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
浅谈我是如何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
在课间与同事们探讨教学时,常常聊到如何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问题,大都是到此戛然而止直摇头或一脸茫然不知所措。是啊,作文难写,作文更难教,学生“怕”写作文,教师“烦”教作文,这尤其是我们农村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的现象。细细想来,其实稍有经验的老师在作文教学中还是有许多可取之处的,“众人拾柴火焰高”我想只要大家在探索中善于总结,最难的问题也是可以迎刃而解的。下面我就将作文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做法整理如下。
措施一“问渠那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
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每到作文时常感到很为难,不是无话可说,就是有话乱说,文不对题。究其原因,在于学生对写作素材积累不够。那么如何让学生来积累写作素材呢?鲁迅先生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确实如此,我也认为,拓展作文素材的积累空间是决定学生自由表达的重要基础。
1、日记要持之以恒。
老舍先生说:“日记,要天天记,养成一种习惯,刮风下雨你也记下来,因为不知道哪一天,你的作品里需要描写一阵风或雨。”这正说明了日积月累的重要性。我认为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比如:每组织学生看完一场电影,搞完一次大扫除,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因所记的均是所见所闻,抒发内心的感受,因而不会空洞无物,无病呻吟;相反,或饱蘸激情一抒到底,或慷慨万端欲收不能。在我12年多来的语文教学中,我始终把日记当做学生写作训练的一项重要措施,没有动摇过,并初有成效。例如2008年的《时代教育》上王小红的《美丽的天堂在哪里》和xxxx年安化教育网上简芳的《我爱我家》,都是她们用日记的形式流露出的真情实感。
2、课外练笔要自由随意。
我认为课外练笔的写作行为,不应受时空限制,写作题材不应硬性规定,写作思路不应受课堂训练的左右。无论是在家庭还是校园,无论是生活中的重大事情还是心灵深处的细微感触,无论是慷慨激昂还是消沉悲伤,都可以记下来。可以是摘抄:如读书中的名言警句,优秀事例,优美语句等。也可以写一些读后感:抒情怀,说体会,谈感想。甚至可以是剪贴书名,漫画等等。
“磨刀不误砍柴工”,天长日久地积累素材,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学生的作文自然就有了源头活水,动笔之时自然水到渠成,一挥而就。记得我教中学时有一位叫李翠萍女的同学,初一时连“任务作文”都难以完成,初二时参加xxxx年首届“光明乳业杯”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他的那一篇《我为母亲梳头》之作荣获县级奖,当许多同学问及她写作的技巧时,她双手高高举起那五本厚厚的“课外练笔”,幽默而又自豪地微笑着说:“都是它们惹的祸”。
只有“积累素材”才会“厚积薄发”,因为量变到质变是必然结果。
措施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我认为营造轻松氛围,采取形式多样的作文教学手段,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1、巧设情景——情趣盎然。我常常结合所学课文创设情景,让学生通过表演、演示等活动,入情入景地感悟、识记和品味语言,使情景的设置与语言的训练有机结合,融为一体,达到了“寓教于乐,乐而不嬉”的目的。课堂上,我常随意捕捉或有意设置一些情景让学生在无意中学会运用语言。如前面我学完了《爬山虎的脚》一文后,就让学生用“我”的口气对爬山虎的习性和特点作自我介绍。又如那次我在教《语文园地一》“口语交际·习作”时,正好一只小麻雀突然撞进了我们(四)一班课堂,怎么飞也飞不出去,这下,学生的眼光都随着麻雀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地移动。于是,我也就随机应变地停止上课,干脆让他们尽情地看。终于,麻雀在教室逗留了五、六分钟,飞出窗外。学生也都回过神来,我顺势就刚才麻雀怎么飞进教室,如何在教室里飞的,又是怎样飞出教室的以及同学们的表现、心情和对这件事的看法等作自由发言,发现平时不大讲话的几个学生也有了表达的欲望,课后一篇篇具体而生动的文章送到我的手里。尤其是顾雨同学写的那篇《鸟儿来上学》构思新颖,想象丰富,将定在xxxx年的《小学生作文辅导》上刊登。2、常引古诗——诗情画意。
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千百年来,万口传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已经成为祖国文化的命脉。如何指导学生巧妙地运用古诗文写好作文,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呢?在学生课堂作文训练里,我总是努力引导学生引用一些古诗,以增加作文的色彩。如,今年上学期,我让五年级的小朋友先找与“春”相关的古诗,然后再写关于“春天”的作文。有位同学在习作中就有意识地用上了贺知章《咏柳》中的诗句:春姑娘来了,来到了家乡的小河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瞧,婀娜多姿的垂柳,就像一位窈窕淑女,扭动轻柔的腰肢,摆着翠绿的长裙,跳起了优美的舞蹈……于是后来我要学生写夏天,有学生用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来赞美荷花仙子的风姿;写秋天,有学生用了“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来描写最美安化山城的秋意浓浓;写冬天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描写雪后粉妆玉砌的世界。你看,写得多美呀!古诗文里,写景状物的佳句俯拾皆是,信手拈来,竟会使这些稚嫩的文章熠熠生辉,光彩照人。如果说中心是文章的眼睛,感情就是文章的血液。“心”明才能“眼”亮,情真方可动人。引导学生运用古诗文既能巧妙地揭示文章中心,又能恰当地抒发自己的情感,何乐而不为呢。
3、下水作文——文笔生辉。
写作,应该成为语文老师的另一种生命形态。因为毕竟写作需要发现,需要思想,需要锤炼语言,而这些正构成语文教师的基本素质。事实上已有相当部分语文老师平时不动笔,已写不成很像样的文章了,作文课却能大谈“构思、技巧”,或者干脆到作文书上找几篇优秀作文念一念就了事,这成为很多地方作文教学的一个模式了。我想这样难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更难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认为还不如老师和学生一同写一写,然后相互交流交流那样才有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xxxx年那次“文明礼貌卫生健康”读书征文竞赛,我就是这样指导我的学生作文的:先讲解“读书征文”的基本要求,然后师生各写一篇作文,最后师生共同交流进行修改。并且我着重强调:我是怎样构思的,为什么这样构思,在写作中我们该注意些什么。当学生再次写完时,我发现很多同学的作文都有不小的进步,于是我信心十足地递交了班上两篇优秀作文……真是功夫不负苦心人啊,后来陶琼的《让我们与健康一起成长》获得了县一等奖,龙勇的《走出心理亚健康,与快乐同行风雨无阻》获省级奖。
我觉得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无论是从“积累素材”到“厚积薄发”的学生之“积”,还是“营造氛围”到“激发兴趣”的教师之“导”二者都很重要,缺一不可。
以上是我在这十二年多里从事作文教学的一些肤浅认识,也算不上经验之谈,虽然学生作文辅导略有成效,但教学是永无止尽的,作文教学更是如此。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文章来源课件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