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初冬》教学反思
久不唱歌忘记歌,久不过河忘记河,初拿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就是这样的感觉。感觉文本简单,没什么可讲。于是,一遍又一遍的读,像个孩子一样大声的读,和着音乐尽情的读,边读边想象着想象作者笔下的画面,渐渐地,眼前的画面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有色彩。感受到了初冬的早晨,小乡村下雾时的朦胧,雾散后,一切又变得明晰而绚丽。或许正是这种不经意间的变化,让我们如此的欢喜;或许正是这种变化,给了作者那么多的感触,才有了不吐不快、流于笔端的冲动吧。或许源于这样的情感,作者以时间为序,再由远及近地把两个时间段中的景物呈现出来,用文字描绘了一幅斑斓绚丽的有别于城市的乡村初冬早晨的画面。文字啊,真是读它百遍,其义自现;文字呀,真是愈走近愈美丽,愈读情愈浓。透过文字,感受到这些,着实令我欣喜,继而生惑,怎么带着初上二年级的小孩子们去感受这些呢?
硬生生地带着孩子们去感受吧,有欲加之嫌,效果大抵也不会好。对文字,每个小家伙都应该有他自己的感觉,我们不能替代孩子去感受;敲打文字,以语法碎片这样的形式,扶着孩子们去理解吧,会不会把一些后面的孩子的读书热情也一并敲碎了?想想自己初识文本的时候,就是通过朗读去体会的,于是,决定带着孩子从原点出发,以读代讲,读中感悟,若是能保护好孩子对文字的兴趣,促进他们对文字,或是诗歌的喜欢,足矣。
基于此,我决定,把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在:1、随文识字,通过朗读,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一次次与生字生词见面,引导其借助画面和语境知字音、识字形、解其意。2、认识文中的叠词,初步理解叠词的用法。3、多种形式的读,以读代讲,在朗读中感受初冬画面的美。
如何突破目标呢?字词的处理在于随文,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通过多形式的朗读,多次与字词见面去熟悉、理解,再通过直观的画面或者动作加深学生对生字生词的感受,最后把字词送回到句子的家,边想象画面边朗读,从而做到不孤立识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是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的。教学中,“白茫茫”、“一层纱”、“射”等字词的理解就是这样。叠词的处理方式一直在斟酌,如何把这个概念直观的呈现,让孩子们真正的理解,而不是一说带过,同时让孩子产生学习的兴趣呢?几次磨课下来,最终选择了“以图片叠字”、“手势加深体会”、“游戏促进应用”的形式来实现这一目标,从构词形式、作用和应用三方面引导学生体会叠词的特点和韵律美。下一个多层次、多形式的朗读目标是本节课的重中之重,它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必要载体,是学生感受美、感受阅读、喜欢上阅读的必经之路。那么,如何保护二年级小朋友的读书热情,在这里显得尤为重要。语文的学习,个人认为,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认识生活、认识生命的。图片、音乐,是在孩子们最初把文字积累和生活实际形成对接的时候非常给力的中间量。所以,在备课的时候,设计了很多地方以图片的形式,和着音乐或出现在品读想象之后,或出现在朗读感悟之前帮助孩子在脑海中建立和回忆画面。这节课,我认为读的形式还是很多样的,层次也是很清晰的,从范读激趣引领、自由读初步感知,到个体读想象画面,借助画面朗读感受,再到深入文字,选择喜欢之处美美读,填空读,继而看着画面背诵读,递进式阅读一点一点引导学生走进文字的深入。我想,这是因为孩子们这样一次又一次地、直至动情的读,才会出现孩子们在选择喜欢处练读时,说出那真实、动人的理由吧。整堂课,所有孩子多次的参与朗读,这让我很欣慰,最后在拓展阅读时,看到孩子们那巴巴的期待的眼神时,我很欣喜,我觉得在促进孩子们爱上读书的长路上,我带着又孩子走近了一点点。磨课是虐心的过程,师者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探求与孩子们沟通的恰当方式,所以它也是成长的过程。回忆这次课前课上的点滴,深觉自己在朗读评价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上还很欠缺,课后听了南马校老师的这一课,那种规范的语言、细致的指导深深地触动着我,仿佛我也像个孩子那样,痴痴地聆听着。只有把评价落到实处,才能不突兀、不空洞,才会在孩子的心里生根,才会指导学生的行为,形成习惯。反思这一点,追根究底还是自己对目标的落实思考得不周密、不细致。每一个目标落在哪,处理到什么程度,师者应该非常的明晰,这样,指导和评价才有的放矢,有价值。
“超越”这个名字起的真棒,因为在不断的修改、实践、思考再修改再实践再思考的磨课过程中,师者一次又一次践行着自身的突破和超越,在超越的路上,很有味道,也很幸福。
课件
学科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