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忱,即唐宣宗,唐宪宗李纯第十三子,原本在唐宪宗死后,其第三子李纯登基,是为唐穆宗。但唐穆宗在位五年就英年早逝了,在宦官的操控下,李忱成为了皇太叔,还顺利继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李忱登基后,勤于政事,孜孜求治,致力于改善中唐以来所遗留下来的种种社会问题。使本已衰败的朝政呈现出“中兴”的小康局面。因此在很多人的眼里,唐宣宗李忱被认为是和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一样的明君,所以他也被称为小太宗。
那么小太宗唐宣宗李忱,开创了大中之治,为何没有挽救大唐颓势?
安史之乱后,大唐元气大伤,持续衰落,不仅仅是割据势力的问题,同样朝中宦官频繁当道,对朝政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常年战争导致劳动力严重不足,统治阶级不得不增加税收,由此导致阶级矛盾尖锐,终于激起了农民的不断武装叛乱。
虽然唐代宗、唐德宗和唐顺宗都曾尝试解决藩镇问题,最终都失败了。仅有唐宪宗削藩还有一定的成效,同时他的一些改革也出现了“唐室中兴”的盛况。但到了后期,迷信长生不老,甚至被宦官给害死了。
而唐宣宗本人就是被宦官扶上位的,可见当时的宦官权力之大,已经到了可以废立皇帝的地步了。可以说唐朝李姓宗室只不过是有名无实了,拿不拿下,也只是某些人一句话的事了。
虽说唐宣宗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结束牛李党争,同时对宦官加强了控制和限制,但并没有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他死后,他的儿子也是在宦官拥立下做了皇帝。宦官专权的影响是很大的,尤其是权力大到如此地步,危害是很大的。
在王朝后期,一般情况下皇帝都是昏庸无能之辈,在大唐出现这样的皇帝已属不易。他的确凭借自己的能力改变了当时大唐一些被动局面和弊端。尤其是唐宣宗勤俭治国,体贴百姓,减少赋税,注重人才选拔,这是很不容易的。
但大唐的弊端已经根深蒂固了,不是这样的改革就可以改变什么的。尤其是他后期疏于政事,沉溺于长生术,“颇好神仙”。几乎把大好局面付诸东流。
所以唐宣宗尽管开创了大中之治,但不可能挽救大唐颓势,充其量只能是延缓。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