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今天小编来说说科举制的故事。
在一个朝代,最重要的毫无疑问就是人才,征战四海并吞八荒靠的是能征善战的将帅之才,而治理天下靠的是能臣干吏。而对于君主来说,一场战争可以检验一个将军的才能,那么如何才能检验一个干吏的水平呢?
在汉代以前主要是通过血缘和身份来任用官吏,尤其是一个人身后家族的名望。所以我们看到像李广、公孙贺、窦固、窦宪等都是权贵之后。虽然有卫青这样平步青云的,但毕竟是少数,而即使后来的孝廉也是成为世家大族笼络权贵的根本。
曹魏时,曹丕任用陈群实行九品中正制,虽然有利于寒门学子的入仕,但上层仍然为世家大族把控。因而当时有一句话非常经典说明了这一现象:“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即使王朝更迭,那些世家大族也仍然把持着朝政。因而当时有一句谚语:“流水的皇帝,铁打的世家。”
而身为皇帝当然不想过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日子,于是在他们绞尽脑汁想法设法削弱世家的权力。终于在隋文帝杨坚时期,设立科举制度,后来在唐太宗、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努力下不断发展和完善。唐朝也开创了寒门入上品的先例,寒门庶子马周最高做到了中书令。
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任何一种制度数十年间便弊端丛生,那么科举制度为什么能够流传千年呢?
一、公平。
科举制度刚开始时是比较完美的,首先由各地进行选拔,然后统一参加科举。而当时科举的试卷都是唯一的,这样可以公平公正的选拔人才,避免以前那种任人唯亲局面的出现。同时君主对于科举舞弊惩罚特别严重,一经发现,主考官处死,相关人员要不是罢免就是流放。
同时,考题方面都是主张自由发挥,比如如今江南灾难,你如果是两江总督如何治理当地的灾情?或者身为一方父母官,你如何治理好一方百姓?所以这种起初考察能力的选拔制度为大唐帝国人才济济奠定了基础。
二、简单。
其实对于治理朝政来说,最简单有效的就是最清明的。这就像你把一块蛋糕经过一个人和经过十个人必然是两种结果,越复杂繁琐的背后就越是利益的掺杂和交易。所以像张居正实行“一条鞭法”的税收制度就是让赋税简单化,以避免为肮脏提供充足的土壤。
同样科举制度也是一样,简单的同一套试卷,全国同一个标准。虽然也出现过舞弊问题,但总体来说却是清明的。对于地方来说,他们为了让本地选拔人才,必然推举有才能的人。而皇帝也害怕出现滥竽充数的情况,于是有了殿试,皇帝方面提问。简单的试卷,简单的殿试,简单的流程,却铸就了大唐王朝前所未有的盛世长歌。
三、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
在科举考试里面,是没有地域和年龄限制的,虽然有范进老年中举的经典,也有像张居正、徐阶这些天才考生的任人唯贤。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以成绩为主的选拔可以让很多人心服口服,不会因地域、年龄等限制而愤愤不平,甚至戾气丛生。
而我们纵观古今,任何一个王朝的没落必然是由于其条条框框的规则和视人才如儿戏的制度,以及缺乏对于人才的尊重而让其屈膝而存的思维。所以,在战国时期魏国人才辈出,但像张仪、公孙衍、甘茂等人才纷纷奔赴秦国。
而科举制度的这些优势是现在都前所未有的,即使今天我依然认为这种选拔人才的制度是世界最公平的。很多人诟病科举制度,无非是八股取士等,当封建社会进去没落时期,皇帝用科举制度不再是选拔有用的人才而是为了维护统治和麻痹愚弄天下苍生。
本来以才能选拔的科举制度,硬生生被他们套上了愚昧腐朽的八股文,成为了维护风雨飘摇封建体系的遮羞布。这就像一把刀子,前人用来行侠仗义,后面的人用来恃强凌弱。科举制还是那个科举制,只是不同的人手里发挥了不同的效果而已。
换句话,即使现在以科举制选拔人才,考的内容不再是八股文而是现代文学和艺术,那么这种制度依然最好的体系。只不过当时很多人没有分清封建文化和科举制度,把八股文等同于科举制度而已。而我们纵观世界,不管日本还是新加坡的人才选拔制度,不正是参照的是我们的科举制度的本质吗?
任何文化能够发展千年而长存,必定有其值得追求的东西和魅力。我们应该舍其糟粕、取其精华,而不是一棍子打死的一味否定或者称颂,毕竟任何东西都不肯定百分百完美。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