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
让“遗憾”成为进步的阶梯—《妈妈的账单》教后反思
四月是一个百鸟争鸣,春花争奇斗艳的美丽季节,也是一个播种希望的季节,在这样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里,碧阳小学年轻教师课堂“大比武”活动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此次大比武活动,我尝试性地选择了一篇三年级上册的略读课文《妈妈的账单》。这篇课文切入角度独特,把母爱的无价、无私和无声表现得极为动人。看到儿子开出的账单,妈妈什么话也没有说,而是按照儿子的要求,把儿子索要的报酬如数放在他的餐盘旁,同时给儿子留了一份总额为零,却满载着母爱的账单。母亲用自己无声的行动告诉孩子:如果你觉得帮妈妈做事需要得到报酬,妈妈会满足你;同时,妈妈提醒你,妈妈一直全心爱着你,从来没有也永远不会向你索取报酬。
通过钻研教材,广泛涉猎名师的实录和教学设计,我明确了三个突破点:
一、明确略读课文的要求,上出略读课文的味儿。
根据课标要求,略读课文主要是引导学生在“读一读、圈一圈、画一画、想一想”中自主学习课文,交流阅读收获,完成阅读提示中的要求。由此这节课中我严格落实这一重点,让学生自读课文,自主积累生字词,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通过学生之间互相讨论研读两分账单,比较不同之处,并结合自己生活中的事,品味母爱的无私、无价、无声,感悟妈妈账单中蕴藏着伟大的母爱,而后引导孩子们敞开心扉,懂得感恩父母,并让学生给自己设计一份社会实践作业,使“孝顺”成为永恒的主题。
二、教学本课以“账单”为珠子,以“母爱”为情感之线,通过深入学生的心灵,触发学生的情感,用线串起珠子,突破重难点。
环节一:导入部分,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账单,写账单,牵动学生情。一开始紧紧抓住“账单”一词。以文本为依托,联系学生生活经验,使学生很自然地、浅显易懂地理解了账单的含义。接着让学生读彼得的账单,感受到彼得确实为家人做过许多事,得到适当的报酬也是无可厚非的。为后面教学环节埋下伏笔。
环节二:品账单,体味作者情。妈妈的账单,语言浅显,意思明白,文字虽无难懂之处,但蕴含深刻意义。如何让学生感悟母爱的无私、无价,懂得亲人之间的爱是弥足珍贵的而不求回报呢?我引领学生讨论交流两分账单的区别,充分挖掘其中丰富的情感因素,引领学生细细品味。利用课件拓宽思路,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说一说,写一写,并用形象的语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丰富的想象。学生在自身的想象所营造的情境中,通过对一些生活细节的回忆,不知不觉拉近了自己与彼得的距离。我还将朗读贯穿其中,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来朗读“妈妈的账单”。此时如公式般的枯燥无味的“账单”,在学生眼里,已变成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孩子们与彼得一起,经历了一次情感体验。
三、注重语文的人文性向工具性的华美转身。
在我短短的10年教学生涯中却经历了语文性质的三次变革,语文工具性——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过于强调人文性,忽视工具性)——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发展(注重工具性),这是一个理性到感性再回归理性的探索过程,我们年轻教师也是在学习中探索,在探索中学习。语文还得回归本色,因此本堂课教学最后一段时,我紧扣“羞愧万分、蹑手蹑脚、小心翼翼、藏着、塞进”等描写彼得心情、神情、动作的词语引导学生走进彼得的内心,体会他的惭愧。
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自认为自己的教学设计已经很完美,但当我上完这堂课时,却留下了无尽的遗憾,懊恼不已。在深夜里静静地对窗而坐,细细思索着自己这堂课的不足:
1.这堂课的大体方向是正确的,但主次没有协调好。我在“研读账单,品味母爱”环节,耗时太多,以至于对最后一段的品析时间不足,没有很好的利用当中描写彼得的神态、动作词来感悟人物心理。
2.心理调适能力有待于提高。4月15日早上我将自己的课件调试好后,认为万无一失了,可当我上课前再打开时,却出现故障,心里很着急,情绪也受到影响,再加之是星期一第三节课,学生进入新环境后有些心神不宁,虽然我做了一些努力想调节一下气氛,但没有如愿以偿,因此我当天的课感很不好。
3.课前准备不够。
人之学问,知能成就,犹骨象玉石,切磋琢磨。一堂好课也是如此,一堂好课,课前必须反复琢磨教学设计,多向他人求教,最好提前试教,才能使教案和学生磨合,寻找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教法。因为时间仓促,自己设计好教案后一直搁置一边,未能试教,实在惋惜。
4.精彩的语文课和教师丰富的文化底蕴是分不开的,我觉得自己平时没有博览群书,文化底蕴薄弱,也是这堂课遗憾的根源之一。
人生,因为有了挫折,当你回眸往事时,才会觉得精彩万分;课堂,因为留下遗憾,才会使你明确前行的方向。就让这些遗憾成为我攀爬高峰的阶梯吧!
文章来源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