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字希仁,北宋名臣。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小编带来的文章。
说到青天大老爷,基本每个人想到包拯。包拯这个人在历史上确实是一名非常清廉的官员,他耿直善良、公正无私、不畏强权,不顾一切地替老百姓申冤,不得不说他确实是官场上的一股清流。但就是因为他过于清廉,他得罪了无数贪官污吏,很多人都想要将他除之而后快,按理说这样一个人他应该在官场之中很容易夭折才对。
但是他不但没有在官场中夭折,而且他的官途还一路青云直上、畅通无阻。甚至在包拯的一生中,他连升25次官,最后位居高位成为了朝廷的中流砥柱。那包拯为什么会有如此好的待遇?
要知道,在明朝的时候就有一位和包拯一样清廉的官员,但他却因为过于清廉,最后为了凑齐回家的路费不得已将自己的女儿给卖掉了。同样是清官,为何包拯在宋朝能够如鱼得水,而其他人却不行?
一、包拯的清廉
首先,毋庸置疑的就是包拯确实是一个非常清廉的官员。不管是在民间流传的传记还是由史官记载的历史资料,均表示包拯是一名铁面无私的青天大老爷,所以他的清廉是不需要质疑的。
至于包拯为什么能够在贪官污吏横行的年代保持自己的清廉是有原因的,首先包拯他自己就是一个富翁,在包拯作为内阁大学士的时候,他的年薪就已经达到了上千万,并且名下有2000亩左右的良田。这些良田和金钱都是朝廷的赏赐,也是包拯的俸禄。所以说包拯在那个年代里就是一个妥妥的富翁,完全不需要靠贪污来养活自己。
其实包拯作为内阁府大学为皇帝办事的时候,皇帝为了让包拯能够尽心尽力地办事,也会给包拯一些奖赏。这些赏赐都价值不菲,虽然说皇帝御赐的东西不能够轻易地进行贩卖,但是这些东西就算是放在府里也是极具价值的。
包拯之所以清廉,也和他的品德有关,他的清廉品行让他没有办法去做一些违法的事情。根据史料记载在包拯的一生中,他为国为民忠心于朝廷,只要是对人民有利的事情,他就会竭尽全力去办,不管得罪多少贪官污吏,他也会将真相还给当事人,所以说品德的约束,也是包拯能够清廉的一大原因。
二、帝王的庇护
不过就是由于包拯过于清廉,所以他在当官的这些年里得罪了不少的人,这些人都想将包拯处之而后快。包拯就相当于是一条拦路虎,拦住了他们的财路。那包拯在得罪这么多人的情况下为什么会安然无恙呢?
首先,包拯要为朝廷做事,他就要有一定的权利,要有权利他就必须要得到帝王的赏识,在当时包拯可是深受帝王庇护的。就算包拯闯了再大的祸,当时的皇帝也会想方设法地保住包拯的性命,让包拯继续为自己办事。
对于当时的皇帝来说,包拯就像是他放在朝廷中的一双“眼睛”,这双“眼睛”能够视察民情,能够替自己监督朝中的大臣。所以说包拯的存在,对于当时的帝王来说百利而无一害。在这种情况下,皇帝自然会优先地选择庇护包拯。不过也不得不说,包拯确实胆子非常大。
据说有一次皇帝想要提携奸臣,这时包拯为了阻止他,和他据理力争。后来在激动之下,上前拍案吐了皇帝一脸的唾沫星子,让皇帝非常的郁闷。不过皇帝知道包拯毕竟是自己的得力手下,所以也没有过多地追责于他。从这里可以看出皇帝对包拯确实是有非常大的包容心,这要是换在其他朝代,包拯早就被杀头了。
三、人脉关系
除了帝王的庇护以外包拯自身的人力资源也是非常雄厚,包拯在28岁考上进士,而在那一年一起被录取的官员多达上千人。在宋朝有这样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如果同时考进官场,那么在官场之中就要互相帮助,这样才能够让自己的官途更加稳妥。
所以说当初和包拯一同考上进士的一些人,在进入官场之后,就颇有几分会互相帮助的意思。在包拯刚刚考上进士的时候,他因为放不下自己远在他乡的父母亲,所以就延迟了自己上任的时间。在这些时间里,他昔日的同窗有很多都在朝堂上混得非常好,最厉害的已经混到了宰相的位置。
这些人在包拯归来上任之后,给予了包拯非常大的帮助。特别是当朝的两位宰相,在每次包拯得罪权贵的时候,他们都会积极地为包拯开脱,力求以最大的能力帮助包拯脱险。而包拯也纪念着他们对自己的帮助,在后来的时候,他不仅与这两位丞相交好,而且还和其中一位丞相结为了亲家。
有了人脉关系的协助和帝王的庇护,包拯在朝堂上可谓是无往不利。因此尽管他得罪了非常多的贪官污吏,但是他仍然在官场上连升25级,成为了一大权臣。包拯在内心里是不惧怕这些贪官污吏会对自己产生报复的,毕竟朝堂上有权有势的基本都站在他这一边。而且包拯深得民心,要是包拯出了事,那么将会引起极大的风波。
对于包拯来说,这辈子拿了国家的俸禄拿了皇帝的封赏,那么就该尽心尽力地为国家和人民办事。只要人民有冤,只要冤情还在,那么包拯就会竭尽全力还他们一个清白。
包拯确实是一个少有的大清官,在历史上除了狄仁杰和徐有功等少数著名人物之外,几乎没有人可以在清廉方面和他媲美。在后世的时候,人们将包拯的故事进行神话,将他和地狱判官联系在一起,其实这也是对包拯断案如神的肯定。因为在人们的心中,包拯会像地狱判官那样将所有的恶人收复殆尽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