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说课稿
常州市武进区坂上小学沈华芳
我今天所上的这一课《恐龙》是苏教版语文第六册的第21课。这是一篇说明文,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恐龙的喜爱之情。作者紧紧扣住文题,对恐龙做了较为全面具体的介绍。文章条理清楚,结构分明。首先,作者介绍了恐龙的生活年代之久远;生活环境之优越:活动范围之广、数量之多。其次,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及形态。这一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作者为了具体说明“恐龙的种类很多,形态更是千奇百怪”列举了身体庞大,踏步好似雷鸣一样的雷龙;身体很长,走路好像吊桥在移动的梁龙;背上插着两排三角形的剑板,尾巴上有四支利剑一样尾刺的剑龙;以及脸上长有三只一米多长大角的三角龙。作者在第3自然段里还介绍了恐龙的亲戚——鱼龙和翼龙。鱼龙生活在水里,体形像今天的海豚;翼龙身体的两侧长着翅膀,能展翅高飞。接着介绍了恐龙的生活习性。先介绍恐龙吃什么——“大多以吃植物为主,也有专门食肉的”;之后,重点介绍了陆地上“非常凶猛的肉食恐龙”——霸王龙。然后介绍恐龙是怎样繁殖后代的。恐龙是卵生的,它们先生下外壳坚硬的蛋,当小恐龙破壳而出的时候,会得到老恐龙的细心照料,直到它们能够找到食物为止。最后介绍了恐龙的神秘消失,为人类留下了一个谜。综观全文,作者以清新流畅的文字,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有关恐龙的知识,读罢能给读者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多种说明事物的方法并用是本文的最大特色。比较说明:如在介绍雷龙时,作者为了说明“雷龙是庞然大物”,就用了人们所熟知的大象来与雷龙作比较,说“它的身体比六头大象还要重”,从而使读者感受到雷龙身体之庞大。又如在介绍恐龙的亲戚鱼龙时,作者把鱼龙同人们熟悉的海豚作比较,说它“很像今天的海豚”,如此说明使读者对鱼龙的外形有了形象的感知。比喻说明:如雷龙“每踏下一步就发出一声轰响,好似雷鸣一般”就用了比喻说明的方法,使读者对雷龙踏步时的情景有一个形象的感知。又如,梁龙“走起路来,好像是一架移动的吊桥”也是用比喻说明的方法来使读者感受到梁龙走路时的有趣情景。再如翼龙“展翅高飞时,如同一架在天空中翱翔的轻型飞机”也是用了比喻说明的方法,使读者对翼龙展翅高飞时的情景也有了一个极为形象的感知。数据说明:如介绍梁龙身体很长时,用了“从头到尾足有二十多米”的具体数据来加以说明。又如介绍剑龙的时候,就用了“两排三角形的剑板”和“四支利剑一样的尾刺”来说明的;介绍三角龙时也用了数据说明的方法。正是因为作者用了这些说明方法,才使读者对恐龙的种类、形态和生活习性有了具体而形象的了解。
基于以上的特点,这篇课文我安排两个教时:第一教时,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第二教时,1.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恐龙的类型及外形特点。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那么今天我所教的是第二课时,学生对恐龙比较陌生,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了多媒体课件。
以下针对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作一说明:
一谈话复习旧知引入教学,让学生回忆课文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概念。
二精读课文
第一段使学生明白正因为当时的条件适合恐龙生存,所以恐龙的数量很多,分布范围很广。
第二段课文的2—5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我先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默读,每一个自然段提了一个问题。学生默读小组讨论后再一起理解,在学生回答完前面三个问题“恐龙的种类有哪些,形态各有什么特点,恐龙的亲戚是谁,它们又有什么特点,它们吃什么”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雷龙、梁龙、剑龙、三角龙、鱼龙、翼龙和霸王龙,就出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找出这些恐龙来,教师逐个点击。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各种恐龙的形态,我用了这样的方法,先让学生找出喜欢的恐龙的语句读,重视朗读训练。接着让学生上台介绍自己喜欢的恐龙,把课本中的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体态语言。在讲解恐龙是怎么生育后代时着重使学生理解恐龙这种独特的卵生生育方式,并进行扩散性思维的训练,让学生说说还知道哪些动物也是这样的生育方式。教学完2—5自然段后让学生一起朗读引出恐龙在广阔的原野上奔跑、吃食、繁育后代这个生动的画面,让学生再一次去感知两亿年前恐龙的生活,再一次激起他们的兴趣,为下面第三段中的内容激励学生长大去探索恐龙神秘消失之谜作下铺垫。
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教学旨在
文章来源
学科吧www.JsFw8.CoM
0 留言