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最后选择归隐是出于什么原因?_为什么?

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最后选择归隐是出于什么原因?_为什么?

日期: 人气:
商城:爱追剧

  在刘邦的众多功臣中,张良算是十分显眼的一位,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西游记》里孙悟空与唐僧闹掰,到东海龙宫讨酒吃。他看到龙宫墙壁上挂着一幅画,便问东海龙王画的内容。老龙王说,画的名字叫《一桥三敬履》,说的就是张良和黄石公的故事。故事寓意很简单,告诫人们要知进退、懂孝道。

  张良,西汉开国功臣,“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之一。张良之于刘邦来说是左膀右臂,没有张良便没有刘邦的后来。张良最后之所以选择归隐,也算是政治家的一种急流勇退。从三个层面来说。

  一、张良的“谋圣”不是虚名

  张良在雇凶刺杀秦王失败以后,路遇黄石公,得《太公兵法》,后来便一路追随刘邦东征西战。我们知道,张良骨子里想的是灭秦,给刘邦只是暂时的“打短工”。

  楚汉之争让刘邦雄霸天下,张良也为刘邦夺取汉中立下汗马功劳。另外,鸿门宴上也可以看出张良的“非同一般”。他比樊哙要沉着冷静,做事严谨,善于观察和留心事物。在鸿门宴之前,他就已经买通对方之人,所以刘邦能够成功脱身,没有张良,刘邦也许已是“鱼肉”。

  后来大汉基业的建立,包括刘盈太子登基都离不开张良背后的默默付出,属于典型的“实干家”。可就是这样一位闷声干事的人,后来却退出江湖,选择了归隐。

  二、功成身退,选择归隐

  刘邦开国之后,大宴群臣。在庆功宴上他曾说:

  “天下得失,在于我知人善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 吾不如萧何;统兵百万,有战必胜,有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此三人皆人中之杰,吾能用之,所以取得天下。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所以为我所败 。”

  意思很明确,我刘邦能有今天,多亏张良、萧何和韩信这“三杰”。可见此三人对刘邦夺取天下至关重要。但反思历史我们会发现,一旦功高盖主之后,就必然会引起政治的不和谐,如果不懂得权让三分,势必会招致杀身之祸。果不其然,萧何和韩信最终都没有得到善终,唯独张良最终“跑路”。个中缘由也许只有他自己才最明了。

  首先,知己知彼。张良随刘邦多年,深知刘邦这个街头“流氓”为人秉性。他善于猜忌,而且小肚鸡肠。这次南宫之宴,当时萧何在关中、韩信在楚,唯独自己在宴会上。刘邦每每把自己和此二人相提并论,他就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因为刘邦最尊重、最崇拜的人,也是他最猜忌、最记恨的人。刘邦如此敬重三人,让张良觉得无所适从、如坐针毡;

  其次,黄老思想的“指引”。张良深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灭,谋臣忘;功盖天下者不赏,声名震主者身败”的道理,加之他深受秦汉之际黄老道家思想的影响,与其“苟全性命”于乱世,还不如“功成身退”隐江湖,急流勇退才是最好的选择;

  第三,刘邦的成全。张良为刘邦夺取汉中地盘,确定了刘邦统一中原的基调。刘邦开国之后,论功行赏,给刘邦封留侯职位,但刘邦却拒不受功,而且辞官归隐。张良自己知道,自己刚开始投奔刘邦的时候,是不看好刘邦的。这次拒绝封赏,退隐江湖,也是是刘邦不计前嫌,自己见好就收才是上策;

  第四,吕后的帮忙。刘邦易储风云在大汉王室也是沸沸扬扬。当时吕后之子刘盈已是汉朝太子,但刘邦后来钟情于戚姬,转而想立戚美人之子刘如意为太子。吕后请张良给出对策,张良建议请商山四郜来给太子助阵必能赢。后来,张良成功地将刘盈太子之位保住。张良能成功隐退,也少不了吕后在刘邦面前的美言。

  三、反观刘邦诛杀异姓王

  诛杀开国功臣是很多帝王和开国功臣的最终结局。诛杀开国功臣和异姓王不是刘邦首创,但刘邦绝对是非常有名的一个。

  自古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翻开历史我们知道,他诛杀的几位功臣,位高权重,分封之后,随着势力的增长,他们一度威胁到大汉的稳定,俨然成了国中之国。所以这些昔日劳苦功高之臣,已经逐渐背离王室、背离初心。所以严格来说,刘邦诛杀他们,也是他们自己“取死”。再加之“家天下”思想的作祟,皇权必须高度集中,所以刘邦综合这些因素,不得不对他们下死手。

  张良审时度势,急流勇退,既成全了自己,也成全了刘邦。不得不说张良在这些人当中,还是独具慧眼、才智超群的。

爱追剧

0 留言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