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的女神

郭沫若的女神

日期: 人气:
商城:历史网

郭沫若是中国现代文学史史上杰出的诗人。历史剧作家。他是一个主观性、抒情性很强的浪漫主义诗人。五四时期创作的《女神》是其诗歌艺术的最高成就,也是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开创了“一代诗风”。

郭沫若的女神

《女神》收入1919年到1921年之间的主要诗作。连同序诗共57篇。多为诗人留学日本时所作。其中代表诗篇有《凤凰涅磐》《女神之再生》《炉中煤》、《日出》《笔立山头展望》《地球,我的母亲!》《天狗》《晨安》《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等。在诗歌形式上,突破了旧格套的束缚,创造了雄浑奔放的自由诗体,为“五四”以后自由诗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天地,成为我国新诗的奠基之作。今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本,后又重印多次。

 《女神》共分三辑。除《序诗》外,第一辑包括《女神之再生》、《湘累》、《棠棣之花》。第二辑在一九二一年《女神》初版本上分为三部分。

自《凤凰涅盘》至《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共十篇为《凤凰涅盘之什》,自《三个泛神论者》至《我是个偶像崇拜者》共十篇为《泛神论者之什》,自《太阳礼赞》至《死》共十篇为《太阳礼赞之什》。第三辑在一九二一年《女神》初版本上分为三部分,自《Venus》至《晚步》共十篇为《爱神之什》,自《春蚕》至《日暮的婚筵》其中《岸上》为三篇共十篇为《春蚕之什》,自《新生》至《西湖纪游》其中《西湖纪游》为六篇共十篇为《归国吟》。

《女神》充分地体现了“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凤凰涅槃》借凤凰“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的故事,体现了诗人否定旧我、诅咒旧世界、追求新生的精神。把社会的改造和个人精神的自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诗人追求理想、追求精神自新的决心。在《女神之再生》里,女神再也不能忍受黑暗混乱的世界,再也不安于在壁龛中静享人间的牺牲,她们毅然来到世间炼石补天,创造能给世界带来温热的新太阳。

郭沫若的创作特点

1、强烈表现

在诗歌中,郭沫若主张自我情绪表现的激烈性:“要冷就冷如冰,要热就热如火”,他的诗歌以冲决一切的气概无拘无束地表现着自我。只要是以自我为依据的,一切感伤的、乖决的、甚至作家自己意识到是不太健康的情绪,都可以直率地表达出来。

2、失事求似

郭沫若在进行历史剧创作时,坚持“失事求似”的创作原则,他认为历史剧重要的不是外在的历史事实,而是内在的历史精神。因此他的历史剧表现为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的艺术特点,他的剧作虽然取材于古代,但并不仅是用戏剧的形式再现历史人物和事件,而是赋予时代精神,进一步服务于现实斗争。他的作品《三个叛逆的女性》《屈原》等皆是如此。

3、儿童视角

郭沫若认为在进行儿童作品写作时,作者应当完全化身为儿童,以儿童的视角来观察事物。四周的景色相互作用,形成了一幅有儿童的主体意识参与互动的有机场景,生趣活泼、浑然天成。他把“童心”作为文学的底色,他认为以此为基础,再加以文学的本领,才能创造出真正的文学作品。他也曾反复告诫成人:“在精神上永远做孩子吧,永远保持敏感和伸缩自如的可塑性吧”。

4、幽默诙谐与“情绪链”

郭沫若在进行传记文学创作时,通过大量幽默诙谐的笔调,将笔下人物的生活琐事摆在重要的位置,进而通过细节表现社会的动态与时代的变迁,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史观的表现。同时,所写的内容是根据他自身记忆而来,包含强烈的主观色彩。其中,以情绪记忆为基点而形成的有序结构(即“情绪链”)是郭沫若传记文学的一大特点。

郭沫若的人物评价

1、闻一多曾说:“若讲新诗,郭沫若君的诗才配称新呢,不独艺术上他的作品于旧诗词,最要紧的是他的精神完全是时代的精神——二十世纪底时代的精神。有人讲文艺作品是时代的产儿。《女神》真不愧为时代的一个肖子。”

2、毛泽东曾在对郭沫若的书信中写道:“你的史论、史剧有大益于中国人民,只嫌其少,不嫌其多。”

3、老舍在《我所认识的郭沫若先生》中说:“沫若先生是个五十岁的小孩,因为他永远是那么天真、热烈,使人看到他的笑容,他的怒色,他的温柔和蔼,而看不见,仿佛是,他的岁数。”[64]

4、鲁迅曾说郭沫若是“才子加珂罗茨基”。

5、著名作家姚雪垠说:“郭沫若这个人我一生最不佩服”,“郭沫若的史学、哲学底子不厚,还不如我”。

6、台湾政治大学教授金达凯在其著作《郭沫若总论》中把郭沫若说成“是东抄西凑,见异思迁,前后矛盾的文学机会主义者”。

历史网

0 留言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