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
教育随笔:让每一个孩子抬起头来
读朱永新老师的《我的教育理想》,感触颇深。细细思量,网上搜索,对教育的解释,爱因斯坦这样说:“教育应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艰巨的任务来负担”。朱永新老师在《我的教育理想》一书的“理想的智育”一章中这样写到:理想的教育,应该面对个性,没有失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让每个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享受学习的快乐。每每读到此处,我就思绪万千,心中无数感慨:我在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了吗?我有没有让每个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享受学习的快乐?
当然,人的天赋、能力、爱好各不相同,每个人的表现也千姿百态。比如:有的活泼好动,有的内向文静,有的对知识掌握的快一点,有的对问题理解的慢一些。我们不应该用一个标准去要求所有的学生,要看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要针对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实施教育,让每一个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这才是真正的教育的成功,只有这样,让每个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享受学习的快乐。那么,学生在学习上的成功感从何而来?从教师的“因材施教”而来。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名言:“让每个孩子抬起头来!”。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帮助每一个孩子看到自己,使他看见、理解和感觉到自己身上的潜力。“因材施教”对“后进生”尤其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不由得想起上学期发生在我们班的一件事:
上课铃响了,我走进教室。“老师,我们组不要宋嘉腾了,他总是不交作业……”,“老师,我们组不要王哲了,他总拉我们的后腿……”,“老师……”。自从分了小组,施行给表现好的组加分制度。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以前,我总是苦口婆心的劝组长,不要扔下他们,然后组长极其不情愿的接受,用不了几天,这样的事情又会重演。今天再次听到这样的呼声,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想把宋嘉腾、王哲、马鑫三个人拉出来。我满脸怒气的走到他们跟前时,他们耷拉着脑袋,一言不发。那一刻我又觉得他们多可怜。竟鬼使神差地对他们说:“他们不要你,我要你们,无论什么时候我都要你们。”听到这句话,他们三个竟然都哭了。看见他们的眼泪,实在出乎意料。从他们的眼泪中,我感到我教育的失败,他们还是孩子,他们需要老师和同学的理解、关爱。而我仅仅在意他们的成绩,忽视了他们心理承受能力。接下来我对他们说:“我们四个是一组,我是组长,我们组绝不能输给其他组。”他们三个含着泪,郑重其事地点点头。
第二天,他们交给了我一学期以来最认真的作业。我抓住时机,及时的表扬了他们。从那以后,我总是找机会表扬他们……。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特殊照顾”,三个学生从原来的抬不起头,到最后扬起了他们自信的脸。到最后的期末考试,看到孩子的成绩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我由衷的发出一句感叹:“老师要给差生撑腰,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
“后进生”往往面对老师讲授的知识一窍不通,面对老师布置的作业束手无策,每次的考试总是不及格,他们无法在学习中体验成功、享受乐趣。所以,老师不仅要加强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和进行科学严格的行为规范训练,还必须帮助“后进生”获得学习上的成功感。这样,他们才能感受求知的快乐、思考的快乐、创造的快乐,成为学习上的成功者。这样,才是智育的最高境界。
课件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