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www.
xueke8.com
浅议语文之美
内容提要
《浅议语文之美》这篇论文通过从品析人物美、赏析景色美、体悟情感美三方面的具体论述,论证了语文是一门美的课程,是语文的美促使学生茁壮成长的。
关键词
语文人物美景色美情感美茁壮成长
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课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文明都如花如叶般绽放在语文之中;语文是一门诗情画意的课程,上下五千年的思想情感都如江如河般流淌在语文之中。只要你懂,生活有多美,语文就有多美。那么如何去鉴赏语文之美呢?
其一,品析人物美
一本语文书六个单元三十篇课文,教学一篇篇课文就如同和先哲圣贤谈话,使我们的情感更丰富,使我们的思想更深邃,使我们的心灵更纯洁。例如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以明初文章大家宋濂亲历为内容的现身说法的劝学篇,文中的主人公宋濂无书读,就借书抄书顽强学习,无师教,就远行寻师认真讨教,无学上,就负籍远游艰苦求学,宋濂这样的经历,这样的精神,对于八年级逆反心理严重的学生来说是最好的正面教育的资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在让学生理解吃透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就宋濂的学习条件、学习态度和学生的学习条件、学习态度进行对比,宋濂抄书,我们有国家免费发放的课本,免了抄书之累,宋濂寻师,我们有经验丰富满怀爱心的老师,免了奔走之劳,宋濂缊袍敝衣日再食,我们有国家提供的优裕的生活条件,免了口体之苦,如此比较,我们的厌学、弃学情何以堪?通过对比反省,学生悟出我们是幸福的一代,在如此优越的条件下,实应珍惜时间努力学习,更应秉承先辈们刻苦求学的精神和坚强不屈的意志,学会学习学会做人。是宋濂美的生命品质感染了学生的生命品质,是宋濂美的精神境界提升了学生的精神境界。这就是成长,是语文的美促使学生茁壮成长。
其二,赏析景色美
我们坐在良教中心学校的课堂上捧着一本语文书读,就如同在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放眼美景,激情满怀。例如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与朱元思书》一文,以书信的形式,描写了富阳至桐庐一百余里秀丽的奇山异水:峥嵘的山石,浩荡的江水,挺拔的寒树,清厉的猿叫,娓娓的游鱼,泠泠的泉声,嘤嘤的鸟语、、、、、、山光水色宛然在目、引人入胜,纵目骋怀,无不为富春江绝美的景色陶醉倾倒而心旷神怡了。马克思说:“人创造坏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人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改造自然、梅花自然,使之成为适于人类生存的美好环境:另一方面,美的自然环境也可以美化人,使之受到教育和陶冶而变得更完美、更高尚。”结合这段话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反”所蕴含的美的力量,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审美情趣。再如读杜甫的《望岳》领略的是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读曹操的《观沧海》让学生“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举目所及一望无垠的沧海波涛汹涌、岛屿高耸,不觉感慨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读王昌龄的《从军行》“高高秋月下长城”让学生看到了月光照耀下苍茫伟岸的长城,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悲凉,对山川风物深沉的爱已在心头:读《故宫博物院》徜徉在明清两代的皇宫里,一览古代文化艺术,犹如脚踩紫禁城的中轴线,摸到了紫禁城的红砖青瓦,怀古咏史之情油然而生、、、、、、一本语文书,引领学生走遍祖国的山山水水,让自然万物的美浸润学生的心灵,尽管是点点滴滴、丝丝缕缕的,但只要你懂,就是一种收获,一种升华,这就是成长,是语文的美促使学生茁壮成长。
其三,体悟情感美
翻开语文书都是清秀隽永的方块字,一个字一个字,一句话一句话,铸就一诗一词一曲一散文小说戏剧,这就是文学,这就是艺术,文学艺术的大厦屹立在我们的语文书中。这座大厦的一砖一瓦都承载着沉甸甸的情感,表情达意是文学艺术的真谛。例如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写诗人离京的感受,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广阔天涯,两个相反的画面,相互映衬,是诗人当时心境的真实写照,“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笔锋突转,由抒发离愁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充分表明诗人不屑于个人安危兼及天下苍生的壮阔胸怀,这正是这首诗歌的主旨所在,也是这首诗美的情感,通过理解感悟而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胸怀和精神是这首诗的教学目标之一,再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一文中所表现的高雅志趣、高洁胸怀,刘禹锡在《五柳先生传》中所反映的安贫乐道、守节不移的精神实质,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所表明的为国献身、舍生取义的自豪和无畏,都是可以激发学生灵性,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的积极而美丽的情感,通过领悟体味引起共鸣、受到思想教育。这就是成长,是语文的美促使学生茁壮成长。
语文绘景,语文蕴情,语文含理,这就是语文字里行间之内潜在着的那种惊心动魄的审美理想。引领学生走进语文世界,以语文的美给学生以灵感、智慧和力量,是一个语文教师工作的全部要义。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