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肖邦故园》《指南录后序》评课稿

语文《肖邦故园》《指南录后序》评课稿

日期: 人气:
商城:学科

现在流行课堂问题化,用问题串联起整个课堂的架构。现在还流行课堂教学流程化、目视化,总是喜欢分出个几步。其实每个学科有各自的学科特征,不应该大而化之,统一要求。语文课授课就有其特殊性,她除了需要记忆、背诵和练习意外,更需要熏陶,需要感悟,需要积累,所以不应该总是流程式样的生产商品式的上课,形式应该是多样的。同时高一、高二、高三也有不一样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场景,可是现在三个年级一个样。

明明上了一堂诗歌鉴赏课,光色声影里千回百转,要的是熏陶是鉴赏是彼此碰撞后的会心一笑,落实到考试上肯定有一定距离。可是,某些资深专家总要喋喋不休的地要问一个煞风景的问题,怎么没有题目?怎么没有和高考链接?怎么没有联系学生学情?怎么没有教学步骤?怎么没有学生自主活动安排?我只想说,有时候阅读就是虚心的安静的思考,就是认真的接受,根本不需要轰轰烈烈的学生互动。就比如开会,怎么可能都让我们台下台上互动呢?会议有好多种类型的。

我们这两位老师这丰富语文上课模式上做出了很好的尝试,注重高一学生基础语文素养的培养,语文课上出了语文味,上出了语文的大气派,不会让人感觉这是高三语文基础知识复习课。人文素养的熏染,文化情怀的浸染在课堂上随处可见,亮点辈出。

她们的课如果我们,这类课只是熏陶只是鉴赏,和题目暂时无涉,或者是题目归题目,鉴赏归鉴赏。春华秋实春风化雨,不是说春风一吹,就开花结果,是一天天吹拂,一日日雨露,一丝丝阳光,然后才有一个草长莺飞的季节的到来,而这就是潜移默化。教育的功利已经蔓延成了一堂课非有题目不可,甚至有些大妈大叔以讲题目为乐,深信此课可以充分展示自己“内在美”。一堂语文习题课,如果能旁征博引,不要老是拿着几片答案纸嚷嚷,那或许还有些看头,可是,到底只是一张讲卷的按部就班的解读罢了。

学科

0 留言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