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参与感读后感十五篇#】在阅读了作品之后,内心充满着种种感慨。我们读完之后,应该认真思考和总结作品中所涉及的思想和情感内容。栏目小编强烈推荐您阅读一下“参与感读后感”,并务必将这篇文章收藏起来,与您的朋友们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参与感读后感(篇1)
翻开本书,就是翻开一个崭新的商业时代。
当小米开发产品时,数十万消费者热情地出谋划策;当小米新品上线时,几分钟内,数百万消费者涌入网站参与抢购,数亿销售额瞬间完成;当小米要推广产品时,上千万消费者兴奋地奔走相告;当小米产品售出后,几千万消费者又积极地参与到产品的口碑传播和每周更新完善之中……
读完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思维方式的改变,敢于尝试新的方式,敢于突破固有的思维模式。我感觉抓住商业发展是规律,80年代是靠产品,90年代是靠品牌,
00年代是靠口碑,但是后面一定是靠参与。按用户的想法来制定产品,通过用户的口碑制造品牌,一切围绕用户出发。对于小米手机而言,写的每一条微博、编辑的每一条微信图文、策划每一次活动、每一个产品广告、每一场产品发布会甚至每一页PPT,都是在社交网络以及其他社会化媒体传播的内容。最为重要的是,产品即营销,小米手机推出的每一款爆品是最为核心的内容,是网友口碑相传的主体。对于书中所说的吸引粉丝,构建粉丝团,在社交网络上做自媒体,其实还是自建传播的渠道。在粉丝团营销模式出现之前,几乎所有的媒介都是要购买的,无论你是做电视广告,还是报刊广告。但是,小米手机有了粉丝团以后,可以不用花一分钱,粉丝就替它口口相传做营销。这也就是为什么创业公司不要做广告,而要做自媒体营销。对于传统的广告而言,操作方式简单粗暴,只要把广告在媒介上播放出来就行了。而对于粉丝团营销,则需要在内容和渠道之间产生“化学反应”,需要调动粉丝的积极性,激发他们替你做传播。这个触发机制,其实就是“参与感”,通过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发动营销的“人民战争”,这就是三三法则的三个战术。无论是做产品还是内容传播,最关键的不是让人觉得的东西有多好,而是让参与的用户感觉自己很受重视,激发他们参与进来,并通过种子用户的分享,吸引更多的人加入。这里设计的互动方式,其实就是设计的分享的“触发机制”,是粉丝团营销和社会化营销的核心所在。于传统企业而言,做品牌的顺序一般都是,先砸知名度,再做美誉度,最后再维护忠诚度。而对于小米等互联网品牌而言,则是先做忠诚度,等通过口碑传播达到一定量级以后,再做知名度。
对于我们达利公司而言,也是一样。我们要以“专注、极致、口碑、迅速”的理念不断的完善和提高我们自身的品牌和产品品质。专注和极致,是产品目标;快速迭代,是行动准则;而优质的口碑,则是我们发展和向往的目标和方向。我们每天都在谈品质、谈质量,但如果我们能真正的以一个用户的角度,怀着不成功则成仁的极致思维去从根本解决,那何愁用户口碑?何愁品牌效应?何愁销售渠道?其实,小米手机也会死机、也会卡顿,但是有一点我们必须承认:小米的一切都是从客户出发,整个产品围绕客户,从来不会与市场和客户脱节,每一个用户都是产品经理,每一个工程师都是用户,他们利用极致思维、用户思维,快速的为用户量身打造了最适宜的产品。
其实每个用户都是和善的,只要我们不令他们过于失望,他们永远愿意参与我们,与我们一同进步、提高。而我们作为服装面料的生产企业,富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让我们必须邀请客户参与进来一同改善产品品质,提高客户口碑,宣扬产品品牌。让我们一步一个脚印的与客户手挽手,将达利的明天共同支撑起来,并努力创造出第二个小米奇迹!
参与感读后感(篇2)
参与感读后感
参与感是人们在一个活动、事件或事物中体验到的自我参与和共享体验的感觉。无论是在学校、社区、工作场所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渴望参与和体验,在其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和责任。而在阅读过程中,参与感更是给读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精神享受。
在我看来,参与感读后感的核心在于“参与”二字。阅读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其他娱乐活动的体验,它需要读者全身心的投入、参与到书中的情节、人物中去。只有这样,读者才能真正的体验人物的心路历程,感受到他们的喜怒哀乐,了解故事的主题和作者想要传达的情感。
回想起我最近阅读的一本小说《白夜行》,这是一部极为令人感动和扣人心弦的书。作者东野圭吾以惊险的故事情节和深刻的人物描写引领读者进入了故事的世界。从开头,推荐书籍时,就已经吸引了我,一些网友评价称“I need to breathe few minutes, this book suffocated me”(需要喘口气了,这本书太让我窒息了)。我很好奇,这本书为什么能够让读者产生窒息感呢?
是因为作者能很好的塑造出主人公桜庭一树和雪穗的情感和命运,他们的成长经历和命运悲剧让人心灵深受,读者不由自主沉浸在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中。当桜庭一树最终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而和雪穗两人历经磨难的真爱终于得以伸张时,读者的内心也会体验到一种激动人心的感觉。这种参与感,就是一种精神上的亲密,是和书中人物共同经历命运的感受,非同寻常。
此外,参与感也与作者的叙事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作者通过叙事手法和文本的呈现方式,让读者与书中人物更为亲密,真实和立体。在《小王子》中,作者用朴素的语言,通过小王子的眼睛,观察和思考世界的本质和人性的弱点,以及对于友情和爱情的理解。这样特殊的写法让读者与小王子的内心更加贴近,一起感受到了人性的深处。
总之,阅读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一次“参与”的体验。通过阅读,我们与书中人物产生了共鸣,与故事产生了亲密感,与作者产生了共情感。这种参与感无疑增强了文本的可读性和吸引新的读者,同时也丰富了读者的阅读体验和精神享受。无论是什么样的书籍,只要能够让读者产生那一丝参与感,无论是欢笑还是悲伤,都将会成为读者不可磨灭的回忆。
参与感读后感(篇3)
创业几年,雷军雷总曾表示,“小米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现在已经不再纠结这个问题。创立小米公司时,雷军曾参考过两家公司——同仁堂和海底捞:向同仁堂学产品,向海底捞学口碑营销。
“我的梦想从来都不是做一家大公司,而是一家小公司,现在小米还是一家小公司,内部结构及其扁平化,把做好产品的理念贯彻到底,用户和米粉的意见完全可以帮助小米的管理。”
“我不想再做一个华为、腾讯或者联想,只想做一家小餐馆,让顾客常常说‘老雷给留个座,这就是最大的幸福’。”
01▶参与感是什么
在《参与感》一书,其实就是反复再诠释作者所理解的参与感,站在经营方的角度,就是形成一个可以让用户感知到温度的经营思维,那么什么叫参与感呢?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被试者通过掷骰子来获取相应的奖励,骰子点数越高奖励价值越高。
而掷骰子的方案有两种:
付出2美元的成本,可以自己掷骰子
不用支付任何成本,别人帮忙掷骰子
心理学家在不同的群体中都做了类似的实验,结果却惊人的相似:几乎有80%以上的人选择了A方案,愿意支付2美元自己掷骰子,即使两种方案的概率完全一样。
无数类似的实验结果证明:给予用户相应的控制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他们的满意度,而这个控制感的产生,源自于他的参与程度。
张敞画眉被寓意为婚姻的佳话,恰恰也在说明,有参与感的婚姻,可能让婚姻生活更美满,那么为什么,我觉得参与感,是一种可以让用户感知到温度的经营思维呢?
同样都是标准化的经营,KFC几乎冷冰冰的流程体验,而海底捞口碑在外的服务体验,恰巧可以说明,正因为是顶层的经营思维不一样,导致到了用户触达层面,就会是有截然不一样的感知,所以《参与感》一书,开编就在说,小米品牌快速崛起的背后是因为社会化媒体下的口碑传播,而小米口碑的核心关键词是“参与感”,其实口碑的触发,是因为人们在建立足够信任的情况下,总是乐于传播利人利己的事情,毕竟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正因为参与感一种可以让用户感知到温度的经营思维,所以他一定是以“用户”为核心,这意味着我们所销售的东西,不仅仅是满足用户的产品需求,解决用户的痛点,还要满足用户的心里需求,获得满意的体验感,而往往很多的经营者,在思维层面,仍然执着顽固地停留在满足用户产品需求的层面,而忽视心里层面的需求,从而导致在革新过程中,如同邯郸学步一样,效果差强人意。
02▶营造参与感的关键点
满意的体验感,其实就是源自用户的真正参与,而触发真正参与的关键在于营造出“仪式感”。
《小王子》中,小王子在驯养了狐狸后,狐狸对他说:
“你每天最好在相同的时间来。……如果你随便什么时候来,我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该准备好我的心情……应当有一定的仪式。”
“仪式是什么?”小王子问道。
“这也是经常被遗忘的事情。”狐狸说:“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在《参与感》一书,大量描述了小米是如何营造仪式感的。小米在论坛上给予用户特权如F码,小米会员,优先参与小米公司各种大型活动,比如8·16发布会、爆米花盛典、4·6米粉节等小米重大活动,其中,VIP认证用户赠送部分免费参与活动的资格。
比如即将来临的春节,就是我们中国最具仪式感的节日,哪怕千里迢迢,哪怕历经艰辛,我们都是风雨无阻地在除夕夜,和家人一起吃团圆饭的,正因为传承所营造的仪式感,每年都在造就地球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的神话吗?正因为仪式感的背后,有着参与者精神层面的愿望或需求,有着参与者的身份认同感,有着参与者对内心某种事情的“确认”。
《啥是佩奇》实际上是《小猪佩奇过大年》的电影预告宣传片,讲的其实是关于一个春节团圆的故事。画面刚开始是一位乡下的老爷爷在山上给儿子打电话,信号不好,爷爷问孙子过年要什么礼物,孙子说:“佩奇”!可因为手机信号不好,孙子再说些什么,老人就听不见了。但爷爷就记住了“佩奇”二字,开始了他寻找“啥是佩奇”的故事,这部宣传片在朋友圈刷爆,在微博上也引起了王思聪转发、韩寒点赞,可以说,这是xx年第一个跨行业、跨圈层、不贩卖负面情绪的现象级刷屏,其中,亲情作为一个容易引发共鸣的话题,非常容易打穿各个地域和年龄层,也是这部宣传片能够被广泛传播的原因,另外一方面,恰逢春运来临,大家在抢票、置办年货,人们回家过节的迫切情绪被进一步激发出来,其实每次的讨论、评论和转发,都是一种参与感的体现,而作为《啥是佩奇》的经营方,在产品的设计,宣传节点的把握,处处体现了对用户需求点的了解,让用户感知到其中的温度,另外,仪式感的情感共鸣,才能一同引爆出这个社会现象。
03▶参与感的思考
其实,参与感,站在经营方的角度,就是形成一个可以让用户感知到温度的经营思维,毕竟对于任何一个公司来说,敢于放下公司的很多常规的理念和规划,包括产品和营销高层的规划,真正让用户参与到产品当中,是非常困难,因为用户的需求很多是不可描述和不可控,但是小米却通过“小餐馆”的思维,把用户的需求进行了引导和疏导,真正让用户为小米的产品提供了非常不错的需求和指引,从某个层面来说,小米前期的50万用户等同于小米的产品经理,反而让小米的相关团队变成执行者,恰恰是经营方,自身形成一个可以让用户感知到温度的经营思维,从而促使对应岗位的负责人真正参与进去,才能吸引用户的参与,从而造就了这个辉煌。
总之,我觉得,站在经营方的角度,参与感,就是形成一个可以让用户感知到温度的经营思维,通过对用户需求的深度挖掘,找到能让用户感知到温度的产品和服务,营造对应的仪式感,才能让用户参与到“台风”的制作,从而才能让“猪”飞起来。
参与感读后感(篇4)
项目二部彭俊杰p>
小米从互联网营销起步,业经历了几年的核心用户积累期,以及多年互联网经验积累的创始团队。没有这样的耐心,即使今天推出了c2b车型,明天也不会产生实际效果,只是多穿了一件帝王的新衣而已。下面我会着重说一下本书的前半部分。
关于互联网营销规则,参与是方法,口碑为王道。
信息对称让用户用脚投票的能力大大增强。互联网信息是一种分散的通信方式。通过社交**,每个普通人都是一个信息节点,可能成为意见领袖。书中提到的口碑的铁三角理论:
产品就像引擎,社会化产品就像加速器,用户关系就像关系链。我觉得参与感式消费是最终目的,功能式和体验式、参与式,最终都是为了打造参与感式消费。因此,在做产品电子商务的时候,要学会做粉丝、做自助;在做宣传的时候,要学会开放参与节点、设计互动方式、传播口碑活动等。
关于产品,用户是核心,做极致产品,做完美团队
传统市场下用户和产品之间,就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参与感可以分散信任和依赖,是弱用户关系向强用户关系演化、信任度提高的途径。对于用户参与,我们应该根据功能需求来打开节点。需求越刚性,参与的人就越多。
我们探索的需求有四个层面的:
1、 优先处理浮出水面的高频高量的需求;
2、 收集还没得到满足的用户需求;
3、 发现刚开始萌发的用户需求;
4、 开发用户深更层次的需求,引导市场。
作者提到把活动产品化,把产品活动化:就是要把活动当做产品设计一样重视,向产品中植入活动的参与功能,让产品及宣传更具有“可玩性”,实现参与感。对于团队打造我们得重视再重视,就像乔布斯说的:
我过去常常认为一位出色的人才能顶两名平庸的员工,现在我认为能顶50名。我大约把四分之一的时间用于招募人才。
对于品牌,要重视每一个用户,创造创意,抓住动力,推广互联网思维。
当用户做出选择时,他的核心是先选择产品类别,然后选择品牌,再选择体验。小米的品牌之路:一开始,他只注忠忠诚,通过口碑传播加强了这个过程,达到足够的水平后才投入人气。
做有参与感的项目,先让自己参与进去,分析需求,制定产品,定义“玩法”,让用户参与进来,让适合的时间适合的产品遇到对的用户,才能立于乱世而不败。
参与感读后感(篇5)
小米模式一直备受社会关注,其商业营销中渗透的互联网思维也是值得大家深入学习和借鉴,在读完参与感这本书后,自己总结了几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喜与不喜,都是希望来吐槽,毕竟参与是最重要的!
1.口碑传播是小米模式成功的关键:
书中提到,小米从头至今,一直是把用户的口碑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来进行维护的,从最初的100用户,到如今6000万用户,都是通过口碑的不断扩散来积累的,最初的100用户既是发烧友,也是意见领袖,通过他们在社交媒体上进行的分散传播,对于新的用户购买起着非常关键的引导作用,也就是书中提到的种子用户,另外也举例了谷歌的Gmai几千个试用账户必须通过邀请码的体验传播,韩都衣舍的时尚快速跟进也是得到了女性在各大社交媒体的推荐,都是说明了获得好的口碑必须通过新的社会化媒体来进行分享和传播。
2 用户思维,让用户有参与感,把用户当朋友:
也就是小米产品的设计和运营全部给用户开放,让用户最大限度的参与到小米的经营过程中来,同广大小米工作人员一起思考,一起打闹,一起坚守,打造具有粘度极高的小米社区,也就是把用户当做朋友,因为只有做到朋友的关系,用户才会去维护你的产品,进而去推荐更多的人来认识小米,
3 产品过硬,性价比最高:
口碑的传播得益于要有好的产品,小米就是做到了让用户尖叫的产品,做到了极致,因为现在的用户了解各种信息的渠道非常广泛,你在哪个方面做得不够精细或者没有特别新鲜奇特的东西,用户是不会买你的账的,而且要求营销部的同事对于产品的了解程度不亚于工程师,也就是要真正的读懂产品的设计和理念,并翻译成用户能听懂的大白话来跟用户互动和沟通,所以要具备产品经理的思维做营销。
4. 把握好口碑推荐场景:
也就是用户在向新用户推荐小米的时候,这个场景该如何来定义,书中提到,小米不喜欢玩用高大上的词语或者其他噱头来进行定义,而是推荐就是用大白话和通俗易懂的话来进行口碑传播,比如,小米手机就是快,操作很流畅也很便捷
5. 服务要走心,学会讲故事。
也就是在整个小米的整个内容运营中,跟用户要用听得懂得话术来沟通互动,随时随地根据场景的不同,采用合适的语言来交流,要投入感情,而且做好用户分享扩散的引导,做到大家融为一体的感觉,另外在传播过程中把产品的制造做成故事和话题,例如界面的好看,一开始小米的界面相对于苹果和安卓是比较难看的,经过长时间的优化,最红变得千姿百态,在产品设计上做到了安卓体系是最出色的。
以上是对小米营销模式的几点看法,希望可以跟大家共同交流。
参与感读后感(篇6)
《参与感》其实是小米旗下的一本新书,下面就来看看度过《参与感》的人有什么《参与感》读后感
关于读完参与感,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思维方式的改变,敢于尝试新的方式,敢于突破固有的思维模式。
我认为把握商业发展是一条规律。上世纪80年代,我们依靠产品。上世纪90年代,我们依赖品牌。上世纪90年代,我们依靠口碑,但在这背后,我们必须依靠参与。
根据用户的想法开发产品,通过用户的口碑制造品牌,围绕用户的一切。
关于参与感读后感的几个层面如下:
先说内容。
对于小米手机而言,写的每一条微博、编辑的每一条微信**、策划每一次活动、每一个产品广告、每一场产品发布会甚至每一页***,都是在社交网络以及其他社会化**传播的内容。
最重要的是产品是市场营销。小米手机推出的每一款产品都是网民口碑最核心的内容和主体。
参与感读后感(篇7)
小米口碑营销——《参与感》读后感1000字:
《参与感》是2014年8月中信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图书,作者是小米联合创始人黎万强。本书由雷军亲笔作序,重在揭开小米4年600亿奇迹背后的理念、方法和案例。关于这本书的介绍是:了解小米,必读本书!迄今为止关于小米最权威、最透彻、最全面的著作!
作者回顾了小米自2010年成立以来至2014年的诸多历程,将小米每一个重要节点的成功进行了总结和归因。因为作者主要负责MIUI系统和后来产品的营销,所以文中也就重点对以上几点进行了主要分享,里面有些十分具体的案例,看来也是极为有趣。对于想要了解小米在这期间成功的经验的读者来说,本书不可不读。
我主要就文中读后的几个重要理念进行分享。
首先,我们聊聊小米的关注点“口碑”,雷军认为“互联网思维就是口碑为王”。从近几年的社会发展来看的确如此,口碑的确太重要了。借助于智能手机的便利,微博、微信等等社交媒体一下子把全国近10亿体量的人群推到了移动互联网宣传的第一线受众中来,此时由于信息的便利性导致信息的碎片化、海量化,每个信息在普通受众人的脑子里停留的时间很难长久,如果不能让人留下深刻印象,其他信息瞬间就会将原来信息覆盖、抹去。2008年的时间雷布斯能看到这个点真是厉害。
其次,我们来看看小米的“口碑武器”,即“参与感三三法则”。文中重在强调“构建参与感,就是把做产品做服务做品牌做销售的过程开放,让用户参与进来,建立一个可触碰、可拥有,和用户共同成长的品牌!”。说白了就是让身边的人群一起融进自己产品的制作人中,把作品变成大家共同的作品,毕竟别人做的东西我们可以随便批评、对比,但是自己的东西嘛,哪有不抱有欣赏的眼光的呢,这一招真的是够绝!够牛!够套路!
在这个“参与感三三法则”里面,其中有两个点。一是小米的“三个战略”,即做爆品,做粉丝,做自媒体;二是小米的“三个战术”即开放参与节点,设计互动方式,扩散口碑事件。
所谓的“做爆品”,就是把产品打造成目前公司能做的、自己粉丝想要的、超出市面同等级最好水平的,这些成了,产品就成为了粉丝群体见到不得不买的产品了,一下子在产品粉丝的带领下吸引了普通群众较多的注意力,瞬间成为了“爆品”。读后感·所谓的“做粉丝”,就是要真正的把粉丝提到的内容真正的重视起来,安排专门的人员下沉到最一线的产品粉丝里跟他们打成一片,跟他们交朋友,倾听他们的意见,让他们感觉公司重视他们,与他们一起推进产品更完美,一边让他们开心如愿打造好我们共同的产品,一边把钱给赚了。
所谓的“做自媒体”,就是不再像传统公司那样花重金在电视或网站做广告,而是借用现在大众共同使用的社交媒体如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创意地设计些让粉丝感觉有趣、对个人有利、有些新潮的东西,这些东西一定要粉丝感觉自己也是赚的,这样公司产品的“自来水”就会不断增加,产品的宣传就如“病毒式营销”般在整个网络上传播开了,公司的口碑也就成了。
关于小米的“三个战术”,在我看来就是一找出公司和粉丝双赢的广告宣传点,二是设计好传播的有效形式,让宣传的过程有趣起来,三就是收获口碑啦。
参与感读后感(篇8)
本人从没用过小米手机,一直以来只知道小米手机在年轻人里“一机难求”,也道听途说的认为小米在走“饥饿营销”,对于这种营销方式也并不多么理解,我清楚的知道他不能对于所有产品都适用,也不能对于所有人群都感冒。并没有把小米手机的成功当成多么神奇的事情,直到有机会读完《参与感》这本书,才发现我忽视了很多内在性的关联和实质性的状况。雷军说:
“站在台风口,猪也能飞起来”,这就是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就是我们目前的行业大势,那我们怎样才能借得东风好杨帆呢?我觉得小米的“做爆品、做粉丝、做自**”有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我对这本书最深的感受是,大家都在帮小米卖手机。每个用户都是明星。他们有一个“爆米花”活动,这不是路演,没有产品体验,没有广告,或与每个人一起玩。这是一个用户展示自己和结识新朋友的舞台。
"爆米花"全程都让用户参与。论坛投票决定在那个城市举行。现场用户表演节目,提前在论坛中挑选表演者,米粉志愿者参与安排。
参与感的定点就是“成为明星”
小米与众多传统品牌最大的不同在于:小米和用户一起玩,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无论何时,我们都在思考如何让用户参与,让他们和小米的官方团队,成为产品改进和品牌传播的大明之星。
做品牌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做爆品,就是产品战略。用一句广告语购买产品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产品是商业游戏的基础和门票。按作者的话说“只有专注,你才能做到快,才能做到极致;只有做到极致,才会有好的口碑”。
产品线不集中,难以形成规模效应;资源过于分散,参与意识难以培养。目前,“4g”就是我们的“爆品”,就是我们的“发动机”。只有聚焦4g发展,凝聚团队力量,聚焦主力能量,运用主力资源,创新方法和手段,才能打赢公司未来命运和成功的决战。
参与感读后感(篇9)
翻开这本书,就是翻开一个崭新的商业时代。
当小米开发产品时,数十万消费者热情地出谋划策;当小米新品上线时,几分钟内,数百万消费者涌入网站参与抢购,数亿销售额瞬间完成;当小米要推广产品时,上千万消费者兴奋地奔走相告;当小米产品售出后,几千万消费者又积极地参与到产品的口碑传播和每周更新完善之中
这是中国商业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观。消费者和品牌从未如此相互贴近,互动从未如此广泛深入。通过互联网,消费者扮演着小米的产品经理、测试工程师、口碑推荐人、梦想赞助商等各种角色,他们热情饱满地参与到一个品牌发展的各个细节当中。
小米现象的背后,是互联网时代人类信息组织结构的深层巨变,是小米公司对这一巨变的敏感觉察和精确把握。
作为小米联合创始人,本书作者黎万强,真诚有趣地向我们讲述了小米公司创业几年来的内部故事,从公司创立到产品开发,从产品设计到品牌建设,从日常运营到营销推广,从服务理念到公司理念,通过一个个真实的小细节、小故事,将外界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清晰透彻地道出其中的逻辑必然。
书中重点提到的参与感三三法则,其实就是构建参与感,就是把做产品做服务做品牌做销售的过程开放,让用户参与进来,建立一个可能碰,可拥有,和用户共同成长的品牌!归纳为三个战略:做爆品,做粉丝,做自媒体;三个战术:开放参与节点,设计互动方式,扩散口碑事件。
广电,从传统的看电视到用户可参与的双向互动的用电视的历史转折时点为20xx年4月29日。历经两年半的时间,现在已有不小用户都知道广电的机顶盒可实现看高清节目、互动点播、时移回看和三屏互动!但真正使用并熟悉这些功能的比率有几多呢?我们不妨锁定目标群体,借用小米的参与感法则,将我们每次发布的新产品,新功能打造爆品,以牺牲推广期的利润,吸纳用户使用规模以吸引用户试用,以用户使用回馈做内容,充分利用社会媒体影响力,做大产品的社会认知性;而另一方面,公司更应及时把用户反映问题应用到产品功能的优化方向。这样的结合,才会最快最广的把新产品推广出去。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要充分利用TV厅和电话(热线)订购服务,配合业务发展和用户参与的需要,着实完善服务功能和提升服务便捷、安全和满意度!
书中重点提到的另一个观点:口碑,互联网思维就是口碑为王,我也是很认同的。在信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人人微信,人人微博,人人网购,事物的传播、推广是扁平、快速而对等的。一个产品能否站得住脚,口碑是核心,哪怕对我们广电这种传统事业。广电现约有160万用户,这是一个多么让人羡慕的数字。但,随着互联网络的覆盖和移动产品的进一步成熟,将无可厚非地冲击着我们的广电业务。我们不能改变时代变迁的步伐,但可以调整我们前进的步幅,不被时代抛弃。我们的企业要从团队、从产品做积极的自身转变,没错,改变思维,革新技术,做好产品,做好服务,巩固、加强品牌口碑,才能让我们的企业得以顺势而为。这次广电与创维电视合作销售创维电视机,截止11月20日,录得686台销售数据(非系统数据),成绩相当喜人。但在销售的过程中,如果能把服务细节再优化和重视一些,确保货源充足供应、提升沟通环节更扁平顺畅,那些因缴款后而电视机迟迟不能如期送货安装、产品断货而无奈调整电视型号,甚至最终放弃购买愤而退款的现象就不会发生,广电的口碑也因给用户带来购买电视享受价差的满足感和便利性而更深入民心!
参与感读后感(篇10)
小米的营销策略是口碑营销。那么为什么会选择口碑营销呢?在我看来,可能是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消费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最初的功能(所谓功效)宣传,到社会权威(专家、教授)宣传,再到技术(航天、纳米、量子、本质)宣传。每一次消费观念的转变,都意味着以往处理消费观念的手段被滥用(使消费者感到被骗甚至被骗)。传统的营销手段一直在透支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在信任危机如此严重的今天,最新的互联网营销手段,一直围绕着如何提升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做文章。
那么现如今年轻消费者购买模型是“产生需求(或被挖掘出需求)-朋友圈子达人分析(或公信力权威**提供的数据资料或消费者圈子讨论、评价)-横向对比同类产品,评估性价比-择一购买”,那么为了顺应这种尚未开发、做烂的购买方式,顺应这种台风,小米采用了口碑营销的方式来打开市场。
什么是“参与感”?所谓的“参与感”在我看来就是当今互联网产品的核心理念“体验至上,内容为王”的另一种说法。这里的体验就是用户体验,也就是小米提出的“与用户做朋友”,“客服说‘人’话”,“响应快”,“简单、好用、好看”。
内容是小米手机产品及各种营销策略的改进。“参与感”中谈到的小米的口碑营销,口碑传播,说起来很高大上,其实质是一个从社会形态形成以来就产生的一种通用需求-社会需求。文艺点说就是“好为人师”,通俗一点就是“吹牛”,精确一点就是“谈资”。
口碑营销抓住了“发烧友”的内心状态。通常来说“发烧友”是一个圈子内最懂某类产品的存在,由于朋友圈子的存在,圈子内的人对其所说任何关于这类产品的各品牌的分析都是奉为金科玉律的,是高度信任的。毕竟大家都是朋友,没有切身的利益冲突,即其说的话是实话,没有任何水分的,是可以真正作为“业内”人士参考意见的。
那么正因为如此“发烧友”得到了圈子内的广泛关注,满足了其社会尊重的心理需求,所以会更加的“发烧”。一旦两个圈子中的“发烧友”通过某一交点发生了相遇,那么在两人探讨的过程中,必然因观点不一而发生争论,那么解决这种争论的常用方法,就是在某一个专业论坛上,寻求“大神”的评判。那么无论什么样的“大神”,都不可能比产品的实际开发人员,产品经理对同类产品理解得深(至少在名头上来说是这样的)。
那么正因如此,小米的开发人员在论坛中对发烧友的求助提供专业的见解,以产生公信力,进而逐步推出自己的产品,渐渐地产生了“开放参与节点”的战术。发烧友由于切实地(自我感觉)参与了开发(实际上只是一小部分,再经过有意引导和自我放大,形成全面参与)过程,那么在其自身所在的圈子中就会有倾向性介绍,如果给予适当的“发烧”级奖励,就可以获得大量的,优质的用户群体信息。(比如在推荐过程中,用户关系什么功能,心理价位,参数,颜色,形状……)这样获取的信息通过一定的处理就可以分析出市场在消费者心中的状态,这个状态与在行业圈,投资圈获得的市场信息更加的真实,有用(针对市场营销层面)。
然后以此为基本模式,推出小米每一个战略战术的初衷。
参与感中提及了“先做忠诚度,再做知名度。”在我看来,其隐藏了一个层次,就是专业度。全文应是“先做专业度,再做忠诚度,最后做知名度。
”先做专业度是在上游用户群内建立起一定的公信力;再做忠诚度是通过之前树立的公信力,加上功能设计的部分开放,然后在之后开发过程中,选取一些与自身契合的功能加以实现宣传,那么就把这些上游用户(种子用户)黏住;最后做知名度就是在为“发烧友”的宣传助力。(也就是说,小米的销售人员,实际上是“发烧友”。)
那么从怎么让“发烧友”去有效,主动地推广角度,就不难分析出“做爆品,做粉丝,做自**”的用意了。
做爆品:市面上大多数的品牌下面都有很多个产品,而这些产品大多是换汤不换药的,其目的就是满足消费者“猎奇”,“猎新”,“时尚前沿”,“圈内达人”的心理。这样照成了,市场上同类产品层出不穷。
如何在茫茫产品之海中脱颖而出呢?基于之前的口碑模式,diy和定制热潮,让用户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产品设计。一方面可以解决产品与市场需求的对接问题,另一方面可以解决某些忠诚用户的问题。
做粉丝:天下熙熙,皆为名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利益至上,砸钱出名的今天。
如何让广大用户群体得到高度的朋友关注甚至社会关注,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问题。被人需要,已经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千金易得,知己难求。
小米做粉丝正是应对这样的一种需求。成为粉丝有两个关键点。一是不能把粉丝当成员工,也就是说,不能有纯粹的金钱奖励。二是做粉丝群体文化,从根本上消除粉丝群体利益驱动。
与利润无关的名字是米粉最重要、最渴望的名字。
做自**:酒香也怕巷子深。没有一个好的宣传,产品很难售出,在口碑模型中,销售员(发烧友)毕竟没有受到过专业的训练,且圈子推荐又不能过于露骨,其销售产生的是名而非利,那么要想打出知名度,就需要有过硬的产品与服务,让推荐人有“面儿”,同时又能树立其在该领域的地位。
所以内容成为了主体,而非媒介渠道。(小米的**频道实际上是最初的论坛。小米的信息通过论坛传递给种子用户,然后从种子用户到微博、微信的兴起。小米的渠道载体发生了变化,普通用户可以通过微博和微信逐步转变为种子用户。)既然是通过发烧友的圈子传播,那么如何不露痕迹地提供弹药就成为了关键(不能让被传播者反感),所以小米用“不做广告,而是自**”的态度,正面排斥广告,以一种亲和的,为用户着想的姿态面对用户群。
综上,不难总结出口碑营销的优势
1. 这种营销方式尚未做烂
2. 契合“体验至上,内容为王”的互联网营销策略(以“人”为核心)
3. 可略过市场与开发之间的过程,市场需求清晰
4. 成本小
有光就有影,同样的口碑营销还是尤其劣势的。
1. 周期长,口碑效应引爆困难
2. 产品以及服务需要做到极致,亲和。
可预见的是,在这种营销方式未做烂且新的购买方式未出现之时,口碑营销的优势还是较传统的媒介大。
参与感读后感(篇11)
现在看这书应该不算晚吧,虽然书中有些方面还是特定时期下的具体内容,对之后的想要效仿小米的公司的一些企业只能说是拿来借鉴,但绝非生搬硬套。
前段时间,网上发布了中国的不知道前多少名的富豪排行榜,小米的创始人雷总在名列前茅,当时在刷评论的时候,我看到了这样一条评论:“哇,卖手机的能这么有钱啊。”显然这只能说明一些人像他一样只看到了一个方面,后面就有人反驳了,现在的小米公司可不仅仅是一家手机公司啊!是啊,最近小米在申请IPO,市值估计700亿美金左右,但小米的业务可不仅仅局限于手机,说实话,小米刚出来的时候,确实是一股趋势,身边的朋友都有买的,可我那时就没想着换(其实那时候还在上学,没多余的钱[偷笑]用的还是刚换的LG),毕业之后也没想着用小米的手机,选择的是苹果和华为。但是,可能你不会想到,好几年我都没有买过小米的产品,但是你能想象我买的第一个小米产品是什么吗?是电饭煲,就是那个在我看来颜值超高,见到它其他的的电饭煲都是浮云的那个产品,产品的工艺设计的确让我心动不得不下手,虽然比普通的电饭煲贵些,功能无外乎就是煮煮饭粥一类,看似没啥差别,但是放在那边就是看着舒服,接下来我又买了小米充电宝,小米的台灯。。。我这才发现,小米的布局可不小啊,有段时间,而那段时间又是AI引得我之前公司蠢蠢欲动的时候,我被安排去了解智能家居一类,从而小米智能家居链便进入了我的视线,在了解过程中,深深感受到了小米的格局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手机领域了。
这本小米的内部手册,确实令人对小米的初始与发展有了深刻的了解,书中很是详细了,我只说我自己的几点理解吧:
1.团队的前期选择才是至关重要的,人员的匹配与分工决定着企业的文化,产品的理念设计和营销策略;
2.产品(包括硬件和软件)才是王道,其他都是辅助与催化促进,创新而不因循守旧或是跟风随大流才有机会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3.营销的方法千千万万,但只有一个出发点和一个落脚点,这两个点都是用户,过程在小米这边便是企业与用户对等式的沟通与反馈。
4.我们身处一个飞快到来不及拒绝的时代,没有建设的时间,没有培育的耐心,一切投入追求即刻的回报。但是还是希望能有更多的公司能脚踏实地做产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引来崭新的社会生活习惯,解决更多的社会问题吧。
参与感读后感(篇12)
参与感,一个因为小米而火热的词,在互联网产品体系中,其实并不新鲜,例如腾讯的QQ秀、QQ空间等产品设计与运营,都渗透着参与感的因素,但这本书《参与感:小米口碑营销内部手册》,确实是第一次在实践基础上把参与感进行系统总结。
雷军在序言中写:台风口上,猪也能飞凡事要顺势而为,如果把创业人比作幸福的猪,那行业大势是台风,还有用户的参与也是台风。
小米把用户的参与感看成整个小米最核心的理念,通过参与感来完成产品研发,来完成产品营销和推广,来完成用户服务,吧小米打造成一个很酷的品牌,就是年轻人愿意聚在一起的品牌。这就是整个小米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理念,那就是把用户当朋友。
这本书的精华,就是作者黎万强总结的参与感三三法则。从三个战略和三个战术层面完成对参与感的构建与论证。
这段时间在组织产品经理众包的读书到写书活动,目标是邀请工作在第一线的有实战经验的产品经理完成100本书的阅读,并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进行读书的应用总结。我选择的书目,就是这本《参与感:小米口碑营销内部手册》。
参与感读后感(篇13)
三、 有互联网思维走心的服务。
在小米客服,我们应该忘记kpi指标。我们真正做的是和用户做朋友,让他们发自内心地为用户服务。这比一切都重要。用户在哪就到哪做服务,随时在用户周边,甚至不用用户上门,而是主动找用户。
小米通过快速服务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快速送货、快速维修、快速解决用户问题。小米提倡非标准化走心的服务,学会讲故事。
也就是在整个小米的整个内容运营中,跟用户要用听得懂得话术来沟通互动,随时随地根据场景的不同,采用合适的语言来交流,要投入感情,而且做好用户分享扩散的引导,做到大家融为一体的感觉,另外在传播过程中把产品的制造做成故事和话题,例如界面的好看,一开始小米的界面相对于苹果和安卓是比较难看的,经过长时间的优化,最红变得千姿百态,在产品设计上做到了安卓体系是最出色。小米重人轻制度的服务态度,使小米品牌深入人心,迅速占领市场。
小米创造了上述三大优势,并根据情况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时情,所以小米创造了一个奇迹。雷军说:只要站在风口,猪也能飞上天。
今天的电子商务人喜欢引用雷军的这句话,意思是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时情,而不是本末倒置。就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初级阶段,小米进入了手机领域,在国内智能手机行业得到了回响,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能够走出这一领域。三星的苹果智能手机**刚刚进入中国,小米就致力于打造一款便宜的智能手机,这使得三星失去了部分市场份额。
古人云:天时、地利、人和。小米给了我中国智能手机的时代,给了我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土地优势,也造就了小米科技企业的人和,所以小米正在锻造辉煌的未来。
参与感读后感(篇14)
读书心得之《参与感》读后感1000字:
《参与感篇》
1、创业过程尤其是创业初期,核心骨干中要建立无懈可击的革命友谊,这种情感是在业务困难时候的“法宝”
2、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是“专注、极致、口碑、快”
3、和用户做朋友而不是“视顾客为上帝”或“让用户下跪”
4、三三法则:
三个战略:做爆品(产品),做粉丝(用户),做自媒体(内容)
三个战术:开放参与节点,设计互动方式,扩散口碑事件
《产品篇》
1、多想多问不可能的事情:“能不能建立一个10万人的互联网开发团队?”“能不能不花钱带来XX销售额?”
2、用户模式大于一切工程模式,以用户为中心——有时候用户并不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所以专家的意见及和用户的深度互动是需要的
3、学会做减法:有那么多的需求,先剔除不重要的
4、实战中迭代产品的方式,可以先内部试用(内部开发销售网站卖可乐的故事)
5、活动要产品化,产品活动化
6、产品第二,团队第一
7、设计模式,让用户激励团队,而不是总指望公司给激励
《品牌篇》
1、设计模式,让品牌潜入大脑(认知);
2、针对于已有用户,创造一些爆点;
3、给不同层次的用户特权;
4、将用户打造为明星,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可以提升参与的欲望
5、做品牌想名字要:中文名,容易记下来并容易传播,顶级域名可获得,商标可注册,便于国际化,对应的吉祥物出来品牌具象化。
6、剧场式发布会:产品够分量,内容够明细,气场够集中
7、用互联网思维做电视广告,先预热,再集中爆破砸资源
8、互联网营销要快:抢首发,上头条。
9、不能忘记产品是1,营销推广是后面的0,没有1,所有都没有意义。
10、学会利用热点事件,例如10亿赌局,娱乐化营销
《新媒体篇》
1、先做服务,再做营销,营销要讲人话,别人听得懂才行,不能太专业太高大上,不能“刷屏”;
2、花精力在内容制作上和激励用户参与内容制作上;
3、微博是社会化媒体第一站,把微博当成网站来运营;--现在微博的渠道和以前的不同;
4、QQ空间是偏年轻化的,现在00后使用QQ空间的比例超过微信;
5、微信主要作为服务的平台,作为营销的会有问题——但是现在有很多的微信营销号
6、用论坛把所有用户笼络起来,创造独立的圈子
《服务篇》
1、服务部门要让每一个员工爱上产品;
2、做客服的要有产品经理的本事
3、让客户感受到服务场景就像是自己的亲朋好友互相帮忙一样
4、不断提升服务的速度
5、给服务人员更好的工作环境,只要他们舒服了,才能提供更好的服务——传统的服务门店基本都是外面豪华后面很乱很脏的。
《设计篇》
1、文案策划要“一剑封喉”,戳中用户痛点,用户可以快速理解(不要用那么多高大上的东西)
2、设计留有一定的想象空间“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不一定都得是很刻板的,可以俏皮,可以出新。
3、在这个读图的时代,如果创业,一定别忘了找一个靠谱的设计师
4、设计管理三板斧: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公司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设计三个的排序。
《其他》
1、亚文化是产品经理的必修课,要了解现在的年轻人在关注什么--这是我所欠缺的,现在00后关注什么我都不知道了
2、产品要能慰藉人心——无印良品
3、要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才能做好产品及服务
4、爆扁爽:
爆:产品策略、产品结构
扁:组织结构要梳理,扁平化,发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爽:团队的激励,管理者要和团队成员打成一片。
参与感读后感(篇15)
对于我们达利公司而言,也是一样。我们要以“专注、极致、口碑、迅速”的理念不断的完善和提高我们自身的品牌和产品品质。专注和完美是产品目标;快速迭代是行动准则;高质量的口碑是我们发展和抱负的目标和方向。
我们每天都在谈品质、谈质量,但如果我们能真正的以一个用户的角度,怀着不成功则成仁的极致思维去从根本解决,那何愁用户口碑?何愁品牌效应?何愁销售渠道?
其实,小米手机也会死机、也会卡顿,但是有一点我们必须承认:小米的一切都是从客户出发,整个产品围绕客户,从来不会与市场和客户脱节,每一个用户都是产品经理,每一个工程师都是用户,他们利用极致思维、用户思维,快速的为用户量身打造了最适宜的产品。
事实上,每个用户都是善良的。只要我们不让他们太失望,他们总是愿意参与我们的工作,与我们一起进步。而我们作为服装面料的生产企业,富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让我们必须邀请客户参与进来一同改善产品品质,提高客户口碑,宣扬产品品牌。让我们与客户携手共进,一步步支持达利的明天,努力创造第二个小米奇迹!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