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静是唐朝宰相、开国功臣。原为晋阳令,后联络裴寂与李世民,协助李渊起兵反隋,并奉命出使突厥。后随军南下,击败桑显和、俘获屈突通。唐朝建立后,刘文静出任纳言,成为宰相。武德二年,刘文静与裴寂产生隔阂,并于酒后狂言,结果被小妾告发谋反。唐高祖听信裴寂谗言,将刘文静处斩,抄没其家。
刘文静,字肇仁,京兆武功人。隋朝末年,刘文静担任晋阳县令,与时任晋阳宫监的裴寂是好朋友。617年,李渊担任太原留守,一家人来到了晋阳。李渊次子李世民,非常热爱结交朋友,与刘文静关系很好。刘文静看出李世民志向远大,就经常在裴寂面前夸李世民是汉高祖刘邦、魏太祖曹操一样的人物。裴寂却不以为然。
不久,刘文静因为与瓦岗军李密有姻亲关系,受到株连被关进监狱。李世民前去探望他,询问他对时局的看法。刘文静详细分析了当前天下局势,趁机鼓动李渊、李世民父子从晋阳起兵,“乘虚入关,号令天下,不盈半岁,帝业可成。”这番话,深深地打动了李世民。
在刘文静的介绍下,李世民又认识了裴寂。他们三人经常在一起策划起兵事宜。但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不,李渊。他们深知,太原起兵离不开李渊。只有李渊加入进来,凭借他的威望和能力,才能够聚集起足够的人马。没有李渊,他们什么都不是。
然而,他们三人对李渊的想法很不清楚,不敢贸然将起兵的计划告诉给他。怎么办呢?刘文静、裴寂、李世民策划了一个“美人计”。一天晚上,由裴寂出头请李渊喝酒。趁李渊酒醉之后,将几名晋阳宫女送到李渊床上。第二天,李渊酒醒后,发现床上有几名陌生美女,整个人都是懵的。裴寂走过来威胁他,如果不答应起兵,就将李渊强迫晋阳宫女侍寝的事情报告给朝廷。李渊无计可施,最后一想,反正横竖都是死,不如……于是,就有了轰轰烈烈的“太原起兵”。
除了策划太原起兵后,刘文静又冒着生命危险出使突厥。我们知道,突厥一直是中原政权的心腹之患。他们来自北方,动不动就挥师南侵,劫掠财产和人口。太原地处边境,时刻面临突厥的威胁。李渊、李世民父子从太原起兵,逐鹿中原,后方必然空虚。那时候如果突厥趁机入侵怎么办?如何保障后方稳定呢?
刘文静向李渊建议,保持与突厥的良好关系,并主动请缨出示突厥。刘文静来到突厥后,极力游说突厥首领始毕可汗,约定一旦攻克京师,“人众土地入唐公,财帛金宝入突厥”。始毕可汗很高兴,满口答应,借了2000骑兵给刘文静,还赠送1000马匹。
对于缺人缺马的李渊来说,这真是一个豪华大礼包啊。李渊高兴坏了,对刘文静:“非公善辞,何以致此?”
618年,李渊在长安登基为帝,建立大唐王朝,是为唐高祖。策划太原起兵,以及出使突厥,使得刘文静为大唐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极为特殊的功劳。因此,刘文静被任命为纳言,成为宰相。当年8月,李渊在《褒勋臣诏》中写道:“尚书令秦王李世民、尚书右仆射裴寂、纳言刘文静恕二死”这就意味着,刘文静得到了免死两次的特权。
不过,因在征伐薛举之战中失利,刘文静一度被削职除名。不久,随李世民征讨西秦时再立功勋,得以恢复爵位、封邑,被拜为民部尚书。可是,刘文静的心态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是因老朋友裴寂而引起的。裴寂在太原起兵中的作用不及他,官职却越升越高,官拜尚书右仆射,远在刘文静之上。李渊对他很尊重,每次上朝时,必定请他同坐。上朝结束后,又将他一个人留下,讨论事情,言听计从。
刘文静对裴寂独自受宠很不满。这种不满又不能向李渊发作,只能发泄在裴寂身上。上朝时,只要裴寂发表意见,刘文静立即表示反对,公然唱对台戏。长此以往,刘文静和裴寂这对曾经志同道合、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变成了剑拔弩张的敌人。
谁也想不到,刘文静突然被捉拿下狱了。起因是刘文静家中发生几次闹鬼事件,刘文静弟弟刘文起请巫师到家中做法。巫师在夜里披发衔刀,作法驱邪。事有凑巧,那几天刘文静有一个爱妾失宠,将这件事告诉了兄长。兄长见妹妹在刘家也没啥前途了,索性告发到朝廷,称刘文静打算谋反。
谋反是一件很严重的控告。李渊将刘文静捉拿下狱,然后让人进行审理。不知道李渊出于什么心理,竟然安排裴寂和萧瑀为主审官员。萧瑀与刘文静没啥过节,但裴寂明显与刘文静不对付,他审理这件案子,刘文静能有什么好果子吃?经过审理,萧瑀认为这不是谋反。李世民也站出来为刘文静说话,说他不过是发泄不满情绪而已,“非敢谋反,极佑助之”。
就在这关键时刻,裴寂出来插了老朋友后背一刀。他说:“文静才略,实冠时人,性复粗险,忿不思难,丑言悖逆,其状已彰。当今天下未定,外有勍敌,今若赦之,必贻后患。”什么意思呢?裴寂说刘文静确实很有谋略、才能,但性格猜忌阴险。如今天下未定,如果轻易赦免刘文静,恐怕会有大患。
应该说,裴寂这些话都是诛心之论,却打动了李渊。李渊本来就很猜忌刘文静,听裴寂这一说,立即就杀掉了刘文静。这时候,离李渊承诺“恕二死”还不到一年。刘文静临死前感叹说:“高鸟逝,良弓藏,故不虚也。”
刘文静的死在当时可以说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也因为这一件事情,李渊背上了谋杀功臣的罪名。那么事情的真相又是什么呢?难道说真是如刘文静死之前所感叹的“鸟尽弓藏”一样吗?李渊仅仅是因为现在他已经没有用处了而且他功高盖主就将其杀害了吗?刘文静是唐朝得以建立的最大功臣,如果没有他,唐朝的建立可以说会遇到很多的阻碍。作为开国的功臣,在李渊称帝之后,刘文静自然也是等到了很多的赏赐,并且当时还得到了李渊的重用。然而在当年晋阳起兵的另一个核心的人物裴寂却更加的收到了李渊的尊敬与重用,还公开的称赞他是开国的第一功臣,这样的差距让刘文静有了很强的失落感。
面对了朝廷对他的种种不公平的待遇,刘文静心中的不满也是日益的增加,他认为裴寂的才能和功劳都是在自己之下的,而他处在的位置和受到的尊重却远远的在自己以上。事实上刘文静和裴寂的关系在最开始的时候是挺不错的,在晋阳的时候他们就是多年的好友。但是昔日的好友在权力和荣耀的年前却逐渐的成为了对手,刘文静也开始渐渐的将朝廷对他的不满转移到了裴寂的身上,两个便对立起来了。
刘文静的压抑和不满渐渐的变得显而易见了,但是事情的导火线却出在了一个女人的身上。原来,刘文静有一个小妾,这个小妾也因为得不到刘文静的宠爱便对他怀恨在心,想要司机报复刘文静。在有一次,刘文静和自己的弟弟喝酒聊天时,因为自己的情绪不好,刘文静便借酒消愁喝得烂醉如泥。醉酒之后,他将自己心中的不满大声的宣泄了出来,随后便拔出了自己的剑,向着房柱乱砍并且叫道定当取裴寂的首级。不巧的是,他的这一个举动刚好被他的小妾看到了,这个小妾一看自己的机会来了,便将他所看见的一五一十的告诉给了他的哥哥,并且怂恿他的哥哥去告发刘文静。
不久之后,刘文静就被以谋反的罪名被捕关进了监狱之中,而审理这个案件的人表示裴寂和当时的中书令。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事件,刘文静表现得也是非常的冷静,他认为朝廷对自己很不公平,在起义的时候,刘文静是司马而裴寂是长史,他们两个人的官职还算相当的。而如今他的功劳并不比裴寂少,而他的地位却远远的在裴寂之下,刘文静承认了对此他的心中有一些怨言,可能是酒后发了几句牢骚而已,并没有谋反的意思。
当时的宰相李纲和中书令都认为刘文静是酒后失言了,并没有什么谋反的迹象,不应该以谋反的罪状论处。而当时李世民也为他求情说,他没有谋反的迹象,但是这个时候裴寂的一番话却让李渊下定了决心,他说,刘文静这个人心高气傲,手段也是非常的阴险,他口吐狂言,已经表现出了谋反的迹象。而如今天下未定,危机四伏,如果不借此机会杀了他,放虎归山之后,必定会后患无穷啊。
到了武德二年八月的时候,李渊最终还是下令以谋反的罪名处死了李渊,而他的弟弟也因为参与了这件事情被处死了。轰动了一时的刘文静案件就以开国功臣刘文静被处死而告终了。但是这个事件留给后人的思考并没有就此而结束了。关于这一个案件可以说是疑点重重,众说纷纭的,已经成为了唐朝历史中的一桩疑案了。我们纵观这个案件的开始与结束,其中的疑点有两个,一个就是刘文静到底有没有谋反,二就是李渊到底是出于什么原因在没有充足的证据下就处死了刘文静。而这个案件有一个最合理的解释就是做给李世民看的,他想给蠢蠢欲动的李世民一个警示,不要以为有才有功的人就可以任意妄为。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