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地理热点解题方法2

2019年高考地理热点解题方法2

日期: 人气:
商城:学科

09年高考地理热点解题方法2
四、区域类综合题的解题方法
(一)题型特点:
高考地理试题突出学科特点,利用区域地图作为载体,以考查学生的地理能力,尤其是考查学生的空间定位能力、提取有效信息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文字表述能力等,因此要适应这类试题,要顺利解答区域类综合题,必须掌握好解题方法,做好针对性的复习。
(二)例题:
例1、古人在在一篇游记中写道"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据此和图,回答下列问题:(1)下图中有6个经纬线交点,其中与作者登临之地相距最近的交点的地理坐标是。作者北顾的是高原的深秋景色。(2)描述图中10℃等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原因。
[答案](1)115°E41°N,内蒙古(张北,坝上也可)(2)10℃等温线在东半段接近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主要受纬度(太阳辐射)因素的影响,该等温线西半段因受东北-西南走向的太行山(黄土高原东缘)的影响,呈东北-西南走向。
例2、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3)简述20世纪70年代以前影响辽宁钢铁、机械工业的区位因素,并指出这个时期辽宁省钢铁、机械工业的区位选择的最主要因素。(4)简述近年来该省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答案](3)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丰富的铁、煤等矿产资源,便利的水陆交通,劳动力资源丰富,辽河水源,辽河平原的农业资源;原料(铁、煤)丰富。(4)省内的煤炭资源枯竭,交通运输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改革开放和引进外资等都使)工业发展有了新的机遇。
例3、下图是长江流域局部地区主要工业城市和铁路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所表示的城市中,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地带的城市名称是,位于西部经济地带的城市名称自西向东依次是、。(2)c城市是全国重要的商业中心。该城市有利于商品流通的交通条件具体表现为:①。②。③。(3)从下面四个方面简述图中108°E以西地区的发展宜采取的重大举措。①资源:。②农业:。③基础设施:。④生态环境:。
[答案](1)南京攀枝花、重庆。(2)长江干流与汉江水运便利,京广铁路纵贯南北。铁路和航空运输发达。(3)加快发展能源、原材料加工工业。建设商品粮基地,发展林业等。加强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天然林、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
(三)复习及解题方法:
1、突破空间定位的障碍
平时的地理复习,应该重视区域地图,要重视良好的读图习惯的养成,否则会解题产生思维上的障碍,而空间概念的强弱、空间思维能力的高低,是地理能力强弱的表现,是解题技能好坏的体现,对于区域类综合题,如果空间定位不准确,思维就难以展开,解题也就难以深入,因此准确的空间定位是解题的关键一步。从近几年高考地理试题来看,区域图的考查越来越细,并且地图比例尺有不断放大的趋势,显然高考对学生空间定位的准确度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从例1到例3的解答都要先进行区域判断才能解答,例2和例3的区域判断较容易,而例1的解答,要有很强的空间概念,必须明确该区域的"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太行山、北京"等的区域分布,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和空间结构,才可能进行第一小题的准确判断和第二小题的原因分析,而许多学生由于不能进行空间分布的准确判断,因而无法得出"图中6个经纬线交点中,与作者登临之地相距最近的交点的地理坐标"。因此平时的复习应该特别关注中国和世界政区图,要突出一些经纬线的记忆如"经线:0度,30E,90E,105E,110E,120E,60W,120W,180度;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南北纬30度,北纬60度,北纬40度",要熟记"世界各大洲、主要国家和重点地区、我国三大区域和主要地形区、重点区域和主要城市等"地理事物和现象在地图上的经纬度范围,要把"气候类型、地形类型、河流走向、人口与资源、着名城市、农业与工业区、重要的地理界线"等的分布落实在政区图中,要按照从大区域到小区域的顺序,掌握区域的经度和纬度范围,并逐步落实地理事物准确的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这一点非常重要,不能忽视),有了一定的空间概念作基础,在遇到具体的区域综合题时,就能根据地理位置(经纬度、海陆位置等)来判断区域,以区域轮廓或具体的地理事物的分布来辅助定位,从而提高区域定位的准确度,如果对地理事物的分布只大概了解或含糊不清,要深入解答就显得困难了。
2、突破信息分析的障碍
从近几年地理试题来看,地理试题不可能通过识记就能直接得出结论,而要顺利地进行分析判断,这就要求必须有效地提取和加工信息,以便提高解题的指向性。因此信息的有效提取和筛选是分析问题的前提和核心。在具体解题的过程中,应该针对试题设问,在材料中寻找与其有关的信息,并对各种信息"如文字、区域图象、表格及这几种方式的组合"进行认定和提取,并进行分析与综合、推理与判断,这是进一步解答的重要环节。例1的文字材料中提供了重要信息"南望太行诸山"、"北顾寒沙衰草",结合图中"长城"的标志这一信息,可以分析推理出作者登长城北顾南望,有了这个重要推论,结合有关知识,作者北顾的是内蒙古高原这个结论也就不难得出;例2可以通过图中铁、煤的图例而直接得出这个时期辽宁省钢铁、机械工业的区位选择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是"有丰富的铁、煤等矿产资源";例3、从图中的河流和铁路可以容易得出c城市有利于商品流通的交通条件具体表现为长江干流与汉江水运便利,京广铁路纵贯南北。因此学生平时应该对所做练习进行归类,对不同情境、不同材料的练习和试题有意识地进行信息提取、信息加工的训练,以便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如果信息提取不全、信息提取不准,也就失去了信息的有效性,解答问题也就很难了。
3、突破知识应用的障碍
只有在宏观上系统地把握地理知识,熟练掌握地理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透彻地理解地理的规律和原理,才可能重现已学重视,才可能对已有知识进行比较和分析,也才可能灵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高考地理试题无论从取材、情境还是从立意、设问上看都是新颖的,而且试题往往提供新知识如新概念、新观点、新理论、新原理等,来考查学生临场应用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这应该说是对学生能力、潜能的大检阅,从近年试题来看,对地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理解程度,对知识之间联系的掌握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例1(2)的解答,必须掌握等温线的弯曲变化的影响因素如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形(地势高低、山脉走向等)洋流等;例2(3)(4)的解答必须深入理解工业区位原理,必须熟悉掌握区位因素发展变化,才可能结合东北工业的不同时期进行区位因素分析;例3(3)的解答,应该针对图中108°E以西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存在的问题"来灵活地进行分析,才能较好地提出图中108°E以西地区的发展宜采取的重大举措。通过以上答题的分析可以得到启示,也就是平时的复习可通过以下途径来对课本知识进行重整组合,对地理原理和规律充分理解:以某一问题或某一知识点为中心,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对相关知识进行梳理和重组,从而建立起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精选不同类型、不同题材的新颖的练习和试题,进行原理、规律的应用训练,在应用中促进对规律和原理的深刻理解;放大高考典型试题功能,通过改变试题条件和设问角度,进行知识的应用,从中体验思维过程和知识应用的方法。
4、突破文字表述的障碍
"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的表述"是地理学科的一项重要能力,近年来高考地理综合题基本上都是以简述题的形式出现,而地理简述题能够很好地拓展学生答题的空间,能够加大学生自己组织答案的自由度,可见高考地理试题对学生的文字表述能力的要求大大地提高了,其实,用文字进行表述的过程就是一个展示学生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状况如何,思维能力如何,最终都要用文字来反映,但在实际中普遍存在对文字表述能力的不重视,从学生的答题情况看,这项能力显得尤为薄弱。例1(2)采用简答的方式,对学生的文字表述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题得分率低,要答好确属不易,一些学生答案想得到,但无法用文字准确、完整、规范地表达出来,表述缺乏层次性、逻辑性,要点不突出,不能科学准确地应用地理术语,学生对例1(2)中10℃等温线走向的描述没有分东西两段来描述和分析;学生对例2(3)的解答没有分别叙述"20世纪70年代以前影响辽宁钢铁、机械工业的区位因素以及这个时期辽宁省钢铁、机械工业的区位选择的最主要因素"。这些都说明了学生的文字表述能力不强,存在很大的缺陷,这正是制约学生取得好成绩的重要因素。因此平时学生一定要走出误区,要重视文字功底的锤炼,对习题和试题的答案,尽可能用简练的文字来表述,做到"字迹清晰、要点分明、条理清楚、逻辑严密、表述准确、阐述完整",还特别要在练后和考后对自己的答案进行反复地推敲,多琢磨、多比较、多纠偏,通过这种方式和不断地进行针对性训练,才能纠正自己不合理的思维方式,逐步提高文字功底,从而突破文字表述的鸿沟,以便在考试时减少不必要的失分。

学科

0 留言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