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是周朝时在中国西北地区建立的诸侯国。“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小编一起走进了解。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这是《大秦帝国》里最常看到的一句话,每次读到这句话,心中总会涌起一种激动和热情。
老秦人这种热情,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实实在在的体验,从一件事上就能看出来秦人的这种共赴国难的性格是如何形成的。
秦国有两个比较有名的都城,一个是故都雍城,一个是后来的咸阳,然而在这两个比较稳定的都城中间,还有一个时间比较短的都城,他就是栎阳。
迁都栎阳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却是秦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时刻,商鞅变法就发生在秦国迁都栎阳的这段时间,更重要的是,迁都栎阳对秦人还有个另一个更深的含义,那就是秦人骨子里的一种精神。
(01)老邻居一分为三
秦国自东周立国,不断在与西戎做斗争,苍凉贫瘠的土地再加上不断地与蛮族征战,秦人锤炼出来了一种坚韧不拔不服输的精神。
到了秦穆公的时代,秦国东出函谷关,成了与东方诸侯争霸的一股强大实力,秦穆公也被公认为是春秋时代的五霸之一。
但秦国这个国家,因为常年跟蛮夷打交道,所以文化上思想上,相对于中原来说还是比较落后的,主要一个表现就是保留着人殉制度。
所谓人殉就是用活人陪葬,中原各诸侯早就不用这个了,但秦国还顽强保留着这个制度,一般王公贵族要奴隶陪葬也就算了,秦穆公贵为一代雄主,临死前却干了一件荒唐事。
他让秦国当时最著名的五个大臣给他陪葬去了,这一下子彻底让秦国衰落了,而且这是个很坏的榜样,此后历代国君,虽然没有明确记载,但可以想见,人殉制度尤其是秦穆公的这种做法,对秦国国力有多大伤害。
从此秦国直接衰落了一百多年,眼看着关东大国争霸,他就默默地在那里当个配角,还时不时跟义渠部落什么的打上一架。
这种小日子过得按理说也行,秦国所说穷点吧,但日子还算过得去,很快一个好消息就从东边传来,秦国的死敌晋国亡国了。
这可是个天大的好消息,秦国东边最强大的国家居然亡国了,晋国实在是太强了,当时几乎没有什么国家能够预料到他也能亡国。
晋国的确是很强,强到不可能有人打败他的地步,事实上的确如此,能打败他的只有他自己,战国的开端就是以晋国的灭亡开始的,从此天下没了晋国,多了韩赵魏三国。
这件事对于秦国来说实在是太好了,毕竟一个强大的有世仇的邻居,一分为三,这对于秦人而言绝对是好事儿啊,但秦人还没笑出声儿来,很快他们就发现,这世道变了。
(02)变法才能变强
自从三家分晋之后,华夏大地的风向开始变得紧张起来,春秋时代那种温文尔雅已经行不动了,大国开始逐渐吞并小国,再也不死春秋时期认大哥的那种模式了,而是开始了兼并战争。
这里面最先崛起的是魏国,因为魏国最早开始了变法运动,魏国变法的推动者是李悝,再加上吴起西门豹等人的全力支持,三家中的魏国最先崛起。
先说下变法,所谓变法就是原来的那一套不行了,需要改一改了,原来大家用的都是分封制度,贵族世袭,国君权力不大,无法对全国形成高效的统治。
这种情况一旦外部发生变化,当你需要调动全国力量的时候,世袭的贵族垄断了国家资源,显然不可能形成高效的国家动员能力,你要想让整个国家动员起来,抵抗外部压力,就必须改革内部结构,调动起每个人的积极性。
魏文侯最先改革,重用了一批改革家,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吴起,他之所以有名,是因为这个人实在是太厉害,创建了一支非常强大的军队,魏武卒。
而且纵观春秋战国这500年, 吴起是唯一吊打过秦国的人,如果不是卫国内讧,把吴起逼走了,那秦国就不是被吴起吊打,而很有可能就是被灭国了。
在吴起的打击下,秦国失去了河西之地,连函谷关这个重要的关口,都变成了魏国的一个不重要的小城门,魏国把秦国的生存空间完全压缩到了华山以西,秦国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后来尽管吴起走了,但魏国强大的实力还在,秦人的个性就是从不会向困难低头,秦献公做出了迁都栎阳的决定,这个栎阳位置特殊,直逼秦魏两国边界,向魏国坚定的表明了秦人绝不会向后再退一步的决定,栎阳也成了秦人命运的转折点。
为什么秦献公有如此的魄力呢,面对不断压缩的生存空间,还能正面迎敌,这跟他的个人经历有关系,后面我们会看到,一个国君的经历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这个国君的能力。
生于深宫,长于妇人之手的国君,基本上也就是个守城的君主,有魄力的君主,往往都是有不一样经历的,秦献公就是死这样一个经历不同的人。
在他5岁的时候,国内发动了政变,忠心地属下把他带出了秦国,开始了流浪生涯,这一流浪可就是几十年,而且不像中原那些流亡公子,秦献公的流亡之路,更加崎岖,很多时候都是在那些野蛮地区生存,这也就磨练了秦献公的不屈的精神。
回国继位的秦献公面对不断被魏国压缩的国土,做出了迁都栎阳的决定,他要向全体秦人表明,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秦人绝不再后退一步。
(03)迁都与国运
俗话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当秦孝公在栎阳完成了商鞅变法之后,秦魏两国的实力就开始发生变化了,秦国越来越强,魏国却越来越弱。
这里面很明显能看出来秦魏两国的精神,魏国原来的首都是安邑,后来感觉不行,这地方离秦国太近了,于是迁都到了大梁,这种做法看上去是比较稳妥,但很明显跟秦孝公比起来,秦魏两国的精神气质一目了然。
国都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城市,也是核心之所谓,迁都的话牵一发而动全身,是一件非常浩大的工程,历来迁都都有主动与被动的区别。
被动迁都的都是因为战事的原因,外敌入侵不得不迁都,战国时很多国家都曾迁都,楚国就曾经多次迁都,大部分都是被动迁都的,而且楚国比价坑,迁都后那地方还叫郢,这个地名折磨了无数历史学家好久,因为你不管把这个地方定义为哪里,都有相反的证据出现。
知道近些年出土文献中有楚居这篇文字,才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原来楚国人迁都后,都城名字还叫郢,只不过为了区分可能会在前面加一个字来区分。
迁都事关国运,北魏迁都洛阳后很快就衰落了,北宋想迁都到洛阳,结果大家都反对,结果一百多年国都无险可守就被攻破。
这里面最值得一说的就是明朝的迁都,跟秦献公一样,也是迎难而上,直面敌人,当时明朝最大的敌人就是北方的游牧部落,都城在南京,可以说离边疆地区非常远,从安全角度来讲是非常安全。
但明成祖朱棣偏要迎难而上,执意要把首都定在北京,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明朝也成了中国历史上骨头最硬的朝代,不和亲不纳贡,很有当年老秦人的那股子不服输的尽头。
你现在看看北京的位置,实在是太靠北了,但是那又如何,大明王朝照样活得好好的,至于说亡国,那也是逃不脱历史的规律,因为中国历史上就没有超过300年的封建王朝,倒是有一个,宋朝,但很明显宋朝有点憋屈,毕竟是迁都才保存了下来。
相比之下,大明朝迁都的骨气,足以傲视历代王朝,每每看到北京城直挺挺的抵在长城边上,心中都无限感慨,这样的骨气,怎么到了后面,中国人的骨气越来越少了呢。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我们的原生文明,有不屈不挠永不服输的精神,这种气质化作我们民族气血的一部分,时刻在呼唤着我们心中伟大的梦想,为统一天下而不断进取。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