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观后感精品12篇

万历十五年观后感精品12篇

日期: 人气:
商城:经典语句

"万历十五年观后感"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栏目小编也想分享一些见解。好的影视作品能够引人深思,打动我们的故事情节往往能够启发我们。观后感是一份奇妙的礼物,一份被艺术启发的礼物。写观后感可以从原作的某一个侧面入手,重点是表达自己的感受。那么写作品名观后感有标准格式吗?

万历十五年观后感 篇1

微软雅黑万历十五年读后感***字【一】

早就耳闻过《万历十五年》,一直很好奇,究竟是一本怎样的好书呢!然而本人才识短浅,对中国古代的历史又不甚感兴趣,终日只做些个打发时间的无聊之事,并无意志能够沉下心来拜读大作。最近,偶然的机会,我终于有幸跟随黄仁宇先生来到那个时代,用完全不同的视角审视那个历史时期和那个历史时期的人物。

不觉一种相见恨晚之感油然而生,也然世之传言--这着实是一本能够并已经在海内外产生巨大影响的好书。

《万历十五年》,英文名“1587,ayearofnosignificance”。就像作者自译的名字1587一样,于中国这个有着2000多年历史和无数重大事件的国家相比,今年真的很平静。然而作者却凭借其严谨的治学态度,扎实的治学成果带领我们从这个毫无大事可记的年份中发生的一些小事看起,去鸟瞰整个明王朝的衰败的背影,进而分析整个中国在近代衰落的原因。

1587,始于万历皇帝要举行午朝大典的一个谣传,终于皇帝要对前宰辅张居正调查。期间作者洋洋洒洒数万言,尽述万历皇帝的悲苦而又机械的一生。万历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是一个昏庸无能的君主。

他也有理想,年轻时非常警觉。他还想成为明朝一位才华横溢的大师,最后想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然而那个急需一个明主的时代,却恰恰是一个容不下明主的时代,于是万历终于从文官集团终日拿来教育人,管理社会的虚伪的封建道德礼教的枷锁中心灰意冷下来,对朝事日趋冷淡,对人生日趋失去希望!当他最终在立储这件事中屈服的时候,他也就成了真正的“活着的祖宗”。他拥有至高无上的皇权,但他不能决定任何重要的事情。

他的悲剧人生,他的器乐人生,告诉我们这个时代带来的无尽痛苦。

1587年,第一助理张居正去世已经五年了。虽然他早已不在人世,但围绕他的风波并未随他而去。现在万历要认领他以前的老师了。他绝对信任首辅!

然而,在公务员群体的集体操纵和诽谤下,现实告诉他,他绝对信任和尊敬的人是一个真正的伪君子。

从昔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拥有绝对权威的首辅到现在为“万人唾弃”的伪君子,我们仅仅感叹于世态沧桑似乎还不够。张居正当政时,为国家做了很多好事。他想成为象相管仲和莱伊一样的人。他想帮助国家,拯救人民。他要辅佐8岁的皇帝成为新的彪炳史册的贤主明君,开创“万历盛世”。

但是他越是努力,却越成为众矢之的。他当然可以凭借其一时的权势和万历的信任而暂时安稳,但是当其一旦失去这种权势和信任的时候,他也就摔的越重。历史的发展趋势是他所不能够左右的,即使是生为人君的万历也无可奈何,因此他的这种抗争也就成了一种痛苦的悲号!

伤心的征兆过后,他也跟着黄土走进了历史,留给后人的评语或是非!

1587年,这是申时行第一子公司掌权的时候。他在这个职位上已经四年了!申时航和张居正一样,也是万历的老师,深受万历的信任。他早年受张居正提拔而能位列大学士。

但是他这个人极会为人,虽得张居正提拔,却能够在清算张居正的运动中免受牵连,最后还能身居首辅。由于亲眼目睹了前几任的种种结局,他深知当时文官集团的势力之大。即使是人君万历尚且拿他们毫无办法,更何况与他呢。

于是,他就充当起了和事佬的角设,凭借其过人的眼光和杰出的政治才干去化解各种隐伏的危机,他要调停皇帝与文臣的矛盾,他要调解文臣与武将之间的矛盾,他还要调解各文臣集团之间的矛盾,等等。他是如此的和事佬,以至于后人在总结自绩的成就是没有什么可记的。

要知道尽管是“被人唾骂”的其前任张居正都有不少让人们不得不承认的功绩啊!然而正是这种无功绩恰是他的最大的功绩,他很好的完成了在那中社会条件下一个首辅所能够做的事情--调和矛盾!然而,生于那个时代,他即使有再高的能力,也免不了最后丢官归家的命运!

1587年,还有传说中的海瑞之死,孤独将军戚继光的离去,以及思想家哲学家李贽的剃须出家。他们都免不了悲剧的命运。正如作者在书中末尾写道的一样:

“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丁亥次岁,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

读到此,我们也就初步理解了作者所宣扬的“大历史观”了。正是作者以深刻的知识结构来解读这段历史,为我们提供了不同的历史视野。他着眼事情虽小,但反映的时代和历史却很大。

见微知着,处处体现着认识的智慧。

伟大的历史观要求我们跳出当前的视野,着眼于更广阔的时代背景,了解历史,面对现实,创造未来。

初读下来,已让我陷入深深的思考当中了……

微软雅黑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字【二】

在过去的一段很长很长的历史中,我们中国人的历史书很多情况下都是带有强烈的意思形态,史学家治史都是带有各种限制,都要规避统治者,亦即官方的避讳。例如有着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之称的史记,也是要避过汉武帝。黄仁宇先生能够写下如此巨著,以我之见,其实是有时代的推动之功。

何解?黄仁宇先生生于晚清**时期,但是中晚年却在美国居住,一直从事历史方面的研究,涉猎古今中外的研究方法,并且常年在西方工作与生活,思想方式也受西方思维的影响,所以,其写下如此一步巨著是有一定的客观要求,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时代的推动性,既是顺应潮流与时代的发展而生。

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黄仁宇先生非凡的创新精神。《万历十五年》一书运用了全新的分析手段,一种结合数据,理性的方法,通过厚重的,尘封的历史画卷富有想象力又不失严密的描述了明朝万历年间的各种人与物,还有那种历史轨迹,这确实开了华人治史之先河,为后人展现了一种新的视角。

在这本书中,作者非常明智和独特地选择了一个时间点——万历十五年,这个节点来描述。正如作者所说:“当年,在我国的朝廷上发生了若干位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时间。

这些事件,表面上看起来虽似末段小节,但实质上确实从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

其间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作者以诙谐的语言,故事般的语气,极为生动的描述了事件的线索发展,但是每个细节都根据数据与文献的论证,有强烈的说服力。于本人之间,这书完全没有其他历史书的枯燥无味。

但是其思想确散发着智慧的光芒。不失为适合大学生的读物之选。

书中的第一个章节:万历皇帝。一个富有争议的皇帝。

一个饱受历史学家争论的皇帝。作者在描述这一关键人物之时,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去解读。万历是个无助的皇帝。虽然他是一个国家的国王,但他有很多选择。

旁人可能觉得皇帝是一个十全十美的职务,但是在立储这件事上它却无法平自己的意愿行事,这体现出了皇帝的苦恼。作者在描述这个有君主之名,而少君主之实的皇帝时,对中国历史上的文官集团作了深刻的嘲讽。公务员和官僚制度是一个稳定的制度。作者揭示了这一制度的巨大弊端。

这时,作者抛出了了首辅——张居正,一个智慧的相国,深谙文官群体的行为。

其中作者提到了阴阳之说,深刻揭示中国道德治国的严重缺陷和政治的丑陋。作者对张居正的描述是较正面的。张居正是一个托孤大臣,作为皇帝老师,其一边要管好年幼的万历,一边要协调文官集团的利益,使文官集团的运转正常,但是作为一个饱读诗书的书生,不可避免又要胸怀百姓,总之,张居正是一个无奈的人物,他最后的下场却道尽了文官集团的畸形。

其次,最有争议的人物,海瑞出场了。这是一个独具个性的文官,作者对其进行了一个深刻的描写,分析其处境,还原历史的情形。海瑞是一个激烈性格的**,其这种饱含正义的性格为其他**所憎恶。

但是他思想迂腐,做的很多工作没有根据实际情形开展,仅凭胸中的正义,作者再次深刻揭示这是行不通的。但是作为文官集团合性的要求与基础,海瑞尽管与世道各个不入,但是他却很长一段时间受到重用。者再一次批判了该道德制度的奇怪之处。

相对比于史记,史记更多的是生动的还原事件的本来性质,在语言中透露作者的观点,本书更多从事件与史料出发进行分析,从而理清线索,从小事着手,在读者前面一步一步展示历史背后的发展规律,正如文中最后所说虽然贵为一国之君,但是有很多东西去不由他抉择。旁人可能觉得皇帝是一个十全十美的职务,但是在立储这件事上它却无法平自己的意愿行事,这体现出了皇帝的苦恼。“帝国的倾倒是尤其历史的必然规律的。

后记:多读书是有好处的,让你可以看到大师的视角,从更客户的角度看待问题,而不是肤浅的哭爹骂娘,还是一句话:历经千年的洗礼,经典,会带给你千百年眼。

万历十五年观后感 篇2

万历十五年述评

中国古代政治最显著的特点是治国理念。

早在中国历史的早期,古人就用想象来描述和理解世界和自己。几乎所有的早期文明都有这种特征,这并不奇怪。然而,中国是少数几个充分发挥政治想象力的国家之一。

最好的例子是周公旦对附庸国的分封。和几乎所有的古人一样,周公无法科学地理解世界的构成。同时,他认为周王贵是天子,所有的人都应该时刻服从他。

然而,后来的事实表明情况并非如此。周朝的人力计划使政治制度符合自然。然而,由于知识的局限性,自然实际上是服从意志的,导致了自上而下的志愿行为实践。

汉字最终形成于周初。后代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接受这个观念,而不能改变它。

后来,这个概念从感性过渡到儒学。历代的首要任务与其说是治国,不如说是弘扬和实施儒家思想。皇帝和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责任,与其说是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令,不如说是带头践行儒家礼仪,为大家树立榜样。

在这一点上,儒学也可以称为儒学。

这种现象是由中国的自然环境和政治传统造成的。中国的领土太大了。自古以来,技术发展的局限性迫使周公统治者用自己的思想谋划国家,形成独特的政治体系。这种系统的特点是顶部细致,底部粗糙。

顶部的统治者看不清楚底部复杂多变的情况。最高统治者无法管理分散在全国各地的数千万小农。为了便于统治,只有通过思想,即后来的儒家道德。

这种道德可以统一公务员的观念,使他们能够解决地方问题,即使他们分散在不同的地方,孤立于**之外。第二,它可以调节人民,使人民能够维护自己的和平,维护自己的和平,减少国家的麻烦。道德的产生是因为技术上的无能为力,而实际的战斗结果表明,道德远比行政和司法强大,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再强调“以德治国”。

这种德治一开始是有利的,最有力的证据是秦汉隋唐的兴盛。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永远也找不到普遍适用的真理和创造。这种制度的优越性在明清时期已不复存在。

中国在历史坐标系中开始衰落。这可能是黄仁宇先生创建《万历十五年》的原因。

《万历十五年》不仅写了万历十五年的故事,也写了万历的故事。他写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优越性的终结和对“德治”的深刻分析。“万里十五年”这个名字可能只是一个象征,也可能只是因为押韵的和谐。

中国古代德治的优势和形式已经过去,但其不良影响远未结束。没有多少人研究过共产主义家庭的原著,也没有多少人记得儒家思想的精髓,但儒家思想的糟粕深深扎根于现代人的心中,因为中国在封建社会生活了几千年,进入现代社会还不到100年。这种根深蒂固的结果是鲁迅先生所说的中国人的自卑,这也是现代中国人还存在的许多问题。

即使是年轻人,让你穿得很‘韩语’,吃得很‘欧美’,唱得很‘港台’,但脊梁骨仍然没有脱离中国人的‘奴性’和任何其他‘憎恶’!儒家注重“仁”,而“人”的意思是“仁”。中国人是研究人的人,最擅长“与人玩耍”、“治理人”和“团结人”。

因此,任何一个王朝的任何一个组织的任何一次改革和反改革、任何一次革命和任何一次反革命,都避免了人事问题。最终目标是净化人们。

万历十五年观后感 篇3

《万历十五年》英文直译为“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这本书是黄仁宇通过不同的人物从不同的侧面来看当时的社会。其中各个阶级、各种性格,上至皇帝,下至百姓,无不成为当时制度的牺牲品。作者以1587为基点,从小事着眼,辅以当时人物,描写了藏在表面和平下的制度危机。

首先提到的是万历皇帝。万历十五年,皇帝已经气馁,多年未上朝廷。万历曾经也是一个野心勃勃,希望通过励精图治达到”万历中兴”的有为的皇帝。

文官集团只希望皇帝成为一个象征,一个没有任何思想的傀儡,在各种复杂的近乎宗教的仪式中起到道德模范的作用,从而教育人民,团结官僚集团。我过去以为皇帝无所不能,什么事都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去办,但历史告诉我不是这样的。万历是一只囚禁笼内的鸟,而这只笼子是成熟的文官集团。

万历在笼中失去有天性之爱的正常人的生活,母亲的感激不能慈爱地表达,妻子妃嫔对万历仅是畏惧,儿子在争储中疏远,连唯一有心灵交流的郑妃也无法使她的儿子立储,来讨心爱的人的欢心和保证她的未来。他面对的是“讪君卖直”的口是心非的**,这些人只是把正直当商品。用诽谤和所谓“敢谏”来获取名声,他们所的也不只是名节,还有伴随道德楷模所带来的还乡后的权威。

万历的不作为是对官僚集团的反抗,而高级别**又没有得到补充,因此六位大臣出现了许多空缺。

首辅张居正是向现实妥协的人,不过他不是随波逐流,而是个认清潜规则、利用潜规则的现实主义者,如果说当时的文官大多是阴阳的两面派、阴谋家,那么张居正毫无疑问是其中玩弄阴阳的佼佼者。张居正当上首辅也是一次次玩弄阴谋权术的结果。就方法上看张居正的手法肮脏,但是张居正做的事又是为了百姓和国家,一条鞭法的大胆改革旨在将繁琐的税赋简化,以减少其中猫腻,对**的考察法提高了行政效率,尽管这提高效率的方法仍是上级向下级施压而没有从体制上解决根本问题。

张的改革丰富了国库,为万历三大战役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在我看来张居正要获得成就,在朝中扶植亲信,是无法避免的,没有那些亲信的支持,没有把握到方方面面的实际权力,没有下级办事**的执行,张居正位置再高,帽子再大,也只能是万历第二。张居正是个改革家,但他面对的社会积重难返,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张居正苦心十年后操劳而死,其改革方案也被一一废除。

申时行是个与张居正不同的首辅。他是深谙文官心里者,懂得在皇帝与文官间调和。申时行是文官制度下楷模,看似没有什么功绩却办成了很多大事,只是他可以为治黄河选择正确人选却无法保证正确的人选一直被选择。

最终,他逃脱不了悲惨的命运,被**驱逐出境。他希望通过当时的官僚政治来推动仁政建设和谐社会,这也是一个失败。

海瑞是个悲剧。文官集团认为海瑞和万历一样用来作为官僚集团的装饰就可以了,这样的顽固人用不得。海瑞的悲剧不仅仅是被官僚主义抛弃,无法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同样在于海瑞即使处要职也无法实现理想。从海瑞经理的案件来看,海瑞因为技术手段的不足无法凭证据等判断,海瑞做不到公正,他能做的只是偏袒穷人,而百姓也绝不都是善类,海瑞也曾抱怨刁民假称富人强占田,导致案件变复杂。海瑞用儒学要求自己和他人,但这不是那么遥远的时代。

**的**腐化也不能以现今标准来看,那些“常例”是朝廷默许的,也可以说是**对地方的财政需求一种妥协和放权,比如支付吏的工资。甚至可以说,海瑞当时正在挑战经济体制。比如“不少**和笔记都写到,一个人得中进士,立即有人前来出谋划策,如何买田放债,如何影响诉讼,如何利用权势做额外收入的资本。

”可见土地牵扯到方方面面的利益中就有满口仁义道德的官僚一份,而且不只是王公大臣,还有平民百姓。官职不止是一个行政上的职位同时还是获得财富身份地位的工具,而这利益收益的不是**一人,还有**背后的整个家族,比如一个家族中的贫民常常是靠官老爷接济,然后获得受教育的机会的。另一方面看海瑞看似为民做了公道,但那些地主难道就不是民吗,他们取得的财产就可以任意处置吗,制度上的悲剧也就在此,正规经营得利者因其能力积累财富成为地主往往代表先进生产力,而这部分人一直是被历史**打压丑化的。

兼并为何不能是社会发展的产物,英国工业化前也有圈地运动,可能是当时没有没有解决失业农民生计的方法,比如工场或工业化的工厂,所以失业农民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然后发起席卷帝国的风暴,最后简单打败复杂,一切又回复单元的均匀的状态,开始新一轮的帝国兴衰。总的来说,平锐的个人道德不能弥补组织和技术的缺陷。

上述三人或想改革,或想维持现状,或想回归洪武时代的官方管理,但均以失败告终。包括万历皇帝在内他们面对的是深刻的制度问题。

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就是看到了历史的复杂性。张居正、戚继光、海瑞不仅能评价善恶。其行为的复杂是因为其背后历史环境的复杂,要妥当评价一个人不能脱离他所处的环境。

除了善恶之外,还有很多事不是想当然的,例如万历皇帝的权力范围不大,不能随心所欲,没有金融机构做中间调节造成的社会经济畸形(如全民高利贷),现在不合理的东西在当时可能就是合理的,甚至是必然出现或者必需的。

读完这本书仍稍感不足,虽然《万历十五年》从小事着眼,其中有部分民间经济的叙述,但对理解作者的大历史观仍感不足,当然也可能是我本人读书不足。我感觉中国历史对于上流人士给予了过多关心,而忽略了下层百姓如何求生存求发展,对农民常常一个小农经济的印象贯穿始终,但各时各地的小农经济定有不同,富裕的土地和贫瘠的土地,山地和平原水乡,北方还要面对游牧民族的抢掠,南方要和少数民族融合,各地情况不同,经济发展形式也应当不同,数字管理是否有其需要,又是发展到何时需要,为何不能自行产生,都是问题。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如果你不了解农村,你就不了解这个国家。

但从《万历十五年》中窥见的民间经济无正规银行而不得不借高利贷,甚至稍富裕者都可能是高利贷者;无法宏观调节的货币流通及后果;通货紧缩;科举制与平民获得财富地位的紧密结合等等经济状况仍是我不菲的收获。

万历十五年观后感 篇4

而且,万历只会用幼稚的手段来抵制大臣表达不满。例如,他不满慈圣太后为他安排的婚姻,他就用冷落皇后的方式来报复。导致王皇后自14岁入宫以来就遭遇青春的不幸。

某种程度上,万历是很不负责任的。王皇后14岁被纳入宫中,与家人分离。此时此刻,她最需要的是一份爱,即使不是爱。

而整个皇宫,其实最能给她这些的就是万历皇帝。万历却不去理会他,还在宦官的教唆下去皇城别墅“西内”狂欢,把无尽的孤寂和凄凉留给王皇后。他把婚姻当成逃避单调生活的工具。

这不仅是皇后的悲剧,更是万历的悲剧。他用这种幼稚的手段试图反抗,但他不知道这个小把戏在牧师眼里也许不知得一提。他是在太后和张居正建立的良好环境中长大的。因此,大臣们完全有权控制他。

导致事情最后的结局是:万历自己深感愧疚。更为可笑的是:

万历末年,他利用不作为来对抗大臣们对他的限制。其中,最为突出是一件事是:立太子。

郑贵妃可以算是万历一生中最重要的女人。她懂得如何与一个身为国君的丈夫相处。万历不高兴的时候,她会很高兴地和他开玩笑,引导他,而不是把自己当成一个在皇帝眼里没有地位的小妾。

她时常给万历政治上的“引导”,以致招来百官的不满。但正是因为她的善良和贴心帮助,万历非常爱她。以致于万历一直企图废长立幼,立郑贵妃的孩子为太子。

群臣对此必然有诸多的不满,大家都加以阻挠。认为皇上不应该随意更改祖先留下的惯例。万历知道他无法抗拒这些大臣。即使他是皇帝,也无法建立自己的王子。

他不愿就此妥协,因此他采取不作为方式:将立储一事尽量延迟或干脆不提。首先,我认为这是万历的逃避现实和不负责任的表现。

这是皇家的禁忌。如果没有特殊的情况,怎么能废长立幼呢?万历皇帝因为长子朱常洛的错误而对他施加压力。朱常洛是万历临幸宫女所生。

万历觉得自己的出生是他的耻辱,他从不尊敬他。可是,万历忘了他自己也是宫女所生!如此不负责任、心存偏见的父亲怎有资格担当天下大任?

万历九岁登基。年轻时,他跟随张居正努力学习,努力从政。其实,他也有许多功绩,他长途步行去为百姓祈雨,也曾幻想过“万历之治”。可是最后他的热情却渐渐消退。

我觉得造成万历堕落的很大原因是外界给他的压力、打击。比如张居正,他一直信任的第一位老师。张居正和慈圣太后是万历童年最值得信赖的人。

张居正某种程度上充当了万历父亲的角色。然而,我们可以想象,当万历得知自己信任的老师利用自己的信任为自己谋取权力和利益时,他会多么沮丧和悲伤!张居正是第一次给万历严重打击的人。

这从万历清算张居正的举措中可以看出。还有就是大臣一直给他施压。他在大臣的限制下完全没有自己的自由权,他常年呆在皇宫里,连一次出行都受百官的阻挠。

万历想练字,被张居正批评。想练兵,被申时行极力劝谏,终于放弃。甚至,一些皇室**也可以用极其不敬的字眼给他写悼词。

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他孤立无援的境地。因此,郑贵妃的出现必然会使万历对她情有独钟。种种不如意的压制使得万历彻底心灰意冷,他决定采用法家的“无为”来消极反抗。

于是,他开始极力避免与**的接触,导致史上荒唐的“二十八年不上早朝”的记录。

万历的悲剧必然导致他这个朝代的悲剧。**间勾心斗角、互相参劾。皇帝无心经营朝政。

首辅申时行性情温和,夹在其中,他做事就必须瞻前顾后。因为他不能得罪皇帝,更不可以惹恼大臣。从张居正的例子,他深知大臣一旦勾结起来,他申时行绝对没有好下场。

因此,很多时候他只能辛苦地当和事佬。其实,申时行跟张居正有许多不同。1他们性格截然不同。

张居正比较果断、强势。很多时候,他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拒绝或接受一些东西。同为首辅的申时行却做不到。

因为他性情温和,做事他尽力顾及百官和皇帝的想法。2他们和皇帝的关系不同。万历完全可以毫无头绪地依靠张居正,相信他的判断,相信他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才能为万历分忧。

而申时行却没有如此好的运气。因为万历此时对所有**都很警惕,官僚们的虚伪和口是心非,使得万历从来不敢毫无预兆地信任任何一位大臣。因此,申时行不能像张居正那样,不顾朝臣和皇帝的意愿行事。

3二者的经历不同。张居正上台后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其中最具历史意义的是早期制度的改革。

“一句之中,逢

三、六、九日早朝,其他日子则不朝”。清初的体制改革为万历腾出了大量的时间,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张居正在土地和税收方面也做了一些改革,但效果不是很好。

但申时行似乎并没有在政治时期进行大规模的改革。当时,申时行的角色更像是皇帝与**之间的桥梁和万历的秘书。申时行担任首辅期间曾被罢官过,而张居正虽然被参劾过好几次却从未被罢官过。

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万历的态度。其实,如果万历想保护现在的出行,其他**即使有意见也不会谴责。但是,此时万历已经不想再去惹恼那些官僚了,可能他想多些耳根清净的日子。

虽然,申时行是在张居正的引导下渐渐当上首辅,可是他丝毫不敢照搬张居正的执政方式。毕竟,他们之间有太多不同。

此外,书中还记载了戚光、李贽、正德皇帝和海瑞的事迹。他们的统治风格荒诞(正德皇帝)或细腻,性格孤僻或冷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文武**的特点和当时的风气。由于本人对此理解不是很透彻,在此就不一一赘述。

万历十五年观后感 篇5

终于读完了《万历十五年》这本书,说实话读这样被许多人赞誉的书我并没有什么大的感触,只是感受到一种历史的气息。这种气息完全不同于教科书中带有浓厚政治色彩的历史。而给人一种别样的真实感。

《万历十五年》的英文名直译过来就是“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这正是这本书的独到所在,在本书的第一章,作者写道:“当年,在我国的朝廷上发生了若干位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时间。这些事件,表面上看起来虽似末段小节,但实质上确实从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

其间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本书也正是紧紧围绕万历十五年发生的一些事一些人对从前和将来的发展展开详细,独到的诉述。一般来说,记载,研究历史的书籍都大凡枯燥乏味,但此书却不同,黄仁宇老先生的妙笔,读起来既又不枯燥也不乏味,反而读起来像侦探**一样一气呵成,让人深入其中。

笔者认为,在中国近两千年来,道德已经取代了法律制度,直至明末,这是所有问题的症结所在。写作本书的目的,也重在说明这一看法。为了使历史专题的研究大众化,因而本书采取了传记体的铺叙方式,共分七章,每章的标题分别为万历皇帝、首辅申时行、世间已无张居正、活着的祖宗、海瑞——古怪的模范官僚、戚继光——孤独的将领、李贽——自相冲突的哲学家。

作者在文末总结,“1587年,是为万历15年,岁次丁亥,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晏安耽乐,首辅的**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实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所以我们的故事必须在这里悲惨地结束。

万历丁亥年的年鉴,是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书中所叙,不妨称为一个大失败的总记录。其中叙及的主要人物,有万历皇帝朱翊钧,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南京都察院都御史海瑞,蓟州总兵官戚继光,以知府身分挂冠而去的名士李贽,他们或身败,或名裂,没有一个人功德圆满……这种情形,断非个人的原因所得以解释,而是当日的制度已至山穷水尽,上自天子,下至庶民,无不成为牺牲品而遭殃受祸……”。

这本书集中描写了几个人物:万历皇帝、张居正大副、申时行、模范官僚海瑞、戚继光将军、哲学家李贽。在书中,我看到了一个皇帝的无助。虽然他是一个国家的国王,但他有很多选择。

旁人可能觉得皇帝是一个十全十美的职务,但是在立储这件事上它却无法平自己的意愿行事,这体现出了皇帝的苦恼。于是,万历皇帝走上了行政松懈的道路。他对文官集团很生气,但他应该知道,事实上,文官集团的权力是皇帝难以约束的。我终于知道,一个不好的皇帝往往是由于一些原因,从作者对文人集团的深刻,犀利的理解中有了一些理解。

从书中我们不难看出,万历少年是一个有为的君主,他曾经励精图治,打算开创一个“万历中兴”,但由于一件件事的不能决断,他终于无法忍受。而立储之事就成了他的一个爆发。他终于在这件事上开始怠政。

而一个王朝也因为君主的懒惰而逐渐走向衰落的深渊。

在书中我看到了世态炎凉,做一个好官特别是做好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辅是多么的困难。由于万历皇帝继位时非常年幼,张居正又当老师,教育培养小皇帝,又为了国家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大力改革以其非凡的魄力和智慧,整饬朝纲,巩固国防,推行一条鞭法,使奄奄一息的明王朝重新获得勃勃生机。但是,由于官职高、权力垄断,有时会出现一些错误和问题。

但这些个人的私欲,缺点引起的问题在张居正死后被朝中大臣利用,翻出各种证据使皇帝无法容忍,张居正一生为国任劳任怨的功德,换来的竟是家族子孙的大难。神宗于是下令抄居正家,并削尽其宫秩,迫夺生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还差点开棺戮尸。他的家属饿死的饿死,自杀的自杀,流放的流放,逃亡的逃亡,一代能相之家竟落得如此可悲的下场。

人亡而政息,居正在位时所用一批**有的削职,有的弃市。而朝廷所施之政,也一一恢复以前弊端丛生的旧观。致使刚刚中兴的明朝,又走开下坡路。

整个神宗一朝,没有人敢为居正呼冤。然而国衰而思良臣。直到天启二年(1622年),明熹宗为激励臣下,才想起昔日的大功臣张居正,予以复官复荫。

然一切俱已晚矣,世间已无张居正。

作者在书中末段指出:“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

”作者一语点出我们这个庞大的帝国王朝的症结所在,这也是我们大明王朝乃至我们所有的封建王朝的晚期所需要改革的地方。

回到现实,我们国家应该让法制更加深入人心,让政治避免形式化,变得更加民主。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有实质上的进步。

万历十五年观后感 篇6

于无声处听惊雷

近期,在同事的推荐下,我阅读了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受益颇深。此书内容丰富,涉及明代政治、经济、社会多个方面,作者从万历十五年这一年的几个事件作为中心点展开叙述,从国家政治制度、决策方式、知识分子等,层层加以剖析,将他们置身于整个历史发展进程中进行评述,冷静客观地**他们的功过是非,指出种种做法对将来的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笔者看似随意写作,实则分析了明末各种问题的症结所在,即以德代法,整个国家的发展无法解决,明清之衰已成为历史必然。

《万历十五年》英文版原名直译为《1587, 无关紧要的一年》。黄仁宇这样概述“无关紧要”:“1587, 是为万历十五年, 次岁丁亥,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 无事可记, 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

”这一结论, 作者是通过一系列事件解读出来的:皇帝的怠政、张居正的独断、申时行的中庸、海瑞的固执、李贽的无奈、戚继光的自强,这些人或身败或名裂或郁郁而终, 无不作为牺牲品遭殃受害。通过每一个人物的命运,笔者梳理了明代的制度和政治状况。

其实,黄仁宇的写作风格并不局限于1587年,而是对整个明代的考察,甚至透视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王朝的政治经济制度,及其衰落的必然原因。

《万历十五年》的章节安排几乎都以人物命名,万历皇帝属于最高统治者,而张居正、申时行是志在改进文官系统的皇帝顾问,海瑞是倡导复兴传统道德的地方官,戚继光是志在强军的武官代表,李贽则是一个思想的“离经叛道”者。显然,人物的选择具有典型性,把人物与制度的故事放大来看,就出现了如下图景:万历皇帝独处权威的顶峰,但更大意义上却是皇帝制度的一种象征,受着道德治理规则的种种约束——祖宗成法、道德礼仪及文官系统的运作机理,这些约束不仅使他丧失了发挥个性创造力的机会,也剥夺了他作为一个常人的权利,所谓“**、无能、贪婪”也可视为万历在自我意志屡屡受挫之后的“消极怠工”。

张居正和申时行是第一和第二。张居正10年的新政,只能在公务员道德骂声中草草收场。由此可见,人物的悲剧实际上是一种与制度互动过程中无所作为的悲哀,无论是万历皇帝,还是张居正、申时行、海瑞与戚继光都不能以自己的行动分别使皇帝制度、文官制度(包括经济和法律制度)及军事制度得到改观。我们渐渐了解了作者的历史观,从小处看,1587确实是平凡的一年,然而从这小处看开去,我们将视线扩大到前后几百年,无***家张居正还是申时行,军事家戚继光还是思想家李贽,不管他们做出怎样的努力,明朝的衰落已经无可避免,而究其原因,则是明朝开国以来的各种制度和举措造成的,是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造成了整个中国近代以来的落后。

这种状态从黄仁宇对张居正新政的评价中可见一斑:在下层行政单位间许多实际问题尚未解决以前,行政效率的增进,只会造成文官系统内部利益的纠纷,但这些实际问题不能引起技术的改进而只会被升级为道德问题加以解决,即用大而无当的抽象道德原则来掩盖问题和恢复平衡的状态。概言之,人物和制度的悲剧都源于一种“无法突破僵局”的悲哀。

在作者看来,道德不是万能的。我们需要技术和法律来解决一些不需要道德来解决的问题。道德的目的应该是深远的,它是一种指导,而不是一种硬性规定。如果将道德作为一种硬性的规定,则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缺乏变化与活力丧失发展的机遇,二是对道德的挑战,这不仅不能使政策一以贯彻和实现,也会给社会造成动荡与不安。黄先生以史为鉴,警告今天的人们。这也是他从全球和宏观角度看待历史的方式,正如富路特在英文版序言中所说:

“历史学家检讨过去的错误,以作为将来的警戒但同时也要忠告读者,保全有价值的事物。”

《万历十五年》像一扇窗子, 打开了我们的视野, 他教给我们看待历史的一种方法。黄仁宇先生在谈到自己写作的《万历十五年》时曾说:“不仅可把历史看作一个链条, 也可把它当作一个鸡蛋来剖开。

”透过 1587 年这个历史横断面, 我们不仅看清它的细节, 更可以把握历史的主脉;不仅可以了解它的外观, 更可发现它的深层结构。从中, 我们可以看到黄仁宇倡导的“大历史观”的端睨。意大利史学家克罗齐说:

“一切真正的历史都是当代史”。读《万历十五年》,或许能启发我们换一个视角看问题,观察世界,回顾历史,透视人物,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样,或许会有许多真切的感受,或许有许多独到的发现。

当前,我们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变革的事期,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将越来越强大,这是有目共睹的,也是我们非常自豪的事情。要不断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只有牢固树立和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为追求在经济繁荣、政治民主、精神文明、社会和谐等各方面的共同理想,才能切实履行好自己的岗位职责,才能在自己平凡的岗位实践中积极为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奉献智慧和才华。)

万历十五年观后感 篇7

本书中提到了历史的惯性。在我看来,它可以用来解释万历年间的各种事情。从明朝建立到万历年间,它已《四书》中的道德为最高思想,经历了200多年的历史。

也就是说,是太祖确立的以道德为最高指导的思想绑架了明朝。万历年间,明王朝的发展方向是皇帝或某些**无法改变的。万历皇帝的“罢工”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而万历皇帝因为立储问题与群臣闹矛盾,消极怠工长达三十年。而帝国统治机器依然正常运转,居然没有出现什么大问题。

公务员群体既有制度保障,又有思想巩固。而整个文官集团是以儒家思想为思想核心,这样便造成了一个以道德来实现统治目的的国家,缺乏了真正意义上的法律,使大批的人挂羊头卖牛肉,为国家的灭亡埋下了一个不定时的炸弹。

以德取法将导致中国政治上的一系列弊端。法治,让法律与时俱进,不要让这段历史只成为遗憾。

万历十五年观后感 篇8

前些日子,读了黄仁宇先生的大作《万历十五年》以及《万历十五年和我的大历史观》、《1619年辽东战役》两篇文章。

书中磅礴杂深,自己能力有限,初次阅读着重有感于两个大的方面:作者的大历史观以及对于文官体制的阐述。

其一,先生的整本书都是在大历史观这样的一个大前提上来对明代万历十五年前后的事情进行一系列的说明。列举礼仪、道德、立储、首辅、财政、税收、文教、武制以及后期努尔哈赤创建八旗制度等等方面的事件。王先生的伟**观没有具体体现,主要在以下文章中,有四个相关的解释:

强调从技术的角度看历史,同时也**将道德处于历史的何种地位、大历史观不是在书本上看到的,也不是靠自己的聪明才智看到的,生命的真意义需要在长时间的历史中看出来、大历史的着眼注重群众运动对社会上的长期贡献、大历史观都是从小历史方面而来的,要把道德的范畴放的远大,历史观点代表人生哲学,不能受短时间的政策所掩饰,尤其不能闭门造车,不顾外间形式决定。

云云总总,从书中最大的收获是对于历史的认识观:我们在把握历史的时候,应力求从宏观上把握历史,这里的宏观应该有两方面的解释,纵向上时间的前后无限延伸性与横向上范畴的无限囊括性。1972年,美国国务卿访华时,问周总理对200年前法国大革命的历史作用有何看法。周总理深思熟虑后回答:

下结论为时尚早。戈尔巴乔夫在哈佛大学关于苏联解体及其对欧洲和世界影响的演讲中也提到了这一点。这里不乏政治家对历史事件的谨慎甚微,但更突出的是我们的政治家由于工作业务需要,通常站在一种超乎常人的宏观角度来看待历史。

时间上的前后无限的延伸性具体指的是,对待一个历史事件,一个历史人物,一个制度的历史,亦或者一个朝代的历史,都应该力求从前的历史中去思索,从后的时代去推理,才有可能接近那个真相。这一点引用了庄子自由行中“小”与“大”的辩证法: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时则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小知识不大知识,小年不大年,习知其性?朝菌不知晦朔,惠姑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南有灵,五百年如春,五百年如秋。古代有大香椿,八千年如春,八千年如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历史中的事件、人物、与制度都有着定然与偶然的规律,我们以朝菌、惠姑之类的视野去衡量时,肯定会错过诸如晦朔春秋一类的蛛丝马迹。但是幸哉,人类在精神与学识上的优势使得我们有可能的去以冥灵者大椿彭祖来看待事物,去接近最真实可靠的历史。

在横向上,范畴的无限包容性是指一个历史事件、一个历史人物、一个制度、一个王朝的历史应当从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三个角度来看待。这里有一个具体的例子说的是:大前提假设历史的真相是一个圆,而我们从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看历史的结果是能更加可能的接近那个最终的真相(圆),这里我们把每个方面,层次与角度抽象成一个平面点。

从制度、经济、文化的角度看历史,我们看到了一个三角形。当我们从制度、经济、文化、社会风俗四个角度看的时候,是一个四边形,到我们从制度、经济、文化、社会风俗、阶层关系五个角度看的时候,是一个五边形,随着平面点的增加,方面、层次、角度的增加,使得我们看到的图形五边形、六边形&十二边形&三十二边形&六十四边形&&最终无限接近于一个圆(历史的最终真相)。

其二,对于文官体制的阐述。他在书中着重描写了六个人物:万历、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通过这六个人物的命运,突出了在我们的政治体制中,不同政治角色与阶层代表在与文官体制的碰撞中所产生的联系与矛盾,以及在这种联系与矛盾的背后,又为何造成了我们这一帝国的衰落?

万历是帝王,他是可贵可悲的,他富有却空虚无助,他是从礼仪文化中抽象出来的最高代表,但于常理相反,没有任何家庭的温暖。张居正不让他练字、申时行不让他习武。他拥有一切,但只能成为这一切的象征。

万历与公务员群体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张居正死后,万历在张居正任第一助理时,推行一鞭法丈量国土,有许多违法行为,并颁布诏令要求重新丈量。。而这种理解得到了中心原有不成功人士得志持和利用。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倒张运动开始了。

在各种参奏与控诉中,事态愈加激烈,万历无可奈何,以诬蔑亲藩,侵夺王坟府第,钳制言官,蔽塞朕聪,专权乱政的罪名给张做了总结性的陈述。但这次案件的种种让万历逐渐认清了官场政治的阴阳之道,内心怏怏不乐,已有无为之心。第二,在建立预备役的问题上,万历对郑氏家族的精神依赖欲废长立幼,但又于郑治上的不成熟,与公务员集体的矛盾不断激化,先后使申时行、许国两位大光棍离开。

最终,在这种僵局的情况下,万历通过被动回避来应对这一事件。万历十四年以来,万历创下了30年不去朝鲜的纪录。纵观中国历十,万历十无与伦比的。至于为何立储问题会导致这么严重的结果?

下面是在网上的一段文字,能有助于我们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我们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农业帝国。我们这里不需要任何激动人心的活动或伟大的君主。我们只需要保持权力平稳过渡,因为这可以起到稳定人心的作用。当来自西方的强大民族摧毁了辉煌的商朝时,我国彻底告别了渔猎时代,迎来了新的农耕时代。为了统治那些蛮荒没有经过开发的土地,周王朝实行了分封制,为了解决权力的继承问题,又实行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宗法制,这种互为表里的政治机构保证了农耕帝国的稳定性,从而使周代延续了八百年。

周代制定了礼乐制度,使我们这个民族开始懂得廉耻,也体面起来,同时,嫡长子继承制更是深入到了这个民族文化的精髓,此种继承制度不仅适用于王位,也适用于爵位和其他一切涉及家族权力的继承问题上。

在这个问题上已经没有人能够抗衡传统的惯性,因为它只需要一种利益的分配规则,通过减少利益参与者的数量来保持一种稳定的政治结构,正像我们前面所讲的那样,在这个过程中不需要英明的君主,它不是选优,它只需要君主充当礼仪上的表率即可。正因为如此,在这场明朝的民族斗争中,无论万历皇帝有何打算,只要他违背了这一原则,他作为皇帝的合法性就会受到质疑。

世间已无张居正,政治的最大悲哀也莫过于此了吧。张居正最大的悲哀应该有三点。首先,他还不成熟。为人处世对于一般人来说,重则两人关系决裂,不复往来而已。

但对于一个政治家,特别是一个有很大影响力的政治家来说,这是一个致命的缺陷。轻则仕途失意,身陷囹圄,重则身败名裂,万人唾弃。张在为人处世上不懂急流勇退,谓之知机的道理。

张在世时官至太师、首辅大学生,位极人臣,且监察上110监察御史、52位给事中,都为张派人马,更何况在宫中通过冯保控制了东厂、锦衣卫、与御林军。在宫外又有戚继光,手握帝**权。这样人物,在政治上如果不是皇帝,那么根据我们的政治体制上是根本不允许存在的。

张在自己在世,皇帝年幼时尚能控制局面,然而,自己去世后,皇帝年长,外加中枢一些别有用心,眼红之人,最后的结果也是可以猜测得到的了。二是张居正在对于新政的推行当中缺乏条理、过于严厉、不知妥协。尤其是在税收政策上对各级文官所施加的压力令各级**终身难忘。

在财政审计的问题上过于追究、以及一鞭法所推行的土地制度上利益分配的不公使其得罪了大量的权贵,而这些权贵又由于客观原因跟各级文官有着交互的利益纽带,各级**之间关系复杂,各有各的后台老板和提拔后进,他们又无一不有着各自的家族和社会关系,得罪一个人,相当于得罪一批人,得罪一批人,相当于得罪了全国。在张的有生之日还能加以控制,一旦身故,一切的心血事业也付之东流。三是张居正忽视了文官集团的双重性。

这点个人觉得中国自汉及今,依然存在并深刻的影响着我们。我们的文人,一方面凭借特权、引用私人、扶持地主等等,另一方面又深受文化体制的影响,能不顾一己安危荣辱,为仁民爱物的宗旨拼命。他们对于张的强烈反对是由于张所做所为客观上违背了这种伟大的文化影响,而妄图以高效的行政效率将其取代。

至于申时行,则是首辅中典型的与张居正相反的人物。他深受中庸的影响,擅长妥协之道,洞察事情的阴阳两面。他在惋惜之余却能懂得历史所赋予他的责任与限制。

他也尽力为之,已是非常难得。但值得注意的一个历史事件是,万历十五年1587年,辽东巡抚发现一位建州的酋长在开拓疆土,吞并部落,对其进行讨伐,师出不利后,对部下不听命令进行**,其部下在京又得到监察官的同情,**劾这位巡抚,申时行认为这只是一件小事,不值得内外**的不睦,于是进行妥协调停,将此事搁置。而这位酋长得以为所欲为,发展自己的千秋大业。

这位酋长正是努尔哈赤,1599年,这个民族创造了自己的文字满文。1601年,努尔哈赤创建了八旗制度,把部落的生产、管理、动员、作战一体化,改造部落为半现代化的军事组织。若干年后,这位酋长,庙号清太祖。

古语所谓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此系青萍微澜乎?

海瑞,我们姑且称他是一位特立独行的模范人物。他在道德上的极其洁癖让我们具有双重性的文官集团对他既爱之,又恨之。他的一生也在文官群体的爱慕与排斥中度过。

戚继光,一位典型的武将。《明史》将他与俞大猷比较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戚继光时代,已去帝国建立200余年,文官体制已渐渐稳定,所以他也不得不借助张居正的势力来保护其政治的稳固性。

在张去世后,他也遭到**,不久便去世。李贽是哲学家自称,代表的是地主阶层的下级,他的学说一半唯心,一半唯物。他离经叛乱,写有《焚书》等,他的行为,一方面得到一些文化的爱慕与赏识,另一方面也得到一些文官的大力批判。

也是文官内部对其的褒贬不一,侧面反映出,在一个巧妙的时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使得劳动与资本的生产要素的作用不断凸显,我们的政治体制,我们的文官群体,也在发生着变化,至于这种变化能否成为一股巨大的洪流,改造我们的帝国,造福我们的民族。处在明时代的万历、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以及其他的文官们,却是截然不知的。

《万历十五年》,作于1976年,一本历史散文集。曾匆匆翻过,恍恍惚惚。闲来细读,却颇多趣味。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古人诚不欺我,是为记。

万历十五年观后感 篇9

15级生工一班陈凯旋 ***

首先对作者介绍:《万历十五年》是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黄先生这本书改变许多国人对明代的看法。

早年,他去美国学习。他是密歇根大学的历史学博士。他以史学家、中国史学专家、明史专家、**观倡导者而闻名于世。著有《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等畅销书。

本书共分为七章巜万历皇帝》,《首辅申时行》,《世间已无张居正》,《活着的祖国》,巜海瑞一古怪的模范官僚》,《戚继光-孤独将领》,《李贽-自相冲突哲学家》。从他的序论中:"如是等等的问题,其症结到底何在,这是研治明史者所不能不认真考虑的。

笔者以为,中国二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写作本书的目的,也重在说明这一看法"。(引自《万历十五年》的自序)从中我们不难看出黄先生的目的重在说明道德代法制的敝处。

刚开始注重介绍万历的皇帝生涯。其中有张居正和慈圣太后。开篇:

"介绍万历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这一年中小事常有为平平淡淡的一年。但这些小事又暗示什么。"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

其间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以小事开篇"假圣盛"来引出明代的封建礼仪。可以想像,帝王的至高无上的权力是礼仪所要求的。

对我来说,第一感觉是:“封建伦理深深烙在每个人的心里,烙在每个人的心里。接下来就要引出一位重要人物-张居正。

书中,年幼的万历帝视张居正为智慧化身。在张居正死前,万历皇帝视他为父亲的一半,这也使得张居正的威望迅速上升。在首辅位置上,他是对上忠心尽责,对下可说是管理有善。

他是大明朝能够有活力的运行的保障。但在他死后,他的头衔被取消,他的家庭被抄袭,他的名誉被毁掉。前后对比,引发我想起:

"虎落平阳被犬欺"的古语。也让我们这些大学生感受到了残酷而阴险的权力斗争。总之,刚开始的部分是黄先生写的非常漂亮,个人非常喜欢。

接下来则是各种人物的具体介绍:忠厚且喜欢搞平衡术的申时行;有才能且刚愎自用的张居正;刚正不阿,一生清廉明代"魏征"海瑞;抗倭名将且孤独的戚继光;自相矛盾冲突的哲学家李贽。申时行是张居正的继任者。

文中这样描述:"除非把全部文官罢免,而代之以不同的组织和不同的原则,身为首辅的人只能和文官合作,按照他们的共同意志办事。申时行没有忽略文官的双重性格:

即虽称公仆,实系主人;有限则有阴。他必须恰如其分地处理此中矛盾。时势要求申时行充当和事佬,他就担任这样角色,至于别人的评论如“首尾两端”之类,就只能付诸一笑"。

申时信和事佬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其中他是借鉴了前任的教训不敢露其锋芒。因此,他最终结果比张居正好的多。

在《活着祖宗》中申时行对自已政冶人生开始总结。“他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可循,他只能靠道德习惯和人事技能来处理一切。其中有内外参差之处,已不待言。

在退职闲居以后,这位昔日的首辅对自己的过去毫无忏悔之意。他的思想平静,他的良心没有遗憾,因为形格势禁,他只能用调和折衷的办法来解决问题。他自信他在执政期间的所有措施均出自诚意,这一大前提使他们心无愧,至于成败利钝,那又并非他个人的力量所能左右"。

文中只能这样描述了。其中具体举了"冶理黄河"的例子。为了阐述自己的功绩,面对大量外人的指责,申时行被裁撤后也可能写文章表达自己的不快。

我相信,申时行也有一丝不快。

接下来是对明代各代代表人物张居正、戚继光、海瑞、李贽的介绍。这里注重介绍张居正其它不作多赘。张居正是有魄力有胆量的男人。

我们可以把他看作《红楼梦》中凤姐,明朝上下都有他打理,就算皇帝,太后等都要惧他三分。文中:"承平日久,国家的府库随之而日见充实。

这些出人意料的成就,不能不归功于内阁单身汉张居正。这就怪不得张先生偶感腹疼,皇帝要亲手调制椒汤面给先生食用。慈圣太后对张先生也是言听计从。

她一向是一个虔诚的信神奉佛的女人,有一次曾准备用自己的私蓄修筑豚州娘娘庙,后来听从了张居正的劝告,把这笔钱改用于修筑北京城外的桥梁。万历皇帝皮疹痊愈后,太后打算在宫中筑一座祭坛,感谢菩萨的祝福,但他也因为张居正的反对而停了下来。慈圣太后曾几次想在中秋节前举行特赦,但张居正坚持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只能迫使慈圣太后放弃初衷。

在这些事例中,张居正的主张无疑都很正确,但是这种铁面无私的态度,在以后也并不是不需要付出代价的"。对这是付出代价的。对此黄先生也有所写:

"张居正和万历帝已经超越君臣的关系。就个人而言,张居正可谓功勋卓著的大臣,但这种优越感只会树立更多的敌人。此外,由于万历皇帝的年轻关系,他的优越感更是势不可挡。称的上有能力但却不及管仲魏征等有名气。

他就输在优越感。世上有三种人上等人,中等人,下等人。但比别人高并不意味着你遭受了很多痛苦。相反,太多人自意味是,也许像张居正

鄙人读书不多,所读所感可能只存留在表面。文章有引入书中一些段落来论自已的观点,只能供读者笑讽。总之,希望批评指正。

万历十五年观后感 篇10

俗话说读史使人明智,之前对史书的接触并不多,偶然间得知《万历十五年》评价很高,便尝试着来阅读这本由美籍华人黄仁宇老先生所著的明史研究专著,对于不常读史书的我来说确实显得晦涩难啃,但却带给人对社会与人生两者间关系的深深思索。以下是个人对本书的浅悟:

本书虽然以《万历十五年》为题,但与其他平铺直叙的史书不同,黄仁宇老先生以独特的视角,以明朝晚年的公元1587年,即万历朝十五年,作为切入口,描述这一年看似歌舞升平,实则上通过许多事件又蕴含、预示着大明王朝已经走到尽头。万历十五年作为叙述的线索和落脚点,全面地展示了明代后期万历年间从皇帝到**国家暗藏的症结,显示了在落后的制度里无论怎样的个人,身处在何等位置,做出怎样的努力,无论是他个人,还是他所想改变和摆脱的社会环境,都被沉重的制度牢牢禁锢着,让个人成为了这制度的牺牲品。既然个人凭一己之力已无法做出任何改变,这制度让明王朝离开了世界的中心,甚至无法跟上白山黑水边上一个小部落的节奏,明王朝已经到了沉没的边缘,落日沉沉,败落已经是无可奈何的事了。

黄仁宇老先生选择了几个独立的人物作为章节来撰写,他选择的这些人颇具代表性,总是把他们放在一个更大的社会制度与背景中来叙述,他们看起来是个人,他们认识到了自己时代前进与滞后的碰撞中所出现的问题,也付出自己的努力,他们都是作者认为那个时代中的佼佼者,但无论是坚持道德的力量维持复古亦或是某种程度追求自由和变革,结果对于个人命运或者个人的社会追求来说都是失败的。因为单凭一己之力无法对抗制度,每个人都是制度链条中的一分子,当他想改变这链条时,他无疑会被链条上的其他人所残酷打压,维持守旧平衡的集体力量是强大的,而想阻挡时代的前进也是个人办不到的。因此,即使有人意识到现实与社会制度不符,也无法将自己的思想付诸实践,只能感受到社会的暗流涌动与无奈。

个人经历比较深刻的是前几章的万历皇帝,万历皇帝在万历十五年,一直受挫,多年没有上过朝廷。万历曾经也是一个野心勃勃,希望通过励精图治达到”万历中兴”的有为的皇帝。文官集团只希望皇帝成为一个象征,一个没有任何思想的傀儡,在各种复杂的近乎宗教的仪式中起到道德模范的作用,从而教育人民,团结官僚集团。

我过去以为皇帝无所不能,什么事都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去办,但历史告诉我不是这样的。万历是一只囚禁笼内的鸟,而这只笼子是成熟的文官集团。万历在笼中失去有天性之爱的正常人的生活,母亲的感激不能慈爱地表达,妻子妃嫔对万历仅是畏惧,儿子在争储中疏远,连唯一有心灵交流的郑妃也无法使她的儿子立储,来讨心爱的人的欢心和保证她的未来。

他面对的是“讪君卖直”的口是心非的**,这些人只是把正直当商品。用诽谤和所谓“敢谏”来获取名声,他们所的也不只是名节,还有伴随道德楷模所带来的还乡后的权威。万历的不作为是对官僚集团的反抗,而高级**又没有得到补充,因此六位大臣出现了许多空缺。

这个时候国家的衰落是不可避免的。唯一的问题是只有时间。

以万历皇帝来比拟现今社会的我们,我们这一代多为独生子女,从小便被父母乃至家族都寄予厚望,条条框框各种规矩,锅碗瓢盆各种条件也早已为我们准备好,我们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照着别人的意愿或者说社会的意愿来成长来做事的。而当我们开始有了自己的思考,便会发现,我们所处的社会鸟笼也有不如人意需要改善却又无力去改善的地方,最终我们还是只能选择去适应,但所庆幸的事,我们所处的社会不是那个封建的即将走向毁灭的帝国,鸟笼之外仍是充满着希望的蔚蓝天空,古人们尝试着各种改变追求进步苦于无法实现,而今我们却有机会去尝试着各种改变追求进步得以翱翔。

万历十五年观后感 篇11

如果一切都按照这样一帆风顺地发展下去,那么万历皇帝必然会成为一位贤明的君主,在年少时期所表现的才智,以及来回步行十余里为民求雨的毅力,都可以表明这一点。

然而,正当万历皇帝步入二十岁的年纪,准备大展抱负的时候,群臣在张居正死后对他的批斗清算给了他近乎致命的一击。

信念的突然破灭致使这位皇帝做出了过激的举动,一味敷衍了事。

由于万历皇帝继位时非常年幼(8岁),张居正又当老师,教育培养小皇帝,又为了国家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大力改革以其非凡的魄力和智慧,整饬朝纲,巩固国防,推行一条鞭法,使奄奄一息的明王朝重新获得勃勃生机。但由于居官高位,独揽大权,难免有为世事所牵绊。但这些个人的私欲引起的问题,恰恰在张居正死后被朝中大臣利用,翻出各种证据使皇帝无法容忍,张居正一生为国任劳任怨的功德,换来的竟是家族子孙的大难。

神宗于是下令抄居正家,并削尽其宫秩,迫夺生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还差点开棺戮尸。他的家属饿死的饿死,自杀的自杀,流放的流放,逃亡的逃亡,一代能相之家竟落得如此可悲的下场。人亡而政息,居正在位时所用一批官员有的削职,有的弃市。

而朝廷所施之政,也一一恢复以前弊端丛生的旧观。致使刚刚中兴的明朝,又走开下坡路。整个神宗一朝,没有人敢为居正呼冤。

然而国衰而思良臣。直到天启二年(1622年),明熹宗为激励臣下,才想起昔日的大功臣张居正,予以复官复荫。然一切俱已晚矣,世间已无张居正!

随着张居正一件件不为皇帝所知的事情被揭露出来,万历皇帝皇帝惊恐地发现,在清廉与道德的伪装下,张居正竟然是一个狡猾贪婪之徒,满嘴的道德仁义,私下做的却是另外一套,更令万历所不能容忍的是,张居正对于别人奉承其为当今的伊尹竟然安之若素。张居正是当今伊尹,那自己岂不成了无道之君太甲了?

一旦翻出这些旧账,张居正的形象就已经彻底的颠覆,而群臣的态度又是如此的激愤,于是再去回想过往的一切的时候,便会不自觉带上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即便是曾经美好的回忆,也都变成了阴谋的表象。

张居正的清算一直持续到死后第五年,即万历十五年1587年。这件事除却消耗了无数的时间精力,更让万历的精神产生了巨大的痛苦,甚而对过去二十年所建立的道德价值观念产生巨大的怀疑:首辅尚且如此,那其他人呢?

原来,张居正的死使万历失去了过去十年形成的支持和保护,而大臣们对张居正的彻底清算,也是对他所熟悉的依套原则的颠覆。这一事件无疑将皇帝推向了更深的困境,使他面临困境。

中国二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道德何以成患?我认为道德是虚无备有成文规定的,合理既是真理。

在每个人的生平中,之所以这些佼佼者未能施其才智,就在于道德的强大,不允许人犯错(然而这是不可能的)。

在立储这件事上它却无法平自己的意愿行事,这体现出了皇帝的苦恼。由此,万历皇帝走上了怠政的道路,他是在和文官集团怄气。万历皇帝不愿意在这件事上妥协,但他不能采取强硬的立场。

正是在这件事情上的一拖再拖,让皇帝彻底认清楚了自己的位置:他已经不再是国事的处置者,而仅仅只是是处置国事的一个权威性的象征。从而在后来的处理国家政事的时候,采取了消极怠工式的“无为而治”。

从书中我们不难看出,万历少年是一个有为的君主,他曾经励精图治,打算开创一个“万历中兴”,但由于一件件事的不能决断,他终于无法忍受。而立储之事就成了他的一个爆发。他终于在这件事上开始怠政。

而一个王朝也由于君主的怠政而渐渐走向没落的深渊。然而,也正如鲁迅所说,可怜之人亦必有其可恨之处。在其位而不谋其政,身为一国之君却不以天下为己任,这样的一位皇帝,纵有再多无处安放的才情,再多恩怨纠结的难言之隐,也无法掩盖其昏庸的事实。

然这一切都只因制度已山穷水尽,不光是庶民,至天子,都无不为其牺牲品。

读罢,一个以道德(软骨)支撑,而无视法律(硬骨)的王朝,应该是维持不了多少长的,引以作者言:“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

万历十五年观后感 篇12

发布部门:区地税局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14日8:54:38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的评价很高,作者是黄仁宇。重要的是,这本书为当时的中国人提供了一种颠覆性的叙述历时的新方式。在此之前,中国的历史写作是意识形态的一部分,也是政治宣传的一部分。

几乎所有的历史书都是一种模式,一种语调,一种角度,只提供一种画面。黄仁宇的这本书,简直是给我们开放了另一个世界,每一位阅读这本书的大陆人都会震惊,原来历史可以这样写,原来历史是如此的有趣、复杂、丰富,原来历史人物并不像我们的教科书上讲的那样单调、格式化。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本书就像一把匕首,撕开了意识形态主导的历史写作的铁幕。

谈到这本书先说说黄仁宇先生其人。黄仁宇,湖南长沙人,学工科,报业,当兵,后来在美国学习历史。丰富的生活经验使他对历史有了自己独特的思考。

看完《万历十五年》之后的感觉就是佩服作者对历史的所用观察视角。通常一般的作家,不管是哪类作家写历史总要从整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来找这个朝代的衰落过程,然后再从这些研究结果来证明这个朝代的各式人物或成或败的原因。但是黄仁宇老先生却不同,他是反着来。

他从各种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中梳理出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脉络,是以种视大为小的研究方法。并且以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各式人物(如张居正、戚继光、海瑞等)的悲剧结局来推导出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且里面引经据典,用的都是在史料中有真实记载的文献资料作为本书的大部分内容,这就保证了它的可靠性和学术性和**。

《万历十五年》的英文名直译过来就是“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这正是这本书的独到所在,本书也正是紧紧围绕万历十五年发生的一些事一些人对从前和将来的发展展开详细,独到的诉述。一般来说,记录和研究历史的书都很无聊,但这本书不同。黄仁宇先生的妙笔,读起来并不枯燥乏味,但它读起来像侦探,让人深入人心。这本书中最有趣的例子不仅闻所未闻,而且完全颠覆了我们通常在影视作品或文学作品中看到的历史。

这里的历史总是有趣的,甚至是幽默的,甚至是不可能的。这根本不像真实的历史。更像是作者捏造的。比如戚继光也会向张居正行贿,万历皇帝和当时的朝臣是对立的两派,最惊讶的莫过于当时倭寇的入侵并非单纯的外敌入侵,而是由于万历皇帝关闭了当时的海关大门,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致使原来沿海经贸比较发达的对外**关系受到重创,农民不堪其苦便纷纷联合海盗里应外合反抗朝廷,万历皇帝的这一举措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导致了本来已经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又被消灭了。这些都跟一般历史书上的记载和坊间流传的完全相反,但从作者对这些看似**里才会出现的例子的中又可以让我们找到史料上的出处,这些例子的确都是有文献的真实史料,而非作者杜撰或者臆造的。

笔者认为,在中国近两千年来,道德已经取代了法律制度,直至明末,这是所有问题的症结所在。写作本书的目的,也重在说明这一看法。为了使历史专题的研究大众化,因而本书采取了传记体的铺叙方式,共分七章,每章的标题分别为万历皇帝、首辅申时行、世间已无张居正、活着的祖宗、海瑞——古怪的模范官僚、戚继光——孤独的将领、李贽——自相冲突的哲学家。

作者在文末总结,“1587年,是为万历15年,岁次丁亥,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晏安耽乐,首辅的**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实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所以我们的故事必须在这里悲惨地结束。

万历丁亥年是历史上失败的总记录。”“书中所叙,不妨称为一个大失败的总记录。其中叙及的主要人物,有万历皇帝朱翊钧,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南京都察院都御史海瑞,蓟州总兵官戚继光,以知府身分挂冠而去的名士李贽,他们或身败,或名裂,没有一个人功德圆满……这种情形,断非个人的原因所得以解释,而是当日的制度已至山穷水尽,上自天子,下至庶民,无不成为牺牲品而遭殃受祸……”(作者自序) 此书重点描述了几个的人物:

万历皇帝、张居正大副、申时行、模范官僚海瑞、戚继光将军、哲学家李贽。万历皇帝少年是一个有为的君主,他曾经励精图治,打算开创一个“万历中兴”,但由于一件件事的不能决断,他终于无法忍受。而立储之事就成了他的一个爆发。

他终于在这件事上开始怠政。而一个王朝也因为君主的懒惰而逐渐走向衰落的深渊。

在书中我看到了世态炎凉,做一个好官特别是做好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辅是多么的困难。由于万历皇帝继位时非常年幼,张居正又当老师,教育培养小皇帝,又为了国家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大力改革以其非凡的魄力和智慧,整饬朝纲,巩固国防,推行一条鞭法,使奄奄一息的明王朝重新获得勃勃生机。但是,由于官职高、权力垄断,有时会出现一些错误和问题。

但这些个人的私欲,缺点引起的问题在张居正死后被朝中大臣利用,翻出各种证据使皇帝无法容忍,张居正一生为国任劳任怨的功德,换来的竟是家族子孙的大难。神宗于是下令抄居正家,并削尽其宫秩,迫夺生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还差点开棺戮尸。他的家属饿死的饿死,自杀的自杀,流放的流放,逃亡的逃亡,一代能相之家竟落得如此可悲的下场。

人亡而政息,居正在位时所用一批**有的削职,有的弃市。而法院**也逐一恢复了许多弊端的旧观念。致使刚刚中兴的明朝,又走开下坡路。

整个神宗一朝,没有人敢为居正呼冤。然而国衰而思良臣。直到天启二年(1622年),明熹宗为激励臣下,才想起昔日的大功臣张居正,予以复官复荫。

然一切俱已晚矣,世间已无张居正!作者在书中末段指出:“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

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

读后感2

《万历十五年》虽然以此为题,但实际上万历十五年不过是个引子,黄仁宇只是借在这一年发生的一些不大不小的事情展开文章,把万历十五年作为叙述的线索和落脚点,全面地展示了明代后期万历年间从皇帝到**国家暗藏的症结,显示了在落后的制度里无论怎样的个人,身处在何等位置,做出怎样的努力,无论是他个人,还是他所想改变和摆脱的社会环境,都被沉重的制度牢牢禁锢着,让个人成为了这制度的牺牲品。既然个人凭一己之力已无法做出任何改变,这制度让明王朝离开了世界的中心,甚至无法跟上白山黑水边上一个小部落的节奏,明王朝已经到了沉没的边缘,落日沉沉,败落已经是无可奈何的事了。

看起来黄仁宇只是选择了几个独立的人物作为章节来撰写,而实际上他选择的这些人颇具代表性,作者总是把他们放在一个更大的社会制度与背景中来叙述,他们看起来是个人,他们认识到了自己时代前进与滞后的碰撞中所出现的问题,也付出自己的努力,他们都是作者认为那个时代中的佼佼者,但无论是坚持道德的力量维持复古亦或是某种程度追求自由和变革,结果对于个人命运或者个人的社会追求来说都是失败的。因为单凭一己之力无法对抗制度,每个人都是制度链条中的一分子,当他想改变这链条时,他无疑会被链条上的其他人所残酷打压,维持守旧平衡的集体力量是强大的,而想阻挡时代的前进也是个人办不到的。因此,即使有人意识到现实与社会制度不符,也无法将自己的思想付诸实践,只能感受到社会的暗流涌动与无奈。

第一章从小事切入万历的宫廷生活和处处被安排好的成长环境,他最终清算了自己坚持原则的老师和首辅张居正,想获得自主的权力,最后发现皇帝只不过是制度的执行者而已,并不具备自主权。而第二章里继任的首辅申时行则努力在皇帝与文官集团之间折中共济,小心谨慎地维持文官集团内部的平衡,使国家机构能够正常运转,但这种处世态度并不为文官集团接受。第三章皇帝为立储一事与群臣对抗,认清了自己所处的环境无法实现自己的个人意志,最终对百官采取疏远、消极应付的态度,由此带来的后果就是百官失去了效忠的意义,也采取消极敷衍的做事态度。

第四章进一步论证了皇帝不能凭自己的意志来决定,不能真正决定**。活着的皇帝和死去的祖先没有什么不同。第五章,清朝**海瑞希望恢复洪武帝的制度和风气。然而,这无疑与社会时代背道而驰。道德固然值得钦佩,但不能真正落实。第六章从一代抗倭名将戚继光的角度叙述了明朝武官处于被文官压制的境地,而无法有所作为。

第六章社会名人李贽的思想与社会的冲突,其实是儒家内部思想派生出的心学与传统朱熹理学的对立,然而李贽的思想虽然批判时弊,但并不能建立新的思想体系,故而本质上无法改变社会反而显得自相矛盾。

总而言之,作者的观点是认为明代当时的制度已然极为落后,财政与组织上极为松散,导致国家实力名不副实,而微薄的薪水也导致文官阳为道德,阴为私利,实际主导国家的文官集团都处在此种阴阳冲突之中不能自拔,而任何企图的改变都遭到了强烈的攻击和反对。皇帝、首辅张居正和申时行、海瑞、武官戚继光、思想家李贽从个人的角度面对混乱的现状希望有所突破和改变或者凭借道德的力量恢复平衡,但种种努力在对抗现实的庞大群体时都显得无可奈何和无能为力,因为他们既然无法改变制度,就无法避免的遭到来安于此制度的文官的攻击,所以即使是小的改良也无法推行,小心谨慎地保持平衡也不可能,国家此时的衰落已不可避免,唯一的问题只是时间而已。

经典语句

0 留言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