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一堂拷贝不成功的课”-------《七律.长征》教学反思
今天我不由自主的想起了“国培”时杨蔚老师讲“为何拷贝走了样”这个故事时,现在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课”真的是不能复制的啊!自从开学以来,我对于工作可以说是“改头换面”,但这段时间也受到了良好的效果,觉得自己进步了很多,很充实!!但这几天似乎总是以“忙”为借口,看看教案,在拿本书就开始往教室里走,结果收到了我以前上课的效果---------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讲的怨烦,学生听得没劲!所以我下定决心好好的来改变我自己上课的这种不良状态,于是我开始演绎名师课堂时录“真人秀”。感触特别的深,现将这次开课的过程做个反思,以便今后工作借鉴。
《七律.长征》一诗是毛泽东同志在1935年10月长征即将取得胜利的前夕写就的,诗中描绘了红军战士跋山涉水,顽强战斗的长征过程,歌颂了红军战士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诗虽然仅仅只有56个字,但却浓缩了红军长征的千难万险。课文背后,所包含的内容实在太多。然而,学生不了解长征,也就不了解诗意。因此,本着学习是以学生为为中心的,学习是个性化的教学理念,结合文本的特点和学生实际,在教学中我觉得“拷贝”得较好有以下几点:
一、理解背景、感悟精神
背景的了解,对学生来说是理解这首诗的一个关键所在。诗中提到的五岭、乌蒙、金沙、大渡和岷山,学生都是很陌生的,也不太知道红军在这些地方曾经有过的艰辛。因此,在教学时,为使学生走近文本,对诗歌描绘的情境与所表达的情感有更深刻的感悟,我在课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搜集了红军为什么要长征,怎样长征,国名党共产党为何要打起来等一些自己弄不懂的问题以及毛泽东同志的资料等。通过课前布置学生查阅资料和课上交流资料等手段,不仅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做好了铺垫,而且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课文的理解减缓了坡度。在理解“暖”与“寒”的教学中,通过老师的介绍理解,去感悟诗文,做到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二、把握基调、体会困难
在教学设计时,我先抓住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一首联作文章,让学生总的感知红军在长征途中所经历的种种困难。而面对这些困难,红军战士是“不怕”,是“只等闲”,初步树立红军战士的英雄形象,通过朗读加以提升。同时,让学生根据课外所找到的相关资料,以及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说说红军在翻越五岭、乌蒙山时所遇到的困难,理解“腾细浪、走泥丸”之中红军的乐观主义精神。在整体把握之后,扣住“难”和“只等闲”,运用简笔画、背景资料等资源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从而达到与文本对话的目的,生发出对红军战士豪迈、乐观情绪的赞叹。
尽管通过精心“拷贝”,使劲全力上完了这节课后,但发现存在许多“拷贝”的不足之处。
一、学生朗读的指导,还是做得很不到位。当我发现学生无法读出诗歌的情感时,我为了不影响后面的教学环节,没能及时调整教学,对课堂的生成把握不够,以致学生的读不到位,没读出诗歌的气势。我反思教学的原因之一是没有认真的去解读教材,自己没有认真的去体会照成的;其次就是真正感觉到了自己和名师的差距之大啊,当学生没有那个高度时,教师引导还是不能达到那个高度时,该怎么办?该教师示范啊!而此时的我呢?自己都不能体会读出那种乐观、顽强的气势,还谈怎么引?也许是真的缺乏这方面的“才能”造成的吧?(但我相信这只是一个借口而已罢了)。总之,让我再次体验到了“有付出才有收获“这句话的含义。
二、名师课值得学习,但绝不是靠背下来这么简单。说真的,当我看到这篇“教学实录“时非常激动。“啊,好爽,原来把我想讲到的都讲了,不愧是名师,羡慕!”课上的语言之经典,衔接之流畅,评价之自然,解读教材之透彻,预设之完整。。。。。。这堂课不正是我想最求的境界吗?我拿着这篇教案去上不就什么都解决了吗??于是,我开始背教学过程,过度语,评价语。。。。。。期待着这节课的到来,我坚信会改变前几天的不良状态的。然而,来到课上,一切都变了!!!教学过程没有变,学生的回答变了:老师提出的问题没有变,学生的回答也变了;过渡语没有变,课堂衔接变了;老师评价语没有变,学生的状态变了。。。。。。一切都变了!!!让我再一次感觉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啊!
尽管今天的课“拷贝”的不是很成功,说真的,让我有明白了一个道理:在今后的教学中,不努力去钻研教材,提高钻研教材的能力,认真领会课标的理念,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只能是原地踏步!!!
课件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