件
《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反思
从备课,到试课,到今天晒课,用时一个星期。不得不说,上课真的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即使和试课相比,教学流程简洁明朗了许多,但是,“贪多求全”的毛病就像是一个肿瘤,想着割去,却又怕疼。因而,就算下了决心割去,它却依旧长在了其他地方。
按照“先学后教,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为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我严格按照“学—研—练”三个板块进行教学。尽量在课堂上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展示学生的所思所感。学生的表现可圈可点,课堂气氛也比较活跃,可是,我总是觉得,重点依旧不是特别突出。
问题出在哪里呢?就出现在“贪多求全”上,正像我县课改办的老师们所说,“总想着上出优质课来,犯了‘优质课’症……不懂取舍……”。即使我今天特别注意让自己的思路跟着学生的思路走,适时进行点拨和指导,却有些地方依然还是“画好了圈圈让学生在里面跳舞”。
教学中,我先对学生的预习进行检测,大致用了10分钟,如果马上进入到小组合作中去,那么,学生的讨论会更热烈、有效些,学生展示时,才能更有话可说、有感可述。可是,在此之前,我还是操着“家长”的心,先让学生体会严监生的病情,诸亲六眷的猜测,然后,才进入讨论环节:“读一读描写严监生反应的句子,想一想他此刻是怎么想的?你认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此环节,用时近10分钟,讨论了5分钟,学生交流大约12分钟,教师点拨总结大约5分钟。一节课上了42分钟。超时啊,很晕。
那么,是不是可以将体会严监生病情和诸亲六眷的猜测放在预习部分,这节课在对学生的预习进行检测之后,就直接进入小组合作学习部分去呢?这样的设计,在听课效果上可能比不上前一种设计,但是,从实效上来说,可能会更切合这种课堂模式,更利于重点的突出,能更好地体现“学生会的不讲,学生不会的重点研读”的理念。我们要相信学生课前预习的能力。
还有一点遗憾,学生在交流“严监生是个怎样的人”这一问题时,有个学生说出了“我觉得他是一个勤俭节约的人”,我没有否认,而是想放在最后总结,引发学生对《儒林外史》这部名著的阅读期待的时候来评价的。可是,因为我自己在上课时思想也开了一会儿小差,因而,最后,我想到了这个孩子,却忘记了他说的是什么问题了,只好不了了之。只能在下课的时候,再来与他探讨这个问题了。看来,老师上课的时候,注意力也要集中才行啊。真实遗憾极了!
课件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