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大全# #四年级家乡教案范文十篇#】“四年级家乡教案”相关专题精选文章绝不可错过。在给学生上课之前,老师应提前准备好教案和课件,因此老师最好能认真撰写每个教案和课件。细致的教案能帮助教师有条不紊地布置教学任务,并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希望您能从本文中找到您所需的参考信息!
四年级家乡教案(篇1)
教学目的: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认识家乡的桥,使学生了解有关桥的知识,开阔视野,同时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设计能力。
教学重点:
设计与制作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
创造出独特的泥塑桥作品。
教学准备:
课件,泥巴,KT板等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出示图片,桥的某个局部
师:这是什么?
生:……
出示整个桥的图片
生:桥
师:对!桥我们家乡泰顺的廊桥
板书:家乡的桥
出示图片赵州桥(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好的巨大石拱桥)
前面我们欣赏了两座桥,同学们桥只是一种交通建筑,那为什么要建成那个样子呢?我用一根木头同样也可以过河啊?(出示图片独木桥)
生:……
总结:美观、牢固、安全。
那我就继续来欣赏我们家乡的这些安全的、牢固的、美观的古桥!
出示白岩桥图片(位于城关镇白岩桥村,建于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南北相向跨架在丰湖上,原为3孔梁式石桥,跨度为12米,损坏较严重。然结构仍然保持宋代原状,是瑞安市现存梁式石桥用材最粗、形式最壮观的1座,具有历史意义与考古价值。)
出示东安硐桥图片(位于城关丰湖街,南北相向横跨丰湖之上,相传建于宋代,现存建筑重建、重修于明初至清乾隆五年(1790),保存完好。桥面上有一座丰湖亭和庄济庙等,为晚清木构建筑物。)
出示陶山的八卦桥等一些古桥
再出示桥面上有花纹桥的图片
师:老师发现这些桥上都有这样类似的花纹有什么作用?
生:……
这些美观、牢固、安全的古桥是我们的瓯越祖先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的,是一笔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水乡文化的缩影和代表物之一,更是塘河上不会再生的一道独特人文景观。随着城乡建设迅速发展,本来就稀少的古桥以更快的速度在我们眼前消失。我们作为祖国的未来有义务和责任去保护好这些古桥。
我们再来看看家乡现代的大桥出示图片(温州大桥、瑞安三桥、瑞安大桥等)
看完了这么的桥我们发现这些桥都是什么形状的(造型)?什么材质的?
学生归纳。
1、造型方面:有拱形的、有水平的等等
2、材质方面:有木材的、有石料的、钢筋混水泥的等
师:这些桥都由哪几部分组成啊?
生:桥面、桥墩、桥栏等等所组成。
每四个人为合作小组,学习制作桥的方法步骤。
教师用泥巴错误示范让学生纠正。在操作时要特别强搓、压、揉、捏等要点(不要用来砸)
再欣赏优秀的学生作品
三.布置作业。
用泥巴以小组合作形式设计一座家乡的桥。
教师巡视辅导。
展示讲评
展示学生的作品,进行互评。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家乡的桥,关于桥的文化和知识还远不至这些,感兴趣的同学回去查找一下。
四年级家乡教案(篇2)
第一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第一课:我的家乡在哪里
目的要求:
学生能够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
在地图上查找本地(社区、县、市)、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重点难点:
能够认识自己的家乡,并能够正确地向别人介绍家乡所在的地理位置。
知道思念亲人,想念家乡,是爱家乡的表现。
教学准备:
中国地图、浙江省地图。
学生准备彩笔,剪刀胶水、信封。
第一课时
一、歌曲导入:播放《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问:听听这首歌描写了什么?
二、谈话引导,***导入。
是啊,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家乡在你的眼里是怎样一个地方?
在同学们的眼里,家乡是美丽的,也是可爱的。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乡都怀着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每个人都热爱着自己的家乡。
今天,就让我们先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
二、看地图,找家乡。
指名学生,问:你的家乡在哪里?
用我的家乡在省市县填空说话。
2、出示中国地图,让我们一起来找找自己的家乡。
以一人为例,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找找家乡所在的省和省会城市。
说一说在地图上的大概位置。
3、小组合作,找一找家乡。
4、游戏:12345,你的家乡在哪里?在这里,在这里,我的家乡在这里。
5、老师这里有几位小朋友一下子找不到自己的家乡,请大家帮帮他们。
6、竞赛:老师缩小地图的范围,请大家自己找找家乡,比一比,看谁找得快找得准。
三、找家乡,画家乡。
1、每个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小地图,在地图上把自己的家乡所在省份剪下来,然后贴在彩色纸上。
2、说说你对家乡的了解。
3、用手中的笔在贴画的四周画上一些美丽的图案,把自己的家乡打扮得更美丽。
4、学生上台展示。
四、遐想:二十年后的我。
一转眼,你长大成人了。你会为家乡做点什么?
你对家乡会有一种怎样的感情?
五、小结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二)
第一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第二课: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4.家乡的美丽和家乡人对家乡的热爱和家乡人的努力分不开的。鼓励学生为家乡做贡献。
教学重点: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难点:
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从而建立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的思想感情,明确现在应该做些什么。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我的家乡》录象及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
2.学生准备图画纸和彩笔。
3、课前搜集家乡的相关资料:图片、故事、歌曲或戏曲等。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说一说。
1.出示课件,指导学生欣赏《我的家乡》的录象。
2.说说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3.思考: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
4.交流: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景色?
二..演一演,猜一猜。
1.启发谈话:你喜欢自己的家乡吗?想不想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你的家乡?那就当当小导游,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他们好吗?
2.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
3.请扮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表自己的意见。
4.猜一猜,请同学描述他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其他同学猜猜是哪里。
三.画一画,评一评。
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乡景观的如:街道、公园、树林等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说出画面上的景物,谈谈自己的感受。
2.想一想自己居住地周围,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笔把它画下来。
3.小组内展示交流,并推荐出比较好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
4.请被选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
5.师生共评最佳创作奖。
四.说一说,唱一唱。
1.教师首先讲一个关于家乡的故事,你了解为家乡做贡献的有哪些人吗?
2.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事?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的小故事。
4.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歌曲或戏曲,表演给同学们看好吗?
5.展示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照片、文字等资料,并与同学交流是通过哪些渠道获得的资料。
五.活动:我是小导游。
四年级家乡教案(篇3)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给课文分段。
3、了解课文从桥多、桥的造型多、桥的名字美等3个方面来介绍家乡的桥。
4、正确、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了解课文从桥多、桥的造型多、桥的名字美等3个方面来介绍家乡的桥。
3、正确、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准备
1、能够体现课文内容的插图,柔美繁荣音乐。
2、生字词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谈童年趣事,导入新课。
1、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愉快的童年生活,可以一起去干什么?(和朋友去划船,去游泳、去钓鱼)童年的趣事说也说不完。一说起童年,又让人想起了家乡,想起了家乡的那条小何,想起了家乡那些桥。
2、板书课题,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刘秋思的文章《家乡的桥》。
(二)播放音乐配乐朗诵,整体感知美
1、播放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认读生字,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
2、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认读,教师强调要点。
3、再次出示生字的词语,期读,在读中巩固生字,积累词语。
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帮助把课文读得更好。
(三)再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
(1)如何给课文分段?
(2)课文从哪些方面既然少家乡的桥?
2、指名反馈:
(1)可以将课文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段:(第14自然段)写家乡的桥的特点。
第二段:(第5自然段)写家乡的桥是我们的乐园,
第三段:(第6自然段)写回忆最多的是家乡的桥。
(20课文从桥多,桥的造型,桥的名字等3个方面来介绍家乡的桥的特点。
(四)学习第一段,了解的特点
1、出事第一张体现江南水乡小何、小桥多的图画,让学生看图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读一读。
(1)家乡的小河像一条条血脉,网布在大地母亲的身上。
(2)桥连接着一个个村庄,连接着一户户人家。如果提个篮子赶集去,不经过十座八座小桥才怪呢!
A、大家一起来读一读,找这两个句子的特点。
B、指名反馈:你发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C、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话。
D、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自然段。
2、出示第二张有单拱桥的图画,让学生看图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读一读。
结合学生的反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1)讨论:这段话中哪句话写的最好?为什么/
(2)画线的句子要引导学生读出喜爱、乐在其中的心情。
(3)从第三自然段中,你从哪个词看出桥的造型多。(千姿百态)
(4)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3、出示第三张写有桥名字体的图画,让学生看图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读一读。
结合学生的反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1)完成填空:
家乡小桥的名字也美极了:、是根据桥的形状叫出来的;、就跟民间传说有关系;则取自唐朝诗人王维的诗句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2)讨论:这段话中哪句写得最好?为什么?
(3)有感情地蓝古着一自然段。
4、小结:江南水乡确实很有特色,小河那么长,小桥那么多。造型又千姿百态。那么小桥多了,故事也就多了。在作者的笔下,家乡的小桥是那么美。
5、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课文。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家乡的小桥多么有特色啊,桥多、造型多、名字美,难怪外婆的故事足足可装一条船,那么,在这里,一定留下了我们愉快的童年生活。下一节课我们继续赏读这篇课文。
六、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课文,画一幅你喜欢的桥。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二、学习课文
1、继续学习课文,想象他们的各项活动中的乐趣,体会意境以及作者浓浓乡情。
2、总结全文,拓展思维,启发学生善于观察,并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作文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想象他们的各项活动中的乐趣,体会意境以及作者浓浓乡情。
2、启发学生善于观察,并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作文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气派穿梭光景刚劲钓鱼情趣舒展谜语千姿百态
2、导读: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家乡的小桥不仅桥多、造型千姿百态,而且桥的名字也非常美,让人感觉到江南水的特色,真实令人向往了。请大家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4自然段。
3、导入:在这么美的地方一定留下了我们愉快的童年生活。请大家继续读课文。
(二)继续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课文第5自然段,思考:
(1)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2)说说他们可以参加哪些活动?想象一下他们在各项活动中的乐趣。
(3)你最喜欢哪一项活动?为什么?
2、指名反馈。
3、朗读第5自然段。
4、出示句子,让学生自由读,说体会。
实在太累了,荡一条小船进桥洞,舒展四肢平躺着,那凉丝丝的风,轻轻荡漾的水波,转眼就把我们送入了梦乡
5、小结:家乡的桥真是我们的乐园,!这里留下了我们美好的回忆。难怪作者说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现在长大了。离开了家乡,但回忆最多的是家乡的桥。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5、6自然段。
(三)拓展延伸,说家乡。
1、导入:家乡的桥有特色,是我们的乐园,因此,作者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话。(深情地、向往地)
3、我们的家乡有哪些有特赦的景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吧。
4、读了课文,你们也说说我们的家乡,家乡的什么地方是你的乐园?(讨论)
(四)总结全文
同学们,家乡的桥不仅有特色,而且是我们游戏的乐园。家乡的一切都是那么令人回忆,令人向往。课文融入了作者浓烈的情感,使我们感受到他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这才会使文章打动人,感染人。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写一写自己的家乡。
四年级家乡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认识家乡的自然环境、文化、历史的发展,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并唤起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
2.学生通过调查活动、资料收集活动、访问活动、课前准备活动等学会一些调查了解、实地考察等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从活动中获得成就感和自豪感。
【教学资源及学生课前准备】
1.学生举办家乡美景照片展。由同学组织收集照片、布置照片展板、设计投票卡、组织全班同学投票、统计票数并评出奖项。
2.学生通过上网、查阅书籍、向亲人或朋友询问等办法了解宜宾的风景名胜。
3.自制地图。由第二联络组的同学用彩色笔绘制出宜宾地图。
4.教师自制课件。
【教学活动】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师:同学们,上次课我们了解了家乡宜宾的地理位置,知道宜宾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第二课,我们将学习了解家乡的美景和家乡的人。我知道,在课余同学们都带着发现的眼睛去观察和了解了家乡的山山水水,并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展现家乡的美,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家乡,去(师生同读课题)夸夸咱们宜宾美。同学们,快把你们的作品展示出来吧!
2.学生纷纷拿出自己的作品,并迫不及待的和同学交流。
二、活动、交流、汇报
(一)展示作品
1.师:同学们,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展示,每个同学都介绍介绍自己的作品,然后组内推荐一件你们认为最棒的作品,向全班同学展示。
(小组内展示、交流,师巡视,相机指导)
2.请各组展示评选出的作品,小作者介绍,感受家乡的美。
(二)猜景点,加深学生对家乡景点的了解和认识
1.师:孩子们,你们用自己的方式展现了你眼中的家乡美景。老师可要考考你们,看来你们能不能快速答出这是家乡的哪些景点。
(师点击逐一播放图片,生抢答)
2.师:能告诉大家你最喜欢哪处景点吗?
3.师:这样,我们把这四处景点根据你的喜爱程度来排排序,并说说你的原因,好吗?
(生把图片排序,抽生回答各自排序的理由,并为自己喜爱的地方在自制地图上贴小红旗)
4.师:同学们,我们家乡是不是就只有这几处景点呢!(不是)你还知道哪些美的地方,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吗?
(生自由发言,畅谈自己认为家乡美的地方,生每说一处景,就在自制地图上贴一面小红旗)
5.师:同学们,你们可个个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呀!不说不知道,一说可吓一跳(看自制地图)。看你们贴的小红旗,就知道我们家乡处处有美景,处处是美景。正因为这样,我们市近日就正在创建(生齐答:全国优秀旅游城市)。说到这儿,老师给大家一个小小的建议:我们一定要做文明少年,为家乡的创优添砖加瓦,让更多的人到宜宾来欣赏我们家乡美丽的山山水水。
(三)欣赏风光片,进一步感受家乡的美
1.师:同学们,百闻不如一见。为了展现家乡的美,我也特意剪辑了一段家乡风光片,和我一起去看看吧!
(生欣赏家乡风光片,不时发出感叹)
2.师:能说说你的感受吗?(生自由说感受)
3.师:是啊,家乡的山美,水美,我们就要让这美丽的山和水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其实我们宜宾早就有了另一张通向世界的名片,知道是什么吗?(生:五粮液)。对,正是我们万里长江第一城甘甜的江水酿造出了香甜可口的五粮液,也更是勤劳的宜宾人用智慧和汗水建造出了这誉满全球的宜宾一景──花园工厂。有这样一首歌就唱出了宜宾的美,宜宾人的自豪,让我们去听听吧!
(播放VCD《中国的五粮液OK》,生自由哼唱)
(四)填词,唱家乡美景,增强学生内心自豪感
1.师:不错,我们家乡的五粮液OK,但听了大家对美景的介绍,我觉得,家乡山山水水就更OK了,让我们和着这支歌的旋律,把词改一改、写一写、唱一唱,宜宾的山和水OK吧!
2.师:(发歌词单)同学们,写好后,在小组内读一读,唱一唱,评出最棒的一份。大家再帮着改一改,最后我们全班一起来唱,好吗?看哪个组写得又快又好!
(生填词、讨论,师巡视,相机指导)
3.每组在投影上展示自己最棒的一份歌单,全班和着音乐唱《宜宾的山和水,OK》
三、小结,结束新课
师:同学们,宜宾的山和水OK,但我觉得,你们也是最OK的,因为大家用自己的歌、自己的诗、自己的画展现了家乡的美景。是啊,在这块美不胜收的土地上,正是这些美的山山水水哺育着一代又一代勤劳的宜宾人民,他们用自己聪慧才智和辛勤汗水建设着更加美丽的宜宾城。同学们,让我们向发现和了解家乡美景一样,去了解宜宾历代的名人,了解过去和现在为家乡的建设做出贡献的人,了解我们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发现他们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让我们下次课再来夸夸咱们宜宾人!
【点评】
一、教学回归真实生活
陈老师上的这节《夸夸咱们宜宾美》是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的第一课时,主要引导学生认识和感悟家乡的美景,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教师注意了以教材为范例,以家乡宜宾本土美景为教学指向,以学生生活中的真实环境为内容来构建师生间的教学活动。同时,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陈老师不论是在课前预习指导还是在课堂教学中,都注意了引导学生把学习当作生活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
在课前指导中,教师不但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而且也引起了家长与孩子共同学习的浓厚兴趣,不少家长都利用周末和孩子一起去各个区县的景点参观游览和收集素材,在课堂作品展示活动中,有的同学带来了一家人在石海洞乡的留影;有的展示了家长和孩子一起去流杯池临模的破壁高飞的书法作品;有的出示了孩子在家长的指导下完成的美丽竹海的手工作品。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注意启发了学生的生活体验,不是让学生为景说景,所以,学生的陈述中有了五粮液酒厂里你能闻到一阵阵酒香;能在桃花岛去看桃花,同时还可以边划船边玩水并被老师赞叹为桃花仙子。同时,在教学中教师也注意了对课堂生成性问题的随机处理,唐代的黄庭坚五粮液厂香四方都在自然而然中帮助学生进行了纠正。这时,教师已不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权威,而是孩子们学习生活中的一个引导者和学习伙伴。
二、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在本节课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得到了充分的尊重。从第一个活动──课前调查作品报告的展示,到四幅景区图片的排序,再到《宜宾的山和水OK》的填词,都给予了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同时,由于教师在学生学习活动之前都提出了相应的学习要求,所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都体现出了有效性和创造性。
三、教学活动注意了教学目标的多元化
本课教学教师不但注意了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越来越认识宜宾的山水之美,更要学生一步步地感受这种美,抒发对家乡的美。让同学们说家乡的不同的景区的特点,是让孩子们长知识,而让孩子们为景区所在地插上小红旗,则是为了更生动更直观地让孩子们不断感慨家乡的美景多得说不完。美丽宜宾的欣赏和《宜宾的山和水OK》的填词,也都是知识信息与情感信息的交织,以至于后来有同学赞叹说:我不知道家乡有这么多美景!同时,教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别字,与学生共同完善各小组的代表作品,既体现了学科的渗透性,也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学情的具体关注。
四、注重了教学过程的连贯性
对现有的一些示范课和上课录像,我一直认为它们的教学程序很难在教学常态下运用。因为上这样一节课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做大量的预习工作,但我们所看到的课完全自成一体的,我们不知道教师是怎样进行课前指导的,也不知道教师是怎样指导下一节课的预习工作的。因此,也许就一节课而言,它们是节非常成功的课,但就其对常态教育的示范性来说,我认为是不成功的。而本节课在结束语的设计上,不但对本课时的学习内容进行了总结,同时对下一课时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安排并对学生提出了课前预习要求,从而解决了在常态《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课时与课时之间的教学连贯性。
五、本课时教学不足处也很多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本课教学中,虽然教师也在注意揭示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关系,但还未能达到水乳交融、相得益彰的地步;虽然教师也引导孩子们从赏美景中体会对家乡的热爱,但对孩子们的爱家乡护家乡的情感还提升得不够。不足之处还有不少,敬请评课专家们给予批评指正。
四年级家乡教案(篇5)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江南水乡的优美景致。
2.理解“搁、缀、撷取”等词语的意思,积累描写字体的词语。
3.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文章的结构特点以及借物抒情的写作特点,领悟“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这句话的含义,感受作者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二、课前预习:
熟读课文,根据课后阅读要求想一想课文写了桥的哪些内容。
三、课件准备
乐曲、幻灯片、视频短片
教学过程
一、渲染意境,走进文本
1.观看视频,感受江南水乡之美
2、揭示课题
对于那些在水乡生活过的人来说,桥更能触发他们化不开的思乡情结,作家郑莹,她的故乡就在江南。在阔别家乡多年后,她饱含深情地写下一篇文章。齐读课题:26《家乡的桥》
3、初步理解作者的情感
师: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的94页,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润泽了乡情的笔触感受江南别样的美。
(1)学习1、2小节,了解江南水乡的特点,图释“小河像血脉、网布”。
(2)小结,初步体会情感
桥是故乡人生活中不可缺的一部分,因此,作者对桥有一份特殊的情感——
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
(3)桥给作者留下了哪些美好的回忆,让作者如此——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
二、整体感知,梳理文络
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3—5小节,想一想作者写了家乡的桥哪些内容?
1、根据学生回答归纳板书
1)造型千姿百态。板书:造型千姿百态
2)名称充满情趣。板书:名称充满情趣
3)是我们的乐园。板书:孩子们的乐园
2、小结,引发思考。
◆根据板书小结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
◆质疑
师:作者想通过这几个方面的介绍告诉我们什么呢?
三、深入品读,体会情感
(一)桥的造型千姿百态
1、了解写作特点
师:先去欣赏桥的造型吧!请一小组读,其他小组仔细听,想想作者是怎样给我们介绍了桥千姿百态的造型的?
◆质疑:同学们,课文只写了最简单的过桥和最漂亮最有气派的单拱桥,却又说它的造型是千姿百态。这是为什么呢?
引导理解桥的造型千姿百态与抓住水乡特色的过户桥和单拱桥进行介绍,了解抓典型的写作方法。
2、认识过户桥和单拱桥的造型。
◆认识过户桥,感受简约
1)、图示“过户桥”。
2)、品读句子,感受简约美:最简单的是过户桥,一块长石板搁两端,把两户人家连起来。句中哪个字体现出来(搁)
不需要名家设计,不需要能工巧匠,就这简单的一搁,就把邻里之间的感情连起来。作者用一个“搁”字写出了过户桥简约的美。
作者还给我们介绍了单拱桥,单拱桥的特点是——
◆认识单拱桥,感受气派
1)、图示“单拱桥”。
2)、情趣朗读,感受单拱桥的漂亮、气派。
3)、理解“缀”字
师引读:桥给作者带来了美好的感受,因此作者用优美的语言来描述家乡的桥,你看!最简单的是——
3、感受单拱桥带来的童年梦幻般的回忆
◆想象说话,感受意境美
理解:穿梭其间
师:在宁静的夜里,此时,你撑着小船划过这漂亮的单拱桥,那是一番怎样的情景?用自己的话说说。
4、指导朗读体会情感
1)、引读:家乡的月夜是这样的宁静——夜里,你撑条小船——,那光景,会使你怀疑——!
2)、小结:
这是梦境中才有的美啊!千姿百态的桥装扮了水乡如画的风景,(板书:风景)此情此境怎不让人——
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
(二)桥的.名称充满情趣
1、引读桥名
2、配合读桥名的来历,理解“撷取”的含义。
3、播放媒体,欣赏不同字体的桥名
1)认识各种字体写的桥名
2)出示:篆隶楷草
3)积累描写字体的词语
4)看图读句子,感受桥名字体带来的情趣。
4、赏桥名,听故事
1)出示句子,指名读
2)师讲关于桥的故事。
5、引读,体会作者情感
每一座桥名都镶嵌着美丽的传说,每一座桥名都有墨痕书香点缀,它传承着家乡的历史文化,(板书:文化)让人不由得这样感慨——
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
(三)桥是孩子们的乐园
1、同桌互读体会快乐、惬意
2、感受情感
师:那惬意快乐的童年生活令人回味无穷,每当回味着这一份快乐时,作者就发出这样的感叹——
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板书:快乐)
四、小结全文,升华情感
1.深入感受作者情感
家乡的桥是情感的纽带。连着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感情,一提起桥,桥他就会想起家乡的风景、家乡的文化、家乡的亲人以及快乐的童年时光。所以作者用这样的感受作为文章的结尾——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
这简简单单的九个字,字字浸润着作者怎样的情感?(对家乡的热爱与思念)
(板书:家乡的热爱、思念)
2、小诗点化全文
让我们把这绵长悠远的回忆汇成一首小诗:
我的家乡在江南,
小河长,小桥多。
家乡的桥造型千姿百态,
点缀了——
江南水乡如诗如画的风景;
家乡的桥名充满情趣,
传承了——
悠远丰厚的江南历史文化;
家乡的桥是儿时的乐园,
装载了——
遥远却鲜活,充满着快乐的童年时光。
千言万语、殷殷乡情,都化成这一句——
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
3、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作家郑莹所写的《家乡的桥》。作者通过描写家乡最常见的事物——桥,抒发了对家乡深深的爱。这样的写作方法就是借物抒情。
五、作业拓展
你的家乡也有别样的美,哪些事物给你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种向别人介绍。
板书:
26家乡的桥
借物抒情
造型千姿百态风景
桥名充满情趣文化家乡的热爱、思念
孩子们的乐园快乐
四年级家乡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作文的结尾紧扣内容,自然简洁。
2、会给一篇作文补上恰当的结尾。
3、初步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学习写文章的结尾段。
教学难点:作文的结尾怎样做到紧扣内容、自然简洁
教具:投影片
板书与电教媒体设计:
写好文章的结尾
(紧扣内容、自然简洁)
*自然结尾法
*总结全文法
*发人深思法
*呼应开头法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揭题,明确习作训练重点。
1、我们已经学习了怎样写好作文的开头,这次学习怎样写好作文的结尾。
2、文章是一个整体,要有头有尾。结尾结得好,文章就很完整,给读者留下的印象就深刻。那么,怎样写好文章的结尾?
二、学习习作要求和习作提示。
1、习作要求:文章结尾要紧扣内容、自然简洁,不画蛇添足。
2、学习习作提示--文章结尾的四种写法。补充:
(1)自然结尾:《南泥湾开荒》经过我们的劳动,荒凉的南泥湾成了陕北的好江南。
(2)总结结尾:《伟大的友谊》共同创造建立了伟大的友谊。
(3)发人深思的结尾:《敲开世界冠军的大门》'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他心里默默地呼唤着。
(4)呼应开头:《幸福的回忆》开头合影留念。那张大照片结尾留下了一张珍贵的照片。
着重引导学习(1)(2)两种结尾方法。
三、给例文加结尾。
1、学习《我爱家乡的河》开头和中间部分,明白文章主要内容。
2、试写结尾,提倡多种形式,只要符合习作要求就行。
3、评议,修改。
第2课时
一、明确任务。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文章结尾的四种写法,知道结尾要紧扣内容、自然简洁。这节课,我们要以我爱家乡的为题,写一篇作文,特别注意写好结尾。
二、补充题目,确定要写的内容。
1、家乡的那些事物值得你爱?
自由交流,开拓思路,提高写作兴趣。
2、指导归类。
物产,如杨梅、甘蔗、枇杷、茶叶等等。
景物,如小溪、公园、大山、果园等等。
3、自己确定内容,补充题目。
三、再学《我爱家乡的河》一文,领悟写法。
1、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2、重点内容是怎样写具体的?(分三方面来写:小河的水美;夏天是乐园;帮农民摆脱贫穷。)
四、学生作文,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文简评。
1、选取典型习作进行评议,重点评议结尾是否符合要求。
2、学生自评、互评,自改、互改。
六、誊抄作文。
四年级家乡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及家乡名人,认识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进一步加深对家乡的了解和认识,体会、感受家乡乃至社会的发展变化。
2.学生通过观察、访问和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3.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的家乡的美景和对家乡的感受。
4.了解为家乡建设做出贡献的人物及事迹,唤起学生的自豪感。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从而建立为家乡做贡献的情感,明确现在应该做些什么。
教学重点:
1.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学生通过观察、访问和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难点:明白家乡的美丽和繁荣是和家乡人的努力分不开的,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从而建立为家乡做贡献的情感,明确现在应该做些什么。
教学准备:
中国地图、同江旅游图、录像、歌曲磁带、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找一找,说一说
1.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创设旅游团组团外出请学生当导游介绍的虚拟情境,让学生在这一特设情境下展开本次学习活动。
师:在祖国的东北边陲,有一个风光秀丽、物产丰富的小城,在那里的两江之水黑黄两色东流数十里而不混,堪称三江平原之奇观,说的就是我们美丽的家乡同江,这节课我们一同走进它的怀抱,感受它独特的美丽。(板书课题: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
2.了解家乡的地理优势。
师:请各小组拿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在图中找到家乡的位置。画出家乡的轮廓图,并将你们知道的风景名胜标记在上面。小组合作解决以下几个问题,并形成文字材料
(1)家乡在祖国的哪个位置?
(2)占有什么地理优势?家乡周围有哪些邻居?你从图中还发现了什么?
3.汇报交流(小组选代表汇报)
师:有诗这样写道:街津口,街津山,峰环三面水一湾,最是人杰地灵处,不亚塞北小江南。形象地描述了同江是个风光秀丽物产丰富的鱼米之乡。
二、看一看,夸一夸
1.看并说家乡的风景名胜。
师:请看这幅同江旅游图,说说你对以下几处景观的了解。(1)三江口(2)街津口(3)八岔自然保护区(4)赫哲民族风情园(5)哈鱼岛。
2.夸家乡的丰富物产
(1)粮食(2)鱼类(3)鸟类(4)野生动物
师:我们的家乡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宝地,它还是我国六小民族之一赫哲族的聚集地。赫哲族有着自己的光荣历史和灿烂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让我们一同去感受赫哲文化的魅力。
三、展一展,唱一唱。
1.展示搜集的资料
师:请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调查搜集到的材料(包括图片、工艺品、诗歌、传说、历史故事、谚语、民俗等)。
2.播放歌颂家乡的歌曲《乌苏里船歌》。
师:有一首著名的歌曲是歌颂赫哲族的,你们知道歌名叫什么?(《乌苏里船歌》)。(欣赏歌曲)
3.播放同江自然风光的录像片。
师:是勤劳勇敢的家乡人民用智慧、汗水乃至生命创造和建设了家乡,才有今天富饶美丽的同江,我们来认识一下他们吧!
学生汇报收集到的为家乡做出贡献的人物和所知的身边默默无闻的为家乡的美丽和建设添砖加瓦的人
四、画一画,赞一赞
师:我们的家乡美丽而富饶,我们的人民勤劳而善良,我们爱美丽的家乡,我们更敬佩这些默默无闻地为家乡的建设贡献力量的人,他们是我们家乡的骄傲。下面就请同学们画一画家乡的美景。
(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家乡风光美景图,赞赞家乡的美景并谈感受。
(2)学生动手画一画自己家乡的美景。(学生画并展示)
师:现在我们也要为家乡做点事情,请设计一段广告词,让更多的中外客人了解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并乐于到我们家乡来观光旅游。
(3)学生设计广告词(设计后交流)
师总结:美丽的家乡同江是我们生长的地方,我们爱家乡的山山水水,我们更爱家乡勤劳善良的人民。同学们现在一定好好学习,掌握本领,将来开发家乡资源,把我们的家乡建设成真正的塞北江南。
四年级家乡教案(篇8)
课题
值得骄傲的家乡人
过程与方法
自主阅读,交流搜集的资料,学习优秀人物的事迹。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优秀人物的品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家乡的优秀人物,懂得人人都要为家乡尽自己的力量。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收集资料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可爱的家乡不仅景色秀丽,而且是名人辈出的地方,他们为家乡的建设默默地奉献这。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3课。
板书课题:值得骄傲的家乡人
二、学习名人辈出的地方
1.阅读教材第12页。
提问:
祖冲之是哪个朝代的人?他的主要成就就是什么?他还编制了当时非常先进的什么?
2.全班交流
师谈话:家乡的优秀人物不一定都是举世闻名的科学家,也有一些是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人,但他们也同样为家乡做出了贡献。
交流收集的有关优秀人物的故事。(小组内交流)
3.说一说
结合自己的实际畅谈感想。
4.指导学生阅读教材1314页,学习李大钊先生的故事。
(1)自由阅读,并对照书上的有关图片。
(2)讨论交流,学习李大钊的革命事迹。
(3)写一写自己读后的感受。
5.学习焦裕禄的事迹。
(1)阅读教材第15页。
(2)说一说。
我们应该向焦裕禄同志学习什么?
6.讲故事。
(1)《狼牙山五壮士》
(2)《董存瑞的故事》
(3)谈一谈自己听了故事以后的感受,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什么?
三、总结本课内容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各行各业的普通劳动者,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默默地奉献着,他们同样是英雄,值得我们尊敬。
四年级家乡教案(篇9)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自主学习8个生字(包括1个多音字“劲”),练习写8个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结构,了解作者家乡小桥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江南水乡的优美景致。
4.品味课文语言,体会作者怀念家乡的桥、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在阅读、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积累、感悟、运用语言。
教学难点
领会“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的丰富含义。
教学准备
1.推荐诵读王维的《归嵩山作》一诗,了解诗意。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启发,入情入景。
师:同学们,有这样一位作家,他离开故乡江南一别就是几十年,每次与朋友谈起江南,故乡的人、故乡的景始终盘旋在他的脑海,尤其是家乡的桥,于是他便提起笔来写下一篇文章——《家乡的桥》。
板书课题(学生跟着书写):家乡的桥。
二、自读欣赏,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教师提出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生字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或参考认字表认识。
(2)读读想想:家乡的桥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拿笔在相关的地方做上记号。
(3)联系全文思考:作者是带着怎样的心情来写这篇文章的?
2.小组内交流自读体会。
三、品味语言,积累运用。
1.选择你最喜欢的一部分重点学习。
学习提示:(1)读一读这一段。
(2)想一想: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3)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些词语?
2.围绕“家乡的桥”,学生交流印象最深、最喜欢的内容。
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自主汇报,随着学生的汇报教师可以出示辅助课件,相机谈话,指导朗读、训练朗读、启发思考。
如“桥名”一自然段:
(1)学生念桥名。
(2)教师引读文中描写桥名的语句。
(3)师:和唐诗有关的桥是什么桥?(如意桥)
有谁知道王维的这首诗?出示王维的《归嵩山作》。学生自读。鼓励学生课后找到这首诗学一学。
(4)出示桥的图片(或多媒体课件),学生欣赏不同字体的桥名,念桥名。
切断课件画面,认识字体:说一说你认识哪种字体?最喜欢哪种字体?能不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飘逸潇洒、刚劲雄健等)指导读出这两种词不同的感受来。指名读,男女生赛读。
(5)了解桥名中的故事:(师讲震龙桥的故事)请你猜猜那些桥名里面又含有什么故事呢?
(6)同桌对读,再一次整体感受、体会这一自然段。
……
其他部分的教学:
第三自然段:随着学生的汇报出示相关资料,欣赏、想象家乡小桥的造型;品读课文语言,选择感兴趣的桥自己当导游来介绍介绍。
第五自然段:汇报朗读;交流讨论;指导朗读。
四、总结课文。
1.配乐齐读全文。
2.归纳板书,梳理课文。
五、作业参考。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学生字,选你喜欢的几个生字写一写。
3.搜集资料,了解你家乡的一处景观。
第二课时
一、识字与写字。
1.认读词卡、检测识字。
重点指导“凿”字的字形:让学生通过多种方法来记忆字形;积累“墓”的姐妹字,如:“幕、慕、募、暮”等。
2.写字练习:“派”“婆”。
学生观察,说一说写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学生写字,教师巡视,随时评价,写完做总结展评。
二、同桌对读课文,互相检测读文情况。
检测三级标准:正确→流利→有感情。
三、整体把握课文。
1.配音乐,男女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讨论问题:作者是带怎样的心情来写这篇文章的?
理解: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
3.创设情境,表达感受。
(1)你想对作者家乡的桥说些什么?
(2)说说自己家乡的桥。
四、片段练习:学习课文的写法,写一段描写自己家乡一处景观的话。
建议:可以根据你搜集的资料完成,描写同一景观的伙伴可以聚在一起共同完成一篇,写完后有针对性地讲评总结。
五、再次齐读课文,读出热爱之情。
四年级家乡教案(篇10)
教学目标:
1、通过实地参观、调查访问让学生对家乡的桥有更深的了解,通过查阅各种资料,让学生对家乡的桥所含的文化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2、在小组的合作中初步学会调查、探究的方法和收集、运用、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体精神,分享合作与交流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实践活动或得丰富的经验和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2、学会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社会调查能力、创新能力和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前游览家乡的桥,搜集相关文字和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谁知道武汉为什么被称为“江城”?(生回答)
2、师归纳、过渡: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最长支流汉江横贯武汉市区,将它一分为三,形成了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唐朝诗人李白曾在此写下“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汉自古又称“江城”。而咱们的家乡汉阳位于武汉市西南部,东隔长江与武昌相望,北隔汉江与汉口对峙。因此,桥梁成为了咱们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家乡的桥吧!
3、板书课题:家乡的桥
二、小组讨论,交流学习:
1、 CAI出示文本中桥的图片,小组内讨论:你见过这些桥吗?知道它们的名称吗?
2、全班交流:展示课前收集的资料,分小组采用多形式向大家介绍你所熟悉的桥,并说一说是怎样搜集到这些资料的。
武汉长江大桥于1955年9月1日开工建设,于1957年10月15日建成通车,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桥”,是中国第一座横跨长江的桥梁,大桥横卧于汉阳龟山和武昌蛇山之间的长江江面之上。大桥为公路铁路两用桥,上层为公路,双向四车道,两侧有人行道;下层为复线铁路。
江汉一桥是解放后新中国城市建设的第一批大型工程之一,它北起汉口武胜路,南接汉阳鹦鹉大道与武汉长江大桥组成的交通大动脉,将武汉三镇连成一体,彻底改变了过去三镇间仅靠水运运输的落后局面,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商业、旅游等事业的大发展,为促进三镇交流,形成新的城市景观做出了贡献。近年来内环线的贯通,更使该桥成为内环线上不可替代的咽喉要道。在经历了四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后,江汉一桥依然担负着交通运输畅通的重任,为大武汉的经济发展行使着自己的使命。
武汉江汉二桥是跨汉水的第二座城市公路桥梁,位于汉口建一路、汉阳郭茨口处,是一座中孔为135米,两边各有4孔32.9米和一孔83.95米共11孔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
月湖桥是武汉市建造的第三座汉江公路桥。又称江汉三桥,前用名隆汉大桥,通用名月湖桥。位于汉阳江大道和汉口硚口路之间,桥式为独塔不对称扇式密索预应力砼箱斜拉桥。
武汉白沙洲长江大桥是武汉88公里中环线上的重要跨江工程。位于武汉长江大桥上游8.6千米处,南岸在洪山区青菱乡长江村与107国道正交;北岸在汉阳江堤乡老关村与318国道连通。白沙洲大桥的建成,使107、316、318等国道由"瓶颈"变通途。
墨水湖大桥又称“十九孔桥”,北连月湖桥及汉阳大道,南接汉阳四新地区及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孔桥传统的韵律和优美的弧线如同彩虹一般横卧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远看就像北京颐和园中的“十七孔桥”,不仅如此,在桥梁的艺术设计和建设中也融入了丰富的荆楚文化,有效地避免了目前中国桥梁设计中出现的“千桥一孔”、“千桥一面”的现象。
晴川桥因红色桥拱,亦称"彩虹桥"。位于汉口集家嘴与汉阳南岸嘴之间,紧邻汉江入长江口处。桥长989.75米,主跨302.93米,为下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一跨过江。两端通过四条匝道与汉口沿河大道和汉阳汉南路相接。
3、看看你有多了解家乡的桥
家乡的桥哪些架在长江上,哪些架在汉江上?
架在长江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架在汉江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些桥分别连接什么地方呢?
长江大桥:_________至_________
长江二桥:_________至_________
白沙洲大桥:_________至_________
江汉一桥:_________至_________
江汉二桥:_________至_________
晴川桥:_________至_________
月湖桥:_________至_________
墨水湖大桥:_________至_________
三、了解桥知识,激发兴趣:
1、CAI出示图片与资料,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桥的知识:
斜拉桥也叫斜拉吊桥,主要由桥梁、钢索和桥墩上的塔架三部组成。桥梁除了有桥墩支承外,还被钢索拉着。这种钢索预先就给桥梁一定的拉力,车辆通过后,桥梁的受力就大大减小。因此,经过调整钢索中的预拉力,可使桥梁受力均匀合理,而桥梁的高度降低,自重减轻。斜拉桥根据纵向斜缆布置有辐射、扇形、竖琴形、星形等多种形式。
中国石拱桥是我国传统的桥梁三大基本型式之一。“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是拱桥的优点。拱桥的设计是为了减小路过的车辆对桥的压力,车过桥的时候,车的重力一部分提供了向下的向心力,所以对桥的压力就减小的,桥的使用时间更长,不容易断裂。
悬索桥是在桥身两端桥墩上建两座桥塔,让桥身悬挂在两根缆索上,就像大渡河上的铁索桥一样。缆索由数千条比钢琴琴弦稍粗的钢丝绞成,一端支承在桥塔上,另一端则锚定在岸上坚固的岩层中。悬索桥的跨度可以做得很大,桥面上来往的车辆和行人的重量主要由两个钢索承担。为了使悬索桥比较刚硬,还在建筑上采用一些特殊结构,然后将桥梁用吊杆挂在缆索上。
2、你们知道我们家乡的桥分别属于哪一种吗?
四、拓展延伸:
1、畅想未来的桥:你觉得家乡哪里还需要建一座桥?你想给它取个什么名字?
2、设计未来的桥:欣赏各种造型奇特的桥的图片,设计一座自己心目中的桥。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