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德阳:#被认定校园欺凌者不得进入省级普高#】#将校园欺凌与升学资格挂钩有用吗# 六年级的课堂上,同桌拿圆规扎向张素的手臂,留下一个小坑。没有出血,但痛感真实。有一次放学,她被反锁在漆黑教室里半个小时,叫喊无人应答。12岁的她,以为男孩们是在“玩闹”,将遭遇埋在心里。
她进入市重点后,成绩位于班级中上游。而不错的成绩未能阻止欺凌的到来。
她觉得同学们故意忽略她,“基本上一个人坐在那一天没有一个人找我说话”。课堂上没人愿意和她组队完成任务,还有人对她投来意味深长的眼神,或几个人聚在一起,用她能听见的声音骂她。这样的经历,让她变得不知道怎么求助,甚至认为老师都不值得信任。
这样的“校园欺凌”,因隐蔽性强、难以取证等原因,长期被忽视,难以被发现,一个直接后果就是,欺凌行为无法得到及时干预,欺凌者也不会受到“惩罚”,如此共同构成治理“壁垒”。
近几年,多地试图以刚性政策扭转颓势。比如,今年3月,四川省德阳市推出一项中考招生新政,将校园欺凌纳入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学生一旦认定为“校园欺凌”,便无缘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德阳教育局工作人员告诉@南风窗 ,该措施旨在让“学校深化学生的教育,引导学生遵纪守法,遵守行为底线”,并表示,欺凌认定和处理有一套复杂程序,遵守国家规范,具体不方便透露。
新政的出台,引来不少网友拍手叫好,“建议全国推广”。也有人提出疑问,担心“治标不治本”。争议背后,是校园欺凌事件频发,但在认定和处理等方面存在困难的现实。
当校园欺凌与升学机制直接挂钩,又能否真正触及校园暴力的核心症结?#洞见计划# O霸凌和升学挂钩了,还有人敢欺负同学吗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