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皇后与唐太宗的感情有多好?长孙皇后为什么被称为最幸福的皇后?_具体是什么情况?

长孙皇后与唐太宗的感情有多好?长孙皇后为什么被称为最幸福的皇后?_具体是什么情况?

日期: 人气:
商城:爱追剧

  长孙皇后,即文德皇后长孙氏,唐太宗李世民的结发妻子,被李世民誉为“嘉偶”、“良佐”并筑层观望陵怀念。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唐朝,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它先后历经二十一帝,三百多年时间,是中国古代历史长卷上浓墨重彩的篇章。和它以前的历史相比,唐朝前期政治清朗,思想解放,人才济济,疆域辽阔,国防坚固,当时来朝贡的国家多达三百多个,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国际地位无与伦比。

  关于唐朝,人们往往想到的是“旌旗所指皆为汉土,马蹄踏处即是大唐”的波澜壮阔,是“瀚海”,“燕然”,“安西”这些华美瑰丽的词语,是风流傲骨的诗人诗酒一生,是妖娆婀娜的仕女,是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风光和大气磅礴……

  然而,贞观之治盛极一时,除了唐太宗的贤能以及他拥有一众才能杰出的文臣武将外,其实也离不开唐太宗李世民的背后这位女性——长孙文德皇后。

  (一)出身名门、知书达理

  长孙皇后出生于隋仁寿元年,她出生高贵,她的母亲高氏出身北齐皇族宗室,父亲长孙晟是北魏拓跋氏宗室之后,是妥妥的千金小姐。也正因此,长孙皇后自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也给自己日后的皇后生涯打下了基础。

  长孙皇后从小爱好读书,知书达理,德才兼备。不知是巧合还是命运的必然,在她年幼时,曾有一位算命先生断言,说她将来必“坤载万物,德合无疆,履中居顺,贵不可言”。然而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也许是上天的考验,命运的显达和价值的实现必将以磨难的现实为代价。

  好景不长,大业五年(609),长孙皇后的父亲长孙晟逝世。雪上加霜的是,不久,失去了父亲的长孙皇后就被她的异母兄长长孙安业赶出了家门。万般无奈之下,长孙皇后的母亲只好带着年幼的长孙皇后和她的哥哥长孙无忌投奔了哥哥高士廉,于是,年幼的长孙皇后就此开始了寄人篱下的生活。

  也许是上天的眷顾,高士廉对自己的妹妹和长孙兄妹十分照顾。即便是后来被贬,高士廉还将自己的宅子卖了换了一所条件好点的宅子将他们安置好。不仅如此,后来高士廉发现李渊之子李世民非同一般,是能成大事之人,于是将长孙皇后许配给了李世民。于是大业九年(613),长孙皇后正式成为了后来的唐太宗也就是李世民的妻子,一生为李世民生下七个儿女。

  (二)一代贤后、蕙质兰心

  长孙皇后的贤良淑德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她深爱自己的丈夫,对他生死相随。自13岁嫁给太宗,长孙皇后陪伴着唐太宗度过了二十三年的风风雨雨,从唐太宗跟随李渊南征北战到“玄武门之变”,再到后来的“贞观之治”,长孙皇后都一如既往地站在唐太宗背后支持他,不仅将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还尽可能给给他建议和协助。“玄武门之变”时,是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军中气氛十分压抑。当时还是秦王妃的长孙皇后,亲自来到军中慰问士兵,抚慰军心,才使军中士气大增。

  其次,太宗即位后,长孙皇后还常常劝说李世民行仁政,广纳谏言。尽管太宗皇帝是个明君,但魏征等一众大臣的直言进谏,不免冲撞了他,常常会使他感到失了颜面,使他动怒。而此时长孙皇后就如同一枝解语花,温柔贤淑,劝说唐太宗让他消气。

  (三)慧心助君、情深意切

  据说有一次,唐太宗退朝之后,怒不可遏地对长孙皇后说:“我一定要找机会杀了那个乡巴佬!”长孙皇后见势问道:“是谁惹怒了陛下?”太宗依旧怒气冲冲,表示魏征在朝堂上羞辱他。长孙皇后见此,悄悄退出换上庄严肃穆的朝服,唐太宗觉得奇怪,便问为何如此。长孙皇后解释道:“我听说君主贤明,臣子才敢于直言,如今魏征敢言,这不正是因为陛下的开明吗?我怎能不祝贺呢!”太宗听了之后,瞬间转怒为喜。

  唐太宗李世民剑胆琴心,一生纵横捭阖、风生水起,把大唐带向了鼎盛。虽然他后宫中佳丽如云,但他和长孙皇后的可谓情深意切,算得上帝王夫妻的模范。“亲临宵载,义追深远”, 长孙皇后去世之后,唐太宗李世民亲自撰写碑文,并安排宫女住在昭陵(长孙皇后和李世民的合葬陵)超度她的亡灵。故人不在,寝食难安。没有长孙的日子,唐太宗李世民似乎换了一个人。于是,他在宫中修建层观,终日登层观眺望昭陵追思长孙皇后。

  因此,有人称她为最幸福的“皇后”。

  不少人喜欢八卦宫廷艳史,而唐太宗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故事还真是让后人好评如潮。

爱追剧

0 留言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