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号将军和重号将军是汉末三国时期武将最主要的官职。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重号将军虽然地位较高,但是数量有限,主要为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四方将军等。因此,由于重号将军的名额相对较少,所以自西汉时期开始,朝廷就册封了大量的杂号将军,以此授予立下战功的武将。到了汉末三国时期,杂号将军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其中,就本文所要说的“镇军将军”,就是一个比较常见的杂号将军。彼时,魏蜀吴三国都设立了镇军将军一职。在此基础上,三国时期共有六位著名的“镇军将军”,并且包含了蜀汉五虎上将之一的赵云。
镇军将军:赵云
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除了四处征战,赵云还先后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以翊军将军督江州。公元228年,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时,蜀军主力因其督军马谡违背诸葛亮的指示,举动失宜,被魏将张郃大败于街亭,诸葛亮只好退兵,此次北伐以失败告终,诸葛亮引疚上表自贬三等,赵云也被贬为镇军将军(一说是减少俸禄)。建兴七年(公元229年),镇军将军赵云去世。
镇军将军:许靖
许靖(?—222年),字文休。汝南郡平舆县(今河南省平舆县)人。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蜀汉时期重臣、名士。相对于赵云,许靖显然是一位文臣。不过,在三国时期,文臣和武将之间的区别不是那么明显,一些大臣往往也会被授予武将的官职。比如诸葛亮去世后,蒋琬、费祎就先后担任蜀汉大将军一职。就许靖来说,刘备在平定益州后,起用许靖,任命许靖为左将军长史。在刘备进位汉中王之前,又册封许靖为镇军将军。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称汉中王,许靖又被拜为太傅。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即位称帝,册封许靖为三公之一的司徒。章武二年(222年),许靖去世。
镇军将军:陈祗
陈祗(?―258年9月23日),字奉宗,汝南(今河南平舆)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司徒许靖兄长的外孙。延熙十四年(251年),尚书令吕乂去世,刘禅于是让陈祗以侍中兼守尚书令,并加为镇军将军,陈祗在蜀国朝廷的权力越来越大,大将军姜维虽然地位在陈祗之上,但是因为他经常率兵在外,所以在朝廷的实际权力,反而不是镇军将军陈祗。在蜀汉后期的大臣中,陈祗是坚定支持姜维北伐中原的。特别是在谯周反对姜维北伐时,陈祗针锋相对,成为姜维在朝廷中的后盾。景耀元年(258年)9月23日,陈祗去世,刘禅悲痛惋惜,一提到他就痛哭流涕,下诏追谥陈祗为“忠侯”。
镇军将军:陆抗
陆抗(226年-274年),字幼节,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吴国丞相陆逊次子,长沙桓王孙策外孙。建兴元年(252年),孙权去世,孙亮继位,拜陆抗为奋威将军。永安二年(259年),陆抗被册封为镇军将军。元兴元年(264年),孙皓继位,加陆抗为镇军大将军,领益州牧。吴凤凰元年(272年),陆抗击退晋将羊祜进攻,并攻杀叛将西陵督步阐。后拜大司马、荆州牧,卒于官,终年49岁。与陆逊皆是吴国的中流砥柱,并称“逊抗”,被誉为吴国最后的名将。
镇军(大)将军:陈群
在三国时期,不仅蜀汉和东吴有镇军将军,对于曹魏,也有两位镇军将军。并且,这两位镇军将军还是一对父子。一方面,陈群(?-237年2月7日),字长文。颍川郡许昌县(今河南许昌东)人。三国时期曹魏重臣,东汉太丘长陈寔之孙、大鸿胪陈纪之子。陈群出身名门,早年被刘备辟为豫州别驾。曹操入主徐州时,被辟为司空西曹掾属。曹操封魏公时,陈群任魏国的御史中丞。后拜吏部尚书,封昌武亭侯。曹魏建立后,陈群历任尚书令、镇军大将军、中护军、录尚书事。曹丕驾崩后,陈群受诏辅政。曹叡即位,任司空、录尚书事,累封颍阴侯。青龙四年十二月(237年2月)病逝,谥号“靖”。就陈群曾经担任的镇军大将军,之所以多出一个“大”字,是因为其德高望重,资历深厚。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比如征东将军和征东大将军之间,后者往往会授予资历较为深厚的将领。
镇军将军:陈泰
最后,陈泰(200~260年),字玄伯,颍川许昌(今河南许昌市)人。三国时期魏国名将,司空陈群之子。在曹魏中后期,陈泰曾经镇守曹魏的雍凉地区,以此抵挡蜀汉大将军姜维的进攻。到了甘露元年(256年),执掌曹魏大权的司马昭将陈泰调回朝廷,任尚书右仆射。不久,吴将孙峻率军出淮、泗,摆出欲攻魏的姿态。司马昭即调陈泰为镇军将军、假节、都督淮北,并诏命徐州监军以下皆受陈泰节制。孙峻退兵后,朝廷又召回陈泰,改任左仆射。甘露五年(260年),司马昭弑杀了曹魏皇帝曹髦。陈泰知道后,当即跑到现场,与太傅司马孚倒在地上,枕着曹髦尸体号哭尽哀。司马昭弑君之后,召陈泰一同商议善后事宜。对此,陈泰说:“只有斩杀贾充,才能以谢天下。”司马昭又说:“你再考虑看看有没有别的办法?”陈泰回答:“难道还能让我说别的话吗?”因过于悲恸,不久即去世。由此,对于镇军将军陈泰来说,因为和他的父亲陈群一样,因为一直以来都受到了曹魏的恩惠,所以对司马昭弑君这一行为十分愤慨。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