有机结合;对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宏伟。

二、科学技术:

天文学:汉武帝时,《太初历》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历书,始于正月;公元前28年,西汉时期的太阳黑子记录被世人公认为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东汉张衡对月食做出了最早的科学解释,还发明了仪器——地动仪,比欧洲早了1700多年。

数学:东汉《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完整体系的形成。

医学:《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编纂于西汉,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东汉《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学著作;张仲景和华佗是东汉末年最著名的两位医学家。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是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奠定了中医临床诊疗的基础。后人称张仲景为“医圣”。东汉华佗擅长外科,被誉为“神医”。他发明的麻沸散是一种适合外科手术的麻醉剂。这项发明比西方早了1600多年。

造纸术: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西汉就有絮纸和麻纸。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地图纸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公元105年,蔡伦发明了“蔡侯纸”。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从6世纪开始,造纸术传到朝鲜、越南和日本,8世纪通过阿拉伯传到中亚、非洲和欧洲,为人类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哲学:

1.董仲舒西汉时期的理学:董仲舒的理学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为特征。以百家为例,建立了具有神学倾向的新儒家。董仲舒新儒家的核心是“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董仲舒的思想集中在《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的文献中。理想主义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在当时对巩固政权和民族团结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东汉王充《论衡》深刻批判神学。

2.王充和他的《论衡》: 东汉初年,中国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王充的思想体现在《论衡》一书中。王充反对天人感应论,鬼神论,厚葬薄葬论。

四。宗教:

1.佛教传入:西汉末年,佛教经中亚传入中国。(2)汉明帝派遣特使出使西域求佛,在洛阳设立白马寺。佛教在中国传播。

2.道教的形成: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东汉时期,道教是将民间流行的神仙方术与黄老学说中的一些元素相结合而形成的。道教主要经典是《太平经》,解释阴阳五行治国之道。东汉末年,道教学校有张角传授的太平道和张玲、张禄祖孙传播的五斗米道。

5.史学:司马迁的《西汉《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魏晋南北朝的社会经济特点:江南发展迅速,中原发展相对缓慢;文人庄园经济和寺庙经济占据重要地位;商品经济水平低;各民族间的经济交流得到加强。

一.农业:

1.江南农业发展

表现:江南农业的发展从江东延伸到整个长江流域,再扩散到岭南、闽江流域。江南开垦了大量土地,耕作技术提高了,农田水利建设多了,农作物品种增加了,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了。不同地区发展还很不平衡,以三五地区最发达。此外,洞庭、鄱阳湖流域和成都平原也是重要的产粮区。

原因有:北方农民大量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融合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社会相对稳定;(4)一些统治者实行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如劝农种桑、奖励农织、安抚流民、兴修水利等;南方自然条件好。

影响:将使南北经济趋于平衡,为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

2.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新农具、新技术的推广:马军改良翻车;水锤和水磨应用广泛;嘉峪关是由两个来自牛一的人或一个来自中国西北牛一的人耕种的。兴修水利。开发边疆:河西走廊和辽东的开发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二、手工业:

(1)纺织工业:魏纺织工业中心有专门的织造机构;蜀锦营销武威;吴养蚕八代。

(2)矿冶:北魏的襄州以制马刀闻名;魏晋时期,百炼钢技术和浇钢法的发明;人们开始使用天然气和石油。

(3)瓷业:南方盛产青瓷,北方创造白瓷。

(4)造纸术:技术进步,纸

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②洛阳、长安、建业和扬州是造纸中心。

三、商业和对外贸易:①北方商业一度萎缩,商品经济发较慢;②南方商品经济相对活跃。

四、均田制

⑴实施:485年,北魏统治者在不触动官僚地主土地占有利益的前提下,推行均田制。

⑵内容:①国家将掌握的土地实行分配,给农民一定数量的田地。奴婢和耕牛也相应受田。②土地不得买卖。③管理在任时可按级别在官府所在地就近受田。④受田农民每年必须缴纳一定数量的租调,丁男还要负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

⑶评价:该制度是我国历史上比较完备的一种土地制度。它以法律的形式确认受田农民的土地占有权和使用权,改变了赋税征收的混乱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自耕农的负担,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和各族人民的融合。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1、科技:

(1)数学:刘徽提出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祖冲之精确到圆周率后七位数,比外国早近一千年;著有《缀术》。

(2)农学:贾思勰著《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农书。

(3)地理:裴秀绘制《禹贡地域图》,提出绘制地图的原则;郦道元著《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地理著作。

2、宗教哲学:

(1)、道教:东汉时在民间兴起;①东晋葛洪结合儒家思想改造道教,宣扬采药炼丹、长生不老,道教变成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宗教。②萧梁时,道教经典增多,陶弘景吸收佛教教义和封建等级观念,丰富了道教教义,建立起道教的神仙体系。

(2)、佛教与反佛的斗争——①佛教盛行: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教义为穷苦百姓找到了一条精神解脱的道路,也适合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的需要,因而迅速传播。②佛教的危害:第一,统治者利用佛教教义,使人民甘心忍受剥削和压迫,安于现状;第二,统治者广修寺塔,施舍钱财,浪费了人民的大量血汗;第三,寺院经济过度发展,广占田宅,侵夺百姓,与官府争夺劳动人手和税收,农民负担加重。③反佛与灭佛:范缜在《神灭论》一文中,针对佛教宣扬的形神分离、形亡而神不灭的观点,提出人的精神和形体是统一的,形体存在,精神就存在;形体死亡,精神也就消失。《神灭论》的反佛思想,是对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重大发展。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曾先后两次灭佛。

3、文学:

(1)诗歌——“建安文学”:以曹操父子为代表。作品内容充实,风格苍凉而又富有生气。②田园诗:陶渊明《桃花源诗》及《桃花源记》;③民歌:《采桑度》、《敕勒歌》、《木兰辞》。

4、艺术:

(1)书法:①东汉末年书法成为艺术、蔡邕(yong)是当时有名的书法家;②曹魏钟繇把隶书转化为楷书;③东晋:王羲之称为“书圣”,代表作有《兰亭序》。

(2)绘画:①宗教画兴起,三国时的曹不兴是我国佛教画的始祖;②东晋顾恺之擅长人物画,《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3)雕刻:①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②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历史高中必背时间轴

1840--1842年 鸦片战争

1856---年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94-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1900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842年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1840--1842年 鸦片战争

1856---年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94-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1900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842年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19世纪40-50年代 中国无产阶级产生

19世纪60-70年代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

1851-1864年 太平天国运动

1898-1900年 义和团运动

1898年 戊戌变法

1905年 中国同盟会成立

1911年 黄花岗起义

1912年(民国元年) 中华民国成立 清帝退位

1916年 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

1915年 新文化运动开始

1919年5月4日 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1925年 孙中山逝世 五卅惨案、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爆发

1945年 中共七大,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1956年 中共八大,成功探索社会主义建设

1982年 中共十二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1987年 中共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1992年 中共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24年 国民党一大、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革命统一战线形成

1936年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937年9月 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年10月1日到1953年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土地改革彻底废除封建剥削制度

1953年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1953年到1956年三大改造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

1972年尼克松访华

1978年改革开放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1982年中国十二大“特色理论”

1987年中共十三大“初级阶段理论”

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1992年加快改革开放的“南方谈话”

1992年中共十四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1997年香港回归

1999年澳门回归

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

2008年北京奥运会

2010年上海世博会

历史高中 提高成绩的方法

抓住书本框架,背熟目录和小标题。因为每一本历史书都是按照一定的秩序和规律编排的。我们接受的不是零散的知识点而是知识的整体,背熟目录才能准确把握历 史发展的线索,建立知识点之间的深入联系,为知识的迁移和或用奠定基础。考场答题时,才能做到大跨度和宏观概括,尽量避免因遗漏观点而失分。

注重整理笔记,抄录书里。我没有单独的历史笔记本,因为我觉得把笔记记到书里是最好的,方便和课本知识紧密联系。我把几本参考资料的延伸知识或者精辟见解 都抄录在书中,翻阅课本时也会一起复习。这样在考试中你的历史语言表达会更加完善和专业,切涉略面和跨度也更广,进而得分更高。

教学网

0 留言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