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身边的红人,于敏中一生经历了什么?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说起《四库全书》,相信大家都会想起纪昀(纪晓岚),但实际上乾隆能够下诏开四库全书馆,一个叫于敏中的人功不可没。或许有人对他并不熟悉,但于敏中可真的算是乾隆身边的红人,深受乾隆偏爱。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个人。
于敏中是谁
于敏中先祖曾是明朝进士,他的曾祖父是清朝顺治年间进士,祖父是康熙朝进士。父亲于树范,曾召入内廷充武英殿纂修,参与编辑《康熙字典》等书。
于敏中在小的时候,曾被过继给无子的叔叔为嗣,后来叔叔有了儿子,于敏中便回到亲生父母身边。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叔叔于枋是雍正年间的进士。不得不说,出身在这样一个家庭,于敏中很难没有出息。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他自幼秉承家学,5岁启蒙,10岁通读《五经》,15岁参加乡试,就中了举人。乾隆二年,于敏中一甲一名进士(即状元),此时的他年仅23岁,是清朝最年轻的状元。
受乾隆偏爱
考中状元后,于敏中先任翰林院修撰,由于其文思敏捷,不仅文章、书法出众,还同时掌握满、汉、蒙、梵多种语言文字,从而得到乾隆赏识。
乾隆要是喜爱一个人,就毫不掩饰,看他后期对待和珅就知道。同样,他对于敏中也是这样。乾隆只要出巡,就会让于敏中伴驾,而且每次回京,还会特地下令为于敏中加俸一年。后来于敏中没有再随驾出巡,那是因为他已经去世了。
于敏中第一次随乾隆出巡,就被问及治国的策略,于敏中答道:
“治国要务莫过于兴学得人,人才得即政事理。”
于是,乾隆便命他负责为朝廷选拔人才,建修学宫。
乾隆欣赏于敏中的才华,还让其教导皇子皇孙,累迁内阁学士。乾隆十九年,于敏中升任兵部侍郎,可惜没任职两年,他的父亲于树范就去世了,按照规矩,他必须回乡丁忧。
在其丁忧期间,乾隆下诏让他回京署刑部左侍郎,没想到很快他的叔叔于枋又去世了。他曾过继给叔叔一段时间,所以于敏中也要为嗣父服丧。可更没想到的是,很快他的母亲也去世了。
考虑到接连服丧,实在耽误太长时间,为了及早回京复职,于敏中便故意隐瞒了母亲去世的消息。回京后,御史向乾隆弹劾了于敏中。原本于敏中这种做法实在不孝,身为宠臣更是明知故犯,免不了遭到处罚。
然而事母至孝的乾隆,不仅没处罚于敏中,反而斥责弹劾他的御史“污人名节,不无过当”。这足以看出乾隆对于敏中的偏爱,就在这件事发生后不久,于敏中又被任命为户部侍郎。
乾隆二十五年,于敏中成为军机大臣,从此直接参与机务朝事。乾隆三十年,擢户部尚书。之后一直到乾隆三十八年,于敏中不断升任,一开始加太子太保,然后升为协办大学士兼户部尚书,最后就是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首席军机大臣。
乾隆三十七年,朝廷商议开四库馆一事,当时内阁大学士刘统勋认为这不是政务要事,所以不主张。但于敏中据理力争,敢当众与刘统勋形成意见上的对立。在这种情况下,最终乾隆偏向于敏中,下诏开四库全书馆,并命于敏中为正总裁。
除了对于敏中本人,乾隆还恩惠及其家人。于敏中有一个儿子没能中举,按理来说只能继续苦读备考下一届,可乾隆却专门加恩予以依照尚书品级补为荫生,入学国子监。于敏中的正室夫人已去世,特追封为一品诰命夫人,就连其妾室张氏,都被特封为三品淑人。
乾隆四十一年,于敏中在平定大小金川之乱中立下功劳,乾隆特赐双眼花翎、黄马褂,还下令将其画像悬挂于紫光阁。三年后,于敏中病重,乾隆带着内务大臣和珅亲临探视。可惜很快于敏中就病逝了,乾隆追封其为一等轻车都尉,谥“文襄”,入贤良祠。
死后被追责
直到这里,我们都可以看出来,乾隆对于敏中是绝对的宠信。于敏中无论生前还是死后的待遇殊荣,都是清朝大多数大臣望尘莫及的。然而到了乾隆五十一年,于敏中却遭到乾隆追责,后者下令将其撤出贤良祠。于敏中素有廉直之名,深受乾隆偏爱,为何死后却被追责?
这事还要从乾隆四十五年说起,这一年六月的一天,于敏中的孙子于德裕,到官府控告堂叔于时和侵吞祖父资产。乾隆知道后很是重视,这毕竟关系到自己宠臣于敏中,他一心要为已逝的于敏中做主,于是命大学士阿桂、英廉去调查此事。
谁知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素有廉直之名的于敏中,家产竟多达二百万两。虽然这一下就让于敏中在乾隆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但乾隆仍然认为,既然于敏中已经死了,也就不追究了。
第二年,乾隆朝著名的“王亶望贪污案”败露,随着案件调查深入,此次贪污案的幕后主脑逐渐浮出水面,竟然就是深受乾隆信任,如今已去世的于敏中。
乾隆四十七年,此次贪污案已经完结,乾隆发布谕旨对涉案官员进行判决。在谕旨中,乾隆承认于敏中对王亶望有庇护之过,但他却说自己在这件事上也有失误。然而最后,乾隆还是没有追究于敏中,找个借口说于敏中“宣年力久,且已身故”,说自己“不忍追治其罪”,这件事就这样结束了。
直到乾隆五十一年,乾隆偶然看到一件明朝嘉靖年间的瓷器,他突然就想到嘉靖时期的权臣严嵩,又将严嵩联系到于敏中。乾隆越想越气,最终决定追究于敏中,便下令将于敏中撤出贤良祠。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