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观后感(热门十四篇)

电影观后感(热门十四篇)

日期: 人气:
商城:经典语句

电影观后感 篇1

那是一个雨天,行人们打着伞匆匆行走在阴沉的天空下,接连几日的绵绵细雨使空气变得闷热而又潮湿。急切地想赶回家的我,混迹在车流中,心情也如天空一般灰暗。我百无聊赖地抬头望向前方,数以万计的雨滴落下,勾勒出了一个灰色的世界。

忽然,几个亮黄色的身影闯入了我的视线,那是几个正在指挥交通的交警。尽管他们身上罩着宽大的雨衣,在雨水的冲洗下也有几分狼狈,但在我眼中竟是那么的光彩夺目。雨天的交通总是混乱不堪,前方的车辆已排成了一条长龙,但在交警的指挥下,仍有序地向前挪动着。我坐在车里,静静地看着那几个亮黄色的身影。

宽大的雨衣似乎并没有派上用场,冰冷的雨水依旧顺着帽檐淌下,清晰可见地打湿了雨衣里面的衣服,使人更加狼狈不堪。肆意乱窜的狂风,也将雨衣吹得鼓起来,像是一片小帆,整个人好似波涛汹涌的大海里的一条小船。尽管被大风吹得摇摇晃晃,差点迷失了方向,但他们仍坚持着与狂风骤雨抗争。

平日里,我很少关注在路中央指挥交通的交警,因为在忙碌的生活中,他们是那么的不起眼。但在这样一个雨天,他们在我眼中的形象陡然变得高大起来。雨天路滑,车流量也大,如果没有这些交警不辞辛苦在雨中奔波,我们出行的安全恐怕就很难得到保障。

提起英雄,我们的脑海中总是先浮现出各种舍己为人、英勇殉职的人,总是先想起那些轰轰烈烈的大事件,那些名字如雷贯耳的大人物。但在这样一个雨天,看着雨中的交警,我的心中对英雄忽然有了一个新的定义:所谓英雄,不论其贡献的大小,不论其作贡献的过程,而只在于那一颗为人民奉献,为人民谋取利益的心。

电影观后感 篇2

从很早就听说了关于《天河》选角的事,知道了最后是由李幼斌、段奕宏和俞飞鸿来主演,也知道是关于南水北调工程的故事。对于这样一部由许多知名演员出演的主旋律大片怀有挺大的期待,也很喜欢段奕宏和俞飞鸿,没想到今天获得了这样一个免费观影的机会,我肯定不会错过。

《天河》讲述的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南水北调工程,然而这个工程对北京的重要意义以及与我们自身的关系在观看这部电影之前可能我们并没有特别的感觉。其实北京、天津等华北多地,十分的缺水,记得上大学时,就曾听我天津来的下铺说过,她们家是每天家庭责任上的纠结来表现的。在施工过程中面临的各种艰难险阻自然要体现,而更多的戏份聚焦在移民们如何从不愿离开故土、不愿搬迁祖坟、不愿关闭工厂到最终支持政府的工作,一开始的抵触展现得合情合理,思想的转变也水到渠成,没有强硬的痕迹。以情感为主线来讲述这样一个故事,让观众看到了创作者的用心良苦。王若心饰演的林子彤美丽迷人,林妙可饰演的董若水调皮懂事,林永健饰演的董富川演活了一个不愿离开故土的朴实农民形象,吴军更是把一个农村企业家的一开始不满撒泼到最后欢喜接受演得活灵活现。还有濮存昕、陈宝国、张国立、姜昆、郁钧剑、小香玉、郭达等明星客串演出,整个影片完全不同于以往高大上的主旋律电影,反而更像一部集结众多明星的商业情感大片,值得大家一看。

电影观后感 篇3

昨天晚上从乐视网电影推荐看了一部韩国电影叫《时间》,这是我看过为数不多的韩国电影的其中之一,早在大学三年级时候,我看了《脑海中的橡皮擦》,看了三遍,也哭了三遍。印象中我一共看过4部韩国电影,除去提到的这两部以外,还有两部已经忘记名字的,甚至忘记名字的这两部里有一部我已经连情节都不记得的。韩国电影给我的感觉就是两个字--虐心。

回到《时间》这部**,讲的是智宇(男主角)和顺熙(女主角)相爱两年后由于爱情疲惫导致最后悲剧的发生。影片开始从二人ml着手,智宇面对着顺熙没有任何感觉,在顺熙的引导下,智宇靠脑子里想着另外一个**女人才完成这次的房事。顺熙感到悲伤和绝望,所以她用了一种极端的方法——整容来挽救他们的爱情。

整容后,顺熙改名顺依,到智宇经常光顾的一家咖啡店打工,以便接近智宇。不出所料,两个人很快就相爱了,但智宇依然深爱着顺熙,但他不知道顺依就是顺溪。

智宇收到一张写满“我爱你”的纸条,落款是顺熙,他知道顺熙要回来了(顺熙从整容开始便消失,没有和智宇打招呼),于是找到顺依要跟她分手,顺依十分恼火生气,和智宇吵了起来,后来智宇想到顺依就是顺熙,找到她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告诉她,他一直深爱她,从未改变。顺依突然意识到自己后悔做了整容手术,但智宇并没有那么好。为了让顺依尝到这种滋味,他还做了整容手术。这六个月间,顺依每天关注着很多接近他的男人,因为这其中应该会有智宇,但是她和一个有一个的男人接触,发现他们都不是智宇。

影片的最后,智宇出现了,的确是经常出现在顺熙身边的一位摄影师,但是他不想让顺依知道,于是在顺依发现他之后,他开始狂奔,顺依追啊追,但是随着一声刺耳的刹车声,智宇倒在了血泊中。

顺依终于决定把自己变成原来的顺熙。。。。。。

从情节上看,这部电影没什么特别的。对我来说,有两大影响。首先,顺依听到智宇说他最喜欢的是顺熙。她的反应很大。是那种真正的愤怒让她觉得被玩弄了。她为什么要生气呢?顺熙和顺义只是一个人。当她听到男朋友说她爱她时,就好像她听到男朋友说她不爱她,爱上了别人。

2、 顺依知道智宇一直爱顺熙后,就把顺熙的**切成一片,做成了一个面具。每天,他都带着它。真的很糟糕。

看完这部电影,我有自己的感觉,但我什么都不会写。他们的心态是什么?爱一个人就变得这么畸形了?

电影观后感 篇4

电影《雨果》是大导演马丁·斯科塞斯为了致敬电影先驱乔治·梅里埃所拍的一部电影。故事讲的是小男孩雨果,他住在巴黎火车站的钟楼里,偶尔去玩具店偷一些零件修理他父亲留下的机器人。一次行窃,他被店主乔治?

梅里埃当场抓获,因忌惮带猎狗的巡警只得就范。乔治拿走了雨果父亲的遗物,一本机械手册,这让雨果很着急。他跟着乔治到乔治家,遇到了他的养女伊莎贝拉。他求她帮他保管手册。而伊莎贝拉则觉得此事蹊跷,于是两人结伴探秘的故事。

电影一开始便用踢踏踢踏的齿轮转动的声音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在一片金灿灿的齿轮当中,繁华的巴黎夜景被幻化出来,令人十分惊喜。接着就是一个色彩绚丽的远近景替换,将巴黎夜景转到巴黎火车站里面的热闹场景。场景随着镜头拉近而愈发清晰,车站忙碌而极具生活气息的景象生动无比地通过画面传达出来,营造出宏大的故事背景。

而影片中出色的浓烈的油画般的画面质感增强了时代复古感觉,在20xx年颁奖季风行复古风的旗帜下,《雨果》毫无疑问是一部从内容到形式上都达到极致的标杆。

蒙太奇的运用在这部电影中也十分明显。雨果在巴黎站的生活有两条主要线索:1

维护好车站钟楼的运作并躲避巡警的围追堵截;2.尽全力修好父亲遗留下来的机器人。电影中还有一条线索是梅里尔大师的救赎。

举一个例:雨果第一次被梅里埃在玩具店门前捉住时,影片开始插叙一段雨果及其爸爸的回忆,抛出一个谜团将机器人和梅里埃一家联系在了一起。因此,影片开始讲述雨果的车站生活和他与梅里斯的经历。

环环相扣,十分刺激。

因为这部电影使用真实的3d技术拍摄的,所以它的表现力比较强,特别是长镜头的运用,突出了独特的拍摄手法,增强了视觉冲击力!留给我印象最深的长镜头是:雨果为捡回机器人冒险到铁轨上,远处火车由远及近地驶进时那个场景。

长镜头的使用使我能清楚地看到机车滚滚的白烟和机车的振动。雨果在危险面前的困惑与铁路两侧乘客的恐慌形成鲜明对比,非常逼真!

在这部影片中,导演向梅里尔等一代导演致敬,毫无保留地表达了他对电影技术的高度尊重和热爱。马丁斯科塞斯把机器人,梅里埃,时间,火车,巴黎都结合在战争之后的这个时代,即是想赋予梅里埃和电影诞生的那个年代一个重要的意义:它诞生在真正的现代性萌芽的年代,是现代化社会和资本主义逐渐趋向成熟、时间这一概念逐渐趋向模糊语境赋予了电影特殊的社会文化和历史意义。

--换句话说,梅里尔的梦想是一个现代主义者的梦想。马丁·斯科塞斯的雨果是3d电影时代的另一个梦吗?这是一个结合了历史、时间和对现代性思考的梦想。

导演也通过影片宣扬了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那就是“若世界是一个巨大的机器,那么我们生活在其中,也必然会有自己的作用!”

电影观后感 篇5

电影《2012》观后感

这已经是我第三次看电影2012了,每次看都会更加注重影片中的细节部分,都会有更新的感触。首先,影片给人带来了强烈的视觉震撼,其中天翻地覆的灾难场景震撼人心,当那一排排的高楼轰然倒塌,当一座座山峰瞬时被巨浪吞没,真的禁不住尖叫,令人惊心动魄。影片涵盖面广泛,涉及了整个人类和地球上许多国家,其中诺亚方舟是在中国西藏建造,好莱坞大片中出现中国内陆是很少见的,并且描述了许多包括藏族同胞在内的许多中国人的画面。更值得人们深思的是影片所表达的思想,在灾难来临时父母不顾一切救自己的孩子,孩子们坚定的等待父亲和家庭团圆,孙子们为爷爷奶奶争取登船的机会,年轻人为了爱人而奉献,总统和老百姓共同面对灾难,即使是毫不相识也会挽救他人,反映了人类在灾难面前团结一致,抵抗困难的大无畏精神。

美国政府早已预料到2012年地球会出现大的灾难,所以各国政府联合在研制秘密计划,也就是诺言方舟计划,但是这一切民众还都蒙在鼓里。当灾难真正来临时,美国政府官员首先想到的是怎样将政府官员转移走,完全置公众的知情权不顾。这引起了美国首席地质学家艾德里安的不满,他认为民众应该被告知真相,然而总统顾问处于安全考虑极力反对,但是总统最终决定留下来告诉人们真相,让人们有时间和亲友告别,并且与美国民众同甘共苦,一起面对灾难。影片塑造了美国总统伟大的形象,体现了人权和政府的责任。

诺亚方舟计划只是为政府官员和亿万富豪准备的,普通民众根本买不起10亿欧元一张的船票,所以基本上没有登上方舟的权利,这体现了在生存的机会面前普通民众和强势群体之间的不平等。然而杰克逊一家却意外的登上了诺亚方舟,杰克逊也是一个普通民众,但是他为了儿子、女儿和前妻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尽最大的努力希望他们能够活下去,心甘情愿的奉献自己的一切,其中家庭之间的亲情以及杰克逊与前妻之间的爱情让人着实感动。就连贪得无厌的奸商为了女儿能上船也甘愿牺牲自己。影片的结尾部分海啸来了,美国总统和意大利总统为自己的国家和民众祈祷,平静的面对死亡。艾德里安发现方舟其实可以载更多的人,然而这些政府官员却下令将闸门关闭,眼睁睁地看着普通百姓死去,包括许多建造建造诺亚方舟的工人都没机会上船,贵妇上船时手里却还抱着宠物狗,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难道老百姓连贵族的一只狗都不如?最终在艾德里安的深情劝说下,各国总统同意开启闸门让百姓登船。灾难来临时人们互相牵手,相互拥抱,相互鼓励,共同面对。

最终人们同心协力战胜了灾难,又看到了新一天的阳光,他们将继续建设人类的家园,延续人类的物种,为了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电影观后感 篇6

今天去看了电影《深海》,很高兴的是今天是和学心理学的朋友一起观看,我们俩看完后聊了好久,可能我真的很久没有和朋友好好聊过一些话题了,今天这个电影让我们俩有共鸣也有不同的看法,简单的写一写。(今天这个背景音乐也很好听)我最近看的几部电影,让我觉得我们的电影拍得越来越棒了,如果说《流浪地球2》给我的是那种直接的振奋与对人性的感动,那么深海则像是那种细腻的打动。这个故事可能前半段会让你有点迷糊,但是到后半部才会渐入佳境。每个人看同一步电影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能让我感受到的几点是:一是原声家庭对青少年的影响真的.很大,父母很可能忽视了一些青少年的需求,比如孩子的想法有时很难被父母理解,大人视角是一样,而孩子的视角是另一样。哪怕是父母分开再组建家庭也要各自付出对孩子的爱,爸爸妈妈不是简单的一个称号,这背后其实有很大责任。让孩子感受到爱才能让孩子有足够的'信心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风雨,对孩子性格的塑造也有很大影响。有时候责任心并不是说为了孩子不离婚,而是哪怕分开后也要让孩子感受到爱意与珍惜。二是让我对抑郁症有了一点新的看法。每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同,有时候有些事对一些人等级是a,那么对另一些人等级就是c,爱情、婚姻、工作、学习这几个方面都很考验人。

如果心理出了问题,那么最好咨询一些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者是和能懂得的朋友倾诉,多去寻找一些方法,而父母千万不要忽视,不要觉得心理问题是小问题。三是电影中那个小丑在真实生活中可能就是能给予给一部分人内心一些光亮。这光亮可能是一些人的帮助,是父母的理解与支持,是心理咨询师的开导,是好朋友的抚慰,是抑郁药,是陪伴。当我们的能量足够强,才有可能发出光亮。四是我们小女主的身上其实有一部分人的影子,我们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都很难顺风顺水,困难是常有的。我感觉丧气鬼对于我而言更像是情绪问题,当情绪不好,那么丧气鬼等级就高,很可能在最初我们需要一些外在力量来解开心结,但慢慢地你会发现还是要靠自己来调整心态,要始终相信我们是可以帮助自己的,心情不好的时候总会有,但要能察觉到,并控制住情绪。每个人身上都有能量,慢慢地提升自己的能量,状态也会好起来。最后很开心,今天和小佳一起看电影,有时候正是因为我们身边的不同的朋友,让生活有了更多色彩。

电影观后感 篇7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浅谈电影《青蛇》的灵动之美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少游的一句词,很多人都喜欢用它来形容电影《青蛇》的那种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缥缈灵动的意境之美。而在我看来,却也是十分妥帖的,一句话勾勒出温婉缠绵的烟雨江南,恍惚间耳畔如传来幽幽的古琴声,流光飞舞的水面之上楼阁林立,少年书声朗朗:“春城无处不飞花。”沐浴于月色之下的白蛇妖娆一笑,霎时间花雨飘零,桃色漫天。

美,由此处而始。

在我看来,《青蛇》的艺术审美是远远胜过于它的故事与内涵的,而我对它的钟情也在于此:一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美感,不同于《画皮》的精致雕琢,更多的是自然的灵动与超凡脱俗的飘逸。

徐克早期的片子大多都拍得超脱,但是最空灵的,应该要属《青蛇》。将李碧华原着的妖冶诡谲展现得淋漓尽致,融合了《倩女幽魂》的飘逸凄美,在此基础上,平添几笔游弋的灵动,将整部片子拍成了一轴转动的画卷。

《青蛇》太美了,我想表达的太多,以致不知如何下笔,思来想,就挑三样影片中随处可见的东西来说吧。

先是雪纺。影片运用了大量的雪纺与轻纱,加上大风鼓吹,让人觉得飘逸轻盈。二蛇的造型应是张叔平最具特色的代表作之一吧,在此且不提那经典的昆剧式的片子头,单说二蛇的衣裙,清一色雪纺纱,柔软的质地足够轻盈,行动间水袖飞扬,裙摆翩翩,加上戏曲的念白,王祖贤和张曼玉演得入骨的媚态,真让观者觉得娇柔似水,媚若无骨,步履移动间似缥缈的画影,灵动异常。

而白蛇的屋宅更是虚幻飘逸得不似人间。雷楚雄是我挺喜欢的一个美术指导,他在布置白府的时候确实是很聪明的,用大幅飘扬的雪纺代替冰冷生硬的墙壁,或随风荡漾,或缀地轻垂,四周烟雾缭绕,衬着芭蕉翠竹,松霭红莲,灯光从后面打过来,阴影透在纱帘上,宛若一幅水墨画。这是一种随意的,写意的美,美得灵动自然,丝毫不觉矫揉造作。这便是,明明同出一人之手,为何《画皮》的布景那般精致用心却仍旧远远比不上《青蛇》的原因。

然后我要说的便是“水”。若要营造出一种灵动的氛围,又怎能少了水?影片的片头便是潺潺的流水,水上漂过流荡的青纱。如果细心一点,便可发现这个片段是截自青蛇和法海打赌的那一场戏,天真妖娆的青蛇在水中极尽魅惑,绿色的裙带逐水漂流,一切都是流动的、荡漾的,包括法海那蠢蠢欲动的妄念。

二蛇的出场是伴随着淅沥的雨声的,不论是在紫竹林里以蛇身替产子的村妇挡雨,还是初次幻化成人形后在屋檐上缠绵戏雨。白蛇更是利用了一场以酒化之的倾盆大雨来制造与许仙初次偶遇的机缘。

江南除了烟雨,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便是小桥流水。流水在这部影片里的出场率是极高的。同一条河,白蛇在水中邂逅了许仙,少年少女于此间夜放荷花水灯,青蛇和盲道士在水上斗法……导演甚至还觉得意犹未尽,将小桥流水也搬到白蛇的府邸,于是白府便有如悬于荷塘之上的水榭楼台。

水波荡漾,光影流转,水与光的结合是最富灵动诗意的。而我要说的第三点便是光影。影片对光影加以巧妙的利用,营造出一种灵动的美感。白蛇初见许仙之际,躲在暗处笑意盈然,月色衬着粼粼的水光,半明半灭地打在她素白的脸上,漫天都是飞舞的花瓣,整个画面唯美至极。许仙第一次至白蛇家探访,二人相对而坐,暧昧调情,背景是大幅雪白的轻纱帷幔,灯光将或疏或密的竹影投在帷幔之上,仿佛宣纸上一杆杆林立的墨竹,风吹动帷幔,竹影随之晃动。画面中明明无月,却让人如见朦胧月色,明明寂寂,却让人如闻风声。

荷塘里水声潺潺,雾霭缭绕,明灭的光影斑驳地打在飘扬的帷幔上,这三者的巧妙结合,将白蛇的屋宅虚化得如同仙境,空灵得不惹尘埃。

除此之外,我还不得不提一下《青蛇》的配乐。这部影片的配乐堪称香港电影史上的经典,雷颂德和黄沾天衣无缝的配合为《青蛇》增色不少。古典而空灵的旋律将整个氛围烘托得如同虚烟一样轻灵缥缈,时而欢快地跃动,时而委婉地抒情,声音和画面和谐地相融,镜头配合着音乐旋律有节奏地快速转换,达到一种极为灵动的艺术美感。

我不知徐克是否是因为主角乃蛇精的关系,而有意将这种灵动贯穿于她们出现的每一个画面,从二蛇荡漾的褶皱纱裙而起,至她们柳腰款摆的身姿,眄睐的妩媚神情,再至江南飘摇的浓烟雾雨,随处可闻的流动的水声,摇曳的光影,白府里翻飞的帷幔,袅袅的檀香,以及与每一处情节都配合得天衣无缝的跃动的旋律……从画面到声音,从色彩到布景,从人物造型到道具,竟是无处不美。

“自在飞花轻似梦”,年少时读秦少游是这句词,以为这已足够轻灵,直至看了《青蛇》,才知何谓真正的自然灵动之美,美得这般超凡脱俗,像濯清涟而不妖的红莲,一面冶艳,一面空灵。

其实本来是想借这部片子谈谈美术指导对于电影的重要性,可能是我个人看东西偏重于审美,所以对艺术更感兴趣,觉得一部有价值的好电影,应该是更富有艺术性的,即便是商业片,只要能巧妙合理地对美学加以利用,一样可以有艺术的价值在里面,做到即叫好,又叫座。

电影观后感 篇8

任何一种艺术都必须在内容和形式上高度统一。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吸引力。

当然,这部电影带来了一位教了18年的老师,而且不止这些。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党的教育方针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德、智、美发展的人,在身体和美学上全面。

所谓“教育为人民服务”,主要有三个内涵:一是培养新一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教育为人民服务的集中体现。为实现这一伟大理想,教育必须培养一代有坚定信念、艰苦奋斗、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人才。

二是让人民群众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这是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方向。要努力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实现高等教育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积极发展高中教育,大力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加快建设学***区,发展和完善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满足人民丰富多样的教育需求。第三,教育取悦于民是教育为民的最高宗旨。

总之,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教师职业道德总是代表着最优秀的传统,最可贵的品质,随着教育事业蓬发展,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越来越丰富,但不变的是教师为人民服务的本质,教师永远是一支蜡烛,蜡烛的火焰永远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二00五年镇果树生产总结

自我县被省列为“八五”和“九五”优质梨商品生产基地后,我镇把发展果树作为“十五”期间的一项重点后续产业来抓,经过多年的推广和发展,我镇果树已发展到11500亩,现有6000亩进入挂果期,年总产量可达4800吨。其中,优质梨8500亩,现有3000亩进入挂果期,年总产量可达1500阅读全文 >>

地役权设定契约书

立契约书人***(以下简称甲方)***(以下简称乙方),兹为签订地役权设定契约书,经当事人协议,订立条款如下:第一条供役地所有人甲方,对于地役权人乙方所有的xx市xx号的土地,为便于通行,将其所有下记土地设定地役权给乙方。宅地面积x平方米。

第二条前顷土地拥有地役权部分如下:土地东阅读全文 >>

完善人民法院调解制度的几点建议

完善人民法院调解制度的几点建议xx县人民法院付军庞斐铨[内容摘要]中国是一个素有调解传统的国家,在审判实践中,人们素有求和的心态,法官亦有促和的意向,历史和现实条件是我国调解制度得以萌生和发展的土壤,但现行调解制度在具体操作中存在着一些弊端。本文将在笔者有限的知识和视野内,对法院阅读全文 >>

感动咸宁十大新闻事件颁奖典礼主持人致辞

(现场,**,主题诗,**和舞蹈)a:著名领袖;b:嘉宾;a:

现场观众朋友;b:电视前观众朋友;a,b:晚上好;a:

这里是咸宁市委宣传部主办,由咸宁电视台承办的红金龙“感动咸宁”2005十大新闻暨十大人物评选揭晓颁奖典礼现场;b: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今天光临我们现场的各位领阅读全文 >>

区工商行政管理局2006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实施方案

电影观后感 篇9

《2012》中所表现的“末日文化”在今日并不罕见,早在二十一世纪还没有到来的时候,人们就开始幻想世界会不会再1999年结束。很可惜没有。也许那时候所想着的世界末日是有些不切实际,可是到了今日再来看“末日”这个问题,就不能一笑置之了。

最令我难忘的是:谁去谁留已然成为挑战整个人类的道德抉择。应对灾难,经过一番激烈的争取,男主角之一最终说服了政要们,使来自不一样国家的人类做出了最重要的抉择:"所有人都是平等的,都有平等的生存机会!"最终,老百姓同那些花10亿欧元买一张"绿卡"的精英一齐,被救于水火之中,在方舟中度过了这一全球性的灾害,获得了继续繁衍和发展的期望……

和谐在我们的口中说过无数次,可是,在此刻的社会中,不和谐的现象随处可见:街头斗殴、车祸的围观以及报纸的社会新闻、案件聚焦都是都是人们喜欢的谈资。人们总是热衷于追求利益,何曾有人回头看看与我们未来息息相关的自然环境?今日,地震频发,水灾泛滥,极端天气已成为家常便饭,难道这些不是我们自作自受吗?这样的“末日”,绝对不是宇宙所带给我们人类的,恰好是我们自身的自我毁灭。

从几百年前的工业革命开始,这是更早一些,从我们的祖先大规模的开山、挖地开始。我们就在一点一点地欠下了债。凡事都有代价,发展也一样,并且这代价绝不会只是那虚构的几个数字而已。我们借用了自然,然后就要以我们的未来来偿还,在此过程中的各种灾难能够说是那利率不低的利息。我们所欠下的债,总有一天是需要偿还的。

如今,上海已经因为地下水的过度使用而导致地面下降,罗布泊失去了波光粼粼的湖面,只剩下了干裂的河床和飞扬的沙尘,太平洋上的小岛国因为海平面上升而心地开始准备举国移民,卫星地图上原是一块无暇碧玉的亚马逊森林出现了累累白色的伤痕……而在未来,也许有一天英国将成为第二个亚特兰蒂斯,荷兰的大坝将遮住傍晚的霞光,西伯利亚会成为世界上最适合作物成长的地方,会结冰的码头将从世界上消失,南极大陆会出现白色之外的颜色……更加遥远的未来,无法想象我们会在哪里。

当看完这场电影时,我对自我的同学说,对2012有种恐惧感,害怕那一天的来临,如果真的会有“末日”这一天,怎样办?我们会像戏中的主角那样勇敢吗?在这些日子里,你们会做些什么呢?

能不能放慢你的脚步,放慢些,再放慢些,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晒个一午时的太阳,拥抱下你的家人,多些时间陪伴你的家人,给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多一声问候,对以往伤害过你的人说声原谅你,对你以往伤害过的人说声对不起,因为你要明白,在生命与死亡的面前,一切都是那么的渺小。然后给自我一个无眠的晚上,多些思考!

那么,我们不是更应当从此刻开始做些什么吗?

电影观后感 篇10

单位组织观看《铁人》,影院里多数都是这种情况,不少人在影片开始后才来,遮挡荧幕,影片还未结束就走,心静不得。不是自己想看的,自不知珍惜。乱哄哄地看完了这部片子。

这部片子尹力还是用心了,吴刚为自己打蒸蒸腾腾地干成了。时时处处都有悲壮的击打,他们真的是把命给了国家,心无杂糅把自己的所有拿出来。胸腔中充满对国家的热爱、对工作的激情,有十份力能使出十二分,时刻处在绷紧、欲断的边缘,但对国家、对事业的爱又一再地将这种边缘推远,将内在的能量汩汩爆发。

铁人没有处理成高大全、满口大话、套话的形象,粗鄙化可信化,浑不吝化可爱化。他梗着脖子说:“我骂行,你骂就不行。”他责任一肩担嘻笑说:“你说是你干的,别人不信;我说是我干的谁都信。”他就是那么个生猛的骂咧咧的真实汉子,通过骂表达他的亲热,传递他的热量。喊号子时候骂,在大会上发言骂,真情洋溢的狠狠骂,他不是念领导的文,不是传达领导的意思,这就是他的粑粑地瓜话,没有掺一点杂的肝腑话。真真切切、坦坦实实,把内心的火燃烧起来,把大家内心的心燃烧起来,连成一片,有这片火就能驱走季节的严冬、国家的严冬。人不能贫血,国不能贫油,就这么浅显的国家需要,就这么浅显的人民给予。那么个破嗓子那么个破话,却比所有修饰过的美丽的话更有震撼更有力量,象他们亲手打下的喷薄的油田。追随在这样人的身边,你会超越自己,感觉自己无比的有气节有骨气,顶天立地,无坚不摧。就象那个时候的中国,尽管啥都没有,但有一颗红亮的心。这心就能带来一切,改变一切,建设一切。

零下三十多度,砸坏了的腿,跳进泥浆中充当人体搅拌机。在国家这个大机器中,他们是心甘情愿的螺丝钉,哪怕在旋转的过程中粉了自己的身碎了自己的骨,只要能成就国家的运转,他们心里也是乐呵呵。真的,他们什么都不要,什么都不向国家求索,他们心里面有扎实实的爱,是大爱推动他们这样做,不需要招呼,不需要回报。

这么些年,他们的可敬可爱,被铺天盖地的宣传学习弄得越来越假,越来越堂皇,被组织观看群体行动弄得越来越反感,越来越抵触,遮盖了他们其实的很本真、很纯粹。他们并不愿意到台上来让你看,他们并不愿意逼着你怎样怎样,他们就是那样普普通通、简简单单,来源于实在,创造着实在。他们的创造力感染了身边的人,一时幅射不到我们这里,组织的强拉硬拽让自然的心意行为变了形。

冰梭梭老么长的天,破棉烂袄的寒冷不可怕;全国性的饥荒,一天五两饭吃不上的饥饿,还要干重体力活。一天行,老这么干,刘文瑞吃不消,实在可以理解。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有铁人的精神和承受力,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在严寒的豁口处坐着睡,火车上逃跑的刘文瑞很窝囊、自惭地大哭着,那个年代似乎不允许有个人情况有特殊情况,没有劳保意识,他们在一片的红亮下暗淡地羞愧地悲情地活着。这个时候的铁人也哭,哭队伍里少了一份知识,哭没有能力让徒弟活得好点、身上有力量,他鼻子下有冻上的鼻涕,傻乎乎地让我哭。

铁人一辈儿活得有劲,心里有坚定不移的目标。

相形下年轻一辈儿有些茫然,刘思成的铁人标兵还停留在多干活上,不分份内份外上。在今天的时代,物质条件已经具备,吃能吃饱,穿能穿暖,似乎没有理由不使劲干,即使偶尔地到沙漠一趟,不喝水干得浑身冒火,过后自有营养补充,无断线之虞。但,刘思成的这种单纯干,已经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自己的不被自己理解,不被同事接受,他成了一个心理病患者。他需要解开自己的迷茫,需要给自己给同行树立一个新的目标,建设新时代的火热核心。

这火热核心,可以是勘探学的探索,可以是技术创新,可以是油质滤析,可以用头脑进行新的石油会战,可以将小青年多余的能量集中到事业中去。老一辈人靠蛮力,靠激情,新一辈人要靠头脑、靠知识,靠领先于别人的意识和视野。铁人精神,绝不是靠一次沙漠救人来简单传承的。毕竟沙漠救人是偶然化的,工作进程是时时化的。在工作中如何体现铁人教育,铁人精神,不是靠一面铁人遗物墙就可以说明的。

彩色的片段,尹力导演得无神无力。

还是要从心里面,从工作中来,铁人很可爱,别糟蹋了,别形式化。别要求学,请理解就可以了。

电影观后感 篇11

自己一直都不是很喜欢韩剧,觉得太长,太慢。好几年前,妈妈到我家来的时候,陪她看过一部《金顺,加油!》,就再也没有看过任何韩剧了!

在周末,一个好朋友说电影频道在放的韩国电影《诗》里的主角和我有些相像,所以,昨晚,吃完饭,浇完花,冲完凉,就在电脑边看上了这部电影。

电影的主角一出场,她优雅的姿态就把我吸引住了,都66岁的老人了,还是那么在意自己的衣着打扮。戴着帽子,漂亮的衬衣配着长裙,还有一条围巾绕到脖间,脚上是一双中跟凉鞋。整部片子时长139分钟,老太太的衣着都是这样的系列。其实老太太的生活并不宽裕,和外孙居住在简陋的屋子里,领着养老金,还去一个会长家做着钟点工。女儿在另一个地方工作,也不经常寄儿子的生活费回家。就是这样的状态,老太太依然是满脸的恬静,心中依然有写诗的欲望。但是这样的状态都不能让她安享,外孙出事了,需要500万的韩元去了清,手头没钱,借都没处借。

她每天衣着优雅,妆容得体地出现在我们面前,她会静静地观察花朵,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她会随手记下蹦出脑海的有意义的句子,她关心路上随便遇到的每一个人,她能感受到医院里偶遇的失去女儿的农妇的绝望,她能听懂诗歌老师说出的每一句关于诗的含义,她自然而热烈地向身边的人们表达自己那美好的情怀,并且根本不管人家是否听得懂。她想把自己蕴含在诗里,然后希望能像诗一样活着。当这种纯粹的诗性被破坏,她选择了像摁灭烟头那样,将自己抛向生命那头。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座孤岛,始终,我们选择倾诉和聆听的,都只是我们内心的独白。

在现实生活的洪流里,要么升华,要么毁灭,全凭自己的内心选择。命运之神把你放置在这样一个新旧交替的充满尴尬的时代,而恰好你又天生是这样的一种人,那么你别无他选,要感受作为人的幸福和温柔,体验到生命的活力和意义,你就需要做出选择:要么一半理想一半现实地活着,学习生活要求你掌握的能力,学习与周围环境周旋的各种技能,学会妥协,学会伸张自如,接受生活的现状;要么纯粹按照内心的自我去生活,随心而动,成为内心镜像里一直呼唤你的那个样子,但你需要有强大的内心力量去承担这个决定(或者最好有一位灵魂伴侣不离不弃地支持和陪伴你),否则就得接受有一天你会无法继续前行,自我毁灭的欲望无法控制虽然我个人认为那毁灭,也是一种美,相信会做出这个选择的人,亦是如此认为。(转别人的影评,说出了我说不出来的东西!)

电影观后感 篇12

影片《孔子》,我看了不止一遍,并不是因为它不好懂,而是因为它让我感动了。《孔子》,从视听出发,达到了心灵的感动与震撼,渲染了当时那种气派氛围。当然,我也必须承认,影片中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虽然尽可能的穿插了孔子的一些名言,也借用了别人的,但是不免给人牵强之感;故事是讲到了,但是不精彩,情节片段之间缺乏很好的衔接;节奏缓慢,人物讲话平淡呆板,没有灵气。也许是自己太不***言文的缘故,加之中间有篡改历史的情节,觉得有些别扭。

因为这是一部电影。只有两个小时。展示孔子的一生并不容易。所以总体上而言,它还是成功的。

首先,最深的感触是,影片将尊师重教的精神和方式表现得淋漓尽致。真的值得今天的人学习!古今对照,令人汗颜。古人需拜师求艺,学生自当十分尊敬老师,也会刻苦学艺。

师生情谊真切深厚。孔子落魄流亡,学生依然紧紧追随,伴其左右;子路至死不忘师之教诲,扶正官帽;颜回不畏艰险地保护书籍,为之献身。我哭了,更别说修改历史了,更别说两人的一些学究行为了,但他们变得崇高和伟大,使他们的境界得以升华。

其次,孔子回到故乡,进行了一次深入的朝圣。鲁国,我父母的土地,我之持的土地,我终于回来了。我又哭了,为何影片要将其渲染得如此具有悲剧色彩?我不明白为什么我们不能用孔子提倡的礼乐来统治世界?

我也同样追慕那“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淳朴民风。“男守本分,女有归宿,老有所依,子有所养。”的大同世界。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讲得多好啊!

颜回说,孔子把自己所有的理想都寄托在鲁君身上是错误的。我不敢苟同。我觉得自己也错了,如孔子般太理想主义了,没有能够勇敢地面对现实,而是将希望建立在一个美好的伟大的理想之中。

然而,我们仍然不能放弃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我们仍然希望通过提高个人道德而不是严格的法律来管理我们的国家。孔子认为,法治是人们出于无奈而进行的。人们犯法不是因为怕法律,不是因为真正的自律。

然而,有一天,我并不打算在书中把它看作一种明显的道德泛政治趋势。调节伦理关系,要诉诸人们的道德自觉,但并非人人都能达到高度的道德自觉,即使一个有高度道德自觉的人,也未必都能自动的表现出道德自觉。在“子见南子”一节中,面对巨大的**,孔子的眼神和身体也有颤动,他是圣人,作为普通人,如何能向孔子那样坚守自己的信念。

何况做君子是何其不易,像孔子那样,会遭小人的算计与嫉妒,也会被世人误解。无怪南子一句“世人只知道夫子的痛苦,有谁又能体会夫子在痛苦中领悟的境界呢?”便称其为知己了。

显然,仅仅依靠道德来协调社会关系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过于抬高道德,将发现无力控制社会秩序的尴尬局面。这种行政理念和伦理价值观与当时的现代社会格格不入。

电影观后感 篇13

喜欢宝莲灯,只是一个偶然。打开电视的第一眼,就是二郎神那请俊的面容,然而迟钝如我,却只是微感放心而已,眼下的神话剧中那夸张的让人头皮发麻的造型终于没有在这个二郎神身上再现,黑袍银甲,干净而优雅,不禁让人回想起小时候脑海中一遍一遍描绘的神仙的画像,就好像那些活在老人口中的,古人书中的不朽的神祗,千百年来就该是那个样的。

再看第二眼的时候,已经是最后一集了,看到那个黑衣的男子近乎绝望的诉说着一种忧伤而寂寞的心情,只好投降,买来碟片,从头温习。

也许是因为知道了最后的转折的关系的原因吧,看到原来高贵的面容曾经有过怎样卑微,无耻,冷酷的表情时,不自禁的总会去想那一刻,他在想什么?

当他听到百花仙子和龙四是从嫦娥口中得知月宫玉树之事时,他在想什么?

当他初听到玉帝愿意赦免三圣母时,他在想什么?

当他得到沉香大闹地府,放出十万恶鬼的消息的时候,他又在想什么?

在对手面前被逼说出自己心事的时候,折磨孙悟空的时候,沉香放弃法力的时候,进入虚迷幻境的时候,贬哮天犬下凡,受山神土地羞辱,骗宝莲灯口诀,指示牛魔王杀百花等等的时候,这个原本高高在上的,威震三界的二郎神都在想什么?

他把公心隐藏在了下面,最后大家都知道了,那么他就没有私心了吗?他对沉香说“爱心野心都是心”,沉香不懂,嫦娥不懂,刘彦昌不懂,即便是龙四也未必全都懂,真正懂他的,也许只有王母娘娘,因为懂,所以不信任。

我想对于刘彦昌和孙悟空,杨戬是真的恨的,恨到咬牙切齿,恨到不用一点残忍的手段,无法平服心中燃烧的痛楚。一个平凡的落弟书生,何德何能,得到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当杨戬看到那个一无是处的书生,在他的面前大声的宣扬着他愿意为所爱的人付出一切的执着和坚贞的时候,就好像是生生的将他高傲的尊严踩在脚下,他看到他在他面前表现的不屈和怨恨的眼神,就好像是在嗤笑他那段埋藏心里几千年的无望的感情,有的时候伤害别人的人,心里的痛并不亚于承受伤害的人,高傲如杨戬者,在刘彦昌的面前却败的溃不成军,因为那个凡人据以为傲的,正是他即便付出一切也求之不得的东西。

而那个孙大圣呢,杨戬对于他的感觉是复杂的。他是他认可的可以作为对等的敌手的人,他对他时时提防,步步为营,可是他又把他寄以莫大希望的外甥放心的托付给他。他受他屡次三番的侮辱戏弄,甚至被逼在众人面前袒露心事,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可以说,他最后的报复手段虽然令人发指,到也不是空穴来风。不过从中到也可以看出,这两个千百年来被人评价为半斤八两的斗神,心中各自存有的芥蒂。一个对于大闹天宫时的不公平一仗的结果耿耿于怀,平白的低了名头,扫了威风,一个心高气傲,总觉得因为老君的不必要的帮忙,坏了名声,原本清清楚楚的胜仗,却被渲染的不明不白。孙悟空是个直性子,又是个鬼机灵,他看不惯二郎神把亲妹妹压在华山去邀功的做法,口头上名面里不肯让步分毫,还挖空心思的出二郎神的洋相。然而孙悟空不深沉,心地光明,脾气随和,秉性幽默,所以他的动作有点点玩笑和闹剧的成分,对他来说,看到二郎神气到青白的脸色,就是人生一大乐事,加上他人头熟,情面大,事情往往可以在谈笑间解决,也确实不必斗狠。二郎神则比较内敛,自恃身份,性格刚毅不轻许人,又极其高傲,所以他容不得孙悟空的玩笑般的手段,视之为奇耻大辱,加之计划屡屡为这个自以为是的猴子所阻,心内不忿之极,手段未免激烈。平心而论,这两人还是互相吸引的,难道杨戬不羡慕悟空的洒脱,难道悟空不佩服杨戬的坚毅?这两人,不遇对手,不会成朋友,然而这两人,彼此间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互托生死。

而对于丁香,二郎神只有怜之一字。这个女子的人生只能用悲哀来形容了。爱的是不爱她的人,辜负的是爱她的人,嫉妒让她失去理智,最后还要化身入斧,来赎清罪过。二郎神在不得已利用她的时候,心下是愧疚的,即便是法力有一次毁在她手里,也没有见其对她进行什么报复,反而在她上天寻仇的时候,假装为龙八所制,放走了他们。联想到孙悟空全身筋脉尽断,刘彦昌十八层地狱打滚的经历,二郎神对于丁香不可不谓仁慈。更有甚者,最后当他不得不点醒丁香的迷梦,失手杀了她时,一向坚毅的杨戬,竟然有了以死赎罪的念头,可见二郎神对于这个女子,从头至尾始终存有一份怜惜。也许是因为,丁香感受到的那种即使付出一切也无法得到所爱的痛苦,只有二郎神能够真正的体会。

电影观后感 篇14

电影《妈妈去哪儿》名字起的很巧妙很有吸力,母亲的概念对于任何人,都是十分重要的和随时能够倾向关注的。刘桂香是《妈妈去哪儿》中的主人公,作为年轻母亲,为了给患小儿麻痹的儿子治病,穷尽自己所能,给人哭丧,嫁给能支付他三万块钱的好人老满,和老满并没过上安慰的日子,老满就在事故中离去。她承诺带着老满的女儿臭儿找到亲妈,臭儿的亲妈在不知什么地方,寻找中的情节波澜起伏,抓住人的心往下看,几经周折,终于让臭儿见到了亲生母亲。臭儿的母亲也是母亲,她落魄并缺乏对亲生女儿的爱心,她的状况在故事发展中已给人启示交代,她可能做着并不怎么光彩的事情,最后看到她和一个年老的男人生活在一起,她已麻木。当得知收下臭儿将得到三四十万元钱的时候,她不再往外推自己的女儿。可是,可怜的臭儿已看透自己千辛万苦跟着刘桂香找到的妈妈,竟这样疏远她嫌弃她,臭儿伤心的离开她日思夜想的心中的母亲。她要跟着刘桂香“治好弟弟的病”,她体会出,刘桂香才是个好妈妈。

妈妈去哪儿?妈妈在挣钱,在为生计付出,妈妈所付出的不寻常,甚至难以启齿。可是这样的妈妈很真实,为着生存,因为贫穷,妈妈们很苦,刘桂香这样的妈妈很难能可贵。钱的诱因是影片中未加掩饰和并没刻意绕过的话题,相反却成为主人公人生经历的深层动因,直接的作为她选择行动的目标。这是对当下一些人的理念、取舍、追求、生存现状的折射。善于恶,高尚和低俗猥琐,一起反映在影片中,令人一看到底,嘘唏感叹!

影片脉络统一,人物塑造力度逐渐加大,一个清纯可爱的当代好妈妈刘桂香的形象,已经进入心头眼底,不会忘掉。

祝贺李铭老师这部力作搬上银幕,《妈妈去哪儿》给我的感触是多方面的,我感受到了影片之外的东西。评论家们在诠释海明威作品的特点时,用“冰山一角”来形容,海明威的小说,有他文字中并未言尽和表达的东西,但文字背后,却有着深深的内涵,我觉得李铭老师《妈妈去哪儿》电影中的蕴意,即有这样的饱含。

《妈妈去哪儿》这一声问,问的很蹊跷,很惆怅,很心酸,很令人回味。

经典语句

0 留言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