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的突破点在于老师想教给学生什么
听了谷老师和杨老师的公开课,让人眼前一亮!有我们所期待的新突破——《往事漪漪》不仅仅是“文章回忆了几件往事,这些事带给作者什么感受?”《端午日》也不再是“有几种习俗?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让我们扩写下捉鸭子的场面!”
谷老师给出了新突破——哪些有关读书的往事?这些往事怎么“依依”在心中?这是多么巧妙的设计。正如文中结尾所言,“往事依依,美好的回忆唤起我青春的激情,催我不断奋进!”原来看似没有关联的几件事都是围绕“读书”这个中心,而也正是“读书”催我不断奋进。这个设计和挖掘真可谓“一语道破”于漪老师写这篇文章的真谛。接着通过具体分析读书的四件事的选材不同,教会学生找到“读书给人不同的感受”,也明白围绕同一个中心可以写不同的事件,也可以写同类事的不同方面!
如此大气、深刻的设计源于谷润老师熟读、深思文本,源于她备课时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真正想要学什么!我不仅惭愧自己平时备课都没有想到“看山水画”和读“水浒传影本”都是“读书”的一部分,都是为了表现最后的主题——催我奋进!
当然,也有遗憾的地方。谷老师让大家理解哪些句子表达了“萦绕胸怀,十分留恋”这种情感,这个问题学生回答得不是很好,说明学生没有深刻理解课文的内容,所以达不到那么高的概括高度;而且这个问题和“前面四件事的选材给作者带来的感受”这个问题有些雷同,所以学生答得不好。我想谷老师本意想在“奋进”的情感上做点深化,但是学生因为没有进入到每个事件的具体学习中,也就是说他们还没好好感悟到“读画产生的身临其境以及引发的无限联想”、还没好好感悟到“千家诗”描写四季的语言精美,还没好好感悟到“古文及国文老师给作者带来的诗意的享受”,只是单纯地对四件事做了简单概括和分析,此时要上升到对“依依”情感的把握肯定是不够的,我个人感觉要把之后的两个问题设计删掉,让学生进入文本好好研读,才能更好地感受到“读书催我奋进”的“依依情感”!
最后谷老师让大家分析作者年少时的收获和找寻于漪老师的成长源头,本意是想让于漪老师的成长影响大家多读书、读好书。但是这些也仍然是处于一种“言语说教”的效果,不如回到文章,比对《千家诗》的文字美,感悟作者的语文老师或壮怀激烈或深沉眷恋的情感。这些感悟到位,“多读书、读好书”以及“读书催我奋进”的情感把握和学习才真正能水到渠成!
杨老师也是一位循循善诱的好老师!温柔如水、润物无声!其《端午日》的设计我借用一下晏静华老师的评语——设计精美、组合精心、细节精彩!
看了太多以“节日习俗”“详写略写扩写”为重点的设计的《端午日》,总觉得他们没有把握到沈从文先生这篇文章的初衷,也没有理解湘西“边城”特有的淳朴,直到听到杨琼老师的这节《端午日》!
两条清晰又精彩的主线——1、这是一个的端午节?从文中哪里看出来?2、这是一群的人?从文中哪里看出?两个问题串起了江西茶峒的“风俗美”和“人情美”!学生阅读课文,讨论、发言、总结,无论是精彩的、愉快的、热闹的、团结友爱的端午节,或者是团结的、淳朴的、友爱的、积极的人,都很好地把握了《边城》这部淳朴、自然的地方小说的故事背景!并教会了学生利用文本理解作品的主题!
最让人敬佩的是,整个授课过程中,老师不是设置无数个问题让学生不知目的地回答回答再回答,或者是让学生不断地更接近自己的“标准答案”或者是“设计思路”,而是根据学生的表达让学生学会读书、学会总结概括、学会加工美化自己的语言!这才是语文教育的本质,有思想、有方法、有属于学生自己的阅读!这就是杨琼老师想利用《端午日》这个文本教给学生的东西,这就是这堂《端午日》好过其他《端午日》的地方!
如果有非要在鸡蛋里挑出点骨头来,我感觉这堂课的“厚度”还不够,即层次性上还缺乏多样性和由浅入深性,如果可能,可以在前面的两条主线框架完成之后加入一些写作手法或阅读手法的点拨,让学生能由此及彼地阅读、把握类似文章,可以是《边城》里的其他描写,也可以是淳朴自然型文章的分析,让学生能“学以致用”!
不过两位老师课堂设计的巧妙以及更关注课堂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态度都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和借鉴!希望我们也能加强自身的反思和钻研,能找到更多的文本突破口!
学科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