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家来的松鼠语文课堂实录

走进家来的松鼠语文课堂实录

日期: 人气:
商城:学科

走进家来的松鼠课堂实录

——放手,会让我们的课堂越来越有生命

今天,上了一节我自认为带着个班级以来最开心的一节课。上节课我让学生对第七单元的三篇课文《走进家来的松鼠》《最后一头战象》和《金色的脚印》三篇文章在主问题“读课文,体会人与动物及动物与动物之间有着怎样的感情?”引领下进行了品读感悟,让学生潜心研读了一节课。我想要是让学生真的能够自己去感悟文本,给学生时间让他们和文本进行“耳鬓厮磨”是必不可少的。一节课,三篇文章的品读对话,仔细算来一篇文章只有十几分钟的时间。给予充足的时间,学生才能从容的走进文本,而不至于仓皇上阵,慌不择路,哑口无言。学生在课堂上认真的读着,我在教室里踱来踱去。边观察,边指导方法。看到孩子们有的只是瞪着眼睛不深入,我就提醒他拿起笔,尝试着将自己发现的段落句子词语画下来,对于体现人和动物或动物和动物之间感情的句子,要用不同的符号标出来。我发现那些只是画出来,没有批注的同学,我提醒他们看看自己从这些句段当中体会到了什么?然后要不断的问自己为什么,带领自己的思维进入思考的状态。对于孩子们平时不知道该怎么在交流的时候将自己的体会说出来的情况,我提醒他们对于我们这种单元主题式的学习,我们可以学习有的作者写文章总——分——总的结构,来组织自己的发言。总的说自己对某个方面的感悟,然后具体到篇章段落,具体的词语标点,然后可以在进行深入的总结提炼,发表自己的对这些文章的看法,最后还可以用读的形式来升华自己对文本的感悟。学生们学习的很认真,但是我不知道效果会怎样。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边走边摸索。不知道学生学习的效果会不会改变,不知道下节课的交流展示会不会比以前让我们课堂活跃。

今天中午第二节是我的语文课。我们的课任务单一,这种授课方式不适合一节课有过多的任务,否则就会使得课堂不够扎实,不够细致,学生的学习不够深入。上节课是学生的品读,这节课就是学生的展示交流。我已进入课堂,开门见山的告诉大家我们要交流上节课的自学,还是按座位挨着来。我很想采用小组汇报的形式,但是好多的孩子习惯了自己当看客,我必须用这种方式重新唤起他们的热情和开始强迫自己尝试思考。我们按照座位我点了那边的第二排曹强,我告诉大家发言要围绕第一个同学的主题,不要各说各的,要对这个同学的发言进行补充纠正。曹强说的是人和动物之间的感情,找到的课文是《跑进家来的松鼠》的第六自然段。他说请大家看着课本118页第六自然段,接着把这一段读出来之后,说了自己的体会——我感受到“我”和小松鼠感情很深厚,我看出小松鼠喜欢吃糖。接着后排的谢枫说曹强我给你补充,我从这句话中体会到松鼠与人之间亲密无间,“我们”对它十分放纵,使的松鼠把这里当成是第二个家。从“跳到我的肩上”中我体会到松鼠对我毫不拘束,从“用小嘴蹭我的脸”中我体会到,松鼠与我就像是亲人一样。这就表明了我和松鼠之间的深厚情谊。说完,就让常芮菡来为两人体会作出点评,常芮菡认为谢枫的发言最为精彩。我十分高兴,孩子这时已进入课堂的学习状态。

接着,曹强后面的苑文俊就起来交流他的观点了。苑文俊找到的也是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他让大家看着22课第八自然段。然后说通过这一个自然段让他体会到了松鼠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从中看出“我们”一家对松鼠很好。大家同意吗?班里只有少部分人说了同意。也有许多同学举手表示补充。他叫了常芮菡,常芮菡起来说从这一段中,我体会到了松鼠在我家很自由,无拘无束,把这里当作了自己的家。也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平时“我们一家”对松鼠也像亲人一般。然后就问大家同意吗?班里几乎所有的人都说同意了。这时我笑眯眯地说:“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最后的那个省略号呢?”说完,教室里出现了翻书的声音。然后苑文俊起来说,从这个省略号中我体会到了松鼠什么东西都拿,跳来跳去,没有什么不敢拿的。边说边加上了自己的动作。大家都被他那滑稽的动作搞得哈哈大笑,我也发出了会心的笑。然后对他补充道:“这样其实就说明了松鼠平时和‘我’的感情是非常浓厚的。就像苑文俊同学说的那样,什么东西都敢拿,没有他不敢拿的。

说完这一篇课文以后,魏晓鑫就又站起来说他的感受了。他说:“请大家看到第129页的第18自然段。我从中体会到了正太郎很关心狐狸,什么东西都给它吃。”显然,他说的太笼统了。接着就是同学们给他的补充,他们细致的品着里面的词语。在交流中将他们的思维往更深处漫溯。我站在他们中间,满心喜悦的笑着,我突然想买一部摄像机,我想我该将这些生命中最快乐的时刻铭记下来,留着自己在以后的日子里慢慢回味,咀嚼,在这些彰显生命色彩的瞬间里寻得智慧,继续前行。最让惊喜的是,当苏迪说到课文《金色的脚印》23自然段中“嗖”字的体会时,她说她体会到狐狸一家跑得很快,是因为老狐狸担心小狐狸再被捉住。接着引起了我们课堂的一场波澜,孩子们就苏迪的发言进行思辨。先是涂言豪起来说:“我认为并不是它们害怕再把它们捉去,而是它们很想回家。”对于他的说法,班里传出了一阵唏嘘声。然后谢枫又站起来补充道:“我不同意他们俩的观点,首先,课文第十八自然段告诉了我们正太郎与老狐狸小狐狸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没有理由在感到害怕。我认为‘嗖’字是因为老狐狸小狐狸急切地的想回家,回到那片的森林,回到那个家,并不是像涂言豪说的那样是害怕小狐狸被捉住。”她坐下的同时,叫了常芮菡起来补充。常芮菡说:“我同意谢枫的观点,因为正太郎和狐狸一家人建立了感情,它们根本不用担心自己的安危。大家同意吗?”班里传来了同意的回答声。让我惊喜的是王金涛竟然将自己在品读过程中的疑问向大家提出来。“我有疑问,23课中嘎羧为什么不吃村民给的食物?”同学们陷入一阵沉思。不久,孙祥龙站起来说:“我认为,嘎羧是不想浪费粮食。”丁茹站起来表示疑议:“我认为,嘎羧不是像孙祥龙说的那样不想浪费粮食,而是嘎羧没有心情吃。不吃又怕村民担心,才喝了一点水。”她话音未落,常芮菡就举起手来表示补充,“丁茹,我不同意你的观点。如果嘎羧是不想让村民担心才喝的水,那它就更该吃那些东西了,要不然的话,村民不就更担心了吗?我认为它不吃东西是因为它提前预感到了自己的死期,在死神降临的半个月前要去寻找象冢。它需要完成自己的使命,所以它吃不下东西了。”说完之后,我给他们提示了一下:“刚才常芮菡说的很接近了,再想想,还差最后一层窗户纸没有捅破了。”班里的同学沉默了,不少同学在翻书。这时,提出问题的王金涛站起来说:“我觉得是它知道自己快要死了,然后它要抓紧时间去找象冢。因为它怕自己走在半路上支持不住了,死了。”说完之后,卢永福就表示出了疑问。
“如果是像你说的那样,那嘎羧为什么还绕着村子走三圈呢?我认为是它想去找自己的战友,所以才不吃东西,赶快上路。”听了他们五花八门的答案,我为孩子们的想象力感到惊奇。他们都发挥了自己充分的想象力,让我开心于他们的这种思考和探索,但是我觉得我该“站出来了”,孩子们似乎找不出答案了。对于这个问题经过孩子的反复的探讨,我感觉孩子们也许受生活经验的限制,想不到嘎羧此时不吃不喝说明是它的身体已经是相当虚弱了,它已经吃不进喝不进东西了。孩子们受课文表达的主题的限制,把嘎羧此时想象的是那么的高大,似乎到生命的尽头了还总在为别人着想。我觉得就是它生命快走到尽头了,它已经不想吃东西了。我笑着对他们说“大家其实都把这个问题想的太深奥了。我们想一想平时见到的病人是什么样的?”刚说到这里,常芮菡就高高举起了手,起来说:“我觉得嘎羧不是不想吃东西。而是它不能吃东西了。我们一般见到的病人就是这样在身体虚弱的时候,往往不想吃东西,严重的是根本吃不下东西。嘎羧也一样,所以我认为它不吃东西是因为它不能再吃下东西了。”我表示了赞同,并笑了,“大家把嘎羧想的太伟大了。又是不浪费粮食,又是不想欠村民太多,还有的同学说它思念战友。其实在我看来没那么复杂,很简单的就是它作为一个身体虚弱,即将走向生命边缘的病人,从身体上来讲,是根本吃不下东西了。大家觉得有没有道理呢?”孩子们纷纷点头表示同意。我脸上又现出了开心的微笑,看着他们这样互相交流补充,探索着,我的心里无比的甜蜜。看到那些习惯于当看客的孩子,眼睛开始望着发言的同学,聆听着,不断地眨着眼睛,我知道他们的心灵已经被同学的精彩发言吸引了。我多么的开心听到孩子们在课堂上自由的言说,各抒己见,对同学的错误进行思辨,这就是我要的课堂,只有此时我的心灵才是快乐的。我期待每个孩子参与,每个孩子能够打消一切的顾虑参与进来,让我聆听她心灵的歌唱,他生命的成长。我控制自己尽量的少参与,少说话,发现孩子们没有老师介入的时候一一样行走的很漂亮。我终于明白了杜郎口一开始为何要强制老师上课不说话,是有着道理的。所以我告诉孩子们你的发言只是深浅之别,没有正错之分,理解的偏差就是给我们课堂提供了学习的资源,我们的课堂因你提供的资源而更精深,更彰显生命的色彩。深刻和浅薄都一样精彩,一样有价值。

这段时间,我总是在努力给孩子学习方法的指导,鼓励他们参与交流互动,也在不断的思考我的单元主题式教学教学,今天的课让我很惊异——我们放手孩子才会给我们精彩。我们努力用心才会浇开生命的花朵,让他们在我们的心里悄悄绽放。仿佛一夜之间,孩子们就有很大的进步和转变,一年来我一直郁闷自己的课堂不够活跃,孩子参与不够积极,或许和我有同感的老师都得反思自己的做法了,究竟是孩子不行还是我们太不相信他们,我们总是忙着介入孩子的思考,我们总是给孩子读书的时间太少,一节课一会儿想文章的主要内容,一会围着老师的问题找答案,孩子有没有去和文本进行用心的对话呢?我想或许我们传统课堂中孩子的时间是不大充裕的。导致孩子在课堂上孩子不积极参与互动交流的原因,也就很复杂了。我们要做的就是放手,不要干涉的过多;放松,不要批评的太多;放心,把舞台让给孩子就会给你创造一个奇迹。


学科

0 留言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