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是朱棣的次子,为什么却要起兵造反呢?_居然?

朱高煦是朱棣的次子,为什么却要起兵造反呢?_居然?

日期: 人气:
商城:爱追剧

  朱高煦是明成祖朱棣次子,明仁宗朱高炽同母弟。最初被封为高阳郡王,后随父亲起兵靖难,累立战功。成祖即位后,封为汉王,藩国云南。他却一直留居南京,不肯就藩,多次谋取太子之位,纵使私兵劫掠,僣用乘舆器物。明宣宗朱瞻基继位,朱高煦起兵造反,却在宣宗亲征后投降,被废为庶人,囚禁在西安门内。后与诸子相继被杀。

  朱高煦朱棣的最宠爱的儿子,朱棣一共有三个儿子。其中长子是嫡子朱高炽。还有三儿子朱高燧。这个朱高煦是第2个儿子。这个朱棣之所以最喜欢这个儿子,是因为朱棣在造反打仗的时候这个儿子跟随着他在战场上勇猛杀敌,曾经好几次朱棣都陷入困境,命在旦夕,而是这个朱高煦出人意外的把他救出来,所以这个朱高煦不管是勇猛,还是才智而且就是身材长相也和这个朱棣很像,所以这个朱棣特别的喜欢这个儿子。

  但是就是因为在朱棣做皇帝,册封太子的时候没有封这个朱高煦他这个二儿子为太子,而是封了长子做为太子。在封长子以前他也想过让他这二儿子做皇帝,但是毕竟那是长子嫡子,而且在满朝文武中很有威望,更重要的一条是他曾经在梦里是朱元璋让他封这个儿子做皇帝,所以他也只能让这个儿子做皇帝,但是这珠高煦极为不满,因为在朱棣做皇帝的过程中这个朱高煦的功劳最大,也是最受皇帝宠爱的一个皇子。

  当朱棣封他为云南王的时候他迟迟不去上任,一直留在京城里长达十几多年,这个时候朱棣看出了他这个二儿子有谋逆造反的野心,于是就强制他去云南上任。可是他走不久以后呢,朱棣就死了,由长子继位,在这个长子继位以后,这个朱高煦更是野心勃勃,他让他在京城的儿子四处安插眼线,他自己还经常派一些心腹的人来京城里打探消息等待造反。但是这个长子继位以后,他知道这个朱高煦一直想当皇帝,可是比较仁慈,没有对付他,而是找他来到京城里给他很多礼物来安抚他。

  对于朱高煦想当皇帝的野心,不管是他的父亲朱棣还是他的兄长朱高炽都没有收拾他,但是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却不能容忍他了,因为在朱瞻基要奔赴京城参加父亲葬礼的时候,他曾经在路上刺杀人家,好在人家命大躲过了这一劫,所以这个朱瞻基登基以后却是对他这个叔叔耿耿于怀,但是一直没有把柄,正在这个时候这个朱高煦起兵造反了,这可给这小皇帝收拾他的很好的理由,这小皇帝御驾亲征很快就把他收服了,并且贬为庶民让他去做老百姓。

  这个小皇帝不放心呀,于是就去看望这个已经成了老百姓的叔父,不曾想这叔父居然还把他给绊倒了,这小皇帝非常的生气,当即就让随从打着他这叔父给用缸扣了起来,并且周围点燃的柴火,就这样把他的叔父活活的给烤死了,而且还把他这叔父的孩子一个都不留,统统杀掉,也算是斩草除根了。想着朱高煦也太不识抬举了,父亲兄长都没有对付你,也没有一点自知之明还做梦想当皇帝,碰到这侄子手里可死的够惨的,自己死了不说还让自己绝了种。想如果是他父亲或者是长兄杀了他,他也不会死得这么惨,而且也不至于把他的孩子全都杀死,真是自作孽不可活。这也告诫我们不可以对儿子独宠,应该一碗水端平,才不会有家庭悲剧上演。

  朱棣明明喜欢朱高煦,为何却将皇位传位了朱高炽?

  一、朱高炽以他温和的性格与处世态度,得到朱元璋的认可

  在一次对孙儿的考察中,朱元璋要求几位皇孙分别批阅大臣奏折。朱高炽关注的都是与军民相关的大事,而忽略错别字。朱元璋发现错别字没有改过来,就问朱高炽是不是没有看到。朱高炽回答:孙儿没有疏忽,我认为这都是小毛病,不足以麻烦天子。

  朱元璋大为赞赏,接着又问他老百姓遇到水旱灾害怎么办。朱高炽回答:“恃圣人有恤民之政”。朱元璋听了朱高炽的回答,心中不禁大喜,说到:“小子异日不可量也”。考察过后,朱元璋册封朱高炽为燕王世子。开国之君的册封,如同一次“身份赋能”,对于日后朱高炽上位至关重要。

  二、朱棣偏心,喜爱朱高煦

  朱高炽体态肥胖并且患有足疾,在朱棣眼中,他是一个行动不便的胖儿子。再加上他生性喜静不喜动,让“马上天子”朱棣并不看好。对朱高炽更不利的因素是,朱棣偏爱朱高煦。在靖难之役时,朱棣就带着朱高煦到前线作战立功,而让朱高炽留守北平,仅仅留给他几位文臣。朱棣的这种“偏心”,反而给了朱高炽机会。在处理事务的过程中,朱高炽与文臣建立友谊,深得文官拥护。还有一件事,也改变了朱高炽留给别人的文弱印象。

  朱棣在外“靖难”,北平守备空虚,朝廷大将李景隆率50万大军直扑北平。朱高炽临危不惧,率领老弱病残坚守北平城,而他的母亲徐王妃也亲自督战。当时北方天寒地冻,朱高炽想出一个办法,他让人往城上不停地浇水。等到第二天,城墙结冰,让敌人无功而返。这次守城之功,一举奠定在臣民心中的地位。

  三、靖难之役后,朱棣的犹豫

  朱高炽儒雅仁慈的个性,得到文臣拥戴,而且是朱元璋选定的世子,是最合法的继位人。此外,即使按照嫡长子继承制,朱高炽为名正言顺。但是,朱高煦比较英武,性格也像朱棣,在靖难之役中多次救护朱棣,立下不少战功,而朱棣也许过立其为太子的诺言。在军中,朱高煦也有比较大的影响力,丘福等人都坚定支持他。当时,朱棣在南京办公,仍命朱高炽守北平,而将朱高炽留在身边。这一亲一疏,显而易见。

  四、皇帝不急臣子急

  朝臣在觉察到朱棣的犹豫后,纷纷上书请求立太子。朱棣看到奏折后非常不高兴,便借口朱高炽正是求学上进阶段,以后再说。然而,将天理人伦放首位的明朝大臣不依不饶,反复请求立太子。此事因此而沸腾,连周王也亲自上书,请求立朱高炽为皇太子。周王与朱棣是同母所生,关系密切。在这种情形下,朱棣只得召臣子商议立太子之事。这帮文臣不断地列举历代立嫡的故事,向朱棣灌输立嫡长子的重要性,解缙更是直接进言:“皇长子仁孝,天下归心”。在文臣的轮番劝谏下,朱棣下定决心,立朱高炽为太子。

  五、朱高煦败北

  当了太子的朱高炽并没有完全坐稳,朱棣时不时也会对其不满。朱高煦被封了汉王,本该去云南就藩,但朱棣舍不得,还是将他留在身边。朱高煦自然不甘心屈居人下,一直都在寻找机会扳倒朱高炽,为此而走上一条不归路。他经常在公开场合说自己想当李世民,这让敏锐的朱棣也不得不有所防范,毕竟他也不想当李渊。

  朱高煦还不止嘴上说,真的付之行动。他私自招募三千士兵,暗地里制造兵器,为非作歹。在外征战的朱棣知道后,龙颜大怒,准备将其贬为庶民,后经朱高炽说情才改变决定,仅将其迁封到山东,勒令立刻就藩。

  六、朱瞻基对朱高炽太子之位的作用

  朱瞻基是朱高炽长子,他的出生,颇具传奇色彩。在他出生前,朱棣曾梦见朱元璋给了他一个大圭,上面刻有“传之子孙,永世其昌”。圭是古代帝王举行典礼时的玉器,朱棣认为这个梦有寓意,是吉兆。朱瞻基满月时,朱棣见他满脸英气,与自己梦中见到的样子很像,就对他特别喜爱。朱棣夺天下后,对朱瞻基的教育非常重视,特命靖难第一功臣姚广孝亲自辅导。

  朱瞻基非常受朱棣疼爱,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朱高炽的嫡位。当初解缙在数次劝说朱棣立太子无效后,搬出了朱瞻基才改变了朱棣的意见。也正是从那时起,朱棣对朱瞻基寄予厚望,从各方面对其进行培养,让他下基层、处理政务、军事考验。

  朱瞻基文韬武略,也没有辜负朱棣的厚爱。朱棣对其很满意,曾对朱高炽说朱瞻基日后必是一个太平天子。朱高炽能够顺利继位,多少也沾了点朱瞻基的光。

  为什么朱高煦一直想要做皇帝?

  首先就是朱棣在皇帝传承这件事情上表现的太过犹豫。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朱棣总共有三个儿子,其中长子身体偏胖,而且小时候因为得过某种疾病,导致了有一些行动不便。在那时朱棣觉得这样的人没有帝王的威严,所以在册立太子这件事情上,对于自己的长子非常不看好,这也就给了其他儿子一些不太好的讯息。

  尤其是他的小儿子朱高煦,总感觉自己和父亲非常相像,完全可以继承太子的位置,所以在之后也通过阴谋利用朝廷当中的一些大臣对于太子以及他的党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打压。其实在这件事情发生的时候,作为朱棣只要能够摆出一个非常明确的态度,也就能够杜绝这个儿子想要篡夺太子位子的想法。但是朱棣在当时并没有做任何事情,给了这个儿子一种默许的感觉,也正是因为君王在这件事情上没有下定决心,使得这个儿子始终觉得自己是有机会能够登上皇帝位置的,所以在那时经常私下里搞一些小阴谋。

  其次就是朱棣在发动军队进攻建文帝的时候,曾经借助了小儿子的力量。要知道自从他想要率领军队直接奔袭京城之后,所有的军队都朱棣地带在身边进行了长途的跋涉,虽然在这一系列的战斗当中都取得了很大的胜利,但是军队一直没有时间好好的休整,处于一种非常疲惫的状态。所以之后朱棣的正确领导之下,这些人成功来到了都城之下,马上面临着逼宫的做法。

  要知道这支部队虽然战斗力非常强劲,但是毕竟经过了这一路的长途跋涉之后,整个军队的士气比较低落,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之下,朱棣的小儿子率领的援军赶到,这对于朱棣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毕竟儿子手下的部队没有经过战争,相对来说斗志比较旺盛,单单依靠这支部队就完全可以实现攻打都城,夺取皇位的意图。所以也正是在那个时候朱棣曾经做出了一句空头许诺,在那句话的字里行间显示着想要册立自己小儿子作为太子的想法。

  第三就是朱高煦对于当时朱棣的这个承诺非常信以为真。但是他非常忽略的一件事情就是自己的父亲本身就是一个没有多少诚信的人,说这样的话更多的目的是为了激励自己的儿子好好地攻打京城,为自己夺取皇帝的位置打好基础。但是朱高煦却觉得这就是自己的父亲想要传位给自己最好的证明,所以他带领军队作战非常勇敢,最终将都成功破之后,扶着自己的父亲登上了皇帝的位置。

  之后朱棣却将这句话忘得干干净净,从来没有想到过要兑现,这样的做法让朱高煦内心当中非常受伤,他总感觉自己应该成为皇帝,却被父亲无情的抹杀了。所以这颗怨恨的种子就算是在朱高煦的内心当中种下,并且逐渐发展壮大,导致他在后期肯定要通过搞阴谋的方式来对皇位形成威胁。

  第四就是朱高煦不敢反对自己的父亲。要知道随着老一批将领的去世,朱棣在当时所拥有的军事才能是任何人都无法相比的。朱高煦在内心当中也清楚的知道,要想凭借自己所拥有的军队以及才能战胜自己的父亲,绝对不可能,所以他是不敢篡夺自己父亲的皇位,只能够继续等待,直到自己父亲去世之后,看他究竟会将位子传给谁。

  但是在此时由于围绕在皇帝身边的都是太子的党羽,所以这些人在君王去世之后,第一时间将皇帝的印玺等相关文件送到了太子的身边,并且及时的辅助他登上了皇帝的位置,使得朱高煦的梦想进一步落空。本来在那个时候他就想要带领军队反抗从而夺取位置的,但是让他没有想到的就是新皇帝在登上皇位之后,仅仅过了十个月的时间就去世了。而之后皇位的传承也非常顺利到了自己的侄子手中,作为朱高煦内心当中肯定会特别不服气,他感觉自己错过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所以对于皇位这件事情还是不能够彻底的放下,始终想着凭借自己出众的才能和皇帝争一下。

  第五就是朱高煦在当时已经得到册封成为了一名藩王。其实朱棣在内心当中对于自己的这个儿子也非常的了解,他故意将他封到了距离都城不远的地方,这样可以从朝廷集结军队,发动对这个儿子进攻的时候耗费的时间也比较短。果然在朱高煦造反之后,新皇帝最近集结军队进行征讨,由于朱高煦当时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手下的将士也并不是特别齐心,所以这场皇位的争夺更像一场闹剧,没有经过非常严格的战斗就结束了,朱高煦最终成为了新皇帝的俘虏。要知道按说这件事到此就算是已经结束了,可是诸葛绪内心当中却并不这么看待。

  最后就是朱高煦在当时对皇帝做出了很多挑衅的行为。因为按照当时明朝的律法,但凡发动叛乱的诸侯王被君王有效的镇压之后,面临的结局无非就是被杀掉。但是由于新皇帝对于自己的这个叔叔还是存有一丝幻想的,所以他只是将这个人软禁了起来,但却没想到朱高煦在这时并没有表现的非常老实,而且经常挑衅皇帝的权威,最终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之下,皇帝只能够将自己的这个叔叔杀掉,使得他的君王梦彻底落空。

爱追剧

0 留言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