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年安徽省高考地理考试说明
一、考核能力要求
考核目标与要求主要有: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等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又分为三个不同的水平层次。(见下表)
ⅠⅡⅢ
(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获取试题提供的地理信息,理解试题要求以及考查意图提炼地理信息的有效内容和价值,并对其进行分析与整合
(二)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将所学地理知识与试题的形式和内容建立正确的联系准确运用地理知识和有关信息,认识和说明地理问题
(三)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准确描述地理事物和现象,正确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的特征把握地理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并作出正确的阐释能从地理角度对时政热点问题、身边的现实问题作出正确的解释、评价、因地、因时制宜地提出科学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
(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运用判断、归纳、演绎、比较、概括等方法论证地理问题在论证中观点明确,表述清晰,逻辑严谨
(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所谓地理信息,即地理试卷中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文字资料、数据、图标、图像、符号等。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过程,包含发现信息、判断信息的重要程度、提取有效信息等思维过程。
如何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可从三个方面理解:
1.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的定性、定量的信息。
题目的文字信息是提供地理信息最基本的方式,包括图标的引文或说明,以及题干中必要的限定或提示。文字信息不仅给出解题的基础材料,还包含了考查的意图、内容和方法。
考生要根据文字信息明确试题的要求:是定性描述还是定量分析,是判断还是推理,是比较还是综合,是演绎还是归纳等,以及所考查的概念和原理,能力和方法、主题和观念等。
2.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
图形语言形式的信息是指各种类型的图形、图像所提供的信息,包括地图、示意图、统计图、联系图、景观图等类型。以地图为例,所提供的信息包括地理事物的分布状况、经纬网、方向、比例尺、图例及注记等。表格信息是指以表格形式呈现的数字资料信息及数字资料的属性、类别、单位等信息。
地理图标的判读与应用是考查的常见方式和重要内容。通常要求考生能够判读图标中的坐标轴、栏目、数值,点、线、面及其组合等的含义,运用空间想象力、思维能力,实现地理语言和图形语言之间的转换。
3.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考生需要对题目提供的地理信息进行概括和综合,以获取地理事物与现象的空间、属性、时间等特征信息。空间特征如点、线、面,地点、区域、全球,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属性特征如地形地貌、岩石、天气气候、水文、植被、土壤、农业、工业、城市、人口等;时间特征如某一时刻、某一时段等。
在充分获取地理信息的基础上,考生需要进一步对这些地理信息进行提炼,以明确哪些是重要的、关键的信息,哪些是次要的、无关紧要的信息。对提炼的重要地理信息逐条分析,把握它们的内在联系,建立由这些重要地理信息所构成的线索,从而对相关地理问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归纳、评价,获得科学的地理结论。
(二)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
1.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和现象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
所谓调动,是指对已有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的启动和支配。运用知识是在获取和解读信息的基础上,调动知识储备,经过分析、判断、推理、归纳等思维过程解决问题。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既要将接收到的地理信息迅速同相关的知识建立准确而有效的联系,又要自如地调用或驾驭有关概念、规律、原理等知识解决问题。对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的测试,旨在检测考生的地理思维速度与品质及其所具有的地理知识结构、知识体系的完备程度。
对调动和运用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实质上是对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考查。例如,综合题往往由实际问题引出,结合现实生活和社会现象中的具体问题来设问。试题可以通过设置新的问题情境,要求考生在理解题目(了解实际)的基础上,考查考生能否作出理论上的归纳、分析、解释;也可以给出一个或多个基本理论或原理,要求考生找出适用于该理论的实际问题。
2.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
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是指考生通过自主学习和生活体验等多种方式习得的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信息,可以明显地表现出个体的思维能力,因为这一过程包含着认识和提炼题目提供的有效信息、调动和筛选已有的知识储备、整合及迁移知识,得出新结论或作出新评价等思维活动。
评价考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的标准,主要是衡量其理解能力和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运用已学知识的能力。理解能力的评价主要是看考生对地理概念、原理、规律、理论的表述状况;知识运用的能力评价主要是看考生能否激活所储存的已学知识,能否将相关知识迁移到具体情境中。
3.能够选择和运用中学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
自然地理涉及的事实、规律和原理,往往需要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去加以解释、推导和说明。人文地理涉及的内容,常常在许多方面同政治、历史等学科的知识互相结合、渗透。例如,地表岩石的风化过程和结果,气温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状况,大气在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下的运动,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农业区位因素,工业区位因素等,都需要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与原理才能理解和解释。
地理综合题往往针对现实问题进行知识整合,特别是结合当前的实际问题,如生态问题、人口及城市问题、环境问题、社会问题等。试题结构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围绕新问题、新情境重新整合。选用的内容大多跟考生熟悉的事物、现象紧密相关,注重引导考生对自己周围地理环境进行观察和思考,或在阐述较为抽象的理论联系实际等,体现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和融合,重在考查对所学相关科目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选择和运用中学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既能解决地理问题,首先要掌握好同地理相关学科的主干知识,即相关学科基本的知识和原理;其次要注重同地理及其学科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第三要关注与地理知识相关的热点问题。考生要将单学科平面的知识结构提高到多学科的立体知识结构的层面上来,才能自如地运用多学科知识,多角度地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
4.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能。如地理坐标的判断和识别,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不同类型地理图标的填绘,地理数据和地理图标之间的转换,基本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
考生要把学到的地理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思想方法应用于实践之中,以此来解释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从多角度、多层面,运用多种知识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试题往往不拘泥于固定的形式而以多样化的方式呈现。对地理问题的阐述多借助于阅读材料,通过各种数据、表格、景观图、示意图、框图等形式来表达。掌握不同形式地理信息的判断、识别和转换等技能,有助于正确理解其揭示的地理规律和地理原理,进而解释地理现象,解决地理问题。
(三)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1.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
2.本项要求是在通用语言的基础上,能够正确地使用地理学科的术语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等。
(1)对地理概念的描述
考生对地理概念有了深刻的理解,往往能够把握地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能否对概念作出正确的描述,可以检查考生对地理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把握程度。
(2)对地理事物特征的描述
对地理事物特征的描述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对地理事物进行定性的概括;对地理事物的位置属性和数量属性进行恰如其分的定量表述。
地理数据是对重要地理事物的定量表述,主要有绝对数据、相对数据(比例数据、顺序数据)等。绝对数据是指明或者表示地理事物的数量或数量范围的数据,它们在研究地理问题时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东西半球的划分经度、南北回归线的纬度等。
(3)对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的描述
对地理事物分布的描述主要是对地理区位信息的把握和正确阐释。地理区位信息可以分为显性的区位信息和非显性的区位信息。显性的地理区位信息主要包括地理坐标和相对地理区位。相对地理区位则因为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直接显现出来。如中国的近海、各大洲和大洋的相互位置关系等。非显性地理区位信息是指隐含在题目的文字、图表中的地理区位信息。例如,说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其中的非显性地理信息就有"位于亚热带湿润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等。
对地理事物发展变化的描述,主要是要求考生要用辩证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来考察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例如,世界很多地区人口、城市等的数量、规模和分布都在随时间而不断地发展变化,这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但另一方面也引发了很多问题。
2.能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
比较是确定事物之间相同点和相异点的思维方法,它为客观全面地认识事物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比较要有供比较的对象,如不同的国家;也要有比较的指标,如人口数量、耕地面积等。判断是对事物情况有所肯定或否定的思维形式。判断由概念组成,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反映现实的结果。分析是把一件事情、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分析的意义在于细致地寻找能够解决问题的主线,进而解决问题。阐释就是阐明陈述并解释。地理规律是地理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地理原理是地理学中关于地理基本规律的基本理论,是在大量观察、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概括而得出的结论。
比较是分析的重要方法,也是判断的基础。阐释地理原理与规律时经常要把两个互相联系的指标数据进行比较,从数量上展示和说明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以及各种关系是否协调。在对比分析中,选择和把握合适的对比标准十分关键。
(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1.能够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地理问题。
地理学科涉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信息技术等多方面的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实践性和时代性。其中涉及大量事关地区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发现和提出科学的地理问题并进行探究,是学习地理的重要目标,也是评价考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基本途径。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强调了探究地理问题在地理学习中的重要性,要求联系实际探究地理问题。如"联系本地实际,讨论某一工业企业的布局特点,以及该企业的原料供应和市场联系"、"模拟设计某地区交通运输线路和站点的布局方案,简述设计理由"、"运用本地人口资料,绘制探究本地人口的发展模式和人口迁移的特点"、"联系本地实际,讨论某工厂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以及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而提出改进措施"等。
2.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
认识地理环境,协调人地关系,促进可持续发展,需要探究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在考查中表现为要求考生能够运用地理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能力来解决相关的地理问题。
论证问题基本的要求是要用确切、已知、低层次的认识等来说明(证明)尚不明确、未知、高层次问题。地理的主干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是论证地理问题的坚实基础。地理基础知识越丰富,借以进行判断、比较的参照知识就越充足,否则就无从作出应有的判断和比较。
考生要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同时要了解全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具有正确的全球意识及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可持续发展观念,以及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结果。
书面表达能力对于展示考生的真实能力有着非常突出的意义。在书面语言中,观点明确主要靠用词妥帖、层次逻辑关系清晰紧凑、语言简洁来实现。
运用科学的语言不仅要求在平时的学习中注重对地理概念深入理解和熟练提取,还要求考生在平时充分锤炼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也就是说,该项能力在一定意义上是语文基本能力和地理能力结合的表现。
运用正确的逻辑关系就是要求表述过程按照地理过程中的因果关系等必然法则展开。也就是说,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要遵循地理过程的基本规律,在把握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理解并描述、概括各地理事物(包括自然地理各要素、人文地理各要素,以及人类活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各方面)的特征及其发展变化过程等。例如,地球的内部圈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地壳的演变及火山和地震带的形成、水的循环和各种天气现象、人口的增长和迁移、城市化的进程、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的演变等。
4.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概念,探讨、评价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
正确的地理观念是地理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标准》主要关注的有正确的全球意识,对资源、环境的保护和法制意识,可持续发展观等,这些观念可以在现实地理问题的探讨和评价中得以体现。
探讨现实地理问题,需要从关注家乡和国家的基本地理情况出发,又要有综合性的国际视野。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这种世界发展的全球化要求教育培养出与之相适应的"世界公民"。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发展必须依赖相关地区和相关国家的支持和发展;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资源问题、生态问题和环境问题,必然影响到相关地区乃至全球。"保护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向人类和各个阶段推行环境和发展教育"(引自《地理教育国际宪章》)。这是需要考生关注的。
《课程标准》在内容部分提出"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子,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根据有关资料,归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等要求,而在活动建议部分相应提出"运用本地人口资料,绘制图表,探究本地人口发展模式和人口迁移特点"、"以本地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变化为主题,分组展开研究性学习,交流学习成果"、"联系本地实际,撰写一篇有关环境治理或生态保护的小论文,并展示交流"等建议,目的就是要求考生把确立正确地理观念与关注现实地理替结合起来。对此,考生要适当重视。
二、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课程标准》必修地理1、地理2、地理3,制定选考模块《自然灾害与防治》,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有关内容。
对所列考试内容的考查成都不超过课程标准的要求。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地理1)
(一)宇宙中的地球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二)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地壳物质循环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大气的受热过程。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谁循环的地理意义。
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四)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重大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地理2)
(一)人口与城市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的合理容量的区别。
城市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的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三)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地理3)
(一)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区域的含义。
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地区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治理保护的措施。
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三)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数字地球的含义。
第四部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本部分为选考内容,分值占地理总分的10%左右。
(一)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及其主要特点。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二)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
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虫灾、鼠灾等生物灾害带来的主要危害。
(三)自然灾害与环境
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四)防灾与减灾
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灾情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
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或应急措施。
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
第五部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有关内容w.w.w.k.s.5.u.c.o.m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内容是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的基础,因此义务教育部分的地理课程内容是高考必然要涉及的内容。考试内容包括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部分是高中地理知识的必要载体。
(一)地球与地图
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常用图例和注记。
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深)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二)世界地理
世界海陆分布;陆地地形。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不同尺度区域(如大洲、地区、国家)的主要地理特征。
(三)中国地理
我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我国的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以及主要山脉和地形区。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我国的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
我国北方、南方、西北和青藏地区的主要地理特征及其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学科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