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统称两汉。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汉灵帝刘宏的详细介绍。
汉灵帝刘宏(156年—189年),168年—189年在位。汉灵帝与其前任汉桓帝的统治时期是东汉最黑暗的时期,诸葛亮的《出师表》中就有蜀汉开国皇帝刘备每次“叹息痛恨于桓灵”的陈述。谥号孝灵皇帝(“灵”为贬义谥号,表示“乱而不损”),葬于文陵。
人物简介
东汉灵帝刘宏(公元156年-189年),本封为解渡亭侯,是汉章帝的玄孙,汉桓帝的堂侄。永康元年(167年),因桓帝无子,由桓帝的皇后窦妙立为皇帝,时年仅12岁,168年—189年在位。灵帝中平元年(184年)爆发了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中平六年(189年)卒,终年34岁。在位22年,谥号为孝灵皇帝,葬于文陵。
刘宏本封解渎亭侯,为承袭其父刘苌的爵位。母董夫人。他是汉章帝的玄孙,汉桓帝的堂侄。
在汉桓帝永康元年(167年)刘倏以光禄大夫身份与中常侍曹节带领中黄门、虎贲、羽林军一千多人,前往河间迎接刘宏。建宁元年(168年)正月二十日,刘宏来到夏门亭,窦武亲自持节用青盖车把他迎入殿内。第二天,登基称帝,改元为“建宁”。由桓帝的皇后窦妙立为皇帝(因桓帝无子),是为汉灵帝。
汉灵帝即位后,东汉政治已经病入膏肓,天下旱灾、水灾、蝗灾等灾祸频繁,四处怨声载道,百姓民不聊生,国势进一步衰落。再加上宦官与外戚争权夺利,最后宦官推翻外戚窦氏并软禁窦太后,夺得了大权,又杀死正义的太学生李膺、范谤等100余人,流放、关押800多人,多惨死于狱中,造成第二次党锢之祸。
而昏庸荒淫的灵帝除了沉湎酒色以外,还一味宠幸宦官,尊张让等人为“十常侍”,并说“张常侍乃我父、赵常侍乃我母”,宦官杖着皇帝的宠幸,胡作非为,对百姓勒索钱财,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可谓腐败到极点。灵帝对宦官的宠信与依赖就是后来叛变的导火索。
在朝政腐败和天灾的双重压迫之下,叛乱有了广大的市场,张角煽动百姓,聚众造反。巨鹿(今河北平乡县)人张角兄弟三人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举事,史称“黄巾之乱”,这次暴乱所向披靡,给病入膏肓的东汉王朝以沉重打击。虽然被平定,但是破坏极大。从此东汉王朝名存实亡。
公元189年,汉灵帝去世,终年34岁。
被立为帝
汉桓帝刘志34岁而终,但身后并无子嗣,年轻的窦皇后(桓帝死后被尊为太后)及其父亲窦武,把继承人的年龄设定在少年段。刘宏是汉章帝玄孙,刘宏的曾祖父是河间王刘开,父亲解渎亭侯刘苌与桓帝刘志是堂兄弟,刘宏是桓帝的亲堂侄,当时只有12岁。
汉桓帝永康元年(167年),刘儵以光禄大夫身份与中常侍曹节带领中黄门、虎贲、羽林军一千多人,前往河间迎接刘宏。建宁元年(168年)正月二十日,刘宏来到夏门亭,窦武亲自持节用青盖车把他迎入殿内。第二天,刘宏登基称帝,改元为“建宁”。由于灵帝年幼,由窦太后辅政。
党锢之祸
窦太后执政后,论功策勋,封窦武为闻喜侯;其子窦机为渭阳侯,位拜侍中;其兄子窦绍为鄠侯,迁步兵校尉;窦靖为西乡侯,位拜侍中,掌管羽林左骑。窦氏一家权倾朝廷内外,十分显贵。又陈蕃,大小政事,均由陈蕃参与定夺。
陈蕃与窦武又起用了在第一次党锢之祸中受挫的李膺、杜密、尹勋、刘瑜等,使之列于朝廷,参议政事。这赢得了许多士人的心,“天下之士,莫不延颈想望太平”。
宦官势力遭到压制,但是中常侍曹节通过灵帝向窦太后献殷勤,渐渐的取得太后的信任。陈蕃与窦武对此非常担忧。于是,密谋欲除去宦官,但太后一直犹豫不决,迫使陈、窦二人采取武力消灭宦官集团,但密奏事先被宦官得知,激起事变。
永康元年(168年)九月初七日,宦官就发动了宫廷政变。他们把灵帝骗出来持剑开路,关闭宫门,逼迫尚书起草诏令,任命王甫为黄门令;胁迫太后,夺取了玉玺,派人去逮捕窦武等人。窦武不受诏,与侄子窦绍边战边退到军中,召集数千人镇守都亭。陈蕃听说发生变乱,率属下官员及太学生80多人,手持兵器冲入承明门,与王甫军遭遇。
陈蕃被逮捕,送到北寺狱折磨而死。王甫便带领虎贲羽林军,同包围将军府的不明就里的张奂军队会合。他们假传诏令,诬窦武反叛,引诱窦军投降。窦武与窦绍势单力薄,被重重包围,最后被迫自杀。
随后,窦家宗亲、宾客以及姻亲,抓到的都被杀掉。又将窦太后迁入南宫,将窦武家属迁徙于日南。自公卿以下,凡是陈蕃、窦武举荐的,以及他们的门生、旧属,一律免官,永不录用。这就是历史上第二次“党锢之祸”。至此,贤能忠义进步势力遭到彻底打击。宦官们通过镇压,消除了与自己直接抗衡的力量,宦官专权达到了历史的顶峰。
宠信宦官
灵帝登基时,年仅12岁,在某些事物方面需要宦官照顾引导,宦官也对其加以恐吓使更信赖他们。所以灵帝对宦官及其以来。灵帝设置12位中常侍,他们是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孙璋、毕岚、栗嵩、段珪、高望、张恭、韩悝、宋典,当时人们称之为“十常侍”。他们不仅封侯受赏,连他们的父兄子弟也被派往各州郡做官。
他们把持朝政,贵盛无比,昏庸的汉灵帝甚至对人说:“张常侍(张让)是我父,赵常侍(赵忠)是我母。”
宦官专权后,在全国实行独裁统治。只要对他们稍有不满,他们就诬告陷害,或流放禁锢,或罢官下狱,或杀身灭族,无所不用其极;在经济上,兼并土地,恨不得天下所有的良田美地、山林湖泽都占为己有,杀人越货,巧取豪夺,与强盗无异;在生活上,腐化糜烂,挥金如土。
宦官们还引导灵帝荒淫乱政,伙同灵帝在西园卖官,支配灵帝驱正扶邪,从而使得正常的统治秩序遭到破坏,社会矛盾迅速加剧,最后终于爆发了全国规模的黄巾起义。
黄巾起义
黄巾起义在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爆发于冀州巨鹿郡(今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起义军主力为张角所领导的太平道信徒,起义军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分别为张角三兄弟所领导的黄巾军主力,波才、彭脱所领导的东方黄巾军和张曼成领导的南方黄巾军。
这三部分起义军分别和东汉官军鏖战于河北地区、颍川地区、宛城地区、兖州。由于各种原因,这三部分起义军各自为战,先后失败,起义于汉献帝初平二年(公元192年)宣告完全失败。起义沉重的打击了东汉王朝的封建统治,腐朽的东汉王朝名存实亡,并最终走向了灭亡。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