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时期的科举制都做出了哪些改革?有什么样的影响?_何?

宋太宗时期的科举制都做出了哪些改革?有什么样的影响?_何?

日期: 人气:
商城:爱追剧

  科举,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这是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科举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选拔官吏的考试制度,非常注重考生整个家族的社会地位和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等因素,这也反映出士族们控制选举的野心。隋炀帝之前都是靠世袭制选拔人才,这种制度非常不利于选拔真正有学识和见解的人才。

  经过不断的改革发展,科举制度慢慢摒弃了它不好的部分,演变的更为实用和理智。选拔出了真正有利于国家发展的有用之才,历史上通过科举考试走上仕途的名人数不胜数。

  如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王安石、范仲淹更是文武双全。这些人物都在自己的时代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宋太宗时期对科举考试的进一步改革,也涌现出众多全面的人才,为国家各项发展做出了贡献。

  01

  科举制度由来发展

  科举制度渊源于汉朝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时期为其开端。随着以姓氏家族为纽带所形成的封建统治阶级上层社会的衰亡和普通中小级别地主的兴起,注重门第的九品官人法,也就是九品中正制已无法延续下去。

  隋朝时期为了改变这些弊端,创立了一种新的选拔制度-科举制。后建立于唐朝,宋朝进行完善,明清两朝达到顶峰,最后于清朝末年废除,整整延绵存在了1300年。

  隋炀帝时期开始创立进士科考试,按照考试成绩选取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形成。唐太宗时期,增加常举和制举两种考试,常举考试就是每年都会进行的考试,而制举则是皇帝临时决定举行的考试。

  武则天时期,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的考试内容,整个唐朝期间都非常重视进士科的考试。考试在每年的二、三月份举行,因此叫春闱。

  02

  宋朝科举制度特点

  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后,认为一个国家只有武将是万万不够的,需要建立一个有文化底蕴的国家,于是他“右文抑武”,也就是重视文化发展,完善和扩大科考制度,同时抑制和削弱武将的地位和发展。他希望能够建立一个以文人墨客为主的王朝。

  北宋初年将科举考试做了进一步发展,主要是整顿考试步骤,将考试分为乡试、省试和殿试三级。简化考试科目,采取糊名法,就是将考生姓名等信息进行密封,以及扩大录取名额。

  宋太祖将殿试作为科举考试中级别最高的考试,考生是否被录取为进士,由皇帝来决定,这些在殿试中被录取的进士,被称为“天子生门”,这一改革是中国科考历史中非常重要的一次变革。

  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后,沿用其兄以文治天下的理念,继续扩大科举取士规模,编纂《太平御览》、《太平广记》等大型著作,设考课院、审官院,加强对官员的考察与选拔。宋太宗爱好读书,“开卷有益”的典就是因他而来。

  03

  宋朝科举进士的贡献

  因为宋太宗时期对科举考试的重视程度非常高,所以选拔出来的官员也为国家的治理尽心竭力,充分发挥自己的学有所长,官员们在朝堂之上敢于大胆觐言,而且在人文、民风、军事甚至外交活动中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谏官是我国早在春秋时期就设立的一种官职,他们是为君主指出错误并进行规劝的官员。宋太宗时期的谏官非常的刚直不阿,能对事物有针对性的向皇帝提出意见和建议,而且见解十分有见地。

  能够贴合当下的时政,反映老百姓的民生需求。谏官们不但敢于大胆谏言,而且在打仗时也非常勇猛果敢。保卫城中百姓安慰,击退骚动扰乱,可谓文武双全。

  人文方面,宋太宗可以说是开启了读书人的黄金时代,让人们有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感悟。科举考试对考生的文学功底要求很高,这从宋代编篡的书籍水平就可以看的出来。

  宋太宗时期著有《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等著作,这三部作品与北宋时期著作《册府元龟》并称为宋代四大名著。除却诗文,部分进士也有着艺术方面的兴趣与特长,如善于写各种笔体的书法、懂乐理、会编乐府等。

  民风方面,宋朝对于科举考试的重视程度,让人们意识到只有读书才能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穷苦人家的孩子格外用功读书,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崭露头角,有所作为。

  家家户户都崇尚刻苦学习的风气,可谓废寝忘食,甚至祖孙三代一同参加科举考试中举的佳话。人们重视参与考试的过程,而不纠结最终的考试成绩,是否中举,这种优良的学习风气蔚然成风。

  军事方面,虽然宋朝注重文人墨客的培养,但是这些进士出身的官员除了有文采韬略,也有武将的英勇不屈,他们敢于抵抗契丹侵略,受到百姓的爱戴,更有在敌人面前不屈服的气节,敌人攻入城池,为保忠诚不被敌人俘虏,而投湖自尽。

  外交方面,宋太宗重视与周边民族部落的往来沟通,保持着长期稳定的交往。因为要频繁的来往,所以就需要有使节来完成外交工作,皇帝会挑选当朝的精英官员作为使节。

  使节在对外交往中,代表了国家的形象,所以行为要得体,注重个人仪表。而且要有坚定的立场,知识面广,思维敏捷,处变不惊以及良好的交际能力。

  他们的职责在于调节两国关系、陪伴外国客使以及观察记录情报。根据史料记载,宋太宗时期选拔出来的登科进士都具有渊博的知识,超高的各人素养,谨慎严谨的处事态度,赢得了周边民族部落的尊重,为宋朝的外交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古往今来,教育都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国之大计。我国现代教育考试制度,也是在古代科举考试的基础上改革发展而来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宋太宗对于科举考试的重视和增加进士的录用规模,推动了科举制度的改革和对于教育行业的重视程度,优秀进士更是在多方面对国家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

  这些从社会底层脱颖而出的官员,更有真才实学,更懂得人间疾苦,也更容易成就一番事业,文人们都希望通过科举考试来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爱追剧

0 留言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