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朱红甫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的学员就齐聚美丽的官河小学,开始了以《咏华山》为依托的“文包诗”教学实施专题研讨活动。
活动共分两部分进行。上午是《咏华山》一课的同课异构和围绕两节课的互动研讨,下午是江老师的示范课《黄鹤楼送别》和汪燕特级的一个专题讲座《“文包诗”教学策略谈》。
充实的一天,活动的收获也是很多。
一、教师要有自己的个性特点。
李小会上《咏华山》,循循善诱,如和风细雨;而董老师的课堂则是轻松幽默,亲和力极强。
李老师的课堂上做到了四个关注: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关注教师指导作用的发挥,关注学生个体成长,关注学生语言能力的训练。这里面,我重点统计了下“关注学生个性成长”,这主要是结合我的课堂教学而谈的,李老师的课堂,学生练习量多,这主要是指学生参与量多,比如在导入环节读写“华”时,就有7位同学参与,在诵读《咏华山》一诗时,更有10多位参与其中,个别读、男女生对读、齐读等等,这样的课堂,是孩子们的课堂,是着眼于孩子语文能力训练的课堂。但是对于李老师的课堂也有几点小小的建议:吟诵《咏华山》时可以让学生加上动作,更有助于感情的抒发,对于一年级孩子写话的要求可以低一些,课堂上一定要让孩子练习写字,这不仅是课标的要求,最重要的是能力的习得需要一定程度的亲自体验、反复训练才可以形成。
看到董老师的课,我想到了“自由自在”这个词语,在课堂上体现为两点:课堂上,学生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所以才会有“黑板太小了”“放在下面有点热”的稚嫩而又最真实的课堂表达;孩子,你要这样做,在孩子不知不觉中根据老师的要求去学,无意中增长了学习能力。本课也有几点值得商榷的地方:课堂生成怎样更自然,董老师的课堂中,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段:为了让孩子习得词语,他采用攀爬词语山的形式,他的本义是从山脚到山顶,可是第一个孩子就直接读起了山顶上的词语“情不自禁”,对于此种情况,董老师要求该生再从山脚下的词语去读,这样给我们听课的老师的感觉就是,生本体现不够;再者就是言语训练设计不够精细,三处都只是简单词语的模仿,创造性不够,并不能真正促进学生言语能力的提升。
此外,这两节课两个班级的学生,也是各有特点,也就是班有班情,学有学情,老师也是各有特点。虽然我不够好,但是在教学的道路上,该找到自我的特点,并能形成自己鲜明的个性特点,与自己来说,这样的课堂是最美好的。
二、思想高度决定课堂的走向。
本次活动中汪燕特级的到场,让我收益很大。提起“文包诗”教学,我也只是依据以往教学经验,或者最多借鉴一些现成的教学设计,这是典型的就例子说是例子,没有高度的生成,只是简单的重复。
相反汪特级的观点就是从理论上探究,去究根问底。她讲座的内容有:什么是文包诗,文包诗产生的背景,文包诗的特点及优势及文包诗的教学策略。这是典型的研究的眼光,研究的思路。我想,这也是我们普通老师与她的区别所在吧。不仅有理论,更有实践的支撑,特别里面对细节的关注很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她提到要好好利用低年级课本中的插图,其实,何止今天上课的老师,就是我在日常教学上也是如此。
就如现在正在读的王荣生教授的《阅读教学设计要决》一书,内容有很大一部分很深奥,但是读着读着,无形其就会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似乎夏日里迎面而来的清凉之风。
我又想起今晚参加的“连云港综合实践第八共同体”的第二次网络研讨,不少老师提到下学期活动开展中要有一线老师的经验分享,也有的老师说要有理论学习。而这,不正是我们培育站采用的方式吗?
在某种程度上,学科是互通的,思想也是互通的。在实践的背后要多加思考,让自己也有着思索的目光,深邃的思想。
学科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